如何制作静默安装包:GRP与ERP比较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2:20
2004-09-16 13:20:34.267
CCW特约专家 孙玉冰 毕瑞祥
1. 前言
40年代,人们提出了定货点法以解决稳定消耗情况下的库存控制,60年代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大量数据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人们为了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理论(物料需求计划),解决了物料需求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情况下库存控制的问题。到了70、 80年代,在自上而下的加工采购计划基础上,增加了自下而上的计划反馈系统,从而形成了闭环MRP阶段。其后,MRP系统中集成了资金信息,保证了实物账和财务账的同步生成,闭环MRP发展到了MRP II,实现物料同资金信息的集成是MRP II区别于MRP的一个重要标志。90年代初,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一些实施MRP II的企业感到,仅仅面向企业内部集成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实时了解信息、响应全球市场需求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在1993年提出了ERP概念,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ERP覆盖了整个供需链的信息集成,并且不断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已经能够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约束理论等诸多内容[1]。近年来,ERP研究和应用发展更为迅猛,各大媒体广泛报到,各种研讨会大量召开,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应用软件产品,ERP的概念和应用也以企业信息化领域为核心,逐渐深入到了政府、商贸等其他相关行业。
2001年,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7号文件的发布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出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电子政务是在政务领域应用电子手段辅助实现政府职能、管理政府资源和提供政府服务,具体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将其所从事的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社会保障职能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加以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及时、周到的管理和服务[2]。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具体地讲,就是依托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的基础网络设施,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四大基础数据库,重点建设十二金工程,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为社会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带动整个政府信息化建设稳定和有序发展。巨大的发展潜力、诱人的市场空间、强大的政策支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引来诸多软件、硬件及服务厂商逐鹿电子政务市场。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积极应对电子政务的挑战,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没有先进的理念,电子政务建设就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统一规划,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就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国家干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各种形态的国有资产、军队等各种政府资源的优势,为公民及相关组织提供优异的管理和服务。
正是基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艰巨性、深刻性和重要性,北京用友政务公司于2000年结合ERP相关理论和实践,在政府信息化领域,首次创造性地提出GRP(政府资源规划)理念,并以此指导公司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实践[3]。2002年,上海iVisions技术有限公司也在解决方案蓝图册中提交了IGRP方案[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5]、大连理工大学[6]等都相继阐述了自己关于对GRP的认知和实践。
GRP的概念来源于ERP,即面向政府领域,提供政府资源规划,有些为了强调GRP与ERP的紧密关系,甚至将GRP称为GERP。从最宽泛的管理系统角度,GRP是指建立在现在通信技术之上,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优化决定于政务流程的优化程度,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源于政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政务资源的整合程度。
目前在ERP和GRP理论研究领域,由于GRP出现时间较晚、GRP理论基础尚未完善等原因,尚未有专门的就ERP和GRP进行比较研究方面的论著或文章。本文希望通过对ERP和GRP的比较分析,理清二者关系,找出二者异同,以期能够对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建设有一些帮助。本文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中,第二节主要就ERP和GRP的概念进行基本的比较分析,并结合ERP和GRP的重要思想和体现进行说明;第三节主要就ERP和GRP的系统需求进行比较;下篇中,第四节主要说明就ERP和GRP的产品模式进行比较;第五节主要就ERP和GRP的系统架构进行比较;第六节主要就ERP和GRP的市场特点进行比较;最后给出结论。
2. ERP与GRP基本概念比较
ERP的概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理解[1]。从管理思想上,ERP是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I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从软件产品角度,ERP是综合应用了C/S、B/S体系、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信技术等,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从管理系统角度,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概念中包含了两个重要思想:供应链管理和信息集成。ERP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着眼于供应链上物料的增值过程,保持信息、物料和资金的快速流动,处理各个环节的供需矛盾,以企业有限的资源来应对市场竞争和机遇,要求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最短的生产周期产生最大的市场价值和利润。信息集成体现为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就是要集成供应链上所有流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信息集成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要集成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这也是精益生产和敏捷生成的主要精神。信息集成也有助于供应链的动态变化以及企业信息实时响应的需求。
可以说,GRP的概念来源于ERP,即面向政府领域,提供政府资源规划,有些为了强调GRP与ERP的紧密关系,甚至将GRP称为GERP。从最宽泛的管理系统角度,GRP是指建立在现在通信技术之上,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优化决定于政务流程的优化程度,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源于政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政务资源的整合程度。下面我们在对ERP和GRP进行比较分析时,也将主要从管理系统的角度和层次进行说明。
GRP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为政务流程管理和信息集成。政务流程管理不但需要涵盖政府机构内部的政务工作流程,还需要包括本单位的上下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流程,在这点上,与ERP的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思想是非常类似的。信息集成包括了应用集成、数据共享、资源整合。首先,GRP需要集成政府部门已经存在的应用系统,消除应用碎片和信息孤岛;其次,GRP也要求在整个政务流程中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政务工作复杂度,同时也能够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和信息增值;最后,资源整合是指要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强化政府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使政府资源真正服务于社会,创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ERP/GRP
比较项目
ERP
GRP
应用领域
(制造)企业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
建设目标
优化企业供应链,整合企业资源
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合理配置政府资源
管理对象
供应链(供需链)
政务流程
覆盖范围
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和客户
整个政务管理链,包括上下级或同级的政府机构
实现手段
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
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表1:ERP与GRP概念比较
3. ERP和GRP系统需求比较
概括起来,系统需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其中,功能性需求是与业务紧密结合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实际业务功能的需要,比如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仓储管理、物料管理等;非功能性需求则主要是为系统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特性而设计的,比如系统应具有的安全性、易用性、完整性、扩展性等。
无论是ERP,还是GRP,其应用的行业、对象、范围等不同,也将导致具体的功能性需求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这里比较ERP和GRP系统需求中的功能性需求时,将着重于任何行业ERP或GRP应用中应该满足的系统功能需求。归纳起来,ERP系统需求中的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7]:(1)ERP系统需要能够跨平台运行:能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以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投资能力选择最佳平台,并且帮助企业顺利实现不同应用水平阶段的平滑过渡;(2)ERP系统需要能够与多种应用进行集成: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时候,其信息化状况也有所不同,有些可能需要从头做起,有些企业可能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设施,比如财务系统、仓储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因此从保护企业已有投资出发, ERP系统需要能够与这些已经存在的基础设施进行集成,并保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传输;(3)数据集中:ERP系统一般覆盖范围广、涉及的主体多,因此也对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据集中主要包括数据实时集中和数据定期分布集中两种方式,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实时集中是将来的发展必然趋势,但是考虑到目前硬件及网络设施的差异,数据的定期分布集中方式将持续较长的时间;(4)高度模块化:平台加组件的方式是目前流行的软件设计实现方式。软件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各子系统、子系统中的各项功能,甚至每一个应用程序的高度模块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由剪裁和重新配置;(5)支持分布式应用:未来管理软件的其中一个特征是业务分布。数据集中管理,但是基于数据所进行的实际发生的业务处理却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因此ERP系统需要能够满足业务分布的需求;(6)多语种支持和个性化:ERP系统覆盖了供需链上多个单位,地理位置分布可能非常广泛,因此系统需要对多种语言环境和操作环境提供支持。同时上下游各个单位供应商根据权限和角色的不同,所能够处理的业务也会不同,因此无论是从界面、操作方式、功能组件的裁剪等,都应该进行个性化处理,保证不同用户获得的系统体验是不同的;(7)支持流程管理:ERP系统应内置流程引擎,使用业务流程对ERP系统的各个组件、实体、角色等进行集成。供需链管理本身就是流程的一种体现,因此流程的定义、建模、配置、执行、监控、分析和优化等均应在ERP系统中进行体现;(8)支持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随着用户对于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要求的逐渐增强,业务智能逐渐发展成为ERP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业务智能主要采用各种统计分析的手段,根据事先定义的各项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指标获得分析的结果,并以图形、表格等多种方式展现给用户;(9)支持更广泛的应用终端:传统的ERP系统一般只能提供计算机终端给系统使用者,但是关于支持移动终端以及多方位接入的需求越来越凸现,也即ERP系统除了能够支持固定的或移动电脑之外,还需要支持更广泛的各类数字终端,可能包括电话终端、手机终端、PDA终端等等,以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可以看出,ERP系统和GRP系统在功能性需求方面是基本相同的,都需要满足跨平台运行、应用集成、数据集中、系统模块化、分布式业务应用、支持多语种、个性化、流程管理、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多方位接入等。但是从非功能性需求角度,ERP系统和GRP系统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地,非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性能、安全性、扩展性和标准化、可用性、易用性、可维护性等。
从性能而言,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该类要求一般出现在ERP系统和GRP系统中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功能中,比如ERP系统中的订单处理响应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秒、仓储管理中的物料库存量要求必须实时管理和更新、剩余量的计算及响应时间不能超过1秒、简单查询处理响应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 秒、复杂查询响应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8秒等。因此,可以说,ERP和GRP系统对性能的要求相似,都具有比较高的要求。
从安全性而言,GRP系统比ERP 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由于GRP系统涉及到的数据大部分为我国政务、财政、金融等关键数据,因此要求更高的安全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3]: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要组织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ERP系统相对而言,往往需要在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系统日志和审计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要求,一般不会出现需要进行物理隔离的情形,同时在标准体系建立、信任体系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等方面的要求较弱。
从扩展性和标准化而言,GRP系统对于标准接口的要求更为严格,国家专门为电子政务建设,针对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公文格式规范、设计与管理规范、网络基础设施部分、支撑技术、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出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相对而言,ERP系统在扩展性、标准化方面较弱,不同软件提供商根据项目或者产品的需求设计自己的接口格式、类型,也因此造成了企业后期关于企业应用集成(EAI)方面的难度。
在易用性方面,GRP系统要求比ERP系统要高。主要原因在于系统的用户信息化水平。与ERP系统相比,GRP系统主要应用于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系统涉及到的用户普遍信息化水平较低,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相对较少,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很少使用或者甚至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因此GRP系统的使用和业务处理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这种情况对于GRP系统提供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真正使GRP系统易用并真正在政府领域成为可用的系统值得每一个GRP系统提供商深入地进行思考。
在可维护性方面,GRP和ERP采取的做法是不一样的。ERP系统实施之后,往往由客户方IT团队负责后续的维护工作,包括数据备份及恢复、安全防范与监控、软件升级实施等。当然对于ASP的方式则由ERP产品或者服务提供商直接进行维护,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GRP系统实施之后,由于客户方缺少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一般要求GRP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提供对应的系统维护任务,因此软件产品或者服务提供商需要推出可维护性很高的产品以提高单位客户收益率,降低成本。可以说,从系统可维护性角度,GRP系统与ERP系统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ERP/GRP
比较项目
ERP
GRP





功能性需求(行业独立)
GRP与ERP系统在功能性需求方面要求较为类似,一般包括跨平台运行、应用集成、数据集中、系统模块化、分布式业务应用、支持多语种、个性化、流程管理、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多方位接入等。






性能、效率
要求较高
要求较高
安全性
较高
很高
扩展性、标准化
一般
较高
易用性
较高
很高
可维护性
要求较高
要求较高
表2:ERP与GRP系统需求比较
在“GRP与ERP比较研究(下)”一文中,我们将继续就GRP与ERP的产品模式、系统架构、市场特点等方面对二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力求尽量全面的理清两者关系,找出异同,以期对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在“GRP与ERP比较研究(上)”一文中,我们已经就GRP与ERP的基本概念、系统需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文将承接上文,就二者的产品模式、系统架构、市场特点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力求尽量全面的理清两者关系,找出异同。
4. ERP与GRP产品模式比较
ERP的产品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专业化和通用化。专业化的ERP系统主要针对某一行业提供ERP产品,功能较为丰富,产品较为复杂,业务较为细化,能够直接贴合行业核心需求和外延需要,协助行业内客户全面解决行业核心问题。通用化的系统则针对ERP产品通用化程度不高、用户需求千差万别、要求也不尽相同的特点,采取标准产品平台加上应用开发工具来实现ERP产品。从目前来看,通用化的ERP产品因为适用多种行业、拓展性好、通用性高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当然这点也可以从Oracle和SAP等厂商的成功经验得到验证。实行了标准产品平台,能够真正改善ERP产品的通用化程度,为企业信息化提供通用的ERP产品。基于标准产品平台提供应用开发工具,能够使得ERP系统真正具备二次开发能力,才能灵活适应用户千差万别的具体需求。ERP这样的产品和应用模式也使得软件开发厂商和咨询服务厂商得到了双解放。一方面,客户可以直接委托其咨询公司和开发人员在软件厂商提供的标准产品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另一方面,软件厂商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软件产品,把精力更加集中于不断升级和优化标准化平台、平台组件和应用开发工具上。
由于GRP产生和发展时间较短、理论研究尚未完善等原因,因而造成了目前GRP产品模式不清晰、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性不强等情况。但是基于 ERP的发展历史和相关软件研发、系统实施经验,市场上较有代表性的GRP厂商均采用了通用化的产品模式,即使用标准产品平台加上应用开发工具这种模式来实现GRP产品。对应的,通用化的ERP产品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也同样存在和体现于GRP产品中。
无论是GRP厂商还是通用化的ERP厂商,都逐渐将行业ERP/GRP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纷纷基于标准产品平台和应用开发工具,推出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和相关组件。比如对ERP来讲,可能包括金融业、制造业、流通业、房地产、化工业、出版业、纺织业等,相关组件包括财务、人事、办公、采购、库存、销售等;对于GRP来说,包括金财、金税、金关、金卡、金农、金质、金水、金土等,相关组件包括财务、物资、资产、人事、采购、办公等。
ERP/GRP
比较项目
ERP
GRP
产品模式现状
专业化、通用化
尚未形成清晰的模式
未来主流趋势
通用化
通用化
标准化程度
较高
较低
通用性程度
较强
不强
产品模式应用策略
行业ERP策略
行业GRP策略
表3:ERP与GRP产品模式比较
5. ERP与GRP系统架构比较
在系统架构方面,将从实现模式、采用的技术、应用集成、系统展现、安全体系、运维体系等方面对ERP和GRP系统进行比较。
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不同,ERP和GRP系统可能采用的实现模式包括B/S/S、B/C/S或者C/S等。相对而言,GRP由于信息化水平、应用条件的差异,现阶段大多采用B/C/S相结合的方式,ERP则因为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ERP系统投资较大等原因更多的采用B/S/S的方式。从技术实现上,ERP和GRP均趋向于采用业界先进的、标准化的Java、J2EE、XML等,结合数据库技术等实现通用的技术平台,然后采用平台加组件的模式进行系统的实现,以保证良好的跨平台、易于移植、部署灵活等特性。在系统应用集成方面,无论是ERP还是GRP系统,一般采用面向流程的流程管理系统(WFMS或者BPMS等)进行工作(业务)流程管理以及和现存应用系统的集成,或者直接使用系统架构中门户的集成功能完成现存应用的集成。在系统展现方面,两者均采用了门户的概念和技术进行实现,结合门户应用中的内容管理、集成技术将系统个性化地展现给用户。但是GRP系统对于门户的易用性、界面友好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同时无论是ERP和GRP系统,其系统架构中均包含安全保障体系和系统运维体系,以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和系统的顺利、正确运行。在前面关于系统需求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GRP系统对于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更高一些。
ERP/GRP
比较项目
ERP
GRP
实现模式
通常采用B/S/S方式
通常采用B/C/S方式
技术实现
先进、标准化的技术、平台加组件
先进、标准化的技术、平台加组件
应用集成
流程管理系统集成或者门户集成
流程管理系统集成或者门户集成
系统展现
门户、个性化
门户、个性化
对于易用性等要求更高
安全体系

有,要求更高
运维体系

有,要求更高
表4:ERP与GRP系统架构比较
6. ERP与GRP市场特点比较
目前,ERP经过了研究、探索、拓展时期后,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推广时期,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 ERP的快速发展,大量ERP厂商已经和正在进入这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从事ERP研发和实施的厂商已超过1000家;国内有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ERP从而无法真正利用ERP来优化供应链和很好地集成企业资源;太多失败的案例导致了许多客户对ERP系统的不尽认同和恐惧感;目前能成功实施且创造效益的ERP系统在所有ERP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虽然ERP系统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上述种种困难,但是随着我国信息化政策推进力度不断增强、 ERP厂商的不断努力和用户对ERP系统认识的逐步加深和消化理解,也使得一些不利因素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综上,ERP市场前景是光明的,ERP市场的增长也将随着用户对ERP系统的投资更加理性和ERP产品的优化改进之间的协同作用,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GRP市场发展迅猛,市场增长将非常快。GRP应用不同于ERP,GRP的客户主要是各级政府及业务司局,ERP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企业等。一般地,与ERP相比,政府在上GRP项目之前,往往有更为充分的财政保障和较大的推进力度,GRP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将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决策。我国将电子政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稳步、有效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三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等重点建设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因此可以预见,GRP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将非常迅速,也可能出现爆炸式的增长态势。
ERP/GRP
比较项目
ERP
GRP
市场阶段
市场推广期
市场拓展期
客户分布
企业、事业等单位
政府及各业务司局
客户认同度
不高
较高
发展速度
逐渐放缓,渐进式发展
快速发展,可能出现爆炸式增长
发展决定因素
企业经营和运营需要
政府政策及决策
投资来源
投资来源于企业可支配资金
投资来源于政府财政
投资力度
投资力度情况各异
投资力度较大
表5:ERP与GRP市场特点比较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ERP和GRP的基本概念、系统需求、产品模式、系统架构、市场特点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对ERP和GRP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和分析,力求理清两者关系,找出异同,以期对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来源:CCW)
(网页编辑: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