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不满意度:新课改呼唤主体参与的德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2:30:58

新课改呼唤主体参与的德育

 

摘要:为了改变目前的德育方式,提高当前的德育实效,本文阐述了新课改形势下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的做法及其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主体参与    德育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学真。”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国历来崇尚“德才兼备”德为先的观念,我国的教育方针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可以说,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德育摆在了首要位置。然而,新形势下的德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西方国家的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二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活动有所蔓延,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以及某些成年人价值观的扭曲;三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

因此,在当前新课改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责任重于泰山,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平时开展的德育工作,谈点肤浅的看法,求教于同仁。

二、新课改呼唤主体参与的德育

主体参与的德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它要求学校德育的重心从以道德准则、规范的传授转移到道德思维的发展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上来。也就是说,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品德的完善,使作为道德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能够独立地进行道德理性思维,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最终求得心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这就必须通过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才能实现,要求德育不是用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来完成,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个体的品德的充分完善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而主体参与的德育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故而离开主体参与的德育只能是空洞的低效的。

(一)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发展。

然而,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现状是令人堪忧的。德育往往成为学校提得最响、抓得最软的一项工作,德育活动注重过场,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德育实效较差。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教育者叫苦不迭,埋怨学生轻视德育,德育活动不好搞,没法搞;另一方面学生抱怨德育活动没意思,只是例行公事,装模作样,笔者曾对此作过一分样卷调查:

调查项目

学生反应(%)

德育必要吗

必要(83%)

不必要(6%)

无所谓(11%)

德育内容适合你吗

适合(20.3%)

不适合(59.7%)

一般20%)

德育过程你快乐吗

快乐 (25.5%)

不快乐(50.7%)

一般(23.8%)

你对德育的建议

走出课堂

多搞活动(60.7%)

随老师安排(15%)

其他(24.3%)

从这份样卷中不难看出: 绝大部分学生对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是肯定的, 但是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德育活动缺乏社会实践。学生不满意只是在课堂通过教师讲解来获得德育,他们希望走出课堂,获得自由,抒写个性,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二是学生不喜欢在教师操纵下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他们喜欢自己搞活动,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自我主体参与的德育活动,他们不希望成为一颗任人移动的棋子,更愿意自己在活动中获得触发从而受到教育。从这种意义上分析,当前德育工作实效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学生被定位在“忠实的听众”这一角色上,他们没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示个性的机会,只能被动地去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对德育工作也就无动于衷、敬而远之了。

因此,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就必须从教育主体——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

(二)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的可能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学习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改不仅给广大师生带来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而且给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契机,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领悟,也就是说,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这就为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成为可能,从而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取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可能。

三、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提高德育实效

主体参与的德育让学有了更多、更宽张扬个性的空间,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那么,作为德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广大教师,就应该在平时开展的德育工作中为学生多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以下就是笔者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及其成效。

1.创设情境——树立目标意识

在德育工作中,要使学生产生参与的意向,激起学生参与需求,就要创设一种活动的氛围;要使学生主动体验和思考,就要创设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认识之间形成差异性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新奇感,诱发学生的关注和探索意向,从而转变学生角色,提高德育实效。

比如:初一新生刚入学,笔者就发现许多学生无所事事,毫无目标,于是就创设了一项活动:在后操场的篮球场上(这里的篮球架上没有篮圈)举行班级篮球赛。比赛刚开始,学生积极地拼抢,但任何一方抢到球后都不知所措。渐渐地,队员们的积极性消失了,有的甚至干脆站着不动了,拉拉队员也“鸦雀无声”了。我看时机已到,便叫学生返回教室,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家都说:这样比赛没有意思。我便趁机创设问题——为啥没意思?怎样才会有意思?让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没有篮圈,不能投篮;有的说这样比赛没有胜负……最后大形成共识——没有目标,干啥事都没意思。

通过这次情境的创设,学生主体参与了德育过程,深切体会到“目标”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了良好的目标意识。

2.组织辩论——培养集体观念

初中生的性格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极易受到社会上某些腐朽的价值观(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生活方式(如:享乐主义)的腐蚀,产生自私自利、人人为我的错误心理,导致集体意识淡薄,任凭老师如何地说教也无济于事。因此,我开展了一次“向秀丽为救生命财产而死值不值”的辩论赛。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二组,要求各组推荐辩手,余下同学为本小组准备材料、出谋划策。在辩论过程中,正方提炼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并作了充分的证明,而反方则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个人应保全自己,以便将来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进行反击。双方旁征博引,你来我往。经过一番激烈地唇枪舌战,双方对“集体”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位被评为最佳辩手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能获此殊荣,完全是大家的功劳,我深深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和可贵……我觉得很快乐,并为我们这个集体而自豪,我愿意为集体尽我最大的努力。

看到这里,我欣慰地笑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已初步形成,“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3.模拟角色——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是学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话题。虽然这个话题在德育工作中属“老生常谈”,但真正的实效却不大,很多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安全意识谈薄。针对这种状况,我模拟了学生所喜爱的节目——“幸运52”,让学生以他人的身份,以他人的视角参与知识问答,理解安全这一话题。我指定一名同学担任节目主持人,其他同学则组成四支代表队——教师队、父母队、交管队、司机队,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其中,在整个活动中,各代表队不仅对交通问题(如闯红灯、双放手、骑飞车、乘三无超载车辆等)、消防问题(带火种、乱丢火种、家电使用等)、溺水问题(主要是游泳)、食品卫生问题(食物中毒、水源污染等)的防范及补救措施进行知识回答,还应用了现实生活中许多血淋淋的案例进行了证明。使这些抽象的安全常识变得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对我说:这样零距离地接触安全知识、感受安全问题,使我对条条框框的安全常规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真正认识到安全是第一的,我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同感。

之后,我暗中观察了学生的表现,果然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少了许多。

4.自我参与——内化服务意识

为同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人民服务,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集中体现,更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外化体现。但服务的意识不是讲讲就能树立的,服务的快乐更不是说说就能体验到的。因此,我就让学生“自我参与”,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加活动,感受其中的真实、辛劳和快乐,进而获得真情实感,内化自己的服务意识。

如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我并未介绍雷锋的事迹,而是带领学生到镇上帮助孤寡老人做事,感受为他人服务的苦和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因洗刷衣物而双手冻得通红,有的因整理房间而汗流浃背,有的因打扫卫生而弄脏了衣服……但他们却毫无怨言,依然边做边笑,整个房间仿佛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看到这些,我笑了,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后来许多同学在作文中动情地写道:“看见老人的房间面貌焕然一新,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啊!虽然我被汗水浸得浑身湿透,但我内心是暖烘烘的,我为我付出的汗水而自豪……若是我们大家都为社会献了一点爱,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这样一次活动,正是学生的自我参与,使他们获得服务他人的真情实感,明白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准则,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内化了自己的服务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学生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对此又作了一次样卷调查:

调查项目

学生反应(%)

你喜欢德育课吗

喜欢(60.5%)

不喜欢(9.5%)

一般(30%)

德育内容适合你吗

适合(55.3%)

不适合(5.7%)

一般(39%)

德育过程你快乐吗

快乐(65%)

不快乐(9.7%)

一般(25.3%)

德育对你效果大吗

大(60.5%)

不大(15%)

一般(24.5%)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 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 使学生的态度转变了, 兴趣浓厚了, 主角效应产生了, 德育实效提高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听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不如亲自做一遍,这就是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的魅力。

综上所述,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倡导“主体参与”的课程理念,实施主体参与的德育;要设法为学生搭建主体参与的平台,让他们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真、善、美,使他们在主体参与中内化自身的品德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郭瞻予主编

2《学生品德形成初探》     章志光

3《新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新课改呼唤主体参与的德育一文由不悔教育网www.buhui.net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