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备案订单号查询:满目青翠醉酒城 ——四川省泸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37:50
满目青翠醉酒城
——四川省泸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纪实
简放鹏 罗庆文
《 人民日报 》( 2011年06月16日   18 版)

一城森林环两江。
泸州市林业局供图
泸州因美酒而闻名,因生态而宜居。通过城市森林建设,一城森林环两江,满目青翠醉酒城,形成了城市、集镇碧绿典雅,山野、田园交汇相溶,村落、庭院绿树环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乡绿化格局。
原始森林成为绿之源
黄荆、福宝两座原始森林是泸州的两件“珍宝”。上百万亩的黄荆原始森林,被誉为北纬28°线上最后的“处女地”;60万亩福宝原始森林是地球上同纬度仅存的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带,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
森林泸州来源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基业,也来源于坚持不懈的人工造林。肩负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川渝与云贵高原之间重要生态屏障的职责。泸州市一方面通过主城区增绿添景、通道绿化扩建、县城绿化升级等工程,推进城区森林建设;另一方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抓全域生态建设。近10年来,全市共实施工程造林270万亩,石漠化治理40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平方公里,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在这片1.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近900万亩森林,生长着5900多种植物和210多种野生动物。来过泸州的客人都交口称赞:“泸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非常生态,非常宜居。”
多项荣誉彰显绿之韵
川流不息的长江、沱江,与生态屏障相依相伴,让依山傍水的泸州具有江城之韵、怡情之韵、宜居之韵。
走进泸州,江城之韵扑面而来。泸州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江城”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拥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桂冠。
漫步泸州,怡情之韵油然而生。闲庭信步于绿树摇曳、花枝招展的滨江公园,这座被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良好范例”殊荣,并且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风水宝地,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实施滨江路延伸扩建工程,精心打造城市“绿腰带”。
置身泸州,宜居之韵触手可及。各类公园、广场、游园、小区绿树浓郁,花团锦簇,鸟雀欢鸣;钟爱绿色的市民更喜欢将城市绿化“立体”起来,大兴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垂直绿化,地面、半空、空中的立体绿化将酒城装扮得靓丽多姿、美不胜收。
如果说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那么生态文明则折射一座城市的“魂”,魂到品自高。泸州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始终将名酒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川南民俗文化和城市森林景观融为一体,开展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建设。漫步于这座城市,可以感受到酒的芬芳、绿的弥漫、水的清灵、韵的悠长。
全城参与奏响绿之歌
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泸州人齐唱爱绿之歌、护绿之歌、兴绿之歌三部曲,从而演奏出优美的森林交响乐。
第一部曲,爱绿之歌。播放建设城市森林形象宣传片,举办新闻摄影大赛和图片展,大型电子显示屏公益展示,公交车、出租车张贴标语流动宣传,发送公益短信,报纸、电台、电视台长期给建设城市森林“鼓劲加油”,泸州形成了浓厚的宣传和舆论氛围,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爱绿护绿意识。
第二部曲,护绿之歌。江阳区况场镇楼房村有棵400多年的“龙眼王”,当地村民从小就受到告诫,不能损伤这棵大桂圆树。所以当地人都形成了保护大桂圆树的习惯,把它当成传家宝一样传下去,爱下去。
群众护绿意识强烈,林业职工更是倍加爱护。以全国优秀护林员李阳贵为代表的森林管护者扎根林区,日夜守护。加上泸州市预防森林火灾、资源林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力,泸州的森林资源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第三部曲,兴绿之歌。泸州市注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广泛开展义务植树。通过领导的倡导作用和多种造林活动组织群众,带动全民积极参与城市森林建设。
长期以来,泸州市坚持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市党政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制度,一直坚持了20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以庄说:“这在泸州相当于法定性的,雷打不动。”
20年来,泸州市各区县、各部门组织多层次、多时段、各具特色的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了“奥运冠军林”、“双拥林”、 “青年林”、“情侣林”等多种特色纪念林基地。全市参加义务植树已达5000万人次,植树3亿多株。
泸州市注重社会智慧力量的聚集。通过实施“绿色细胞”工程,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批“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百佳乡、千佳村”、国家、省市级“绿化模范单位”和300多个“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绿化示范村”。城市森林“绿色细胞”工程建设,使广大泸州市民爱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大为增强。以捐资、捐物、捐建工程、单位自建、认建认养、租地建绿等多种形式,全市1000余个单位、2万多名个人参与建设城市森林公益募捐活动,折合资金上亿元。
酒城百姓共享绿之果
在泸州生态建设成就汇展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指着一幅泸州城市全景图,感慨道:“我们简直就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绿岛上。这些年,我们的物质生活上去了,环境发展也好了。”在泸州,建设城市森林被市民赞誉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幸福工程。
“我家20亩石头山,现在光卖竹片和竹笋,每亩每年都能赚1000多元。”泸州市叙永县落卜镇草坝村4组的童祥荣大爷高兴地说,近20年不见的斑鸠、野鸡、野兔又出现了。叙永县向“地球皮肤癌”——石漠化宣战,治理“只长石头不长草”的不毛之地。7年时间,该县成功探索出了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与农民增收“双赢”模式,让38万亩光秃秃的石头山披上了绿装。
近年来,泸州积极建设城市森林,结出了一串串生态之果、惠民之果、发展之果。通过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县城区绿化、城郊生态风景林、山地森林保育、绿色模范乡村人居林、林业产业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各类森林面积达到5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8%,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7平方米,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多天,水质达标率为100%。260多万亩的竹林基地,竹浆纸产业一体化强势推进,使泸州成为川南竹业经济带上的核心和龙头。去年,全市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城市森林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泸州将继续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让泸州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