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支付宝招聘信息:辜胜阻: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关系刻不容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07:25
辜胜阻: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关系刻不容缓 政府企业联手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促“包容性增长” 2010年09月29日18:0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辜胜阻: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关系刻不容缓--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
  【五中全会前瞻之一】张军扩:“十二五”六大对策促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五中全会前瞻之二】张可云:期望“十二五”政府调控法制化获实质进展
  【五中全会前瞻之三】迟福林:“十二五”是历史性的关键五年
  【五中全会前瞻访谈】杨宜勇:“十一五”三大目标 “十二五”五大规划
  张可云: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将集中于全局性领域
  李扬:到了需要全面分析、重新调整财税制度的时候了
  张斌:“十二五”税制改革目标是多方面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著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辜胜阻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格局存在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过低并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薪外各类附加费过重、居民即期消费存在后顾之忧等问题,这使我国消费偏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短板”。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刻不容缓。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局部短缺,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迫使企业提高员工待遇和福利保障。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趋势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正推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对此,政府和企业应利用市场力量顺势而为,联手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经济进入均衡共享的包容性增长阶段,让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要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分配制度改革作为重中之重,让国民经济进入“GDP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增长—内需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辜胜阻认为,2009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府公共投资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是保障经济复苏的“强心剂”。但是,我国经济内部却面临着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和增长动力机制失衡等问题。其中,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不到40%,滞后 10-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只有35%左右,相当于美国的一半。消费过低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因此,如果把我国经济前一阶段保障经济复苏靠公共投资的“强心剂”比作 “西医”的疗法,后一阶段则要采取“中医”的疗法来调理结构失衡问题。而当前最重要的结构问题是互相关联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消费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把财富的“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需要把“蛋糕”分好。

  辜胜阻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格局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报酬比重低。我国职工工资的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我国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我国过去十年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GDP增长10%左右,但城乡居民收入只增长了6%-8%,出现政府在分配中得“大头”,居民收入占“小头”的失衡格局。同时,资本所得也高于劳动所得。

  二是收入差距大。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据统计,我国城乡之间收入比达3.3倍。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5倍。我国基尼系数接近0.5,全国收入最高10%人群和最低10%的收入差距达到23倍之多。在地区收入方面,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与最低之比达13倍。

  三是薪外附加重。有报道显示,目前搭载在工资上计提的“五险一金”等缴费项目有20多项,企业负担太多太重,客观上挤占了企业为员工加薪的空间。同样,工资被扣除一部分缴纳到各项基金中,员工实际到手的现金减少。四是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研究表明,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保三项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只有29.2%,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20个百分点以上。居民生活成本过高,特别是高房价使城市居民生活成本有难以承受之重。五是未来预期忧。老百姓对未来消费有后顾之忧,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养老负担重等问题成为阻碍居民消费的障碍,影响居民的消费预期。

  辜胜阻认为,我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拐点,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新趋势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正在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进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局部短缺,沿海地区的招工难、特别是熟练工人短缺问题十分突出。调查表明,2008年调研企业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问题,融资难、融资成本高;2009年是需求问题,市场萎缩、订单减少;2010年企业普遍反映的是用工问题,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大上升等等。一项对“珠三角”企业的生存状况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企业表示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外,新生代农民工崛起,他们不仅要求工资待遇的提高,而且要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和市民身份。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

  辜胜阻指出,工资增长是补偿性的,是对报酬水平过低的矫正,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居民消费,有助于形成创新的“倒逼机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改变低价工业化模式,实现从依靠价格低廉劳动力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还会加速产业转移和升级的进程,促进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日本在60年代出现了刘易斯拐点,迫使工资上涨,最后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换代。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宛如“头雁”,中西部地区好比“尾雁”,区域板块之间已经具备“雁阵式”产业及要素转移的条件。当前,我国东部地区要素资源价格不断升高,传统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减弱,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紧迫任务。有资料显示,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需要转出的产业总值将增至14000亿。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日益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工资上升也会推动企业转型,迫使企业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高端。

  辜胜阻强调,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和企业联手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当前需要采取以下举措:

  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与劳动报酬比重,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协调发展。建立居民收入跟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变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远快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现状。

  二要调节收入差距,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要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鼓励创业,使更多的创业者成为中等收入者。要平衡垄断国企与一般国企、国企与民企的收入分配差距,完善国有资本预算,规范国有企业分红。要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要扶持低收入和困难人群,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动态补贴机制。

  三要政企联手推进收入倍增计划,提高财产性收入,让老百姓“能消费”。现在企业利润率很低,企业加薪不能完全靠企业。政府要积极实施“化税为薪”或“提薪让税”,为企业增加员工工资创造条件。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各种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要坚持企业自主分配与平等协商相结合。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充分考虑家庭综合税负能力,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计征和抵扣。提薪是渐进的,扩大收入是多元化的。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宅基地、住房、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将资产变为资本,让老百姓创业有资金。要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四要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改变消费预期,让城乡居民“敢消费”。政府要让利于民和藏富于民,加大对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要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推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要量化改革目标,制定分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提高改革政策的执行力。要对居民消费率、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以及中产阶层比例分别设置科学、合理、量化的改革目标,明确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时间表,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马军伟 易善策)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一】王东京:应该减税以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二】李稻葵:理性看劳动占比,不要上纲上线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三】张丽宾:提高工资是破经济结构失衡关键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四】厉以宁:通过三次分配解决收入分配难题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五】程恩富:提高产业工人工资重大现实意义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六】马小丽: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亟需理论支撑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七】汪玉凯:收入分配改革到下决心解决之时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八】辜胜阻:市场机制倒逼收入分配制度变革
  【如何分好蛋糕系列报道之九】杨志勇:个税比重低不利于收入分配调节
  【关注】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
(责任编辑:陈叶军)
相关专题 · 辜胜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