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站桩功(初稿)与养生桩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8:57:21

站桩功(初稿)与养生桩漫谈

作者:王芗斋    文章来源:中国气功在线    点击数:17432    更新时间:2003-7-22    站桩功(初稿)——王芗斋
    简介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功用,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於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桩功。通过北京医学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人多年与人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用於肠胃病、肝脏病、心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而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於它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同时使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产生一种内向的冲动,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再则未入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後,进而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我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又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加力气。但站桩功又不同於一般的练功方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二、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入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效,又易於提高疗效。
    五、由於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相关连、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的练功方法。既可休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特别是站式),因此不仅适用於医疗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使原来体质较弱的人逐渐强壮,使强者更强,防止衰老,却病延年,从而轻松愉快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废。“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只要练功时形和意得到了灵活适宜的配合,则力不练自生,气不运自行。可见站桩功的治疗作用,绝不单纯在於姿势的繁简和先後,更不在於所摆的姿势是否美观,也不是某个意念活动机械地套在某个姿势上就能治某种病,而是要通过教功者较全面地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後,把适应其本身姿势的动静、虚实、松紧和意念活动方法安排得当,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到全身舒适得力,轻松愉快,藉以达到却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功者本身必须亲自练功,切实体验,熟练地掌握调配方法。只有这样,治病时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若不从这方面深钻精研,单纯计较某个姿势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僵硬,只注意某个意念活动而忽略姿势的适当配合,就必然会气力不足,收效不大。
    一、姿势:
    站桩功的姿势既繁又简。繁者,姿势种类繁多,调配灵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简者,姿势虽多,但有共性,即练功开始,先将姿势设好,使躯干四肢保持相对均衡,心胸开阔,筋肉舒展,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调配虽活,但有原则,即强弱、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应以患者感到舒适得力,不超本人身体负担为度。
    站桩功的姿势大体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几个大类。在一类中,又可分为几种甚至几十种姿势,现概要介绍如下:
    (一)站式:
    站式练功的方法较多,治疗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初学练功的人,只要身体没有严重疾患或特殊情况(如肢体残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1、提抱式:两脚八字形分开,广度与肩宽,两脚著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於脚掌稍後处。两膝微曲,最大限度不过脚尖(少曲或不曲应视病情而定)。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圆,腋半虚,肩稍後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双手手指相对,相隔三拳左右,位於脐下,掌心向上,有如一大气球,头正或稍後仰,目闭或自然睁开(多用於练功开始阶段),嘴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状态。
    2、扶按式:两臂稍起,手指分开稍弯曲向斜前方,双手位於脐际,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飘浮水中的大气球上,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3、撑抱式:两臂抬至胸前,松肩,肘关节稍下垂,双手与胸相隔一尺,手指分开,手心向内做抱物状或手心向外做撑物状。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4、分水式:两臂稍弯曲并向左右侧自然伸展,双手保持在脐横线以下,手指分开,手心朝前有如分水。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5、休息式:
    第一式:双手反背贴於腰部,或将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麽指露出,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第二式:两臂抬起,两肘弯曲,搭扶在相当於胸高的栏杆上,两脚前後相距约四横指。前脚满掌著地,後脚脚尖自然著地,两脚可不定时的轮换。
    第三式:臀部轻靠桌边,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双足并立,脚跟提起。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麽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贴腰。左脚在前,全掌著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脚在後,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为轴,缓慢、自然的转动,头微左歪(最多不超过一拳头),全身重量主要放於左侧,使右侧处於松懈、舒展状态。如是,左右(手)前後(脚)作不定时轮换。
    (二)坐式:
    一般适用於病情虽然较重,但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如暂时不适於作站式的重关节炎等),以及肢体残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作为以站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1、端座椅边,身躯直立,闭目,嘴微张。两脚平行或八字分开(相距约四拳头),脚掌与脚跟均著地,两膝弯曲约九十度,双手放於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圆,腋半虚,全身放松。
    2、两脚向後收,脚跟离地,作里八字状。两膝弯曲四十至五十度,双手放於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手指分开,指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内作抱物状或掌心向外作撑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3、两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著地或稍离地面,双手放於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作抱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三)卧式:
    一般适用於重病,或不适宜起床的患者,另外,也可作为以站式或坐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1、身体仰卧,闭目,嘴微张,两腿平直分开(不超过肩宽),或两膝微曲,足跟著床,双手放於小腹部位,肘著床,腋微虚。全身放松。
    2、双手放於身体两侧,手心向下或向上,肘著床,腋微虚。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3、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肘著床,两膝微曲。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4、双手放於身体两侧,或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两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脚面下压)或两膝微曲,足尖回勾。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四)行走式:
    对一般患者多作为一种辅助功法,但对肝脏患者,练功初期多与站式等并重使用。
    1、两手插上衣袋内,麽指露出,两腿微曲,双肩向後舒张,腋半虚,上体呈懒洋洋後倚状,闭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轻松舒适的感觉时,一只脚开始作欲动欲止,欲止欲动的懒状前移(一拳左右),迈出左腿时,头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脚交替前进,有如趟泥。
    2、双手反背贴腰或自然伸向身体两侧,其他要求与一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