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计算指标权重:藏秘(本书从唐卡启程,探询神秘的藏传佛教中智慧的真谛.tx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3:07:58
======本书由一舟书库整理http://book.guyizhou.cn,仅供试阅,请及时删除,勿作商用=======第一部分:佛陀的生涯前言  西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奇特氛围的地方,许多人都很向往——转经筒、唐卡、活佛、喇嘛、加持、灌顶……,这些总是让人充满了好奇心;西藏的佛教,充满了许多神秘的人物、事物——拉萨、布达拉宫、达赖、班禅等,这些总是让人有一股冲动,想去一探究竟……  唐卡(藏文thang-ka),是指装裱成卷轴式的佛画。也有人译成“汤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修行和学习的工具之一,也是西藏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  唐卡,它的原意(本意)是“卷起来”。相传它源自印度说书人为了讲故事方便所悬挂的一种挂图。“卷轴画”被称为“唐卡”,强调向上卷。因唐卡收藏、存放有一定的规矩,需由下向上卷成一束,若方向相反,则被视为不敬,或者亵渎神圣(灵)——佛、菩萨、护法神等。    唐卡的绘制始于七八世纪,盛行于12世纪。其中所表达的内容与题材主要有:  画传,如诸佛传记、祖师传、大法师传;  肖像画,如释迦牟尼像、藏王——赞普像、历代的法王像等;  本尊画,如金刚萨像、白度母像、大威德金刚像等;  历史记载画,如文成公主入藏、达赖五世觐见顺治皇帝等;  民俗画,如百戏图、乐舞图、祭祀图等;  建筑画,如大昭寺全貌图、修建萨迦寺图等;  宗教活动,如法会、说法等;  器物类,如法器、佛具、乐器等;  还有动物、医药画等。  唐卡一般是那些修学藏传佛教、体证其中义理的藏传佛教徒们用做观想和礼拜用的,也有些唐卡是作为庄严用的,一般是由在家信徒自行绘制,或请画师描绘,然后献给寺院庄严佛堂。  唐卡的主要用途,是通过简单的图形语言,将复杂而深奥的佛教哲理和修证方法表达出来,以便修学和体证;不过,也有一部分是关于艺术、文化、祭祀、风俗或者是历史的记载和人物的写真,起到记载、保存和流传的作用。  唐卡,大部分是被修学藏密的佛教徒用来修学和体证佛法的一种图文解说教科书,也是引导修学者体证密宗究竟教义的工具,因为唐卡中的人物、颜色都有它特殊的内涵,即佛教所谓的“表法”作用——通过抽象的、可解的图像语言,将佛教的教义以及修证的次第和方法,转换成为含有特定内涵、具体可解的表意语言,从而引导和帮助修学者体证佛教所说的终极境界——成佛;它包含许多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信息,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鉴于笔者的水平有限,尚祈方家指正!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参考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相关著作,如南怀瑾先生的《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陈兵先生的《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杨贵明先生的《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等,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隐尘于清心斋  2004. 10. 21
第一部分:佛陀的生涯佛陀诞生(图)  佛陀,是至善圆满的大觉者、人间最尊贵的导师。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的小国林立,在它的东北部恒河的边上有一个国家名叫“迦毗罗卫城”,国王名“净饭”。有一天,王后摩耶夫人在睡眠时,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的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己的身体,犹如日月光照着,特别的洁净透明;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了他梦中的情形。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的梦是什么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这个梦非常吉祥!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而且这位王子将来一定会成千古圣人,一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高兴得不得了。  释尊诞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又请观相名人——阿悉达仙人观看太子的命相。仙人仔细端详了太子的面庞,预言他将来成人之后,一定会成为统领世界的“转轮圣王”;若出家修行,则一定能悟道,并能成为至善圆满的大觉者、人间最尊贵的导师——佛陀。  摩耶夫人自从“夜梦白象”受孕之后,百病不生,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庄严论经·卷第十四》记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十月期满,摩耶夫人按当地的习俗回娘家分娩,途经蓝毗尼园(今尼泊尔的罗美德寺院处)时,见园中有一棵无忧树,花朵香艳,枝叶繁茂,便举右手欲摘一枝;这时,悉达多太子慢慢从夫人的左胁降生了(《过去现在因果经》)。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著名王族甘蔗王的后裔,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处)的国王。  释迦牟尼,为梵文Sakyamuni的音译,也有译成“释迦文”的。释迦,是一个部落名称,意思是“能”、“能仁”;牟尼也有译作“文”,意思是“忍”、“寂”、“寂默”等。释迦牟尼,合起来的意思就成了“能仁”、“能忍”、“能仁寂默”,或者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尊称,他本来的姓是“乔达摩”(梵名Gotama-Gautama),出家前的名字为“悉达多”(梵名Siddhattha-Widdhartha)。  乔达摩,旧译“矍昙”,是他的姓;悉达多,是他的名字,意思是“吉财”或“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玄奘大师解释为“—切义成”,就是“义成就者”之意。总之,是“吉祥、功德、殊胜”的意思。  悉达多出生年的具体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同的说法竟有60种之多。现代比较公认的是,他生于公元前565年(一说是公元前623年—公元前543年),圆寂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同时,但比孔子早逝7年。此说我国及日本、印度等国学者比较接受。  唐卡中的描绘与上所说略有差别。这幅唐卡描写的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情况:图中上半部,是说明释尊的前身是白幢菩萨,以“兜率天”的身份向天界众神说明“创教”的因缘,弥勒菩萨暂让其位,变成了大象;而“兜率天”不久将降临人间,投胎到母亲——摩耶夫人的胎里。接下来的描绘(中央部分)是说,摩耶夫人正伸手到无忧树欲摘树叶时,释尊从右边腋下诞生的情形。左侧描绘的是:在迦毗罗卫城郊外的蓝毗尼园,为纪念释尊诞生而建的佛陀纪念塔。下方所描绘的是:释尊诞生之后,天界的众神们从空中降下甘露;右侧方为“帝释天”在向佛陀奉献白色的螺贝,左侧方奉献“法轮”的四面神为“梵天”。    佛教,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一种真实言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所谓: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但又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而为世界所必需。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第一部分:佛陀的生涯学艺与四门出游(图)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至为感人——他以一国太子之身,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而舍弃了王位与娇妻、爱子,最终开创了伟大的宗教——佛教。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太子是由姨母摩诃波波提(净饭王的第二任夫人)抚养成人的;她把太子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而舒适中生活长大。  7岁时,太子就开始读书了。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地研读“五明”(见《序言》)和“四吠陀”,四吠陀:“吠陀”,梵文Veda,是“明智”的意思;《梨俱吠陀》(梵文Rig-Veda)即宗教的赞歌;《沙摩吠陀》(梵文Yajur-Veda)即祭祀仪式的颂文;《夜柔吠陀》(梵文Sama-Veda)即祭祀仪式的歌词;《阿闼婆吠陀》(梵文Arharva-Veda)即俗世相传的咒术。聪明的太子,能闻一知十,不到几年(12岁时),便博闻并通达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习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有一次,在王族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秀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射得最好的也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射穿七鼓。  青年的悉达多王子,天性喜欢清静。他对于宫廷中的声色娱乐生活,常会感到厌烦,想出门游赏大自然的景物。  在他14岁那年,有一天,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位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感到“人终会变老,应该如何避免?”如是心中顿生忧郁、苦闷,无心游玩而返回宫中。  又有一天,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端,悉达多王子十分怜悯病人,但又觉得“人人都会生病,怎样才能幸免呢?”,如是心中顿生忧怖,失落而归。  又一天,他从西门出游,见到一个死人,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秽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葬。悉达多王子又感到了“生命真是脆弱无常,死相恐怖,逼迫无暇,如何才能避免?”遂觉惶恐,苦闷而归。  又在某一天,悉达多王子又出北门游玩,却见到一位沙门(出家修道的人),相貌不俗,威仪有度,举止安详。王子问他:如何才能达到这么好的心境?沙门告诉王子要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非常欢喜,心生出离,决定要放弃荣华富贵和一切享乐而出家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等一切苦恼。  这幅唐卡的画面描述的就是:中间部分是迦毗罗卫城,后宫是太子悉达多的娱乐和享受场所,在它四周是描述了太子四门出游的情形。右边是太子与年轻的释迦族武士在学习射箭之术;左边是释迦族的年轻力士们在较量角力,太子在一旁观看。图的右上方描述的就是太子决定出家,乘着黑夜悄悄告别了妻儿,骑着爱马——犍陟,带着忠实的仆人车匿,离家出走修道去了。    佛教,自创立至今,虽然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但它慈悲与博爱的光芒照耀着寰宇,至今不衰,并为世界所公认。
第一部分:佛陀的生涯出家(图)  出家,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有为一己之私出家,有为一国出家,有为全人类而出家;发心有多大,成就必然有多大——释迦牟尼佛是为了一切众生而出家,所以他受到了一切人的尊崇。    图中左下方绘画的就是牧羊女——苏耶妲(Sujata)向释尊奉献乳糜的情形。    有一天,悉达多王子想好了一定要出家修道;于是,在一个安静的深夜,他偷偷告别了爱妻与幼子,唤起“马夫”车匿备马。车匿高声劝说,想惊醒宫中的人,不料一个个都是酣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好白马。  王子跨上爱马——犍陟,取道北门,车匿紧随其后。佛经上说太子是“骑马逾墙而出的,马刚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大梵天天主——帝释天执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时,曾发下誓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车匿,乘着茫茫夜色,横渡小溪;到天明的时候,已到达百里之外了,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森林中——也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这幅唐卡描述的就是太子出家的情况:图的中央部分绘画的就是,太子出家时以刀将头发自行剃掉而做沙门;右下方是说,未来的释尊——太子,他的头发被忉利天的天神收集在一起;上方是诸天神欲供奉太子的头发将头发搬走;后面描述为纪念释尊出家而建的释尊发塔;左边是说净居天的天神奉上太子出家要穿的袈裟。图的上方两边描述的是“太子在苦行林中修行情景;但依之而修后,感觉不能彻底解脱一切烦恼,不能断其根本,知非究竟,最终放弃……”,个中详情如下:  当时印度沙门(各种教派中凡出家修行的人的总称)的修行,主要有“苦行”与“禅定”二途。悉达多太子先拜王舍城郊外的有三百徒众的阿罗兰仙人(Aradahkalama)为师,行禁欲之“梵行”,修学禅定三年,深入佛教所说的定中唯见无所有的“无所有处定”,尽穷老师的修证,但是并没有从中发现足以解脱生死的方法。于是,他又拜访了有七百徒众的郁头兰仙人(Udraka-Kamaputra)继续修习禅定,深入更高一级的“非想非非想处定”,证到了佛学所谓“世间禅”的最高境界,但是依然没有见到究竟的解脱大道(释尊所师事的这两位瑜伽师,学术界认为是婆罗门教“数论派”的先祖)。  悉达多太子离开郁头兰仙人后,赴伽耶(Caya)城南外的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中,与苦行沙门为侣,修习苦行。据佛典记载,释尊自称修习过“长立不倒”、“卧于荆辣之上”、“拔除须发”、“在烈日下曝晒”等苦行,并根据苦行者“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干木才能生火,须清除体液,才适宜于接受知识相而觉悟”的类比推理,不食烟火熟食,甚至吃过种子、草、牛粪,乃至“日食一麻一麦”,最后绝食修定,直到呼吸完全停止,能听到体内的血液在暗中流淌,顶骨欲开似裂,腹中痛如刀绞,全身发热似入火坑。这样六年下来,身体干瘦到了极点,两目深陷,全身仅剩皮包骨头,由于定力的维持,虽然心中还觉清爽,但他所追求的解脱之道,却依然不见踪影。于是,他放弃了苦行,到附近尼连禅河中洗了个澡,接受了尼连禅河边经常放牧的牧羊女——苏耶妲(Sujata)乳糜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然后来到一棵毕钵罗树(又译“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敷吉祥草垫而坐,并发誓言:“我今若不证得无上大菩提,宁可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于是,他决意独辟路径,开创一条解脱之道。他还是用最初所学的“禅定”方法,调和了身、心诸息,克服了杂念、睡眠、昏沉;“降魔”之后,次第进入于初、二、三、四禅,苦乐皆舍,万虑俱寂,心如止水,清静澄澈。在如此寂静的情况下,超心理的潜能依次发现;据称:他于初夜时证得“宿命通”,能“忆念久远初始事,前世所经如昨暮”,继而又证得了“天眼通”、“他心通”、“神变通”;自己和众生生命流转的情景,一一现前。释尊把生死轮回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内心,推究到最后,认为“无明”乃引起生死苦恼的最终根源。据称他以智慧反观,灭掉了无明,即于“无明”灭处生“明”、生“智”、生“觉”,当天色破晓、明相现(或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解脱一切系缚,穷彻宇宙人生的实相,成为“佛陀”——大觉者,具足的尊称为“阿多罗三藐三佛陀”,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觉悟真正圆满、至极无上的大圣智者”。    禅定,是许多宗教中不可缺少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共法”,也是现代人研究“人体科学”最好的实践方法之一。    悟,是一种心境、一种哲理境界;不管是宗教、哲学、乃至一个常人,都可能有他自己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悟”——只要是善良的、无伤害的,那么都是值得庆幸的。
第一部分:佛陀的生涯降魔与成道  释尊放弃苦行生活后,来到了现在名为“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毕钵罗树下坐了下来,他发下誓愿:“我如果不能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他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正了姿势和思想,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定思维。他的思维追忆着过去的经历,用大智慧观照着宇宙人生的缘起根本和生命本源,经过长时间的思维观察,欲明了一切万法的最终根源。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入座不久即圆成了菩提道果——菩萨道(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名为“菩萨”)而成佛。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祥光直冲掌管“死亡”与“欲念”之魔的魔宫,“魔王”波旬想阻挠他圆成佛果,便命令三个女儿(魔女)前去蛊惑他。  三个魔女,一个叫特得悉耶(爱欲),一个叫罗蒂(乐欲),另一个叫罗伽(贪欲)。她们盛装彩饰,罗袖临风,兰麝馥郁,百般媚态地来到释尊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地想来迷惑释尊;但释尊深心寂静,视而不见,心如止水,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姿态,淫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满贮污秽的东西,自己不知羞耻,还敢来诳惑别人!”如是就用法力,令三魔女各见到自身的丑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血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立转,感到羞耻难当;于是,惭愧而退。  “魔王”波旬见魔女施功无效,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疯狂地杀向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慌。他告诉魔王道:“我所以成就菩萨道,是因为从三阿僧劫(无量劫)以来就积累了无量的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是伤害不了我的。”魔王不听劝告,依然率魔众攻击。释迦牟尼顿时身放净光,魔众一个个都跌倒了。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跏趺而坐48天,到了十二月初七。这天晚上,天气清朗,夜风和畅。他默坐在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一切事情,洞察三世一切因缘果报。十二月初八的那天凌晨,见明星出现天上而豁然大悟,证无上解脱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赞叹,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众生的许多苦难,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响,天降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从此,释迦牟尼开始收徒传教,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这幅唐卡,描写的就是释迦牟尼降魔成道的内容。释迦牟尼的头顶是魔王“波旬”带着他的子民欲来伤害释尊,然而众魔所投的毒箭等器却伤不了释尊丝毫,反而变成了鲜花;释尊左上方那个手持弓箭的就是“魔王”波旬。右下方是讲释迦牟尼用神通力令一个魔女变得又老又丑;下方讲的是释尊在定中为菩萨讲经(经中说乃是释尊为十地以上的法身大士讲授《华严经》)的情形。左下角描绘的是,为纪念释尊成道而建的成道塔[在当时印度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境内)善胜道场的元吉树下,据考证,佛陀就是在此悟道的]。    欲望,是人人都有的,如果没有调节好就会自伤伤人;为了节制和化解不好的欲望,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因而,伦理理念、法制律规因此而生——宗教中许多的方法,都是为了对治欲望、提升人品的。
第一部分:佛陀的生涯涅  涅:意译“圆寂”,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一种境界,即佛教所说的一种“不生不死”的、永恒的状态无余涅。    佛陀说法45年,不停地奔走传教,足迹踏遍了恒河的两岸。到了80岁那年,从摩揭陀国到毗舍离城,在毗舍离城的“大林精舍”,作了最后一次的说法。这时,佛陀身体示现染了疾病,并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意译“圆寂”,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之意)。他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时,都要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们讲经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属铁匠)一位名叫“纯陀”的人最后的供养。后来病势加重,于是又步行到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罗树林中,佛陀就选择在两棵娑罗树间空闲处,作为他“入灭”(即进入不生不死的“涅”境界)的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即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位名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外道(学习佛教以外门道、教派的人统称“外道”)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就成了最后得度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弟子见佛陀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要信任自己,要向往真理的光明,并依靠真理而得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陀继续留住世间,佛陀回答说:“万法自性本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也不能永存;我这一生的生命,也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推选阿难陀为代表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 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圆寂后,我们依谁为师?  2. 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圆寂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 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圆寂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 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容易生起信解;佛陀圆寂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复你们问的这四个问题,你们要好好地记着:  1. 我圆寂后,应依“戒律”为师。  2. 我圆寂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 我圆寂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4. 我圆寂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明可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着泪,佛陀慈悲地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你们只要依照我的教法去实践、修学,那么我的‘法身’就等于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只要能改恶向善、追求真理,亲证真如实相,将来都可以成佛;既使是断了善根的‘一阐提’也可以成佛。”就在这年(公元前543年)五月的月圆深夜,佛陀从容安详地圆寂了。  拘尸那迦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舍利”是梵语,意译“灵骨”或“坚固子”,一般指修戒、定、慧的功德结晶而成的圆状颗粒)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据考证,当今世界上,只有三颗舍利是佛陀的真身舍利,我国有两颗:一颗是牙舍利,现供奉在北京八大处的灵光寺;一颗是佛陀的中指骨舍利,现供奉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另一颗也是佛陀的牙舍利,现供奉在斯里兰卡的康堤佛牙寺。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这幅唐卡中央部分描写的就是众弟子伤心并请法的情形,左上方是王宫贵族供养佛舍利,旁边有象征纪念佛陀圆寂而造的涅塔[在拘夷那国(约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地区)力士生的娑罗林],右上方是佛陀火化后将佛骨舍利分成八份供养的情形。    有余涅:是指现生中,此身就证得的一种烦恼息灭、诸苦泯灭的心境,即佛教中所说,亲证到的一种没有烦恼、痛苦、牵挂、逼迫,惟有喜悦的心理状态。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龙树菩萨(图)  他是禅宗第十四代祖师,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龙树,迟于释迦牟尼五六百年(约公元2世纪)出生于北印度。他是禅宗第14代祖师,也是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二圣”即功德光、释迦光;“六庄严”即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称)。幼时就聪敏过人,并且喜爱神秘的学术;在少年时代,曾与同学二人,遍学印度的神秘学;据说练成了“隐身”的法术,便与他的同学夜入王宫,行为不轨,戏弄那些宫女,有些宫女们因此而怀孕了,这件事震惊了整个王宫。国王用尽了种种办法,甚至请术士入宫捉妖也都没有办法阻止;后来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认为不是“鬼怪”,就一定是人所为。于是,连夜在宫中布设防护,使每一角落,都遍布武士,随意向空中挥刀刺杀,只有国王周围一丈以内不准侵入;结果,他的两个同学都被杀死,失去了法术的灵验而显出了人身;只有龙树,屏闭了呼吸躲在国王的身后,虔诚向佛祷告,许下忏悔罪恶的心愿,立誓“过此一关,即出家为僧”,方免于死。  龙树出家以后,潜心佛法;不久,就学遍了佛教大、小乘(大乘,准确的说是大众部佛教或北传佛教,小乘,即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是佛教的两个宗派。它实际上是早期佛教——上座部与大众部信徒之间辩证教理而给予的称呼。就其真实含义而言,并没有高低、好坏、贬褒的差别,它们所讲和奉行的义理都是佛陀的真实教诲。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因恐读者有高低、大小的误解,故特此说明。)各派的经典,而且能融会贯通,毫无疑义;于是,就认为佛法不过如此而已,既然释迦牟尼能够创立“佛教”,他当然也可以开宗立派。据说:因此而感动龙王现身,欢迎他到龙宫的“藏经阁”去参观收藏的真正佛学经典。他在龙宫的“藏经阁”中,骑着白马,走马观花地看佛经的经名,竟然三个月都没有全部看完;因此,大为折服,他放弃了傲慢思想,便向龙王商量,取来人世尚未流传的《华严经》一部。据说,龙树从龙宫取出的《华严经》一共有十万“偈”(印度最早的原始佛学,喜欢用长短句的诗歌方式记述,后来译成了中文,经文之外又有长短句一样的“韵语”,便称它为“偈语”)。中国佛经中,由梵文翻译出来的三种《华严经》,最完备的一部,也只有80卷。据说,龙树仅只取出原经的万分之一而已。后来龙树登台说法,也时常显现神通,有时听众们只看见座上有一圆亮的光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等等。  龙树所著的《中论》,以及与《般若经》有关的《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佛教要典,以及《六十颂如理论》、《破有论》、《七十空论》、《回诤论》等都是佛学中的重要论典,思精义深,不容忽视。关于密宗的著作,龙树撰了《五次第论》,该论精要论述了修学“生起”、“圆满”二次第渐次升进的五个阶梯,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密典,后世有多种注疏。另外还有《密集依法摄要》、《密集金刚续释》等密典。龙树的弟子“龙智”著有《生起次第建立次第论》,“龙菩提”著有《五次第释摩尼论》,“十一音师”著有《金刚大持密道次第》。  至于奠定印度晚期大乘佛学的根基,实由马鸣菩萨开其先河,使释迦牟尼佛没有完成的传教大业——即“般若空观”与“非空非有”的“中观”体系,在佛陀过世后四五百年间兴起,“中观”体系后来传入中国,经过了四五百年的吸收和融合,建立了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而龙树菩萨,被中国汉地佛教的八大宗派奉为祖师,如:禅宗、密宗、唯识(法相)、天台、华严、三论、成实、净土等。大体说来,密宗与唯识学一样,是释迦牟尼圆寂(灭度)后500年间开始,到800年间而集其大成的印度后期佛学。  这幅唐卡描述的是龙王被感动现身向龙树菩萨献经;他身后的蛇代表他与龙王关系不一般;右上方的“文殊菩萨”(智慧第一)代表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也是非常圆满的、符合佛陀的教导。    龙树菩萨,被我国汉地佛教的八大宗派都奉为了祖师。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提婆菩萨(图)  他善于辩论,曾折服过许多外道,并帮助他的师父——龙树宣传了“中观”思想和佛教的教义。  提婆尊者,即迦那提婆(简称“提婆”)尊者,是禅宗的第15代祖师。姓“毗舍罗”,出生比龙树稍晚,他生于古南印度的兴哈拉国(今在斯里兰卡)。  他是学了龙树的学说后不久就出家了,并很快成为龙树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善于辩论,曾折服过许多外道,并帮助他的师父龙树宣传了“中观”思想和佛教的教义。当时,位于印度中部的那烂陀寺遭到外道的迫害,僧人们因辩论不过外道,有的被迫改变信仰,有的被迫让出寺院,当地许多的僧人被迫到南印度的吉祥山——龙树住锡讲法的地方求援,龙树派他的得意门生提婆到那烂陀寺去折服外道,大获全胜而名声远扬。  他的著作有《四百论》、《解卷论》、《正理因成就论》等;最有名的是《百论》(是《四百论》中的前半部分内容),因该论是“三论宗”主要依据的论典之一(另两部是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  提婆是龙树的得意弟子,“中观”学说全靠他来继承和弘扬,并传承下去。印度后期大乘佛学,由龙树、提婆,后递至无著、世亲,就产生了不少的流派,如主要研究“毗昙”、“俱舍”诸论的学者为一系;陈那、法称、护法等人以“因明”、“唯识”之学者为一系;功德光等人以“毗奈耶”(即“戒律学”)为主的为一系;解脱军等人以“般若”为主者为一系。又有“中观”学说,再传至僧护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为佛护,后传至月称等人;一派为清辩。两派都是主张“中观”思想与见地。此外还有兼涉龙树、无著两家之学,而不偏持一宗之一言的人为寂天——这就是印度后期大乘显学,皆本龙树、世亲学术而各主其说的大致情况。  唐卡中的描绘,主要体现为提婆尊者有降伏老虎和度化外道、收服外道的本领,而外道心悦诚服之后,愿意依他剃发出家的情景。    提婆,是龙树的得意弟子,龙树创立的“中观”学说,全靠他来继承和弘扬,并传承下去。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无著菩萨(图)  他同样被尊为了“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无著菩萨,生于公元4世纪左右,与后面要讲的“世亲”是亲兄弟(无著是哥哥,世亲是弟弟)。据说无著早先是在小乘佛教的教派中出家修行的,后来因为不满意该派的教义,决定要广泛地学习大、小乘诸派的教理;有一段时间,他因想亲自聆听弥勒菩萨的教导,曾把他自己关在鸡足山(佛经中说鸡足山是大迦叶尊者的道场,世尊入灭后,迦叶尊者并没有入灭,在鸡足山入定等待下一尊佛——弥勒佛出世,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袈裟传给他)里苦修,但并没有见到弥勒菩萨出现,因此心中生起很大的挫折感;不过,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弥勒菩萨终于在他的眼前现身了,并带他到了兜率天宫的弥勒内院受教——这是一段流传很广的传说。  无著根据弥勒菩萨讲的《瑜伽师地论》(据说《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的弥勒内院所讲的经典,是无著菩萨以定力上升到那里,夜里听课,白天再下来记录,据说这部书是如此完成的),将《瑜伽师地论》写了出来;后来,根据所学写出了《现观庄严论》《摄大乘论》《大乘庄严经论》《显扬圣教论》《究竟一乘宝性论》等重要论著。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和无著的重要论典以及世亲菩萨所著的《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俱舍论》等是“唯识”学派的根本典籍。他也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继阿育王之后(约公元2世纪),印度迦腻色迦王兴起,佛教又昌盛了起来。迦腻色迦王本属“月氏”的后裔,后来渐次吞并西、北印度及中印度的一部分。自信奉佛教后,发愿请世友、马鸣、胁尊者等诸有学菩萨,聚会于迦湿弥罗城,结集经典,历12年方成。唐代玄奘大师留学印度,回国时所带回的“经”、“律”、“论”三藏,大多就是那次结集的经典。此后2世纪到3世纪间,龙树菩萨崛起于南印度,大弘佛教。公元4世纪中叶,无著、世亲弘扬“弥勒”学派,阐述“唯识、法相”之学,名噪当时。东晋时期,中国留学僧法显大师,在公元411年间(早于玄奘之前),到达印度求学。6世纪时,有陈那、护法、清辨等论师弘扬“唯识”、“中观”佛学;唐初我国玄奘大师在这些大师之后到达印度,求学于戒贤、智光两位法师,及胜军居士处,但所学的都是渊源于“唯识”、“中观”这两派的学说。同时印度有菩提流支、菩提达摩、真谛、那崛多、达磨笈多等高僧,都到中国来传教、翻译经典。7世纪末,中国有义净法师留学印度,曾留在南海诸岛国家,回国后著述亦不少。8世纪时,印度本土的佛教逐渐衰落;这时,有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等到中国来弘传“密宗”教法,开唐密之端绪。到了12世纪时,回教进入印度后,佛教徒多躲避至南印度及中国西藏等地,从此印度本土佛教日益衰颓,不久即告消亡——这就是佛教在印度本土流传的脉络。    这幅唐卡描述的就是:弥勒菩萨向无著传授教法的情形。    印度后期的大乘佛学,由龙树、提婆发扬光大,后递至无著、世亲,就产生了不少的流派。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世亲菩萨  无量寿佛  世亲菩萨    他最早的时候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已经通达一切教义,自认为“无法可学”——自满为足,甚至诽谤大乘,后来满身生疮……  世亲是无著的亲弟弟,年轻时就出家了。一开始他学的是小乘佛教的教理,如“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最早的时候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已经通达一切教义,并依据所学写了一本《阿毗达摩俱舍论》;因得不到佛教传统的整体体系和大乘教义的修学,自认为无“法”可学了——自满为足,甚至诽谤大乘;后来满身生疮,经哥哥无著劝说悔过,病好后转而大力弘扬大乘学说,著作颇丰,重要的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  世亲之后,瑜伽行派有几大分支,有陈那、无性、护法的系统;有德慧、安慧的系统;有难陀、胜军的系统;无性亦造论,释《摄大乘论》。而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护法、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次第出世,都各有造论,以解释世亲的《唯识三十颂》。玄奘在印度所拜的老师“戒贤”就是护法的弟子。有所谓集唯识“十大论师”精髓的《唯识三十颂释》,又有以护法的《唯识三十颂释》为本义,参糅其他“九释”于其中的,即是《成唯识论》。故“唯识宗”学说,大体上多是护法的学说。安慧与难陀的学说,其中一部分的教义,后来由真谛开创的“摄论宗”传承了下来。  至于显教和密教的佛法,真正得到推广、传播和弘扬开来的,却是得力于印度名王——笃信佛教的阿育王(约公元2世纪),因他的崇敬与宣扬,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很受益。有关后来“藏密”所建立的大、小乘佛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将释迦牟尼佛与龙树菩萨尚未宣讲完满的教理,完成“唯识”心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则要归功于释迦牟尼灭后八百年的、弘扬“弥勒”法统的无著、世亲兄弟俩。因为他们的宣讲、整理与弘传,使后来的“藏密”教理,能贯穿显、密的学术思想而成为通途;融通“般若”的“毕竟空”与“唯识”的“胜义有”为一体的两用;使佛学的微妙奥义更趋圆满而独树一帜,可谓“善莫大焉”、“功德无量”。因此,他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世亲菩萨讲法的情形。  将释迦牟尼佛与龙树菩萨尚未宣讲完满的教理、完成“唯识”心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则要归功于释迦牟尼灭后八百年的、弘扬“弥勒”法统的无著、世亲兄弟俩。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陈那大师  据说,他曾与外道教派——巴拉蒙教进行学理辩论,大获全胜,佛教也因此提高了声望;后来,他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陈那,又名“龙域”,出生在南印度的巴拉蒙,最早是在小乘教派“犊子部”出家,学习小乘部派的原始教理;后来学习大乘教义是从世亲菩萨的思想开始的。一方面他学习“般若”学说的体系,一方面他也深入研究“唯识”学派的精髓,并有所改进和发展,渐渐形成自己的心得体系。听说他曾与外道教派——巴拉蒙教进行学理辩论,大获全胜,佛教也因此提高了在当时的声望;后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他的理论体系中最鲜明的一个论调就是“经典上佛陀所说的教理未必都是究竟的”;也就是说,佛所说的“圣言量”,有时也会顺着众人的生活习惯,讲的不全是超越世间、引导解脱的“了义”教法,如做人、调养身体、安居等;关于他的这一论点曾引起过争论,但这也是他进步的地方。世人对他的评论就是:能从理性的推理和自觉的感知中得出新的结论、新的思路,令佛教的包容性更强。  他根据自己新的体悟,写了两本重要的著作,即《因明入正理门论》和《集量论》;特别是《集量论》,在执笔的过程中受过许多的挫折,但最后他终于还是完成了,听说是得了文殊菩萨的启示和指点才得以圆满完成。后来他用世亲传下的体系学说,结合自己的观点,站在“唯识”的立场来解说《般若经》要旨,写了一部《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又写了一部关于“唯识”要义并有所发挥和改善的《观所缘论》,这两部论典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  他的学说体系后来传到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寺院之一的“那烂陀寺”,后面接着要介绍的“法称”就是陈那的三传弟子(即徒孙);玄奘法师留学印度回国后,将这一派的理论传入了我国。    这幅唐卡描述的是陈那传教的情景。    世人对他的评论就是:能从理性的推理和自觉的感知中得出新的结论、新的思路,令佛教的包容性更强。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法称大师  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是“巴拉蒙教”和“佳伊那教”的信徒或学者,对他也是敬重、礼让三分。  法称大师,生于南印度巴拉蒙地区一户人家,全家都信奉当地的宗教——巴拉蒙教。他信奉佛教的因缘是得益于陈那的弟子自在军,在他那是听闻了陈那的《集量论》三篇之后,才渐渐领悟佛教的真实义理。在第一次听《集量论》时他就已经明白自在军的解说了,在第二次听后,他已经领悟了陈那造论的真实含义和教理,但他并没有完全了解陈那的整体学说。  后来,他为了推广佛教并折服外道,破除外道建立的论点,曾伪装身份到外道学者的家中工作,并因此而精通了“巴拉蒙教”的学说。后来得到国王的援助,写了七篇有关“因明”的论著,并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论典——《量释论》,这部论著的学问水平在当时来看是相当高的,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和重视。甚至遭到过一些无知学者的嘲笑,但法称并不在乎,后来他的弟子写了一部关于《量释论》的注释,但第一次他的弟子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真意,到第二次时才渐渐讲出一些他的精义,直到第三次注解才接近他的原著真义,但还是不怎么完全,不过得到了法称的认可而流传于世。  到这时,法称的学问水平才得到一个很高的评价(后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是“巴拉蒙教”和“佳伊那教”的信徒或学者,对他也是敬重礼让三分。在藏传佛教中,一般研究弥勒菩萨的五部论著时,也会注重研究法称的《量释论》。法称还著有《吉祥摄轮修法》、《金刚萨修法》等密宗经典。    这幅唐卡描述的是:法称大师以无畏的姿态在讲经说法、而外道被折服的情景。      近代欧、美诸国的学者,都比较重视法称大师的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八大论师功德光大师  他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中“二圣”之一。  功德光,也是生于南印度马度拉国的一个叫“巴拉蒙”的地方。他早年十分精通“巴拉蒙”教派的学说,但后来改信佛教,并跟随世亲菩萨出家修行,遍学一切大、小乘的佛教经论;特别是对“戒律”知之甚详,是小乘部派中“说一切有部律”的权威,后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中“二圣”之一。关于“戒律”方面的著作很多,他的代表作为《律经》,是研究戒律不可缺少的典籍之一。他不但是一位教理的研究者,并且是一位著名的实践家,曾在他的故乡设立寺院,由于持戒精严,所以整个寺院道风纯朴,好像是佛陀在世。听说他晚年比较热衷于小乘教法,对大乘教理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并全心转向了小乘部派。    这幅唐卡描写的是:功德光大师手持拂尘(喻勤除烦恼)、托钵(喻遵守戒律)的情形,旁边的野鹿喻慈悲心、无伤毁心的召感力——表示佛教是温和而有爱心的。  他,不但是一位教理的研究者,并且是一位著名的实践家,曾在他的故乡设立寺院,由于持戒精严,所以整个寺院道风纯朴,好像是佛陀在世时一样。  释迦光大师  戒律,代表释迦牟尼佛的言教与行持标准,是佛教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自古以来,凡德高望重的佛教徒,必定是持戒精严、自律爱他,因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释迦光出生地及具体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只知道他是功德光大师的高足,是公元8世纪左右的人,活跃于北印度加西米鲁地区的一位高僧;对戒律十分精通,后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中“二圣”之一。他的相关著作不多,比较有名的是他有关戒律的一部论著——《三百颂》。另外,密宗经典中有一部叫《初会金刚顶经》,作者是一位署名为“释迦友”的人,而这位“释迦友”就是他的弟子之一。    戒律、禅定、智慧,是佛教行持与理论的三大基石;而其中的每一项,都有它具体的、合理的修持方法;而且都是纯洁、善良、平和与无伤害的——所以佛教才会被广大信众所接受。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莲花生大师(图)  他是西藏密宗“宁玛派”(即俗称“红教”)的开山祖师。  “莲花生”,梵文名“Padmasambhava”,音译为“帕达玛萨瓦拉”,他的本名叫“白马穹乃”,又称为“乌金大师”,是8世纪时的印度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内)地方的人,后出家为僧,他学的是印度佛教密宗“因陀罗部底派”的传承;是当时佛教有名的密宗大师和降魔能手,以“神通”、“咒术”名闻一时。是西藏密乘“宁玛派”(即俗称“红教”)的开山祖师。  公元7世纪初,西藏王统第30世藏王——松赞干布(650—569在位)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部落,建立了武力强大的“吐蕃”政权,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进入了一个繁荣期,佛教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佛教入藏的机缘,是源于松赞干布王的“政治联姻”,也就是随着汉、尼两位信奉佛教的妃子带入藏地的。作为陪嫁礼品,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带来了佛像、佛经、法物和僧人。据称两位公主对佛教的虔诚感化了松赞干布,据说他曾敕建了12座寺院来供奉佛像,并聘请唐朝、印度僧人来藏地翻译经典,而且依佛教的“十善戒”制定了世俗的法律。  到赤松德赞(742—797在位)即位时,出于西藏政治、文化的需要,赤松德赞决心大力弘传佛教。他曾派“巴·赛囊”等人入大唐迎请经典和僧人,受到唐朝皇室的款待,满载而归;唐朝派遣僧人良绣、文素等轮流到吐蕃传法。唐朝僧人入吐蕃,与吐蕃佛教徒一起传译佛典,并为他们讲经说法,甚至将当时汉地盛行的“禅宗”也传到了吐蕃,赢得了大批信众。另一方面,赤松德赞又曾遣使到印度、尼泊尔,邀请名僧“寂护”(清辨的五传弟子)入藏,但寂护在藏地仅停留了四个月,便迫于反佛势力而归;寂护回到印度后,请来密乘大师莲花生再次入藏,莲花生大师以神通、咒术降伏了许多本地的“神怪”。莲花生在藏地雅鲁藏布江边的一个名叫“桑耶”地方(今山南噶县境内)建立了“桑耶寺”,并延请12名印度“有部”僧人,为吐蕃最早发心出家的七名青年(世称“七觉士”)僧人授戒,从此吐蕃才有了本族(藏族)人出家的“僧团”。赤松德赞又派人赴印度留学,并迎请印度高僧无垢友、佛密、静藏、清净狮子等入藏翻译佛典,又请来法称论师传授“密法灌顶”以及迦湿弥罗胜友、施戒等传授“戒法”。  随着佛教的兴盛,引起了藏地原始信奉的宗教——苯教徒的较大不满,他们利用贵族势力,排斥力相当强大。早在松赞干布死后,信奉“苯教”的贵族就开始激烈地排斥佛教。于是,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终于酿成了“贵族政变”——反对势力策划并谋杀了赤祖德赞王。此后即位的朗达玛王(赤祖德赞之兄),作为反佛贵族的代表,在838—842年间,发动了一场毁寺驱僧的“禁佛运动”,他们破坏佛寺、焚毁佛经、强迫僧尼还俗或弃“佛”归“苯”,使佛教受到致命的打击;一直到公元978年之后,佛教才得以重新复苏。  莲花生的形象,一般为头戴红色尖顶帽,抱骷髅杖,左手端着供髅碗,右手持着金刚杵,跏趺坐在莲花座上。    这幅唐卡是集上师传法、教派传承和“宁玛派”修法特色为一体的图画。上方是“宁玛派”的本初佛法身普贤,接下来是本初佛的“报身”金刚萨,中央部分是莲花生大师与明妃作“双运”姿势在修“无上瑜伽”密法;下方是金刚界的五佛与五部众,下方正中央是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佛陀。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中最令人尊重的祖师之一;是当时有名的密宗大师和“降魔”能手,以“神通”、“咒术”名闻一时。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米拉日巴(图)  他被全西藏信众认可为“即身成佛”的典范,被誉为“西藏密宗成就第一人”。  米拉日巴(1040—1123),本名“兑巴嘎”,意为“闻喜”。是宋代西藏著名的佛学家、苦行僧;他也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从古至今,他被全西藏信众认可为“即身成佛”的典范,被誉为“西藏密宗成就第一人”。  米拉日巴的父亲叫“米拉协嘉”,母亲名“娘萨嘎坚”。“至尊”米拉日巴生于第—绕迥之金龙年(1040年,宋康定元年)。他的父亲本是后藏贡塘地方富商,因喜得贵子,因此给他取名为“闻喜”;后来,他有了一个妹妹。  在米拉日巴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当时他的母亲年仅24岁,年轻秀丽。他的伯父欲强迫他的母亲与伯父的儿子成婚,他的母亲誓死不从,因此他的伯父大怒,强行夺走了他家的所有财物。于是,他的母亲只得与他兄妹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他们兄妹俩二人,等到米拉日巴(即闻喜)长大后,就让他出外学习苯教的诅咒之术,以期报仇雪恨。闻喜先到藏绒鲁库隆(今仁布县境内)地方,跟随黑咒喇嘛拉杰鲁琼学习“红面黑面凶曜法”(苯教的一种咒术),学成之时,恰好他的伯父雍喜正给儿子娶妻,在家举办结婚宴会,于是,他用咒术让房屋突然塌陷,压死了35人,仅留其伯父和伯母未死。后来,他又从雅隆喇嘛雍敦绰嘉学得了“放雹法”。那一年的深秋,闻喜又回到家乡,相传他在一个山谷中筑坛作法施放“雹术”,天空降下了城墙厚的大冰雹,砸毁了全村所有的庄稼。当他看到人们捶胸顿脚、哭天喊地的惨状时,善根大发,深深忏悔不该杀人、毁稼,于是决定弃“苯”学“佛”。  当时,洛扎(即妥普曲切城)地方有位高僧名叫玛尔巴(1012—1097),功高道深、德高望重、名显当时。米拉日巴就前往洛扎,拜在了他的门下,这时米拉日巴已经38岁了。开始,玛尔巴并不教米拉日巴任何密法,只是命他在四周山坡上修筑房子和干许多耕种苦活,他因经常背负石块,背部被磨破而流血化浓,但仍勤劳不已,毫无怨言。玛尔巴有意让他经历了6年的苦行折磨,经历了“八重”磨难,以洗他前半生所造下的罪业,之后才蒙师传授密法。玛尔巴将所有的教授与密法完整地、正式地传给了米拉日巴;又让他从卓波隆上区来到达纳普(黑马岩洞)中闭关专修。就这样,米拉日巴在玛尔巴师尊前先后修行了近7年。  在他45岁的那一年,即公元1084年,他又一次回到家乡探望亲人,才知道母亲几年前已经去世,妹妹讨饭也不知道去向。悲伤之下,米拉日巴遂到阿里地区隐居潜修,长期以野荨麻为食,刻苦精勤,前后潜修了9年,终得大成就,获得“风息”(密乘所说“体内”、“明点”、“脉”三者之中的生命元素)的自在功能,最后终于即身证得了“最胜悉地”(梵文音译,意为“成就”),据说这种功能会使人升在空中,并能在空中自由行走。从此以后,四处云游,以“道歌”的形式宣扬教义。遇到有缘的弟子就传授密法,著有著名的《道情歌集》行世。从学的人很多,弟子中得“瑜伽”成就者多达百余人,以“热琼巴”、“岗波巴”二人最为杰出。  他所修的密法中,最有名的是“拙火定”(一种类似“气功”的佛教密法,据说修此法能够着单衣而御严寒)、“那若六法”以及“大手印”;最后,他终于逐步证得了圆满的成就——“即身成佛”的大解脱。  因他长年穿着单布衣的原故,人们都叫他“日巴”(意为“穿布衣的人”)。他于第二绕迥之水兔年(1123年,宋宣和五年)在甄区示寂,享寿84岁。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尊者米拉日巴在精进思维的情形,周围是他说法度众及感化信徒主动来供养的情况,左上角是说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化缘而尽量用最少的粮食来维持修道。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萨迦班智达  萨班·贡噶坚赞,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人们尊称他为“班智达”,成为西藏获得“班智达”尊号的第一人;传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在藏族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贡噶坚赞(1182—1251)又名“萨迦班智达”(本意是“萨迦寺的大学者”,古印度把“通达五明的人”称为“班智达”,意为“大学者”,是一种尊称),简称“萨班”。他的法名叫“萨班·贡噶坚赞”,俗名叫“华丹敦珠”。他是藏历第三绕迥之水虎年(1182年,宋淳熙九年)生于后藏的萨迦地方,父亲是萨迦初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华钦沃波”(1150—1203)。  贡噶坚赞(1182—1251)幼年从三伯父札巴坚赞(即萨迦派第三代祖师)受“沙弥戒”,出家后改名为“贡噶坚赞”。后从喀旦班钦达纳西拉学习“声明学”和“注释”等,精于注解论疏。9岁就开始为人说法、诵经。l8岁学习《俱舍论》。23岁从印度的班智达“释迦师利”及其弟子“僧伽师利”等上师,学习法称的《量释论》等7部“因明”论著,以及《现观庄严论》、声明、工巧明、天文历算、诗词、韵律、歌舞、修辞等大、小“五明”。25岁从释迦师利受比丘戒,取法名“萨班·贡噶坚赞”。相传,当时有印度人绰杰噶瓦等6人,听得萨班大名,很不服气,认为西藏这样偏僻的地方,怎么可能有什么能人。于是,找上门来要求与萨班辩论,萨班和他们在济垅会面,双方辩论了13天,最终绰杰噶瓦等人辩败服输,他们非常钦佩萨班,就削发做了他的弟子。从此,贡噶坚赞声名传得更远了。1216年,他35岁时,就担任了萨迦寺的寺主,成为“萨迦派”的第四代祖师。  他一生著作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律仪论》、《萨班·智者入门》、《正理藏论》等;另外,特别是《萨迦格言》,体现了萨班在文学上的才华与成就。它是以“处世理论”和“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格言集,这本书不仅在藏族人民中广泛流传,而且还被翻译成汉、蒙等多种文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赞赏。  史籍记载,13世纪30年代,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期间,把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封给他的皇子阔端驻守。阔端约于1239年派大将达尔汗台吉率军征服西藏,曾进军至藏北热振寺一带。达尔汗台吉了解了西藏的情况后,向阔端报告说:  “现今藏土惟‘噶当巴’(噶当派)丛林最多,‘达隆巴法王’最有德行,‘帜贡巴京俐大师’最有法力,‘萨迦班智达’学富五明最有学问,请我主设法迎请之。”  于是,阔端采纳了达尔汗台吉的建议,邀请萨班到凉州来会晤。1244年,萨班已经63岁了,他带着两个侄子八思巴(最早实现西藏“政教合一”的人)和恰那多吉(1239—?),从萨迦寺动身前往凉州。历时两年,于1246年抵达凉州,1247年在凉州觐见阔端后,蒙古王室本来就很敬崇佛教,萨班代表藏地各领袖的意愿表示西藏地区愿意归顺蒙古大汗。他们商定了和平解决的条件,相处得很和睦,萨班随即给西藏各地方政教首领写了一封信,详细谈了归顺蒙古的细节,这封信就是后来著名的《萨班致蕃人书》。  萨班于藏历第四绕迥之金猪年(1251年,蒙哥汗元年)十月十四日卒于凉州,终年70岁。    这幅唐卡是萨班的坐姿画像,传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萨迦班智达的历史功绩还体现在:他作为西藏的政教领袖,与元朝王室就有关西藏政教大事进行了接触,双方协议西藏地区正式归顺中央王朝管辖,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圣者”;……相传他是“文殊菩萨”的转世。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1357—1419),法名“罗桑札巴”,意为“善慧”,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于藏历第六绕迥之火鸡年(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诞生在“宗喀”地方(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的所在地),故被称为“宗喀巴”。父亲名叫鲁本格,是元末当地的地方官员——达鲁花赤,母名香萨阿切,生有子女6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宗喀巴7岁时,从当地的大喇嘛顿珠仁钦出家,受沙弥戒。后随师住在甲宅寺学习藏文和佛经,一学就是10年。  之后,宗喀巴遵从师命云游求法,从南面的昌都进入西藏。走了一年之后,宗喀巴才来到前藏的直工寺,谒见了该寺的住持却吉结布;宗喀巴跟他学了“大印五法”、“那若六法”等白教的主要密法。又过了两个月,宗喀巴来到叶塘第瓦仅寺,在这里,他重点学习了印度高僧弥勒的主要著作《现观庄严论》。  因当时佛教戒规大多松懈不整,宗喀巴针对佛教的种种积弊,欲重树佛教教风,于是便创立了“格鲁派”(即“格鲁巴”,是藏语dge-lugs-pa的汉文音译,意为“善规者”或“善规派”。有人说宗喀巴开创的“格鲁派”,事实上只是重兴“迦当派”的教风,故称它为“新迦当派”。后来,“格鲁派”依据“噶举派”的传统,实行“活佛转世”制度,遂有“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东北部修建“甘丹寺”;他的弟子扎希贝丹在1416年,于拉萨的西郊修建了“哲蚌寺”;另一名弟子释迦耶歇在拉萨的北郊也建了一座寺名“色拉寺”,这样就形成了格鲁派在前藏的“三大寺”。1447年,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1391—1474)在后藏的日喀则修建了“扎什伦布寺”——该寺为“格鲁派”在后藏的传法中心。  “格鲁派”教义体系的建构者宗喀巴,青年时期曾师事多位高僧,佛学功底渊博而深厚,著述等身,被称为“最后一位佛学大师”。他的代表作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策略论》《密宗道次第广论》 ;其他的著述还有:《中论广释》《辨了不了义论》《集密月称释疏》《五次第灯明》《圆满次第秘义开正见眼》等。宗喀巴依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来开演本派教义;他对显、密“止观”也有其独到的真知灼见,总结“止观”的法则也十分的系统,堪称“晚期佛教禅学的集大成者”(陈兵先生语)。  “格鲁派”继承诸派之学统,所传的密法种类甚多。如玛尔巴和廓洛扎瓦等所传《集密》;玛凯等所传“大轮金刚手”;迦举派之“空乐大手印”、“那洛六法”“尼古六法”等,无不具备;而以“大威德金刚法”、“时轮金刚法”最为主要。1419年,宗喀巴圆寂于噶丹寺。  这幅唐卡主要描绘宗喀巴的教法传承,左方上是文殊、龙树、圣天、月称等“中观”派祖师;右上角是弥勒、无著、世亲等“唯识”派祖师;中央上面本尊佛普贤如来和各部密法的本尊佛,以及宗喀巴敬仰的阿底峡大师,中央是宗喀巴大师;周围是听法众与护法神。  须菩提    ……须菩提终于获得阿罗汉果,成为了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须菩提,是梵文Subhuti的音译,意译为“善现”、“善见”、“善吉”、“空生”等。  须菩提出生于舍卫城一个婆罗门家庭,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一位大长者,名叫鸠留;也是佛在世时的著名长者——给孤独长老的外甥。鸠留财产无数,无比富有,但遗憾的是,他快接近老年还没有儿子。于是,鸠留每天祈祷神、佛,请神赐给他一个儿子,但许久还是没有得到。鸠留并不怠慢,继续虔诚地祈祷诸神。据说有一天鸠留在祈祷时,突然半空中出现一位天神,对他说道:“您当得福子,不久有一天王奉命将投胎长者家中。”鸠留长者大喜,后来,夫人果然怀孕并生下一子。长者便给他起名叫“须菩提”,意思是“善现”、“善吉”,是说他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吉祥。  须菩提自幼聪慧出众,只是性情暴躁,整天大骂所见到的人或畜生,一不顺心就骂,闹得父母和亲戚都很讨厌他。后来有人劝他去见佛陀。须菩提听劝告去见佛陀。一见佛的相好庄严,他马上生欢喜心,礼拜起佛陀来。释迦牟尼佛为他讲说了嗔恚的苦报,须菩提才如梦初醒,对以前所犯的过错心生忏悔。后来依佛出家修行,经过多年精进修习,须菩提终于获得阿罗汉果,成为了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须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而著称,并得到了“解空第一”的尊号。  佛的另外的九大弟子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密行第一”的罗罗。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须菩提受邀请去龙宫为龙王说法的情形。    须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而著称,并得到了“解空第一”的尊号。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清辩论师  清辩论师,是印度佛教晚期非常有名的大德高僧之一。    清辩论师,是南印度的王族之后,生卒年不详。他出家后研究佛教教理,主要学的是龙树菩萨所创的“中观派”学说。他针对龙树菩萨的主要思想著作——《中论》进行了诠释,写出了他最为有名的一部论典,即《般若灯论》,开创了“中观自立论证派”;并写了《中观宝灯》《中观心颂》《思择言》《中观摄义》等著作。听说,他还写过一本名为《秘密集会教义》的经典,但有人怀疑那是一部后人托他之名而写的伪作。  据说他的一生致力于“中观派”的弘扬,大力宣讲“中观派”的理论与教义,并到南方各地去布教,破除许多外道的谬论邪说,引导人们进入到佛门中来。清辩论师也是印度佛教晚期非常有名的大德高僧之一。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中观派学说的初祖龙树菩萨(左上方),右上方和右下方是清辩论师的护法神——战神“格萨尔王”,中央部分描绘的是清辩论师现无畏金刚相,表示不惧怕一切外道邪说;前下方是说清辩论师与外道论战的情形,左下方是讲外道的谬论被破后,一些外道信徒改信佛教并剃度出家的情况。    他针对龙树菩萨的主要思想著作——《中论》进行了诠释,写出了他最为有名的一部论典,即《般若灯论》,开创了“中观自立论证派”。    胜天论师    他是印度晚期佛教最伟大的大师,也是最后一位巨匠,是瑜伽行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胜天论师是公元11—12世纪的人,生于印度的一个名叫“库夏豆利耶”的地方;他是印度晚期佛教最伟大的巨匠大师中的最后一位;是瑜伽行派的杰出大师,曾担任那烂陀寺的寺主。  他以持戒精严、公正严明而深受僧、俗大众的尊敬。他精通显、密教典;所著的密宗典籍非常丰富,其中收入藏文“大藏经”的就有24部之多。他的著作甚至保存和流传下来的还有印度梵文写的经典,而且比较完整,虽然也有一些缺漏的地方,却传承到了今天,对研究印度当时的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幅唐卡是说:上方的是大师的守护神,下方是他的护法神——格萨尔王;中央部分是说,胜天论师以神通力让大蟒蛇现出原形,并阻止了暴君残忍杀害活人的恶行,并对国王说法的情景;左下方那些戴着枷锁的就是等待被杀的人。    他以持戒精严、公正严明而深受僧俗大众的尊敬。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仁钦桑波  仁钦桑波,是西藏后宏期最负盛名的佛经翻译家。    “仁钦桑波”(公元958—1055年)是藏语,意为“宝贤”,于藏历第一绕迥之前69年(即公元958年,后周显德五年)生于阿里古格的恰汪热纳特。  历史记载:他两岁时就能念出“密咒”字母。13岁时就依喇嘛益西桑布剃度出家为僧,少年时期学习就十分地用功。17岁时,阿里古格王将他和其他20多名青年僧人派往克什米尔、印度等地留学,学习佛教教义。根据五世达赖喇嘛所写《西藏王臣记》中的描述,说仁钦桑波在去印度之前有一段动人的过程:他因不懂梵文而烦恼,就在无意间打盹的时候,忽然梦见一位空行母对他说:“犹如春蚕儿,以丝缚自身;由恋故乡土,堕入魔网中;欲求解脱者,速即往北去,克什米尔地,复往东、西印,如流遍游学,返藏译正法,定能善其事。”后来,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印度;在印度待了长达10年的时间,依“纳若达巴”(一译“那洛巴”)等诸大学者为师学习正法;他前后出西藏三次,跟随过75位大师领受教益,听受了大量的广大教授与方法,学通了“讲学”、“辩论”、“写作”、“翻译”以及许多显、密修证教法,成为藏传佛教“后宏期”里极有影响的一位大师。  他返回西藏后,在阿里古格王——意希沃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为了便于翻译经典和弘扬佛法,古格王还专门修建了“托当色林寺”,仁钦桑波就一直驻锡在该寺。仁钦桑波曾翻译、校订过显教经典17部、论典33部、密教“怛将罗”(即“经咒”)108部;尤其是他所译的马鸣论师所著的《医学八支集要》,以及克什米尔学者所著的《集要广注·词义月光》等医学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广传于西藏,而且因王太后接受了雅隆的医师——奇曼的劝请,由益希华于王宫中校订后刻为汉文版而广为流传,从此藏族的医学有了新的发展。他还翻译了不少关于“文法”、“工艺”方面的著作,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仁钦桑波毕生致力于翻译事业,后来的西藏的学者们将他的译著视为“范本”。藏族历史上,把他之前翻译的密宗经典称为“旧密咒”,而将他及以后翻译的密宗经典称为“新密咒”。由于仁钦桑波的巨大功绩,继任的阿里古格王拉德尊称他为“金刚阿黎”(意为“金刚上师”),还将普兰的协尔地区赐封给他作为“却溪”(即庄园,又称“溪卡”,即封赐给寺院作为僧人的经济来源)。从此人们把这一“封赐溪卡”作为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开始。  仁钦桑波一生致力于学法和译经。1042年,当61岁的阿底峡大师来到古格时,仁钦桑波虽然已经是85岁的高龄了,但仍拜阿底峡为师,学习一些密宗的教法。该师于藏历第一绕迥之木羊年(1055年,宋至和二年)圆寂,终年98岁。  仁钦桑波的译著很多,显教方面有:《圣者尼乾子问无我义经》、《圣者涅小经六十首》;密宗方面有:“正述文殊师利”十四章,“显说根本续”十万首,“胜乐小密续”五十一章,共七千一百首,“不共注释续”(续部王)六十九章,“佛说一切金刚三业最胜秘密大教王经”十章,“后续”一章,“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十章,“持金刚世系中,“大教王经”、“佛说一切如来密集根本续后四续”、“外续”九卷,“一切密咒大教王经”、“金刚手蓝应三世律续”第五章,《丹珠尔》经中的《殊胜颂广释》等等。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他主持译经的情况,右上方是他的本尊“黑文殊”,左下方是他的护法神。    他前后出西藏三次,跟随过75位大师领受教益,听受了大量的广大教授与方法,学通了“讲学”、“辩论”、“写作”、“翻译”以及许多显、密修证教法,成为藏传佛教“后宏期”里极有影响的一位大师。
第三部分:四大祖师噶玛·让琼多杰  顺治皇帝赐给让琼多杰“圆通佛法性空噶玛巴”的封号。    “让琼多杰”(1284—1339),是藏语,汉文意译为“自然金刚”;让琼多杰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第三世活佛,于藏历第五绕迥之木猴年(123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生于后藏吉隆帕巴哇迪寺南岗许英(后藏贡塘)的地方。父名曲欠,母名觉姆央珍。7岁从堪布绰普喜饶为师出家,18岁受比丘戒,广学“噶玛噶举”、“宁玛派”、“希解派”等许多教法。后来去西康地区云游教化,在类乌齐一带创建了噶玛派的“拉登寺”;后又在后藏的萨迦、江孜等地传法。公元1326年曾到拉萨。后又去西康噶玛地方修整寺庙,收徒传法。1325年被迎至工布,在那里建造了许多寺庙。后来又到了多康,修建曲河的铁索桥。金羊年(1331年)元朝文宗皇帝派“金册使者”贡布称青等抵前藏,迎请让琼多杰于工布,宣读了召请的诏书。让琼多杰于二月一日从堆隆楚普出发,十一月十八日至大都(今北京),而元帝已于八月十二日逝世;但让琼多杰受到皇太子惹纳室利的盛大欢迎。后皇太子去世了,他的哥哥继承皇位,即“顺帝”。让琼多杰为元顺帝、皇后及大臣们等举行了密法灌顶;元顺帝赐给让琼多杰“圆通佛法性空噶玛巴”的封号。火狗年(1334年),让琼多杰准备返回藏地时,元顺帝赐给他的弟子采巴司都以“国师”封号及印玺,并重赏了楚普噶玛寺,颁给了“饶益全藏”之敕书三道,成为建造《甘珠尔》、《丹珠尔》助缘。回藏后,造金银写本《甘珠尔》160函。火鼠年(1336年),帝又遣“金册使者”三次入藏,召请让琼多杰再次进京。让琼多杰八月启程,于次年(1337年)三月一日抵达大都,欢迎盛况,更胜以前。史载:当时京都发生了大地震,让琼多杰和元顺帝一起前往帷帐之中,得以安然无恙。56岁时,即土兔年(1339年)六月十四日,让琼多杰圆寂于大都(即北京)。  让琼多杰的弟子较多,最著名的有扎巴僧格、克珠·菜敦巴、达那国师贡杰、采巴司都国师、亚德班钦、贡钦·妥布哇等。他的著作有《佛百行传》、《甚深内义本释》等2函及抄本1卷,及有关历、算、集论等著述。    这幅唐卡描绘的就是他修学忿怒本尊的情景,左下方为他的护法神——格萨尔王。    顺治帝赐给他的弟子采巴司都以“国师”封号及印玺,并重赏了楚普噶玛寺。  班禅喇嘛  何为“班禅”?  班禅(藏语为Pan-chen-Aer-Te-ni),是“班禅额尔德尼”的简称,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二大活佛系统的尊号之一,被认为是“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一译为“无量寿佛”)的化身。公元1645年,蒙古和硕特部的首领——固始汗向第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赠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尊号中的“班”字是梵文“班智达”的缩写,意为“通晓五明(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知识的大学者”;“禅”字是藏文“钦波”的缩写,意为“大”或“大师”;“博克多”是蒙语,意为“睿知英武的人物”。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帝又授封第五世班禅洛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文,意为“宝”。之后,“班禅额尔德尼”这一称谓被确定下来,当然,一般简称为“班禅”。  “班禅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转世系统之一,和“达赖”一样,同属格鲁派(俗称“黄教”)的最高教主。“班禅”是札什伦布寺系统寺庙的最大活佛,同时主持后藏政务。据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何为“喇嘛”?  “喇嘛”,是藏语bla-ma的音译,该词最初是从梵文gu-ru(音固茹)两字意译过来的,其本意为“上师”;然而在藏文中还含有“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因此,后来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这一尊称又逐渐成为“活佛”的另一重要称谓,以表示“活佛”是引导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导师”或“上师”。一般人容易把“喇嘛”误解为“活佛”,意为“活着的佛”——这是不对的,西藏佛教中并没有这回事,这只是汉地对这一称呼的误解。只能说,某些人可以自在地转生,例如达赖喇嘛,这种人被称为“化身”(sprul-sku)。
第四部分:一世班禅克珠杰·格勒巴桑(图)  他是藏传佛教中令人敬仰的大师——宗喀巴的最重要的“心子”之一。    “一世班禅”克珠杰(1385—1438),于藏历第六绕迥之木牛年(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诞生于后藏拉堆多雄的曲沃地方(今西藏昂仁境内);父名根噶札西,母名乌占嘉姆。他童年时就在萨迦寺出家了,拜“萨迦派”的高僧——僧格坚赞为师,受了沙弥戒。16岁时去昂仁寺与珀东班禅等人辩论经教,并获得胜利,因而声名远播;之后,又重返萨迦寺,从吉尊热蓬娃学习密法。18岁时到前藏听宗喀巴大师讲经,宗喀巴当时向他讲说了“三藏”,并得授“大灌顶”;克珠杰对宗喀巴的渊博知识非常钦佩,内心生起极大的尊崇。返回后藏之后,又在江孜的巴郭曲登寺师事著名的高僧仁达娃·循努洛哲,向他学习《中观论》《因明》《般若经》《俱合论》《律经》及密宗经典,并受了比丘戒。  22岁时,克珠杰再次到前藏,并正式拜宗喀巴为师,从此成为宗喀巴的忠实追随者;后来克珠杰将宗喀巴所创立的“格鲁派”大力弘扬,到处讲经说法;而他主要是阐述宗喀巴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  当时因教派之争,其他教派对“格鲁派”多持敌对态度,有时还极力地贬低和诽谤。据说有一位声望较高的法王叫绒青巴常常贬低“格鲁派”;于是,克珠杰专程去找绒青巴,与他进行了长时期的辩论,结果,绒青巴辩败认输。这事传得很广,克珠杰因而声望大振,公认他是宗喀巴的“第二”大弟子(第一大弟子是贾曹杰——宗喀巴最得意的门徒)。  1432年,贾曹杰·达玛仁钦园寂后,甘丹寺的全体僧众公推克珠杰继任甘丹寺第三任赤巴(即法台);克珠杰任“法台”长达8年之久,为了巩固和发展“格鲁派”,他尽心竭力、全力以赴。在他任职期,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各方募捐,筹集大量的资金,并在存放宗喀巴肉身银塔的“藏式”大殿的顶上,建了一座“汉式”的金顶,故甘丹寺又俗称为“金瓦寺”——这是甘丹寺历史上建筑的第一座金瓦寺。  克珠杰追随宗喀巴长达12年,对宗喀巴的思想和成就他有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因此,由他撰写的《宗喀巴传》,内容丰富、材料详实、见解深刻,对阐释和弘扬宗喀巴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克珠杰的著作达80多种,其中:《时轮注疏》《喜金刚注疏》《因明注释》《宗喀巴传》等最为著名。  克珠杰于藏历第七绕迥之土马年(1438年,明正统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圆寂,终年54岁。    这幅唐卡的左上方是宗喀巴大师,右上方是本尊神“大威德金刚”,左下方为护法神“四臂大黑天”。    克珠杰,是全藏敬信的尊者宗喀巴大师的首要弟子,在藏传佛教史上声名显赫。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政府追认克珠杰为“第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四部分:一世班禅二世班禅 索南曲朗(图)  凡是和索南曲朗辩论过的人,都败在他的手下,他因此而声名大振。    “二世班禅”索南曲朗(1439—1504),是于藏历第七绕迥之土羊年(1439年,明正统四年)正月十日诞生在后藏恩萨(今日喀则江当区)的地方。索南曲朗幼年时就到甘丹寺出家了,被当时担任甘丹寺“法台”的巴索·曲吉坚赞收为弟子,学经多年,精通“显”、“密”二宗,特别擅长于辩论;当时甘丹寺有3000多僧人,但凡是和索南曲朗辩论过的人,都败在他的手下,因此他的声名大振。  中年以后,索南曲朗返回后藏,在恩萨寺(又译作“安贡寺”)招收徒弟,传授“格鲁派”的教法。他担任了恩萨寺“赤巴”(即“法台”),并主持日常的寺务,时称“恩萨活佛”;他专心于著述,还派弟子到各地去传播“格鲁派”的教义。索南曲朗天生性格温和,并潜心佛事,在“政教”事务方面则没有太多的建树。  他于藏历第八绕迥之木鼠年(1504年,明弘治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圆寂,享寿65岁。后来被清朝政府追认为“二世班禅额尔德尼”。    这幅唐卡的左上方是本尊佛的双身像,右下方是护法神“吉祥天女”;中间是索南曲朗,他戴着一顶“格鲁派”标志的帽子——黄色帽子。    他后来被清朝政府追认为“二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四部分:一世班禅二世班禅 恩萨·罗桑丹珠  “三世班禅”罗桑丹珠(1505—1566),是藏历第八绕迥之木牛年(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正月初四降生在后藏恩萨(今日喀则江当区)的地方;他与二世班禅索南曲朗是同一个家族。  罗桑丹珠在11岁时,便到拉萨的仁孜寺出家为僧,拜该寺的喇嘛格白堪钦为师,并受了沙弥戒;少年时期,他主要学习的是“显宗”;后来,到后藏各大寺院,拜了许多高僧为师,研习了《集密金刚灌顶》《菩提道次第》《时轮全刚》《大成德金刚》等密法,对“显”、“密”二宗有了较深的体证。中年以后,曾云游后藏各地,宣讲格鲁派的教义;并招收了许多门徒,对格鲁派在后藏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晚年时,他一直是在恩萨寺内闭关静修,并撰写了一部阐述格鲁派教义的著作。由于罗桑丹珠在后藏地区有较高的声望,恩萨寺僧众确认他为索南曲朗的转世活佛,后来被清廷追封为“三世班禅”。  罗桑丹珠于藏历第九绕迥之火虎年(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圆寂,享年62岁。  这幅唐卡中,右上方是他的本尊“大威德”双身像;右下方是他的护法神——阎魔天;中为他本人持经讲法之状。    西藏的藏族民众都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因各个教派的宗教领袖多是学修并重、品德高超,所以人们都乐于向善。  班禅,在西藏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威信,是藏族人民的精神领袖;因特殊的人文背景,历世班禅与达赖一样,都是杰出的政治领袖。
第四部分:一世班禅四世班禅 罗桑却吉坚赞  罗桑却吉本人谦虚地说“自己德性不深,佛法浅薄,只是—个普通的僧人,并非‘活佛’。”    “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1570—1662),意为“善法幢”,于藏历第十绕迥之金马年(1570年,明隆庆四年)诞生在后藏拉珠嘉尔(今日喀则)的西面兰伦热布庄园之竹加白哇村,父名措协才让班觉,母名措嘉,他幼时的名字叫“曲嘉华丹桑波”。  13岁时,被送到恩萨寺出家,从克智桑杰益西受沙弥戒,赐法名“罗桑却吉坚赞”,简称“罗桑却吉”。有一次,江孜八果曲丹寺的高僧慈诚来恩萨寺传法,并与该寺的喇嘛辩经;他发现罗桑却吉虽然年幼,却精通佛经、很有辩才,因此大为惊奇;于是,他请罗桑却吉到自己的卧室,向他敬献了茶水,赠送了他一件黄色的斗篷,并请罗桑却吉给自己传法。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恩萨寺,僧众一致认为罗桑却吉就是罗桑丹珠的“转世灵童”;但罗桑却吉本人却谦虚地说“自己德性不深,佛法浅薄,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并非‘活佛’。”  1583年2月3日,恩萨寺为罗桑却吉举行了“坐床”典礼,拥立他为恩萨寺的“赤巴”(即“法台”)。之后,又应岗坚的曲培寺之请,兼任了该寺的“赤巴”。这时,札什伦布寺的第15任法台卸任,札寺僧众来迎请罗桑却吉前去担任该寺的第16任“法台”。  水兔年(1603年),罗桑却吉创立了札什伦布寺的“传召大法会”,规定每年藏历正月初三至十六日为会期,其内容与拉萨大昭寺的“传召大法会”相同,扩大了格鲁派的影响。他还创建了专修密宗的“欧巴札仓”(即“密宗经院”),使札什伦布寺发展成为有完整的“显”、“密”传授系统的大寺院。1603年,他受拉萨三大寺僧众的礼请,到拉萨为“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剃度授戒,并取法名——这是班禅和达赖第一次成为师徒关系,长者为师,幼者为徒,从此成为定例。1625年,罗桑却吉应邀到拉萨,为“五世达赖”剃度,为他取法名为“阿旺罗桑嘉措”,并给他授了沙弥戒。1638年,他又给“五世达赖”授了比丘戒。  1642年,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筹划,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帮助下,打败了藏巴汗和噶玛噶举派的势力,建立了以达赖为首的“噶丹颇章政权”,从此才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统治地位。在这其中,“四世班禅”罗桑却吉是实际的政教领袖,“五世达赖”许多的重大决策,都是源自他的主张;但在公开场合,罗桑却吉却总以“调解人”的身份出面,并且非常谦逊,从不居功。由于他的威望和功绩,1645年固始汗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班”为梵语“班智达”的简称,意为“精通五明之学的贤哲”;“禅”为蒙语“钦波”的简称,意为“巨大”;“博克多”是蒙语,是对“睿智、英武、圣明之人”的尊称;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派“活佛转世”系统的专称,对别的佛教学者不再用这一称呼。藏历第十一绕迥之水虎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二月十三日,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在札什伦布寺“赤巴”任期内圆寂,享年92岁。(又一说其生卒年为1567—1662年)  四世班禅不仅是一位功德无量的宗教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他为格鲁派的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为促进汉、满、蒙、藏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约有100种左右,其中以《恩萨巴等三大智者传》、《四世班禅自传》等最为有名。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左下方是他的护法神——黄财神;右下方是他的本尊守护神——阎魔敌;中为他本人持经讲法之状。    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派“活佛转世”系统的专称,对别的佛教学者不再使用这一称呼。
第四部分:一世班禅五世班禅 洛桑益西  从此,“额尔德尼”开始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的封号。  “五世班禅”格桑益西,意为“善智慧”(1663—1737)。于藏历第十一绕迥之水免年(1663年,清康熙二年)七月十三日生于后藏托结竹仓地方。父名夏茸索南昂扎,母名才旦乌赤,世代是信奉“苯教”的。  “四世班禅”去世后,札什伦布寺派出了三批人寻访“转世灵童”。当不满3岁的洛桑益西能准确无误地辨认出前一世“班禅”用过的法器时,札什伦布寺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了五世达赖,由“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认定他为前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的“转世灵童”。火羊年(1667年)依五世达赖之书命,在札什伦布寺举行了“坐床”。8岁(1670年)时在布达拉宫三界胜殿内,从五世达赖受了沙弥戒;当年(1670年)的7月,清圣祖特派钦差到拉萨,给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各颁“敕书”,并赐礼品,祝贺五世班禅“受戒”。22岁时,从大密师“持金刚”衮却坚赞受比丘戒。水鸡年(1693年),康熙帝派遣御史申保等携“敕书”赴藏邀请班禅来京,因一些人为原因没能成行。  火牛年(1697年)9月,五世班禅应第巴桑结嘉措的请求,在羊卓雍湖边的浪卡子宗地方,为六世达赖授“沙弥戒”,并到拉萨传法授戒,为五世达赖的灵塔作“开光”仪式。木鸡年(1705年),第巴桑结嘉措被拉藏汗所杀,废“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另立“伊喜嘉措”为“六世达赖”。1707年拉藏汗请五世班禅到拉萨,为伊喜嘉措授“沙弥戒”。  水蛇年(1713年),康熙帝依照旧例,赐给五世班禅金册、金印,册封他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一枚印章,印面为汉、满、藏文三体对照,文曰:“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印”;从此,“额尔德尼”开始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的封号。康熙帝还赞颂了五世班禅一心弘扬宗喀巴大师之教、为众生谋福利的无量功德。  金鼠年(1720年),五世班禅为自塔尔寺迎请到拉萨坐床的七世达赖授沙弥戒。火马年(1726年),七世达赖请五世班禅到拉萨为他授“比丘戒”。土猴年(1728年),清军入藏平息了“阿尔布巴之乱”后,雍正帝派遣钦差查朗阿进藏,要把后藏和阿里地区封给五世班禅管辖;五世班禅考虑到前、后藏地方势力间的关系,以西藏内部团结为重,拒不接受;后经查朗阿说服,五世班禅最终还是接受拉改、昂仁、彭措林三个地区归班禅系统管辖。从此,班禅系统的拉章成为归清朝政府领导、受驻藏大臣监督的所属领土及辖区的地方政权,而不受拉萨的“噶厦”政府管辖。  五世班禅一生专心致志研习佛法。他于藏历第十二绕迥之火蛇年(1737年,清乾隆二年)七月五日,在札什伦布寺圆寂,享年75岁;遗体被安放在札什伦布寺。  其著作有《菩提道次第捷径面授法》《自传》《菩提道次第上师传承传记·白莲》《罗桑却吉坚赞传记》等24卷(册)。洛桑益西在世期间,西藏常受外族侵扰,内部政局亦动乱不已。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中央政府一边,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稳定西藏政局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左上方是他的本尊护法神“大威德”;下方分别是吉祥天母、“战神”博克孜、大梵天;中为班禅本人,从他心中出来的是“文殊菩萨”,表示他讲的法传承纯正,是究竟解脱之道。    康熙帝还赞颂了五世班禅“一心弘扬宗喀巴大师之教、为众生谋福利”的无量功德。
第四部分:一世班禅六世班禅 罗桑华丹益希  1766年,乾隆帝遣使到札什伦布寺册封他为“六世班禅”,颁给了金册、金印。  “六世班禅”罗桑华丹益希(1738—1780),是于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马年(1738年,清乾隆三年)生在襄地扎西则(今后藏南木林宗扎的西则)地方;父名唐拉,咒师出身;母名尼达昂茂,是贵族宗室之女。  1740年,经过札什伦布寺喇嘛寻访、考察五世班禅“转世”情况,在拉萨请护法神“降神”之后,七世达赖派代表,会同“噶厦”政府官员,共同求证;最后确认罗桑华丹益希就是前一世班禅的“转世灵童”。七世达赖便正式通知札什伦布寺,并通知驻藏大臣纪山,请他转告清朝高宗皇帝;不久便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恩准。七世达赖给“六世班禅”取法名为“罗桑华丹益希”。金鸡年(1741年)六月四日,将灵童迎到札什伦布寺日光殿举行了“坐床”典礼;乾隆帝特派专使与七世达赖的代表一起,由颇罗陪同到札什伦布寺祝贺“坐床”典礼。  火牛年(1757年)二月,七世达赖在拉萨圆寂,六世班禅对七世达赖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下令札什伦布寺全体僧众哀悼三天,并诵经祈祷七世达赖早日“转世”。这一年六月,由经师罗桑群佩在札什伦布寺为六世班禅授比丘戒。1760年,六世班禅派人在后藏托布嘉地方访到了八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后,经乾隆帝恩准,接到了札什伦布寺,由六世班禅为他剃发并起了法名。1762年,在六世班禅的主持下,为八世达赖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1766年,乾隆帝遣使到札什伦布寺册封他为“六世班禅”,颁给了金  册、金印。金册的大意是:“赞叹班禅是札什伦布寺的一名德高望重的高僧,且是达赖的上师,精通佛法,要向僧俗公众宣传善法,要整体发展卫藏的佛教事业,努力使卫藏的每一位百姓都能知书达礼、幸福安康。”班禅大师写了一封奏折向皇上谢恩。1769年,他31岁时,乾隆帝又赐给了一颗用230两黄金铸成的有藏、满、蒙三种文字的“班禅额尔德尼”金印。  火鸡年(1777年)四月,六世班禅应邀在拉萨大昭寺为八世达赖授比丘戒,并在布达拉宫居住了1年,给达赖传授经论。1780年,乾隆帝为庆贺自己的70大寿,邀请六世班禅进京;土猪年(1779年)六月,六世班禅率13名勒参巴及随行人员2000余人,从札什伦布寺启程。金鼠年(1780年)七月二十一日,六世班禅一行到达承德,清高宗命王公大臣等迎入专为六世班禅入觐时居住而兴建的须弥福寿庙。  金鼠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日下午,六世班禅在北京黄寺因患“天花”治疗无效而圆寂,享年42岁。班禅遗体在黄寺停放了6天,供各界人土和佛教徒瞻仰,然后移置到由高宗御赐的用7000两黄金制造的“天降金塔”里。次年(1781年)二月,六世班禅的灵塔运往西藏札什伦布寺,札什伦布寺僧众造了一座大银塔,将御赐金塔供奉在内。高宗为了纪念六世班禅,特命在他生前住过的黄寺西侧,建立了一座宏伟的“洁净化城塔”,俗称“西黄寺”。寺内有清高宗御制的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碑文。  六世班禅的著作有《持乐国愿望》、《自传》上下册、《道情歌案汇编》、《菩提道次第面授法·利他甘露瓶》、《显密集要点问答汇编》、《十六罗汉绕佛记》、《喇巴强巴传》、《圣·济桑扎巴传奇·不可思议》、书札、仪轨、修行等方面的典籍共98种之多。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六世班禅持经讲法的情形,上方是本尊“大威德”;正上方是本尊佛——普贤如来;下方为三护法神——大梵天、吉祥天母、“战神”博克孜。    金册的大意是:“赞叹班禅是札什伦布寺的一名德高望重的高僧,且是达赖的上师,精通佛法……”。  
======本书由一舟书库整理http://book.guyizhou.cn,仅供试阅,请及时删除,勿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