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诺诗女装:中国人的礼仪之邦为什么徒有虚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9:55
 中国人的礼仪之邦为什么徒有虚名?

许锡良

中国是礼仪之邦的说法由来已久,而且这个礼仪之邦据说还是孔子开创的。据说中国的礼仪之邦,是因为近百年的革命,特别是“文革”破四旧给破坏了。这种说法应该有一定的根据的,因为暴力始终是与礼仪是格不格不入的,革命之后即使仍然保留着礼仪,也是从商业社会传入的商业文明里的礼仪。然而,如果仔细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孔子的礼仪其实并不同于今天的礼仪,今天的礼仪,其实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独立、自由、礼貌以及对对方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的,而孔子的礼仪其实是用于祭祀与婚庆之用,而且是用来标明身份等级与讲究排场的,用于标明上下尊卑的秩序。在这个时候,礼仪其实就只是明人伦等级的标志而已,有如古人在自家的门上标出门当,那只是身份级别与家庭地位的标志。

这样一套礼仪制度,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由平等,那一套东西自然而然就不再适合。

有什么性质的社会就会有什么礼仪。比如中国的传统礼仪有:作揖、鞠躬、跪拜、磕头甚至殉葬等等,甚至在孔子时代,用活人殉葬就是最大的礼仪。否则孔子不会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对有人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如此恨之入骨。然而,中国古代礼仪虽多,但是具体选择哪种,主要是看对象是哪个身份级别的人物,在这种礼仪中,一看就知道谁尊,谁贵,谁贱。而商业文明的礼仪主要是以平等自由,互相尊重为主要内容,表示亲近、友爱与尊重的。因此,商业文明发展出来的礼仪就主要有:握手、拥抱、亲吻、招手、问好等等。显然这样的过程不能够分出彼此的高低贵贱,只能够表示亲近与友爱。

可见,中国传统的礼仪,即使不产生革命,只要社会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现代商业文明的过程,都是要衰弱下去的。因此,中国传统的礼仪衰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传统农业社会转化到市场经济、商业文明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中国能够像日本那样真心诚意地学习外来文化,那么,传统礼仪衰落的同时,现代礼仪能够及时填补空白,那也仍然不失为一个礼仪之邦。但是,中国在接受外来的商业文明的时候,并没有像日本那样虚心、真诚与彻底,而是一方面学习点外来的技术等皮毛,一方面死抱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价值观不放。也就是一百多年来,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一套,在价值观与相关制度方面仍然是强烈的中国特色。因此,礼仪上的空白与缺失也就在所难免。因此,现在的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传统的礼仪因不适合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几乎完全丢失了,而外来的现代礼仪又不肯学。礼仪之邦无礼仪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礼仪的后面起支撑作用的是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中国儒家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的,那些礼仪与道德观念,只有在熟人圈子里才能够起点有限的作用。而且,因为建立在与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以及互相依附的基础上,讲究的是三六九等,因此,中国的礼仪其实只是单向的,而不是互相的,是确定身份等级的一种方式。只是在下者向上施礼,而在上者安然接受,而无需有所表示。一旦这样的人际关系不存在了,人们进入商业文明,而且必须接触大量的陌生人,要跳出熟人圈子的时候,中国的伦理道德就出现了不适应症。传统的礼仪也就不再起作用了。

商业文明的道德与礼仪,都是建立在平等、自由与利他的基础上的。商业之目的在于交易,而交易就是实现每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在商业文明中,自己利益最大化,必然要想办法满足于他人的需求,才能够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将产品转变成货币,从而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交易的最大原则是赢利,而最大的规则就是平等与自由。我的产品我作主,然而我的产品能否实现利润却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也就是他人的需要。因此商业道德天然就是讲诚信,讲自由,讲平等的。自由,就是买卖自由,平等就是交易平等,任何强买强卖都是对市场规则的破坏。在交易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主要是陌生人的关系。这种在陌生人之中讲诚信的道德要求,是建立在人性、人权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密切结合上。是利他与利已的完美结合。所以,在商业文明里,一个善于服务他人,有公益之心,同时又有服务本领的人才能够获得利益,才能够得到幸福。在商业文明里,顾客就是上帝。学生在学校就受到真正的服务意识教育。服务他人就是自己的立足于社会之本。美国学校考察学生成绩,很大的一项就是服务社会的意识与服务的本领。没有这一点,成绩再好,也不会被名牌大学录取。

但是,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里,儒家文化主讲究上下尊卑的。连礼仪也是用来服务于这种上下尊卑的价值观的。在这种礼仪的后面,是大家努力争当人上人,出人头地,取得高于他人的身份地位,然后相应取得一种剥夺与侮辱他人的资格。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欺负与被欺负,凌辱与被凌辱,压迫与被压迫,就是人际的常态。所以,在中国即使还在幼儿园里,父母们对孩子的关注不是要求孩子为他人服务,而是如何防止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在成年世界,欺负与被人欺负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所谓的礼仪,也只是巩固与强化这种上下尊卑的秩序之用的工具。通过这种礼仪,让在上者耀武扬威、趾高气扬;让在下者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在这种社会里,一旦跳出了血缘关系与熟人圈子,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十分冷漠,严重缺乏诚信。在传统的农业文明里,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非常单一落后,社交范围非常小的情况下,这是可能实现的生存方式。然而,在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同于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而是进入到市场经济与商业文明里。然而,经济上部分进入商业文明与政治上的传统等级专制,使得中国社会进退维谷,传统的道德观念与礼仪制度因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得不被人们丢弃,同时,经济上的商业文明与政治上的传统农业文明,又使得中国不能够完全开放,不能够接受商业文明的礼仪与道德,因此,中国既出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礼仪真空,又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道德真空。

有一些人误解了韩国与日本人的礼仪,说韩国与日本保持了中国儒家的礼仪制度与道德文明,说要找中国的儒家要到日本与韩国去,因为他们才最好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误解。其实,韩国与日本的礼仪以及道德,早已经与中国儒家没有什么关系了。也许在某些具体的礼仪方式上还保留了一些细节,但是,其实内涵早已经发生了变化。韩国与日本,人与人见面,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没有跪拜磕头这样的礼仪,而是见面握手、拥抱这些西洋文明传入的礼仪。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彬彬有礼,那不是因为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而是全面接受了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以及自由的价值观。是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日常生活理念,都接受平等、自由、人性化这样的道德伦理。因为这样的价值观,才需要表示互相尊重,通过礼仪,表示平等的友爱与尊重。混淆这些观念,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是似是而非的。这是多年来迷惑了无数中国人的一个难题,其实说透了就是商业文明还是农业文明的问题而已。

2011年12月4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