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more than用法: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的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3:28:12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屈家岭文化诸部落以江汉平原为中心,活跃在东起大别山南麓,西至三峡地区,北到豫西南,南抵洞庭湖北岸的辽阔大地上。这个部落集团继承了大溪文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渔猎和采集,为发展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碳 14测定表明,屈家岭文化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 3400 年—前 2600 年左右,相当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阶段,大约经历了 800 年的发展历程。
  屈家岭文化以 1955—1957 年发掘的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定名,经过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湖北钟祥六合,京山朱家嘴,天门石家河,宜都红花套,武昌放鹰台,枝江关庙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安乡划城岗,华容车轱山;河南淅川下王岗和黄楝树等,获得了极其丰富的材料。
  新石器时代晚期,江汉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大体上与黄河流域齐头并进。不过,由于有更为广泛的植被和水域,采集和渔猎经济比黄河流域更为普遍与持久。各遗址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扁平穿孔石铲和石镰,地处鄂西北山区的郧县一带,较多使用打制的凹腰或双肩石锄。有些地点也曾发现很少的磨制长方形穿孔石刀。收割工具极少,可能是因为水稻的收获方法与中原地区刈割粟穗的方法不同,只采取薅拔的方式的反映。许多遗址的房屋红烧土中都发现了稻壳的印痕。其中屈家岭、放鹰台的稻壳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与现代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稻种相近。
  家畜饲养业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也有相应的发展。不少遗址发现了猪、狗等家畜的骨骸,另外,还出土了一些形似鸡、羊之类的陶塑制品,很可能是氏族家庭饲养的禽、畜造型。
  屈家岭文化的制陶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两个系统,与以前的大溪文化以红陶为主判然有别,而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则有相似之处,充满了时代气息。不过,这一地区陶器的特点较多继承了大溪文化的工艺技术,圈足器发达,凹底器较多,并常饰凸弦纹和镂孔。也发现了一些朱绘陶和彩陶。尤其是在大溪文化薄胎彩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薄胎晕染彩陶,极具地方特色。彩陶纺轮也是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各遗址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篦点纹空心陶球和极少的彩陶球,用途尚不明了。日常使用的陶器主要是鼎、■、豆、罐、壶、盂、盆、碗、三足碟、杯、缸等。
  江汉地区与洞庭湖周围的部落,陶器种类和造型有一定区别,反映出两地先民生活习俗的差异。
  在屈家岭文化后期,很多盆形鼎、豆、碗的腹壁仰折,形成双腹状,器身特点相当一致,说明部分陶器的生产已趋定型化,可能和较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生产有一定关系。
  石器制造业比大溪文化时期进步明显,常见的石器有斧、锛、凿、镞。石斧平面多呈长梯形或长方形,侧边较齐平,与中原地区的大不一样;石凿则以方柱体式居多;石镞主要为两面起脊或扁平的带铤柳叶形。一些遗址还发现了穿孔石斧、穿孔石铲和石镰。总的看来,长江两岸的部落使用石质生产工具比北方少,可能有许多工具是用竹、木制作的,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在划城岗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两件“风”字形穿孔石钺,其中的一件还朱绘卷云纹图案,制作精美,显然是有特殊意义的非实用器物。
  从数量很多的纺轮可以看出,屈家岭文化的纺织业是比较发达的。妇女们特别喜欢彩陶纺轮,这些纺轮一般先在两面涂抹橙黄色陶衣,再在单面绘以红色或红褐色花纹。纹饰图案主要有同心圆、漩涡、对顶三角、平行直线、短弧线、卵点纹等。这种纺织工具十分美丽,是普遍使用的物品。
  屈家岭文化早期,势力向北已扩展到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南部,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相接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河南禹县谷水河、唐河寨茨岗及郑州大河村等遗址,都曾发现屈家岭文化的双腹豆、高领圈足壶、高圈足杯、盆形瓦足鼎等;在青龙泉、屈家岭也出土了河南龙山文化早期的喇叭口红衣小陶杯、圜底罐形鼎等,反映了两地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既包含着生产技术的互相传播与借鉴,也包含着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同时也暗示了不同地区间氏族的迁徙往来。正是这种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发展,从而使新石器时代的经济趋于同步。豫南、鄂北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特殊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