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foundation 是什么: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4:42
傅抱石《西陵峡》

《西陵峡》为傅抱石的代表性山水作品之一,破笔散锋的“抱石皴”法,在皮纸上将西陵峡表现得苍劲雄健,水墨淋漓,意境浩瀚。画面构图饱满,峰不见顶反而愈显其高耸挺拔、气势磅礴。

 

 

明 唐寅《虚阁晚凉图》

此图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丰润华滋。题画诗:虚阁临溪足晚凉,槛前千斛藕花香。蔗浆满贮金瓯冷,复有新蒸薄茸霜。

 

 

明 徐渭《墨荷图》立轴

徐文长擅长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花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残荷花叶,水墨淋漓酣畅。作画状物不拘形似,重在寄兴遣怀,是文人画的典型。

 

 东晋 王羲之《何如帖》



此帖笔画清劲,雅静宜人,整篇作品气息静谧婉丽,无一丝渣尘。用笔练达爽峻,如铁削泥,显示出一种肯定与从容的意态。线条虽细,但筋、骨、血、肉无一不全。用笔多有侧锋,然并无扁薄之病。结体秀长飘逸,已完全脱去隶书痕迹。简远、高贵、不激不厉的魏晋风度于此帖表露无遗。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陶冷月《清月探梅图》

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为陶冷月的独特风格,他笔下的月色多取冷色调,视觉上虽不如青绿山水那般悦目媚俗,却是意境幽远深邃,为世人珍重。日本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鹤田武良则称陶冷月是中西结合第一个成功者。陶冷月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透视、明暗等技法,创立“新中国画”。蔡元培也对陶冷月中西合璧的“新中国画”予以高度评价,并书写了一副对联赠陶:尽善尽美武韶异,此心此理中西同。

 

 

于非闇 扇面《玉兰蝴蝶》



在于非闇的绘画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气韵,精到的笔法与色彩的艳丽并不冲突,不会因“艳”而显出“俗”,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所以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整体的贯穿在于非闇的作品之中的,是一格基调,也是识别其作品的根本。在书法上,他是近代写“瘦金体”首屈一指的大师。

 

陆俨少《微雨初霁》


此幅运笔自如,顺畅飞扬,加之线条凝练重拙,流畅圆转,不但增回画面的精神感,且有飞动之势。对于云之阴阳两面,以墨之浓淡表现而出,泾渭分明。山前之云用焦墨点出,以积墨成块,下笔审度形势,计白当黑,留白恰到好处,如蛇龙起舞,回环往复,达参差映带、自然圆转之美。

 

刘墉 书法 




刘墉是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通经博史,与翁方纲齐名。本幅为其临初唐书,点画转折全由古人法帖而来,且能举重若轻,转化妙用不留痕迹。全篇笔画以丰润为主,然不乏细瘦如金的笔画,肥瘦呼应,相互变化,独有一份自成万态的情趣,正所谓“貌丰骨劲、味厚藏神”。

 

溥儒 书画



溥心畲的作品最有特色的山水是介于青绿、浅绛和界画间的创作,或工或写,既雍容又淡泊,既华贵又幽雅。《秋树茅亭》为溥心畲之佳作,构图严谨,碧山红叶,既有马夏“斧劈皴”的潇洒雄浑,也有米芾父子点染,更有王蒙“披麻皴”的苍郁劲健,还有倪云林“折带皴”的简括淡逸。

 

 

明 文徵明 陆治《花鸟书法册页》

文徵明的大弟子陆治的写意花鸟画,雅韵之趣,在明代独步一时。此作兼有文徵明的题画诗,秀丽雅致,温情意深,可谓是师徒合璧。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局部


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与苏轼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唐寅 山水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自题七绝:“钱塘景物似围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杨柳坡平人马歇,鸬鹚船过水风腥”。

 

陆小曼《梅屋图》

幽谷深山,本是文人隐居妙处,而这耀目的白梅,则是女画家特有的诗意情怀,使整幅画面古朴幽雅又生意盎然清新悦目,沁人心田。另有题句:“为觅空香绕屋栽,万花留向故园开。诗人合是陶元亮,每到花时始一来”,恰和画意,妙句添彩。

 

 


陶冷月《湘江秋月》

中西合璧的表现手法,是此图最重要的艺术特色。画面所绘树石,可见传统遗意,用笔功力深厚。云影、波光的处理,将西画之法信手拈来。广阔无垠的美丽夜空,意境高远,令人畅神骋怀,而烘云托月之法,又增加了画面空灵之感和含蓄幽深、神秘莫测的情致。

 

 

宋 佚名《折枝花鸟图》
此图取势传情,生动自然,画面疏朗,简约含蓄,以极其精炼的形式语言精心捕捉近景中所蕴藏的美,是宋代折枝构图中经典的构图图式,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严谨端庄的风格感受。 
傅抱石《镜泊飞泉》

这幅作《境泊飞瀑图》摆脱了古人的笔墨,章法不落常套,“抱石皴”绘出的山峰矗立,飞瀑直下,云烟迷蒙,形成遮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其艺术魅力撼人心魄。

 

 

元 吴镇 名作《墨梅图》
此图画法简单中透着灵气和飘逸,虽只画梅一枝,却丝毫不影响整个画面的整体感和生机昂然。笔意简洁率稚,梅花一笔画出,顿挫转折,花开数朵,新条一挥到顶,与老枝成鲜明的对比。虽为游戏笔墨,却能见出画家的深厚功底和苍劲坚挺的笔力。辽宁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 篆刻精品




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当代意义是深远的,他不仅仅在于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程式,更重要的是事实上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的一元审美的观念。开启了当代篆刻刀法多元审美的新观念。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书画印艺坛。

 

 

苏六朋《太白醉酒图》
此图写李白醉酒于唐玄宗宫殿之内,由内侍二人搀扶侍候的情景。图中省略布景,人物造型准确,李白身穿白色朝袍,朱色靴、带,色调鲜明;内侍服饰作皂帽、青杂色衣履,色调灰暗。以服装色彩明暗度的不同烘托出他高昂尊贵的气势。运思巧妙,多用方正之笔钩勒线条,设色富有层次。

 

唐 怀素《论书帖》



《论书帖》与常见的怀素草书大有不同,写得“匀稳熟”,为有章草遗意的佳作。流传至今向有定论的怀素书迹,有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论书帖》,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苦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自叙帖》及私人所藏《食鱼帖》,仅4件

 

五代 巨然 名画《雪图》



此图诗堂上董其昌题“巨然雪图,董其昌鉴定”。明末为王时敏,后归昆山徐氏所有,清代收入内府,表现奇峰积雪高出云表,其下坡陀冈阜松杉萧疏,山脚寒车马行旅,峰峦从上至下,全以焦墨直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竹》立轴




苏东坡之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亦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不求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苏东坡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画得一手好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便是“胸有成竹”这句成语的来源。

 

陶冷月《霜月寒梅》



题识: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阑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1931年作。画面上明月当空,碧波万顷,霜月寒梅,悄然神凝,烘云托月之法,又增加了画面空灵之感。在中国现代画家中,陶冷月算得上是一位月画奇才。陶冷月能与时俱进,善于吸收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之学,这也是海派画家得风气之先的时代特征。蔡元培曾赞其画“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

 

明 文徵明《积雨连村图》


此图笔墨疏简,属于“粗文”画风。远山用笔轻柔淡润,随意勾出山体轮廓,再略施渲染,以浓墨点苔。近树和中景树木亦用墨点成,或浓或淡,而疏密不显,呈平面感。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元 王冕 名作《墨梅图》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墨梅图》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清润洒脱,神韵盎然。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唐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语,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明 王谦《卓冠群芳图》
此图写一千老梅,干上新枝茁壮,花蕊繁密,犹如万玉缀枝。用顺逆有势的散锋笔皴写枝干,笔力雄逸,有苍龙出岫之势;梅花勾瓣点蕊,缜密枝头,冷艳奇丽,与粗悍的干身相映,苍劲中透出清气,表现出老梅神清骨峻的风姿。

 

 


鲁迅 手迹
鲁迅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

 

 

于右任 草书五言联

“明月一壶酒,清风万卷书” 对联,是于右任用标准草书书写的一个典范。作品自然挥洒,笔势奔放。

 

《平安帖》


《平安帖》为行草书,用笔沉稳,结字严谨,笔划中有重笔亦有轻灵之笔,有些转折笔划具有铁画银钩的效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010年3.08亿成交的是宋摹本《草书平安帖》,两者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