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软件园招聘:韦政通:《论语》与孔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44:54

韦政通:《论语》与孔子

2005-08-18 15:23:12 来自:

《论语》与孔子

韦政通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讲孔子的思想,不管你如何取材,《论语》都是最重要的依据。那末,《论语》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呢?我们不妨从它不是怎样的一部书说起。

首先,《论语》不是“圣经”。在现代中国的社会,人们一听到“圣经”之名,直接想到的多半是基督教的新、旧约,这种联想,对《论语》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因为耶稣乃神之子,“圣经”属于神启的语言,尽管其中具有深刻的心灵表现与高妙的智慧,但其性质与《论语》完全不同。相对于神之子,孔子可以说是大地之子,这不只是因为他关怀的是人今生今世的人格、文化、社会、政治等问题,而是由于他的生命、他的精神,彻彻底底是植根于大地之上。

其次,在思想上,《论语》不是一部系统之作,这当然不是说其中没有中心思想。自古及今,对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有许多不同的解说,①有的则忽略了它是与“多学而识”相对而言,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一以贯之》条,页五—七。



此,“一以贯之”绝非指经验知识与理论。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为了要从学术上研究它,为了使《论语》在学院中也能占一席之地,有时不得不将其思想概念化、理论化、系统化,也就是从事现代诠释。在现代,这一步工作,有其必要,但也不可不知,经由现代诠释,不可避免的,会使其内容的活泼性、丰富性、复杂性受到局限。

毫无疑问,《论语》是一部伟大的书。熟悉西方经典的阿德勒博士,在讨论传大名著问题时,认为使一本书伟大的因素是:

(l)伟大书籍“都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人所必须面对而经常发生的基本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从不曾完全解决,这些书便成为知性代代相传的来源与不朽名作”。这类的问题,在《论语》中有仁智、道、德、命、志、忠恕、忠信、礼乐、文质、修身、学思、中庸、义利、权、孝弟、友道、理想、人格、言行、进退、生死、鬼神等,经由代代相传,一直是儒家传统中的基本问题。

( 2)“伟大书籍含有多层深意,自然便显出它的富丽,它们引出了各种注解。……其他书我们只要读一遍就能洞悉无遗,但是伟大的书籍,却让人钻研不尽。它们是启发智慧的泉源,永不枯竭”。中国历代对《论语》的注释,已以千计,最著名的有包罗古注的《何晏集解》与《皇侃义疏》,有代表来代理学的《朱豪集注》,有集合清代考据的刘宝捕《论语正义》。其中朱意从年轻时到老年,对《论语》始终钻研不断,注释之书《集注》之外,尚有《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论语或问》。《爱义》一书曾一再改写,始而易名为《论语精义》,最后则改为《论语集义》。②《朱子语数》里,记录有关《论语》与时人及弟子的问答,多达三十一卷,一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以下五条引文均见阿德勒著、周勋男译:《西方的智慧》页117—118。②朱熹注《论语》的经历,参考钱穆:《孔子与论语》页26~27。



二百多页,对各书的注释仍有不少修正。当代钱穆与陈大齐两位先生,毕生都保持对《论语》钻研的兴趣,各自写了好几本有关《论语》的书①,九十年代,大陆著名思想家李泽厚客居美国,他最主要的工作即是致力于《论语今读》的写作。这就足以证明,《论语》一直到现代,对学者仍具有极大的健力。

(3)“伟大书籍能超越它们源起的地域限制,它们始终是世界性的文学。我们确定为伟大的作品就是所有时代各地人类一再颂扬的作品。《论语》的主角孔子出生于春秋时代的鲁国,经过两千多年的薪火相传,孔子在世界上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如果他。大表文化之光,那末《论语》就是光源。一九九三年上海出版的《孔子大辞典》,罗列了从先秦到近代、到台湾、香港,以及东亚和欧美各国研究《论语》或孔子的人物与著作,虽仍不完备,已达六百天,可以证明“伟大的作品就是所有时代各地人类一再颂扬的作品”。

(4)“伟大书籍并不容易读,没有人能读一次就完全了解,甚至读很多次也不一定能完全精通。我常说,伟大书籍永远超过每一个人的头脑,这正是大家必须一读再读的原因,也正是对大家有益的原因。只有超越我们头脑的东西才能将我们提升起来”。在文字上,《论语》在所有古籍中,算是可读性最高的,但要全盘了解其内涵,可真不容易。没有人比朱表对《论语》下的功夫更深更久,经过多年改订的《集注》,虽自认“添不得一个字,减不得一个字②,被后人指出的问题还是不少。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出版研究古籍的书,《论语》在数量上仍居绝对优势,这当然不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钱穆:《论语新解》、《孔子与论语》、《孔子传》;陈大齐:《论语臆解》、《孔子学说论 集》、《孔子学说》、《孔子言论贯通集》。②转引自钱穆:《孔子与论语》,页29。



因为它不容易读,而是因为它对大家仍然有益。

(5)伟大的书是“是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撰写人类心灵所面对的最困难的主题,它们尽可能以最容易的方法来处理这些主题”,因为使其具有“美而简明的风格”在前文提到历代儒者们钻研不辍的基本问题中,像仁智、忠信、义利、孝弟、言行、进退、生死、鬼神,都是人类心灵所面对的最困难的主题。如果我们想说明同样的主题,恐怕需要几十倍的文字。简明的风格,丰富的内涵,岂不也是伟大书籍的特色?

阿德勒之言,来自对西方经典传统的体会,几乎都适合于《论语》,也的确有助于我们对这部书的认识。如此惊人的相似,似乎使人不能不相信,所谓伟大的书,确有一些基本而又共同的要素。



二 如何研读《论语》

中国自汉以下的传统社会,凡识字者,大概多少会读过《论语》。可是现在,中国人的处境与知识来源已很复杂,且撇开那些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出了问题,甚至不愿做中国人的人不谈,对一般受过相当教育者,要讨论如何研读《论语》,恐怕不免要先面对“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的问题。过去在教室里,在社会上,都曾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的答复往往是:我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服人一定要读《论语》,再则,即使想读《论语》,如在生活上没有一点成德的意愿,读了也不见得能有多少感应,能有什么受用。而现在,依照前文所说,我可以回答:因为《论语》是一部伟大的书,它对型塑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都起了极大的作用。这个理由也不充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已渗入许多新的成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早已改变。更何况在现代,人生和道德的资源,有多种来源,昔日能从《论语》中汲取的人生智慧,与提升道德生活的力量,从其他传统的伟大书籍中,一样能获得。这是现实,也是我们无法提出充足理由说服人必读《论语》的主要原因。因此,今日要讨论如何研读《论语》,只有针对一些特定对象来谈。

有成德意愿者所谓“成德”是指提升道德水平、道德人格而言,它是一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有不同的层次或梯阶,在高层次上可以希圣希贤,在低层次上,凡人有知过能改的一念,便含有成德的意味。成德意愿的强弱,与人对自己过恶自觉的深浅,密切相关。汉代以《论语》作为幼童的教材,幼童读《论语》,背诵而已,可能理下一点成德的种子。研读《论语》特别强调成德的意愿,是宋代儒者,例如程伊川:“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又:“如读《论语》,来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工读《论语》读到使内心充满喜悦,甚至连人自身都有被提升的感觉,如无强烈的成德意愿,是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的。

程伊川是就成德的效果而言,《论语》的读者必然会问:要获得如此效果,有无具体的步骤可以遵行?下引朱熹与王子充的问答,可供参证。《朱子语类》卷十九:“王子充问学,曰:圣人教人只是个《论语》,汉、魏诸儒只是训估。《论语》须是玩味。今人读书伤快,须是熟方得。曰:《论语》莫也须拣个紧要底看否?曰:不可,须从头看,无精无粗,无浅无深,且都玩味得熟,道理自然出。曰:读书未见得切,须见之行事方切?曰:不然,且如《论语》,第一便教人学,便是孝弟求仁,便戒人巧言令色,便三省也,可谓甚切”。朱子在这里教人研读《论语》的方法是:(1)要全读,不可选读;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同前,页17。



(2)要熟读,不可求快;(3)就文理脉络,反复玩味,件能达到冥会默识的地步。这三点是属于明义理的阶段,义理既明,再进一步,是要将《论语》所说,如“学而时习之”、如“其为人也孝弟”、如“巧言令色”、如“吾日三省吾身”,—一回归到身心上来,切实体认,也就是反验诸身。知道那些是要努力去做的,那些是不该去做的。很明显,朱子教人读《论语》的方法,完全是为了增进读成德的意愿。

钱穆先生于一九六三年向香港新亚书院的学生讲“再劝读《论语》并论读法”,在引了前文程伊川的话后,他说:“究竟如何读《论语》?我主张当依伊川语去读”。①时不论古今,成德永远是人类应当追求的理想,但这条道路也永远是最艰难的,春秋时代,读书人的生活比现在单纯得多,孔子已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现在社会上泛滥的是商业文化,塑造出来的是满街市场型人格,人的自我疏离的问题十分严重。更严重的是,传统的成德教育,在现代教育制度中根本无法落实。

(二)阐明孔子学说者钱先生在文章中又说:“通常只讲孔子如何说“仁”、说“天”,孔子哲学思想如何;或赞成,或反对。然此非读《论语》之主要所在”。此就理学家强调成德的传统而言。当然是对的。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能使青少年接近《论语》的,是在学校,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主要已不是出于成德的动机,而只是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或一门学问,也就是要满足求知的需要。既是为了满足求知的需要,就不能不就《论语》从事概念的分析,并将其中散见的观念与思想加以重组,使其系统化。

台湾四十多年来,采用此一方式,始终以阐明孔子学说为职志,足以成为一种范例者,据我所知,当推陈大齐先生。陈氏自一_______________



① 同前,页18。



九五八年出版《孔子学说论集》,到九十多岁的晚年撰成《孔子言论贯通集》,对《论语》的研究,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九十五岁时(一九八一)为《孔子言论贯通集》写付印记,他说:“诸文所说,有与前贤所见相左的,有为前贤所未言及的,或虽经言及而尚有遗义的,既不甘践陈脐,亦不放意立异,壹以有助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为依归。经此贯通,孔子思想的特色及其思想成分相互间的关系,当可随以益趋明郎。此在理智方面令我获得满足与快乐。”其实,从《孔子学说论集》开始,即表现陈氏治《论语》是以概念分析、思想重组及使其系统化的一贯特色。

阐明孔子学说,有不同层次的工作,友人傅伟勋先生曾提出五个辩证层次的“创造的诠释学”:(1)“实谓”层次——原思想家(或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2)“意谓”层次——原思想家想要表达什么?或他所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3)“蕴谓”层次———原思想家可能要说什么?或原思想家所说的可能蕴涵什么?(4)“当谓”层次—一原思想家(本来)应当说出什么?或创造的诠释学者应当为原思想家说出什么?(5)“必谓”层次——原思想家现在必须说出什么?或为了解决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课题,创造的诠释学者现在必须践行什么?①以此为参考,陈大齐先生的工作,属于前三个层次,他追求的是对《论语》的“正解”、“真义”与“学说的真相”,。着重的是“实谓”、“意谓”两个层次,所谓“不作不当的推测”,是说涉及第三层次时,就要格外谨慎戒惧。陈氏的工作因有此局限,因此对朱表以理学家言注《论语》每不以为然。如从“创造的诠释学”的观点看朱注,那些夹杂理学家言的注文,正是越过了前三个层次,对《论语》中一些仅由表层分析察觉不到的深层义蕴,做了创造性的诠释,并赋予古典以新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哲学与宗教”四集》,页10。



研究《论语》的工作,如只限于前三个层次,只能说是“继往”,尚不足以言“开来”。继往的工作用得着逻辑的解析(这是陈大齐所擅长的),开来的工作须有哲学的慧识。

(三)主观体认自得者有成德意愿者研读《论语》,有赖于体验,自不待言。即使以追求理智性满足而研读《论语》者,若无相当的体验,恐怕已很难达到相应与同情的了解。主观体认自得者,与二者之不同,是在接近《论语》的过程中,并没有成德或成学的固定目标,其动力乃来自人生的实感经验。相对于德性与智性的动机而言,这第三类型毋宁是属于感性的。由感性出于,有人在年轻时对《论语》并无好感,甚至有反感,在经过漫长人生而又曲折多变的心路历程后,在不期而遇的契机中,使它重又进入思维纲络,对早年的印记重新加以反省。及至晚年,那些曾经激动过心弦、影响过心路的思潮,在心灵上已化为云烟,再以平实的心境重读《论语》,遂引发与往昔完全不同的感受,感到既喜悦又充实。另一种由感性出发的人,是经历了数十载的风霜岁月,经历了长期社会动乱,使幼年时读过的《论语》,在生命中发酵,当人的自尊与自我彻底被剥落、赤裸裸地面对横逆时,古老箴言却给他一股支撑的力量,在万般无奈中,《论语》使他感动,并激起强烈的共鸣。对上述两种主观体认自得者,下文各举一例予以记明。

一位是日本京都大学的桑原武夫氏,他回忆在读中学时,因老先生教《论语》,对孔子推崇太过,一点也引不起他的兴趣。他父亲虽是科学主义的东洋史学者,却守住儒者的生活态度,这使他很反感。他生长在反儒家的时代,周围的“知识分子都相信,从儒教脱离一尺,即与新思想、美意识,接近一尺”,“大家认为这是不值得用力去打倒的老朽物”。昭和初年,马克思主义在日本思想界发生巨大影响,反动势力利用包括儒教的各种传统思想,压制革命的进步思想,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战后,许多人想从美国的想法中找出路,并没有人想回到孔、孟之道。一九五八年,桑原因研究中江兆民,使思想有了转变。日本学界认为中江兆民承受卢梭的思想,但还残存有儒家思想,所以有他保守的界限。桑原则为之辩护,认为“孔、孟思想与法国革命思想,不必是绝对矛盾。假使有矛盾,则人若在内藏的矛盾中而能做出很优异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好?”到了一九七三年春,他抱着“既无尊孔之念,也无批孔的心”的态度通读《论语》,感到读后有种快适的余味,他说:“经过两千四百年的岁月,从它(《论语》)的文章中剥落掉当时的政治现实性,其中还含有政治、经济、道德的意义,更含有无价的文学语言,洗练到艺术的程度。在这里,古典给我们的,可以说是产生一种安心感。……我不怕怠慢乃至逃避的毁谤,即以此安心感为依据,以读《论语》为乐”①

另一位是中国大陆的姚式川氏,也是一位教师,先看他亲近《论语》的自述:“我是浙江东阳南上湖人,在乡风崇尚孝道、讲信守义、人人尊师好学这环境的素陶下,自幼喜读《论语》,但囫囵熟背,不求甚解。要真正有所理解,还是在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人生实践后,经过重新反覆精读,进行了甚至是逐字、逐句、逐章、逐篇地反覆琢磨,细细体会玩味其中所蕴涵的精义,这才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萌发了要把这些感受写下来的强烈愿望”。所谓“半世纪风风雨雨”,当是指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作为一个对儒家传统极为尊崇的教师,在无休无止的运动中,其所遭受的挫折与屈辱可以想见。就在这种惨痛的生活背景下,于文革后重新体会玩味《论__________________



① 以上摘录自徐复观:《日本一位现代知识分子对论语的反省》一文,几《徐复观条 文:论中共》,页299一303。



语》,这是很特殊的经历和经验。

他继续写道:“正是怀着这强烈的愿望,并深信孔子伟大思想必将为全人类所重新认识的坚定信念,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苦行僧的生活态度,和以探索《论语》真谛为乐的精神状态,八年如一日默默地、辛勒地耕耘在这园地上,终于写成了本著作”。①《论语》使他重获生命的意义。他发现“将身受、耳闻、亲见的各类众生相,和形形色色的人性、心态放到一定位置加以比照、鉴察,就更凸显出孔子洞察人生的深速,烛照心迹的隐征”。②这与日本桑原教授“即以此实。已感受为依据,以读《论语》为乐”的经验,真可谓心灵交会,异域同感,为这部古老经典的不朽,做了鲜活又感人的现代见证。



三 孔子思想的特征

陈大齐先生说:“孔子的思想,非常精深,但平实而不玄虚。…… 其言“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揭发了人人。心底的秘密,但未尝归因于人性之本恶。其言“我欲仁,斯仁至矣”,指示了人人求仁的坦途,但未尝归因于人性之本善。其论人性,只说到“性相近也”,未尝论定人性之尽同而没有丝毫差异。凡此所说,都是以见其精深。而这些精深的道理,都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得到,不心求之于高远的境域,故又足以见其平实而不玄虚。孔子思想寓精深于平实之中,不作玄虚的言论,可谓孔子学说的一大特色”。③凡是通读过《论语》,而稍有体认者,应该都能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以上姚氏的自述,见所著《论语体认》一书的自序。②同前。③《孔子学说》,自序,页2。



“孔子思想寓精深于平实之中”的看法。在这里,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孔子真的“不作玄虚的言论”吗?

(1)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25)

(2)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9)

(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除其如予何?(7.3)

(4)五十而知天命。(2.4)

以上这些言论都很“玄虚”,不是~般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得到”的。引文 (1)中的“天”,与“获罪于天”(3.13)、“天厌之”( 6.2 8)、“天丧予” (11.9)的“天”一样,是指原始宗教中的“天神”或“至上神”,天神与“李路问事鬼神” (11.12)的“神”.性质不同,阶位不同,孔子回答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11.12),他对鬼神多少保存着存疑的态度。这就是墨子为何要批评孔子“以鬼为不神”的缘故。但对天神或至上神,孔子心存敬畏的,更直接的表达,即“畏天命”( 16.8)之说。”。

引文(2)天不言,但可由“四时行、百物生’林认其意义。唐君毅先生认为这两句明显的含有赞叹“远转发育”、“宇宙动而不已”之义,所欲表现的实是一种庄严静穆的宇宙中健行不息的气象。②若然,则不言之“天”,盖即子贡以为“不可得而闻”的“天道”( 5.13),是孔子~套伦理思想的形上根据。既是形上的,便代表一种“高远的境域”,在道德上要达到这种高远的境城,只有靠不断的实践工夫之自悟,所以说“予欲无言”。

引文(3)“天生德于予”,孤立地看,表示孔子对自我道德生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上参考杨慧杰:《天人关系论》.页5 5。 ②《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页137。



命的充分自觉与自信。同时,这句话也表现出强烈宗教情绪,从这方面看,它与周初“天命靡常”、“德、命相符应”,以及“天生芬民”之诗中,天赋予“民”以道德意义的生命这个传统有深厚的关系。这个传统演变的总趋向,不只是宗教的人文化,且使宗教意义的天神,逐渐转化为道德意义的天道。比这个背景,我们才能体会这句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是从这句话无意中泄露了孔子“内在的己德”与“超越的天德”合而为一的讯息。

引文(4)“五十而知天命”,历来对“知天命”的解释,确是难如人意。针对此一“二千年无确解”的悬案,徐复观先生撰有专文,对历代具代表性的解释,做了批判性的检讨以后,扣紧孔子进德修业的历程,对“知天命”做了颇富创意的诠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是取资于经验界所得之成效。在此一阶段中道德的根源是在外面,人是由外面的客观标准来规律自己的生活。但是孔子在经验界中追求道德,已如前所述,不是在构成一种有关道德的知识,而是拿在自己身上来实践;由不断实践的结果,客观的标准,与自己不断的接近、融合,一旦达到内外的转换点,便觉过去在外的道德根源,并非外来而实由内出;……道德的根源达到了此一转换点,这才是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换言之,知天命乃是将外在的他律性的道德,生根于经验界中的道德,由不断的努力而将其内在化、自律化,以使其生恨于超经验之上”徐氏自谓此一解释方法,是“将古人所应有但未经明白说出的,通过一条谨严的理路,将其说出”,①这恰是前文提过的“创造的诠释学”中第四层的“尝谓层次”,前人之解释所以难如人意,是因始终跳不出前而“实谓”、“意谓”、“蕴谓”这三个层次。所谓道德经由内在化,以使其生根于超经验之上,正是道出孔子思想中隐而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页386-388。



未显的一种具有“内在超越”特性的特殊类型的道德形上学。①

假如要追溯这种“内在超越”特性的道德形上学的历史根源,它与周人特殊的天命观及其演变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包含宗教、封建、礼乐的周文传统,则孕育了孔子一套特殊类型的伦理思想。由孔子以前的特殊传统,才会产生孔子的特殊心态,路向和学问性格。伦理思想,加上完成道德人格的要求,其目标是在重建周人开发的人文传统与社会秩序,而“内在超越”的道德形上学,则成为伦理思想与人格完成的哲学基础。二者之所以可能,皆有赖于孔子自身对道德自我实现的主体的充分自觉。从这里我们才能了解孔子继往开来的志业,也只有从这里我们才能把握到孔子思想的特征。



四 孔子历史地位的形成

五十年代中期,我刚开始教书,记得国文课本里有一篇有关孔子的文章,提到由于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才使孔子在历史上获得独尊的地位。这大概是民初新文化运动以后一般的看法。关于这一点,唐君毅先生与徐复观先生早已撰文批驳过。三一九七五年,香港的报章、杂志曾争论孔子在历史文化中的原始地位的问题,这场争论,因是在中国大陆“批林批孔运动”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孔子思想中“内在超越”这一特性的阐说,可看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 问题》,页2—5。②唐君毅:《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位之形成》,原载《中华学报》第一卷第二期, 又收入《中国史学论文选集》第二辑。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四章:《孔子在 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



所以徐复观先生在回应的文章中说“这是反映时代的争论”。①“批林批孔”人尽皆知是政治斗争,但却引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梁漱仅先生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长文,②就是在运动中(一九七四年)写成。二十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思考,下文便就汉以前孔子历史地位的形成提出三点说明。

孔子个人的成就要了解孔子历史地位的形成,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但首先必须排除一种观点。冯友兰先生于三十年代撰《原儒墨》一文,有谓“孔子虽自命不凡,……而以继往开来、平治天下自命,但欲达其目的,仍必有人用之方可”。并引《礼记·檀弓篇》孔子将死时所说“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之言为证。③根据《论语》,我们知道孔子的确热衷于仕途,总希望有人用他,以实现他德治与文治的理想,而这方面却是最失败的,依冯氏所说,孔子岂不是无成就可言,更不用说获得“天下宗予”的地位了。事实上恰恰相反,孔子是因坚持以道自任和“立志于道”的理想,才使他无法被时君所用,才使他四处碰壁,甚至有时候连生活都过得很凄惨。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热情与自信。正因为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才为中国文化建立起一个用世不用世并不能决定人格价值及其历史地位的新标准,因而是开启了一个可以不用世,仍然可以有人生奋斗的目标,仍然可以有伟大的理想,仍然可以赋予人生以丰富的意义,仍然可以享有历史崇高地位的士人传统。

由“士志于道”的理想出发,孔子对政治上的用人主张尚贤。在这一要求下,“孔子打破了社会上政治上的阶级限制,把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徐复观条文:论中共》,页309。②见梁著《东方学术概观》,页37-109。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补》,页24—25。



的阶级上的君子小人之分,转化为品德上的君子小人之分,因而使君子小人,可由每一个人自己的努力加以决定,使君子成为每一个努力向上者的标志,而不复是阶级上的压制者”。①他不但主张尚贤,还培养了一批弟子,尽可能符合这个要求,这批弟子事实上也成为春秋各国尚贤政治下贤才之一重要来源。《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不侵》:“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上”。此言虽嫌夸张,但孔子及其领导的土人集团,在春秋时代的尚贤政治中,确实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外,孔子对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贡献,是由于人治世界的开发,在诗、书、礼、乐的传承中,重建了人文传统;由于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主体性的自觉,为社会秩序的重建,提供了一套理论;由于首开民问讲学之风,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奠定了不朽的基础。

(二)弟子及继起者的尊崇就《论语》看,孔子生前在时人心目中的形象,似乎很复杂,如仪封人以为“天将以夫子为木锋”(3.24),好像是位神授超凡的人物。也有对他没有好感的,如微生亩当着他的面就说:“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14.3 2)?“佞人”是孔子最讨厌的;又如荷藤丈人就把他看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8,7)之辈。当然,也有人把孔子当作圣人的,如“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9.6)③不论时人如何看孔子,他的弟子对他是很尊崇的,子贡除了应和太宰语之外,有一次,他听到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文》,页65。②《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五五 0),臧孙纥也被称为“圣人”,也曾做过鲁国 的司寇,《论语·宪问》孔子曾赞其“知”,所谓“若臧武仲主知”,可见春秋时人。! 目中的“圣人”,与孔门弟子心目中的“圣人”不同。



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的反应是:“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自量也”(19:24)。附带一句:孔子从未以圣自居,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外,假如子贡这些话,当着老师的面去说,孔子必定不会同意的。

孔子身后,门弟子的情况,据《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麓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所谓“子路居卫”,是明显的错误,因子路比孔子早一年已去世。至于孔门弟子人数,《史记2》所载并不一致,《孔子世家》:“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仲尼弟子列传》:“受业身通者七十七八”。而据忖e语》,比较能确定为孔子门弟子者,大约二十二、三人。①《史记》的记载虽未必都可靠,但说弟子们“散游诸侯”,这本来就是孔门宗风,当然可信。因弟子们散在四方,因而扩大了孔子的影响力,也是可以想见的。不过,在孔学的继起者之中,有两位大思想家—一孟子与荀子,由于他们在战国时代特出的地位,和思想上的杰出成就,对孔子历史地位的形成,其功比孔门众弟子,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孟子是一位充实而有光辉的人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读《孟子》,仍然能感受到一股逼人的光焰。孔子欣赏木讪,讨厌佞入,孟子却滔滔雄辩,“恶声至,必反之”。他与孔子一样,都有永不衰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于孔门第子,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见于《论语》者,共三十人。姚武 川:《论语体认》附录:《孔子弟子简介》,包括载于《论语》与不见于《论语》者(仅 一人),共三十四人。



竭的救世热情,但比孔子更加自命不凡。觉得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开启了“士志于道”的理想主义的传统,孟子所塑造的人格典范,则为这个传统注入强大的动力。这样一位不可一世的人物,对孔子却完全心悦而诚服,所谓“乃所愿,则学孔子也”(3.2)。也赞同孔门弟子宰我、子贡、有若“自生民以来,未有践于孔子也”(3.2)的颂扬,他对孔子的总评断是“圣之时”与“集大成”( 10.1),从此成为历史定论。

荀子与孟子虽皆传孔子之道,但人格类型与学问性格大不相同。在人格上,孟子凸显的是道德的光辉,荀子凸显的是理智的光辉。孟子所传之道,须向身心上内求,因而奠定了内圣之学的基础;荀子所传之道是由“礼义之传统”来彰显,是一种制度性的客观标准,也是认知的对象。因由心注出发,故孟子倡性善之说;荀子为发挥礼义的功效,故主张性恶。孟、苟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不但树立起儒家巨率的地位,也确实以发扬孔子的精神与孔子的学说,使其光耀后世。

孟子宣扬孔子的伟大,使用类似宗教的语言,荀子尊崇孔子,使用的是历史的语言。在《荀子·儒教篇》中,他把儒分为俗儒、小儒、雅儒、大儒,称得上大儒的,只有周公、孔子。他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名垂于后世”,是因他“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署(著)之言语”,①也就是说,他的言行志意都符合礼义。荀子对孔子最大的尊崇,是说他“德与周公齐”,所以然者,是因“孔子仁智且不蔽”。②周、孔并称,与后世的孔、孟并称,其精神、其内涵是大不相同的,就孔子的终极理想而言,周、孔应优位于孔、孟。

(三)墨、老、庄、韩的褒贬 战国时代,孟、荀子之外,各家对孔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荀子·王霸篇》。②《荀子·解蔽篇》。



子皆贬多于褒,此或如苏轼所说,乃“扬挤而险易之”。①盖言不论是褒是贬,已使孔子成为箭垛式的人物,严然居于历史的中。已位置。

先说墨子。《淮南子·主术训》:“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他成长的大环境,也与孔子相似,但思相取向与人格特质,二人大不相同,这与墨子出身于下层社会有很大关系。战国初年,对土人阶层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环境,下层社会的百姓的生活却更加困苦,墨子就从一般百姓的感受出发,主张节用、节葬,又非礼、非乐、非儒,孔子心目中辉煌的周文传统几乎成为反面教材。孔、墨之间最尖锐对立的是伦理观,孔子的伦理观发之于宗法传统,家族组织,讲求新疏、差等;墨子的伦理现建基于墨者团体,他反宗法,反封建,以兼爱代替差等之爱,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不是孝、弟、忠、信,而是正义、公道、平等。如果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道德与人文的教师,墨子扮演的则是一位苦行卓越的社会改革家的角色。必须指出,墨子虽因不利于国家百姓之利而非议礼乐,但对相传“制礼作乐”的周公,仍称其“为天下之圣火”;有一位叫程子的人曾问墨子,你既然非儒,为何又称道孔子,墨子回答:“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②可见他承认孔子确有其“不可易”的价值在。

次说老、庄。读了《论语》、《墨子》,再读《道德经》,其文字风格及其揭示的意义世界,与孔、墨大异其趣,直觉的印象是,老子的思想与殷、周的文化传统,在历史的纵贯上,几乎没有什么关联。他不论古,也不提以往历史上的人物,他超越了传统,也不存心与其他学派敌,有些地方好像是针对儒家而发,其实他只是利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苏轼:《庄子祠赏记》,见《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二。②以上对周、孔子的赞语均见《墨子·公孟篇》。



用现成的素材,已流行的观念,表达他自己的思想。①他没有孔、墨那样的救世热情和使命感,他冷眼看乾坤,洞悉现实政治、社会、人生的奥秘,即使以现代的标准去看,他依旧是一位具高度智慧的哲学家型的人物。

从《庄子》书中所了解的庄子,是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上不世出的天才,他那丰富新颖的概念,纵横奔放的想像力,奇诡独特的文体,在在都表现出他的独创力。②他追求生命的本真,向往超越、自由的心灵世界,为中国文化注入一股异于儒家的活力和精神。《庄子》书中所反映的孔子,正如庄万寿先生所说,“充满道家的主观偏见”、“充满揶揄、攻击孔儒的丈字”,特别是《渔父》、《盗跖》、《胆箧》三篇。孔子重视仁义,庄书“直视仁义是。动乱的根源”;孔子推崇三代礼义法度,庄书视:“如取先王已陈的刍狗”;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在庄子书中被写为没有自我,唯人是师的庸才”。此外,孔子学于老既之事,于价直充符》、《天地》、《天运》、《天道》、《田子方》等篇中出现多次,其中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可以当幽默、滑稽的文章欣赏,没有人会当真的。倒是有一点值得提出来,即孔子为何在庄子书中“被塑造为宣扬道家思想的主角”?③我们对古人的动机、心理,无意妄加揣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假如孔子在当时没有显赫的声名,假如孔子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占有一定的份量,是绝不会这样去做的。

再说韩非。萧公权先生早已指出,“韩非术治为吞国古代最完备之专制理论”,“就先秦历史背景言,则为法家思想之最高发展”,“就近代法治思想言,不免为祖型再现”之退化。从近代民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以上见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页138。②以上尼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页89。③以上括弧中的话,均见庄万寿:《庄子书中的孔子》一文。



法治的观点看韩非,他当然代表一种负面的①思想系统,在历史层次上,韩非政治哲学的价值不能抹煞。因是专制理论,遂处与儒家对立,儒家主性善,韩非主性恶(主姓本恶,与荀子性恶义不 同);儒家尚贤,韩非坚决反对;儒家重德,韩非重力;儒家主张德治,韩非主张法治(法乃帝王统治人民的工具);儒家尊古,韩非薄古;儒家重理想,韩非重功利。

根据徐复观先生《韩非心目中的孔子》一文,《韩非子》直接提到孔子的约二十九次,提到孔子而正面加以批评的有两次:(1)《八说篇》:“博习辩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褥,则国何得焉”。(2)《忠孝篇》:“臣日:孔子本未知孝梯忠顺之道也”。《显学篇》在反对的同时又说“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人君)兼礼之”,反映韩非也承认孔子在战国时代,被人君所尊崇的地位。《内储说下》引了孔子治鲁、齐人献女乐的故事,而承认“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五蠢篇》在推崇“仲尼,天下圣人也”之后,又说孔子的仁义,不如鲁哀公之“势”所生效力之大,所以政治应重“势”不重仁义。②韩非虽不像道家之徒借孔子来宣扬自己的思想,孔子在他心目中有一定的份量,是不成问题的。

孔子在秦、汉之际的地位,也不妨一提。号称“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吕氏春秋》,虽探战国时期众家之说,但称引次数最多的人乃是孔子。③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事件本身就说明儒者们在秦廷有一股庞大的力量。儒者虽死,儒教却影响了秦帝国的社教政策。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游幸所至,皆刻下碑文,宣扬国威,同时也重视社会风教,如秦山刻石、会稽刻石、峰山刻石,无一不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政治思想史》,页245。 ②以上见《徐复观杂文:论中共》,页321-2。 ③《孔子大辞典》,张岱年序言。



是儒家“明教化、正风俗”之礼教的实现,①所以顾亭林说:“而其(指秦始皇)访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②刘邦打天下时,极端轻视儒生,高帝十二年,“过鲁,以太宰祠孔子”。③由此可见,汉武帝时的尊儒运动,不过是顺应数百年来历史之势,使尊孔纳入国家体制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刻石之文见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页的0-455。②顾炎武:《日知录》卷之十三,《秦纪会稽山刻石》。③《汉书·高帝纪》第一下,页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