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安逸花预留手机更改:总论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6:11:44
第五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概述]

 

一.           气血的概念及功能

 

1.  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气的功能有五,即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气化作用、固摄作用

2.  血循行于脉道,是人体基本物质之一。其生成虽然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但和营气的参与及精髓的化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的主要功能是充养全身,使脏腑、四肢、九窍能各司其职。

3.  气和血,是供养脏腑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气为阳,血为阴,阴阳互根,气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血对气有濡养和运载的功能。气血病变可以反映于脏腑经络的每一种疾病中,各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又都能反映出气血盛衰的不同变化。故治疗疾病,重在调整气血,平衡阴阳。

 

二.           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1.  津与液都由饮食所生化,三焦所布散,出入于肌肤腠理,流行于筋骨关节。津的作用是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的作用是滑润关节,补益脑髓,溉濡耳目口鼻。津无固定之所,随气化出于腠理则为汗液,随下达则为尿液;液有固定之所,在关节腔则为滑液,在脑髓则为脑池内液。一般而言,津在表,质清而稀;液在里,质浊而稠。

2.  津液病证即津液的代谢失常。津液的代谢是有各个脏腑的相互协作来完成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其生成、输布、排泄任何一个代谢环节失常,都会引起响应的病变,而出现种种证候。津液的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不足和津液的输布障碍、停滞贮留体内两大方面。津液不足属于燥证范畴,而津液输布障碍则形成痰证与饮证。

 

三.           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血与津液有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气血能化为津液,津液也能化为气血。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主要为气能生津,津能化气,气能摄津,津能化血,血含津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为人体内水液的总称,其流通和输布要依赖气的推动,随血运行全身而气血要散布全身,也必须依赖津液的流通运载。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可致津液停积,津液停积,又可影响气血的运行。另一方面,气血和津液的不足,也常互相影响,如血脱津伤,气随液脱等。

    总之,机体的病变无不涉及到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病变又往往反映脏腑功能的失调。认识和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因、病机、病证,就能深入的探讨脏腑的病理变化,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辨证论治]

 

一.气病

 

辨证要点:气的病变很多,临床辨证当分虚、实。虚证为气虚、气陷、气脱;实证为气滞、气逆。

治疗原则:虚者治以补气、升提、固脱;实者治以理气、降逆。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气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脉虚无力

饮食劳倦、久病失养、年老体衰、素体禀赋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元气亏虚而致

益气补中

四君子汤方加减

气陷

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脘腹坠胀、纳谷不香、内脏下垂、久泻久利、肛脱阴挺、月经量多、带下不尽、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脏腑虚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益气升提

补中益气汤方

气脱

气息微弱,神志淡漠,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质白润,脉微欲绝。

脏腑衰极,阴遏阳亡,元气欲脱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参附龙牡汤加减

气滞

脘胁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嗳气,或腹痛腹胀,矢气则胀满减轻,其病情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苔薄,脉弦

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行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逆

咳嗽喘逆;嗳气呃逆,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咳呛胁痛,咽中如窒

或痰壅于肺,肺气不降;或病邪犯胃,胃气上逆;或肝失条达,肝气上逆

属肺者,降气化痰;属胃者,降逆和胃;属肝者,镇逆平肝

肺气上逆用苏子降气汤;胃气上逆用旋覆代赭汤;肝气上逆用五磨饮子、四七汤

 

二.血病

 

    辨证要点:一般可概括为血虚、血热、血寒、血瘀、血溢五种。除血虚外,血热、血寒、血瘀属实,血溢有虚有实。

    治疗原则:虚者当补血养血,实者当凉血、散寒、化瘀。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血虚

头晕目花,心悸少寐,四肢发麻,唇爪无华,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血虚不荣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养

补血养血

四物汤加味

血热

身热,神昏谵语,烦扰不安,口渴,吐、衄。下血,斑疹紫黑,面红目赤,舌红绛起刺,脉细数

火热炽盛,入营动血

凉血清热

犀角地黄汤加味

血寒

手足厥冷,口唇皮肤青紫,筋脉拘急,肢体麻木,腹中冷痛,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脉沉紧

血为寒凝,运行不畅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

血瘀

痛处固定不移,或刺痛拒按,或血瘀积而不散,结成肿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有紫斑,或红痣赤缕等。如瘀血乘心,扰乱心神,又可出现谵语、发狂等。舌质青紫或又瘀点,脉细涩

血行不畅,停滞为瘀

 

活血化瘀

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血溢

阳络伤表现为咳血、吐血、鼻衄、齿衄和肌衄之类;阴络伤表现为便血、尿血、月经量多等

火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灼伤血络,络伤而溢,或气虚不能摄血,溢出脉外

总为出血止血,应辨证求因,血热妄行宜清热凉血;阴虚火旺则滋阴降火而宁血;气不摄血宜补气摄血

火热迫血妄行者可用三黄泻心汤加味;阴虚火旺者用茜根散;气虚失摄者用归脾汤

 

 

 

三.   气血合病

 

辨证要点:应分清虚实,虚证有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实证有气滞血瘀等。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气血亏虚

短气懒言,四肢倦怠,自汗少寐,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纳谷较差,舌淡或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多因久病气血耗伤,或慢性失血而致气血双亏,脏腑失养

补气养血

八珍汤

气随血脱

出血量多,面色晄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情淡漠,甚则昏厥,脉细微欲绝,或见芤脉

血脱而气无所依,随血欲脱

补气固脱

独参汤

气滞血瘀

胸胁胀满疼痛,或头痛、腹痛,其痛如刺,痛处固定,疼痛持续,或腹部有痞块,刺痛拒按,舌暗红,有紫气或瘀斑,脉细涩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

血府逐瘀汤

 

四.痰病

 

病因:⑴外感六淫,阻碍气化,津液凝结为痰;

⑵七情内伤,郁结不畅,气不布津,液聚成痰;

⑶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醴,积湿生痰;

⑷劳欲体虚,脾肾亏虚,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变为痰浊。

病机及病变脏腑: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肺气瘀滞,治节无权,则津液停聚而成痰;如脾运不健,则津液停积而生痰;如火衰水亏,蒸化无权,津液亦可转化为痰;此外,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津液亦可停滞而成痰。

痰成之后,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而变生诸证。

临床表现:⑴痰涎:指排出于体外的液体物质,如咳嗽咯痰。

⑵痰核、痰块:指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状物。指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间,主要症状上表现痰象,如关节疼痛,拘挛麻木,精神失常等。

辨证要点:痰的病证以本虚标实为多见。辨证应掌握脏腑虚实,标本缓急。

治疗原则: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基本大法。根据痰的性质,采用不同法则:热痰宜清之,寒痰宜温之,燥痰宜润之,湿痰宜燥之,风痰宜散之,郁痰宜开之,顽痰宜软之。

 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痰阻于肺

咳嗽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气急喘促,喉间痰鸣,或伴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或濡

肺失宣肃,聚津为痰

利肺化痰

止嗽散

痰蒙心窍

神识昏糊,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间痰鸣,或胸闷心痛,苔白腻,脉缓

痰蒙心窍,神明失用

开窍化痰

导痰汤合苏合香丸

痰蕴脾胃

脘痞纳少,纳谷欠香,伴恶心呕吐,倦怠无力,苔白腻,舌质胖淡,脉濡缓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

痰郁于肺

咽中似有物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胁隐痛,嗳气频频,易怒善郁,苔薄腻,脉弦滑

肝肺气郁,痰气阻滞

解郁化痰

四七汤

痰动于肾

喘逆气短,咳唾痰沫,或遍身浮肿,形体畏寒,腰膝冷痛,尿频,五更泄泻,舌淡无华,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舌红少苔,脉象弦数。

肾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

补肾化痰

阳虚用济生肾气丸

阴虚用金水六君煎

痰留胸胁

胸闷如窒,痛引后背,咳嗽气逆,痰多粘腻,苔浊腻,脉濡缓

痰浊壅塞,胸阳痹阻

通阳泄浊,豁痰降逆

栝蒌薤白半夏汤

痰阻骨节经络

骨节酸痛,关节肿胀,肢体麻木不仁,苔白腻,脉弦滑

痰浊流窜,气机阻滞

燥湿行气,化痰软坚

指迷茯苓丸

痰气互结

颈部肿块,按之坚硬,历久不消,或伴有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苔薄腻,脉弦滑

气机郁滞,聚而成痰

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四海疏郁丸、海藻玉壶汤

 

 

       五.饮病

 

          定义: 饮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理产物,并常可转为致病因素。

            病因病机:饮邪的产生,或因外感寒湿,或冒雨涉水,或经常坐卧湿地,水湿之邪侵袭肌表,肺气不及输布,水津停滞,积而成饮;或因饮食不当,或贪食生冷,而致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津液停聚而为痰饮;或因劳欲所伤,劳倦伤脾,纵欲伤肾,脾肾阳虚,水津失于输化,停而为饮。

              辨证要点:饮病辨证,总属阳虚阴盛。本虚表实证。并应根据饮停部位、症状特点,分别虚实主次。

              治疗原则:温化为主,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

 

证名

水饮壅盛

脾肾阳虚

症状

脘腹坚满胀痛,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咳唾胸胁引痛,或喘咳不能平卧,舌苔白或腻,脉沉弦或弦滑

喘促,动则为甚,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胸闷,胃部痞痛,呕吐清水,背寒,大便或溏,头昏,心慌,足跗浮肿,舌苔白滑,舌体胖大,脉沉细而滑。

病机

饮留肠胃,支撑胸肺

脾阳不运,肾阳衰微,阳虚饮停

治法

攻逐水饮

温阳化饮

方药

己椒苈黄丸、十枣汤加减

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

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谈谈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驱湿法如何理解? 内科外科、中医和西医怎么区分? 深圳市中医外科疾病医院 请推荐一位上海的好中医,内科方面的。 吉林市内哪有看内科比较好的中医啊? 请问广州哪个中医看内科比较厉害?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在哪有?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什么时候正式实施? 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适合于那些疾病? 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适合于那些疾病? 中医中有 实寒 的疾病吗? 哪些疾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哪些疾病需要内科手术治疗? 请问甲状腺疾病和呼吸内科疾病在北京哪几家治疗比较好? 创伤脱痂后留下的红斑、色素沉着或瘢痕等症状,在中医角度来说,应该从哪一种辨证论治呢? 紧急求教诸位!中医内科的医生会看皮肤病吗?(是一位中医医学博士)。 中医针灸推拿考研时能报考中医内科或者中西结合基础学专业吗??/ 请问有知道“胸骨柄痛”和那些内科疾病有关啊? 持续打嗝就医时应问那些医生?内科、中医还是……? 请问:成都哪所医院的中医是最好的,挂成人内科和 想知道身体什么器官虚弱,到中医内科搭搭脉就行了吗 师兄师姐们考中医内科研究生需要靠哪些科目 布吉地区离南岭最近处有否有名的内科中医?在哪? 有谁知道同仁堂看中医内科哪位医生看的最好各位请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