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电话是免费的吗:大汶口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39:31
   大汶口遗址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架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朝代晚期,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山东境内,北入旅大地区,南达江苏、皖北,西抵河南中部,东至山东半岛,西北见之于黄河北岸。
介绍  大汶口是大大汶口文化的指称,而不仅仅是指这个地方,更是指这个地方曾经产生   

大汶口

过的文明。通过其遗址,研究其文明程度,有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艺术等各种水平程度和表现。   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山西街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架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   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位于长江附近。   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规模

     

大汶口

该遗址面积达8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一般2~4米,清理出墓葬189座,出土房址14座、灰坑120多个,绘有彩色花纹的陶器2000件,还有精致的石器、骨器和象牙器物等。

年代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

发掘年代

  1959年

地理位置

  大汶河北岸,距东岳泰山60华里,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和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镇。大汶口属自古有名的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阳田”,地下资源丰富,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处于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上。

得名原由

  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遗址意义

  丰富的文化遗存,显示出它与中原仰韶文化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一种   

大汶口

新的独特的文化类型。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它不仅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淅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且对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名胜古迹

  大汶口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文化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石桥又名“双龙古石桥”,石桥北起大汶口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是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修建的一座横贯大汶河唯一的古石桥,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石桥被大水冲毁,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捐资进行了修复,为纪念姜石匠,当地人立碑以记其事,并称此桥为“姜公桥”。2003年石桥又被大水冲毁后,镇政府出资40万元进行了修复。此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河灯施放地。   300万年前古泉群——上泉古泉群。位于大汶口镇上泉村,上泉古泉群现主要有五大主泉组成,大致呈五角星状分布,当地群众根据传说分别称它们为“驴带泉”、“龙泉”、“灵应泉”、“郑家泉”、“荆枣泉”,其中数驴带泉涌水量最大(一般年景涌水量约280方/小时,丰水季节达600方/小时),其他小泉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几大泉水相汇,形成大汶河支流---漕河。据考证,该泉群形成于第四纪早期,距今300万年左右,为上升泉,特征与济南趵突泉相似,现日出水量30000立方米。泉水含人体需要的锗、锶、硒、锌、铜、钼 、铬、钒 、钴等17种微量元素,水质良好,具备天然矿泉水的品质。   整个泉群位于大汶河北岸、远古圣山云亭山的西部。距泰安市城区25公里、曲阜城区45公里,处在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的中点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上泉特产——上泉鸭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会馆。座落在大汶口驻地西南门里路西,为大汶口镇著名名胜之一,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总面积2283平方米。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该馆是清乾隆24年(1759年)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因修庙、建戏楼全由山西商人出资,建成后作为山西同乡聚会和接待过往的山西官员、商贾(gu)、老乡之所而定名为“山西会馆”。该古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造成大殿等主体建筑坍塌,其他建筑也均已残破不堪。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云亭山。云亭山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距泰安市城区约22公里,海拔141.5米。一条山谷将山体分成东西两个山包,顶部平坦,呈丘状平台,方圆约8000平方米。云亭山原名亭亭山,东临云云山。云亭山历史由来已久,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孔子后人孔祯渲在《泰山纪胜》中说:“云云亭亭,两山颉(jie)立,逶(wei)折一径”,经专家考证,古时帝王封禅首先在泰山正南方云亭山这一平地隆起的小山上设坛祭地,然后起驾登临泰山,完成封禅大礼。   根据原有碑文,此山唐代时已有记载。相传明末清初,江南才子侯方域在云亭山出家修行,李香君在此山东侧出家,许多专家认为孔尚任《桃花扇》的人物原型就出于云亭山。   原泰安八大景之一——汶河古渡。 位于大汶口镇驻地东南侧的大汶河水利发电站上游约300米处。因大汶口是牟、瀛、石、柴及泮五汶交会之地,是古人跨越大汶河这一天然屏障的最易之处,也是南北古驿道的必经之路,汶河古渡口由此形成。渡口是历史上著名的行人、货物集散之地,曾经的繁忙景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此景最早载入清道光年间《泰安志》。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姜城遗址。文姜城遗址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汶口镇驻地东北约200米处,遗址保护面积2万平方米,它与泰安八大景之一的汶河古渡口相邻。文姜城系战国时期齐国齐僖公之女文姜公主省亲的驿站,也是齐鲁诸侯相会的行宫旧址。该遗址据专家推测毁于战乱,现只遗存一高出地平面1—1.8米的土台。文姜城的文化堆集层比较分明,陶片、汉砖、陶豆柄、瓦当、布纹瓦等随处可见。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皇营遗址。皇营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卫驾庄村西二百米处(此址原有宋时所建四贤祠一座),建于康熙18年(公元1679年),至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之前竣工。到康熙46年(公元1707年)第六次南巡,历时23年,每次南巡均在此处落脚休息。其间留有数十名下僚、奴仆看守、清理、护卫宫室,而后几代皇帝除乾隆皇帝来过两次外,行宫再未使用。据记载,该行宫约在1860年被人为破坏殆尽,只剩下隆起的地面和废墟。   龙王庙遗址。该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和平村以东,现水电站以北处,始建于1756年,占地约30亩,原为当地群众供奉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祭祀场所,并逐步演化成为群众进行商业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在解放战争期间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历史渊源

  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朝代晚期,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山东境内,北入旅大地区,南达江苏、皖北,西抵河南中部,东至山东半岛,西北见之于黄河北岸。该遗址面积达8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一般2~4米,清理出墓葬189座,出土房址14座、灰坑120多个,绘有彩色花纹的陶器2000。   丰富的文化遗存,显示出它与中原仰韶文化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它不仅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淅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且对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前期: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妇女是社会生产的组织者)   氏族阶段   ↘后期: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男子是社会生产的组织者)

大汶口文化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   经济生活 大汶口文化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也从事渔猎和采集。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角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制陶业较发达,小型陶器开始用轮制法生产。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较多,也有圜底器,主要有鼎、豆、觚形杯、壶、高柄杯和鬶等。石器、玉器、骨角牙器和进行镶嵌的手工业也很兴盛,出土的玉钺、花瓣纹象牙筒、透雕象牙梳等,制作精致,工艺水平很高。   居民习俗 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还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龟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钩形器。这些习俗为中国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见。   墓葬与社会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无葬具,中、晚期出现木椁;早期有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墓,中、晚期有属于父权制确立后葬俗的夫妻合葬墓。在大汶口墓地,1959年发掘墓葬 133座,时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这里的大、中、小墓差别极大。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如有洁净的白陶 、乌黑而略带光泽的黑陶和优雅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1件陶鼎或再加1件獐牙。大小墓的鲜明对比,表明私有制产生,已出现贫富分化。在莒县陵阳河、大朱村、杭头和诸城前寨等遗址,还发现刻在陶尊上的陶文,引起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重视。大汶口文化渊源于北辛文化,后继为山东龙山文化。该文化居民的种族,一般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东夷族。

特色介绍

  (1)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农业以种植粟为主。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曾发现1立方米的碳化粟。还发掘出大量牛、羊、猪、狗等家畜骨骼。   (2)房屋多属地面建筑,少数半地穴式房屋。遗址中曾发掘出一座大汶口文化近方形房屋,房基东西长4.65米,南北长 4.55米,房门朝南。筑法是先在地坪上挖0.5米的基槽,槽内填土夯实。墙基内有密集的柱洞,室内有四个柱洞。在大墩子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还出土有陶房模型。一件立面呈长方形,短檐,攒尖顶,前面开门,三面设窗,门口及周围墙上刻有狗的形象。一件立面呈三角形,前面开门,左右及后墙也开窗。另一件横断面呈圆形,上有一周短檐,攒尖顶,有五道肾,无窗。   (3)灰坑有圆形竖穴和椭圆形竖穴,原先用途可能是储藏东西的窖穴。也有口大于底的不规则形灰坑。   (4)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兼有一些骨器、角器和蚌器。石器有铲、锛、斧、凿、刀、匕首、矛等,还有一些带柄石铲和有石锛。骨器有镰、鱼镖、镞、匕首和矛。角器有锄、鱼镖、镞、匕首。蚌器有镰和镞。另有少量的陶网坠和陶纺轮。石器、骨器和角器都有一些变化,   (5)制陶技术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彩陶不多。彩陶上以黑彩和红彩绘平行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几何图案。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壶形鼎、背壶、长颈壶、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器。陶色早期以红陶为主。中期红陶减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制法,早期以手制为主,到了晚期轮制逐渐增多。陶器纹饰,早期有锥刺纹、划纹和少量彩陶。彩陶上多为黑彩线条纹和叶脉纹。主要器形有釜形鼎、钵形鼎、小口带柄壶形鼎、敛口平底钵,也有在上腹部饰彩的陶钵、高柄豆、高柄觚、双耳壶等。中期出现附加堆纹、篮纹、压印纹和镂刻纹,以及施黑赭色和红色的彩陶。彩陶纹样有直线、斜线,弧线组成的花瓣纹和八角星纹等。中期陶器器类较早期明显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钵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盉、三实足鬹、敛口钵、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长颈带鼻壶、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与漏器等。晚期陶器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篮纹、镂刻纹等,彩陶则以涡汶为主。器类有罐形鼎、瘦腹背壶(其中有白陶)、宽肩壶、高柄豆、袋足鬶(有白陶)、三实足盉、高柄豆、带把杯、长颈壶等。   (6)雕塑工艺品数量多,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多数是墓内的随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饰、嵌绿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铲、玉珠,以及陶塑动物等。这些雕塑品,制作都相当精细,造型优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颇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7)墓葬多埋集中墓地。每一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死者头向一致。墓室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的仅有棺,但也有棺椁皆备的。葬式一般为单身仰身直肢葬,也有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多人合葬,少则三人,多则达二十三人。二人合葬墓有同性合葬,也有异性合葬。且有一次葬或二次葬的合葬墓。还发现了一些无头葬、无尸葬和“迁出葬”(即将墓内部分骨骼迁移它处,而在原葬墓内仍保留死者的部分骨骼)。葬式有屈肢葬、俯身葬和重叠葬等。墓内多数无任何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