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电话确认不通过: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2:07:58
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2008-06-28 18:46:04) 标签:杂谈 

 

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片断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对立到统一的漫长过程。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人在进化成人之前属于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认为这时的“人”就是自然。伴随着人类的诞生,思维的逐渐进展,人开始从自然中分化出来,这时的人与自然是还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人在不断地从属于自然并在不断地脱离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对自然诸种变化现象产生了朦胧的认识。在人类的幼年时期,自然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高高在上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像其他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服从它的权力。这时自然对人类是神秘的,人对自然是敬畏的。神秘的自然使人产生的近乎本能的恐惧与敬畏心理是不可能产生任何山水文学的作品的,山水游记亦无例外。此时的自然作为一种超现实的力量高高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敬畏而对之顶礼膜拜。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徐霞客游记”条所云:“自古名山大川,秩祀所先,但以表望封圻,未品题名胜。”《礼记正义》卷十二亦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候。诸候祭名山大川在其地者。”这种对山水的宗教式态度就是人类对自然上述心理的体现与延留,当然也是谈不上发现、认识、再现山水之美的。

    人类对自然的敬与畏兼而有之心理的产生还来自于人为自身的生命延续而对自然的依赖。在农业文明出现以前,自然是供给人类生命的本源,源于这种纯粹的物质关系而产生的功利性也绝对不会出现真正的山水文学作品。人类对自然的审美能力伴随着对自然的征服而逐步产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尽管由于时代的限制与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的宣传,人们还不能完全剥去自然神密的外衣,名山大泽在我国封建社会还长期受到人们的祭祀;但是,宗教性的仪式已经无法遏制人们对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自然最终作为真正独立于人类之外并为人类“有距离的审视”。

    在人从“自然向社会的人生成”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孔子率先在理论上突破了这种对自然山水的宗教式态度,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以价值判断取代了诚惶诚恐的崇拜,其重大价值正在于它第一次自觉地提出了从主体的内在出发而不是从宗教信仰的外在出发去考察审美对象。仔细分析一下孔子这几句话的含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本来是从“君子”的人格修养方面来说明“智者”与“仁者”所具有的各有侧重的品质特征。但在这种认识里,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他们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亦异。而且进一步意味着: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原因在于它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形式结构。“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子罕》)事功敏捷,同样具有“动”的特点。“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孕育万物,巍然不动的“静”的特点。而“仁者不忧”(《子罕》)沉着宽厚,同样具有“静”的特点。这些名言隽语实际上是首次揭示人与自然在宽泛的样态上具有某种同形同构进而可以相互感应交流,更重要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待自然山水,把自然山水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