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支持岗位职责: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全面依靠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01:20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 林格 著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
  经常有人问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通常会用四个字来回答----心灵感应。
  这里所说的心灵感应绝非那些术士的通灵术,而是指两颗心灵之间的高度默契。甲骨文中的“教”,右边的“文”中有一个“心”字,现在的汉字经过几次重要的演化后,那个“心”看不见了。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其实,对教育本质的解释有很多的说法,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之所以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感应,是从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角度进行阐发的。相对于西方文化的分析、逻辑、抽象,东方文化则侧重模糊、概括、觉悟,不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仅对“人本身的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似乎又都是统一的,并没有根本的差别,性质相同,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的价值源于天,来自于宇宙这个生生不息的总系统,人的生命意义也就在于认识、顺应以至推动这一进化的过程。而心是人类经过千万年进化后唯一能与宇宙沟通的器官,故而“人因心而知天”。广义上说,人的感觉、思维、言语、行为,都是在“为天地立心(北宋哲学家张载语)”。
  《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指心痛”的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对母亲很孝顺,有一天他去山里砍柴,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等了很久,他还没有回来,母亲急得咬自己的手指,这时曾参忽然感到心痛,知道家中有事,于是急忙背着柴回家。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心的第一个层面是“凡夫心”,这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犹疑不定、反复无常的心。但此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这是永恒的,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触及。说到底,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事实上,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

  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
  历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基督教徒称之为“上帝”,印度教徒称之为“婆罗门”,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要求它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体悟这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心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种种情绪、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时,可能是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流连时,可能是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翩飘下,看到太阳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这些光明、安祥、喜悦的感觉,都曾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身处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感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幸福。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多少。
  回归心灵深处,说起来简单,其实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的彻底改变,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从关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摸自己的内心生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往我们回避向内看的生活,因为一般人总有种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因为我们认为这不重要,我们留恋刺激热闹、嘈杂忙碌的生活。也许,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向内看被认为是一种怯懦和消极的行为,我们埋怨着过于繁忙的生活,但我们继续忙碌着为了能付得起钱去“休闲”。
  相对于教育回归心灵深处的真谛,《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被解释为“把知识或者技能传给人”,亦即“传道、授业、解惑”的白话文解释,这种解释是苍白的。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本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