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管理:盐吃多了会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0:37:56

高考备考,极易陷入经验的泥潭。有的学校专门留有一批所谓的把关教师,年年蹲守高三,目的只为了保证高考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对此,我倒认为:大可不必!谈起经验来,我们常常会说“我吃的盐比你喝的水都多”,于是,盐也就成了经验的代名词。以吃盐多少衡量经验多寡,这是很牵强的。话说白了,这不过是想形象地表达经验的累积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这一看法而已。可是结合现实生活,此说法却不见得就能成立。

广东语文考卷上共有二十四道题目,已连续几年没有大的变化。于是高三复习也就紧紧围绕着这二十四道题目来安排,把题目细化为一个个的考点,然后为每一个考点准备备考资料和大量的练习,最后再为学生归纳答题用语。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辛苦,凭着这种规范化的训练,把学生送上了考场,可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这是为什么呢?思来想去,我以为症结就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时不进。把关教师多是老教师,经过了多年的高考备考,既积累了高考备考的经验,也积累了大量的高考备考资料。于是有的教师就凭着这已有的经验和资料来年年把关,而不知道与时俱进。讲拼音不知道有些字已经统读了,就如“呆板”一词,竟然还要学生注意“呆”的读音为“ái”;“方凿圆枘”一词之中的“凿”还要强调“zuó”这个读音;“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挟”还在强调“jiǎ”这一读音;“阿房宫”之“房”还要读成“páng”;“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青青”还要读成“jīngjīng”,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另外在复习到语言运用这一块的内容时,还把“电报稿”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来讲,熟不知在时下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电报怕是连电信局都已经取消了的一项业务,而我们的老师却还在乐此不疲地传道授业,这又怎能解惑?还不如根据手机大面积的普及,把此知识点改为“短信”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结合“QQ”这一交流平台,设定特定场景,对学生进行读和写的训练,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又可紧跟时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复制粘贴。在考点复习的安排上,错别字、词语的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这几个知识点,对有多年备考经验的教师而言,那真是驾轻就熟。他们因为经过多年的高三备考,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再加上网络的便捷,课堂上可谓游刃有余。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些别字错词乱标点既然已经众所周知了,那为什么还要翻来覆去地讲?这种复制已往所产生的错误,并把其粘贴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可以指导学生不犯此错误,但这终究不可能帮助学生去应对高考,毕竟高考考过的东西不会再出现在试卷上了!我认为这种对已往错误的复制是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更别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从生活中去巩固这些知识点呢?报刊杂志、广告招牌、餐馆菜单等都有犯错的地方,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呢?《咬文嚼字》是我所中意的一份刊物,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此杂志不正好可以作为这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资料吗?

生拉硬拽。高考题目中还有一些文段阅读的内容,而这一块内容又是历年来高考得分的硬伤。纵观历年的高考,文段阅读都很难得高分。学生要么审题不准,要么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不强,要么就是答题不够规范。学生在解答题目的时候,既没有文体意识,也缺乏语段概念,即使能筛选出一些关键词语或语句,却又很难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流畅地表达出来。为了应对高考,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读后眼离文章,用脑整体把握语段信息的习惯。于是这些居于教学一线的有经验的老师就着眼于学生复述大意、概括主题、梳理层次、分析写法,交流讨论等方面。还总结出一些固定的句式和用语,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在答题的过程中力求把这些句式与词语在卷面上表现出来,还美其名曰:扣点意识。学生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于是在解读文段所设计的问题时,也不管题目问的是什么,只是想着如何把自己背熟的句式和词语嵌在答案中。这样,也常常闹出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其实,我并反对培养学生的扣点意识,但扣点也要因题而异。纵观高考命题趋向,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取向的考核,至于语文能力也就是一道题目,而命题人又出的很巧妙,需要学生转一两个弯才能解答,这又何必去给学生贯输这些所谓的套数,让学生思维僵化,限制了自己的发挥呢?

限制创新。高考试题中一块最大的得分题就是作文,而作文由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或话题与材料相结合的新材料作文,然后又回到了连续两年的命题作文;文体上也由限制文体到文体不限再到稍加限制。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的目的就是想综合考察学生的思想水平、文化储备和表达技能。可这些有经验的把关教师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学生总结出一整套的作文套路,而且专攻议论文。从万能标题到万用开头与结尾;从结构上的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到到所谓的综合式;从每段多少字到段段之间怎么过渡;从某段用什么辞格到全文用什么手法……这样条条框框的训练,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为止。然后还志得意满地说:“这样作文你能写, 最称阅卷老师心。”其实按照他们的框框,学生最多是掌握了写议论文的一点皮毛,且还永远脱不了学生腔。05年我们广东的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就是典型的模式化教学下的产品,开头摆明观点,然后列举正反对比论证,接着联系中国纪念抗日战争的一些盲目行为,扣题结尾。如果这是模式化作文教学的首次成功,那以后再就就难出新意了!可以试想一下,在这样的经验指导之下,还能出现04年江苏考场上《闲读山水》、05年浙江考场上《留得残荷听雨声》那样有思想深度的满分作文吗?还能出现02年《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05年四川考场上《永远的谭嗣同》这样的既有思想又有文体文创新的满分作文吗?还能出现02年轰动一时的《赤兔之死》那种在在语言上敢于创新的作文吗?还能出现05年重庆的《筷子》、河北的《“坏孩子”大学招生简章》这样在文体上求新的作文吗?学生在写作时文体上受限制、结构上难于创新,作文又如何能成为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表情达意的工具?

经验误人由此可见一斑!高考备考不是不需要经验,而是需要善于从当年的考题与答题中去总结经验,力求让自己的经验年年可用,年年翻新,而不是把一年的经验翻来覆去地去用十年甚至几十年。为了高考,我们是不得不有所准备,但这个准备却不能只放在教师的经验上,而当着眼于命题的趋向,从当年的考题中去寻找备考的办法,从考纲中钻研解题的方法。只有不一味地着眼于经验,那么学生脱离“苦”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要知道“糖多了不甜,盐多了会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