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在windows:决战前夕,毛泽东和林彪都曾重上井冈山-席宏斌 -席宏斌-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9:12:20
 决战前夕,毛泽东和林彪都曾重上井冈山  


 

井冈山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意义非常深远。而它对于毛泽东和林彪来说,意义更是不同寻常。

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队伍,建立了第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根据地,井冈山时期奠定了毛泽东作为红色政权的组织者和红军领导人的地位。

林彪在井冈山时期从一名连长一直升至军团长,并从此奠定了他在军队中的优秀指挥员的地位。

可以说,井冈山既是毛泽东和林彪长达四十多年亲密关系的开始,也是两人漫长政治、军事生涯的重要出发地。

耐人寻味的是:决战前夕,两人都曾重上井冈山。

1965年,即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前一年,他曾重上井冈山;1969年,即林彪在庐山会议上发动“突然袭击”,伸手要权的前一年,也曾重上井冈山。

1965年3月16日,毛泽东从北京到武昌下榻梅岭,44天后离开武汉到长沙,5月21日再从长沙出发,经株洲、醴陵、攸县、茶陵、莲花、永新、宁冈,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之路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把发动文革看成是他毕生两件大事之一。当年,毛泽东从井冈山开始,一直到打败蒋介石,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此时,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则意味深长。

在向茶陵行进的路上,毛泽东向周围的人回忆了他生平指挥的第一仗;在黄洋界,毛泽东等不及警卫员开门,自己打开车门,向山顶走去;在井冈山散步时,毛泽东说:“井冈山时期,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作战指挥权外,不分上下。而现在上将的工资是上士工资的十倍多,比战争年代大多了……”

在井冈山,毛泽东在砂石路的尽头依然没有停步,而是借助树枝当拐杖,另辟新路登高。一边寻路一边对周围的人说:“鲁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其为路。井冈山的道路是这样,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这样。不过,走这条路比井冈山时期还要难。”毛泽东此语意味深长。

在毛泽东离开井冈山的第二天,即1965年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了军衔制。从着装看井冈山时期的官兵一致的作风又回来了。但思想上和组织上能否官兵一致仍为毛泽东所忧虑。

从井冈山下来一年后,毛泽东终于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林彪是在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四年后上的井冈山。

1969年8月下旬,林彪带着老婆、孩子以及林办工作人员和警卫部队共百余人,乘一架“子爵”号专机和一架“伊尔—18”到樟树,又从樟树换乘“安—24”到吉安,由吉安上山。因为是乘空军的飞机去的,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吴法宪也陪同前往。林彪在井冈山住了大约有半个月左右,到处都看了看,但他似乎只是旧地重游,除了接待他的江西省革命会主任程世清之外,他没有接触其他任何人。

“九大”以后的林彪,看起来情绪远没有文革开始之初那么高涨。从1969年夏天到1970年4月底,他基本上不在北京。重上井冈山一定在林彪心中荡起了很多涟漪。当年,他上井冈山时刚二十出头,只是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的一名营长。而今却是以“副统帅”的身份重游故地,这怎能不让他心生感叹!

从井冈山下山后一年后林彪在庐山发动总攻,进行夺权预演。

重上井冈山令毛泽东和林彪二人都无限感慨。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曾为此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一首: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据说,林彪重上井冈山后也写了一首“重上井冈山”:

四十年前旧地,万千往事萦怀。

英雄烈士启蒿莱,生死艰难度外。

壮志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

辉煌胜利尽开颜,斗志不容稍减。

林彪这首诗,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意境上自然都无法与毛泽东的诗词媲美(有传说这首诗是由别人代写的),但透过这两首诗,都反映了两人“决战”前的某种雄心壮志。读来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