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通知中心:历史新解: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和徐庶合演的双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47:25
作者不详


建安八年,刘备在曹操穷追不舍下“投奔”刘表,这是穷途末路的故伎重演,而且增加了新内容,即拉拢收买刘表的部属,以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因为此前不光彩的 “投奔”历史以及来荆州之后的不轨作为,刘表已经怀疑了他的居心,于是暗中加强防范,让其驻扎在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见《三国志·先主传》注释《九州春秋》之《世语》)。樊城在荆州首府襄阳之南隔汉江与之相望,南有荆门关隘,西有岘山阻隔,惟东边为开阔的江汉平原,但有刘表重兵驻节于江夏。刘备既不能进襄阳入中枢活动,又不能在荆州腹地割据自立,刘表对同宗的安排确实是煞费苦心,既要利用刘备使之成为抗拒曹操的一支援军,随时会将其推上前线,而又要避免为其所乘。对刘备来说,这种处境甚为难堪,哑巴吃黄连,有苦道不得。这期间,发生了决定刘备后来命运的一件大事,即建安七年,受徐庶指点,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参赞军事政务。有名的隆中对策,使刘备尚在幼稚、朦胧中的联合战线策略思想得到梳理、总结与升华,并成为此后长期的指导思想。在诸葛亮的策反下,刘琦谋取了江夏太守一职,为刘备准备了一万多兵马。刘表虽然警惕地小心防范,依然做了孵化枭鸟的母鸡。 

谈及《隆中对》之前,我们先得弄清诸葛亮“躬耕陇亩"的由来与目的。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清高地说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段话不知蒙蔽了后世多少人,其实这是欺人之谈。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他是琅邪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父诸葛丰担任过东汉王朝的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也曾担任过太山郡丞,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政治文化的熏陶。不幸的是父母去世较早,所以当叔父诸葛玄去江西南昌就任袁术所属的豫章太守时,就带着他和胞弟诸葛均赴任。但是,朝廷又改派朱皓任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好领着他兄弟二人投奔了素有交情的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领着弟弟“躬耕陇亩”了。在诸葛亮传中,陈寿并不了解诸葛玄在荆州的活动及死因,所以只能粗略地一笔带过。 

但是《献帝春秋》的记载不同,且远较《三国志》具体,说是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刘表上奏朝廷推荐诸葛玄继任并造成既成事实,但是朝廷不同意,而是派出朱皓去南昌取而代之。大概是诸葛玄不肯卸任的缘故,而且发展成武装对抗,朱皓遂从扬州刺史刘繇处借来军队进攻南昌,诸葛玄败退到西城,西城的民众起来造反杀了他,并把人头送到刘繇处。想来,诸葛玄在短短的太守任上犯了众怒。 

相比较起来,《献帝春秋》的记载可信程度更高一些,如果诸葛亮是跟随叔父去了荆州,凭借诸葛玄的人际关系,诸葛亮会很快进入荆州地区上流社会的政治文化圈子中,没有必要以迎娶黄承彦膝下那位又黑又丑的女儿做代价去打入上流社会。这桩婚姻的政治色彩太扎眼,在当时已传为笑话,人们甚或编出谚语来取乐,说是“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见《襄阳记》)。这桩婚姻对诸葛亮来说,在声誉上已造成严重损失。但是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诸葛亮只好舍鱼而求熊掌了,他是把实现政治抱负放在第一位的,只好在婚姻上做出牺牲。退一万步说,诸葛玄未曾被杀于南昌,失去豫章太守职务后,也不可能去荆州投奔刘表,最有可能的是去寿春谒见袁术。因为豫章郡是袁术辖区,他是袁术的部属。刘表推荐他出任太守一职的奏章上报朝廷后,未被批准就能走马上任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有袁术的认可和支持。如今太守一职为朱皓取代,这不仅是对诸葛玄的政治打击,也是对袁术的政治打击,这一打击只能使诸葛玄与袁术走得更近,而不可能忽然间脱离关系。 

应该说,“躬耕陇亩”是诸葛亮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顺应。之所以选定荆州过起似隐非隐的生活,除了他在《隆中对》中分析荆州地区的经济军事优势外,在当时,荆州还有三个优势,第一,它是江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东汉时江南共分为四州,即交州、荆州、益州和扬州(北半部在长江以北)。交州还十分荒蛮;扬州南部刚刚开发;益州虽开发较早,但隔山阻水,十分封闭;只有荆州当得起此任。第二,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商业交往的频繁,信息量远大于其他地区,身处荆州首府襄阳,最容易把握全国政治、军事变化的脉搏。第三,在军阀大混战之中,幽州、并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凉州、司州、豫州等九州都陷入长期战乱之中,荆州是少有的几个未曾波及的地区之一,因之成为士人逃难的天堂,成为全国人才的荟萃之地,从而,使得荆州更在政治文化上领先于全国。诸葛亮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小就胸怀抱负,叔父南昌被杀后,荆州就成为他逃难中的首选之地,这从他同密友孟公威的谈话中能找到印证。当孟公威准备回汝南故乡时候,诸葛亮认为离开荆州太可惜了,所以劝阻道:“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见《魏略》)这里所说的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而是指华夏的腹心地区,翻译成白话文则是:这里集中了这么多的社会精英,正是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风水宝地,应该与他们广泛接触和交流,何必要回故乡呢!听听,他对荆州是多么的热恋。 

躬耕之地不选在其他地方而选在岘山东麓的隆中是独具匠心的。这里距襄阳仅二十几华里,步行一个时辰就可到达,这既可躲开都市的嘈杂和浮华,能安心读书和思虑问题,又没有脱离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有充分的机会同上流社会的朋友们扪膝交流,能及时把握天下形势的寒热,为将来的出山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既具有了隐士的身份,却又不会为当地的名流们忘记,饱学之士的朦胧美对政治家更具有诱惑魅力。而且,刘表是妻子黄氏的姨夫,只是因为他认为刘表胸无大志,不可能在动乱中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没有利用这一裙带关系在刘表处谋取一官半职。无意中,这又抬高了他的身价。 

在军阀混战时候,诸葛亮绝不肯做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庸碌之辈,而是很想出仕。他在与朋友们长谈的时候,做官是当然的内容之一,他曾说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道:“卿等诸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见《魏略》)当石广元他们问及诸葛亮的才具可以担当什么职务时,他只是笑而不答。但是他并不隐瞒自我感觉。“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见《三国志·诸葛亮传》),是出将入相的全才。只是当时大多数人都不认同,只有崔州平、徐元直等少数人相信他的自我评价。 

“躬耕陇亩”是待价而沽的一种策略,同时也要看买家。他不肯投奔曹操并不是视其为国贼而羞于为伍,这从他与张昭等人的谈话中能看出端倪。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时,张昭曾劝说他留下来做官,他拒绝了,后来对别人解释不肯留下的原因时说道:“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见《袁子》)不能“尽亮”(即言听计从,让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才是要害,在价值取舍中,他把个人的名誉地位远远置放于国家和民众之上,只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飞黄腾达。但是,孙权处人才济济,不可能听计于一人;曹操处人才更是风云际会,才能高于诸葛亮者远非三五人,所以他不肯投奔曹操;至于刘表、刘焉、张鲁、马超等军阀,诸葛亮又看不到眼中,所以要继续观察。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刘备投奔刘表后驻节樊城,就为诸葛亮仔细观察其人提供了条件,好友徐庶投奔后,又给诸葛亮提供了大量的可靠信息。刘备有几点过人之处很值得诸葛亮委身投靠:百折不挠的精神;善于待人和礼贤下士的品德;关羽、张飞等猛将是难得的军事人才,而身边的谋士都是些庸碌之辈,最缺乏的,就是他这样的经纬之才;早已出了五服的皇室胄裔在治世时也许一钱不值,但在乱世,在皇室衰微时候,荆州、益州的刘表、刘焉不孚众望已失去人心,这几处民众的依附心理,必然会把希望寄托在皇室胄裔刘备的身上,这是获得民众支持的基础。同曹操、孙权相比较,诸葛亮出于一己私利的考虑,当然是投奔刘备最合适。但是他不肯廉价出售了自己,须抬高身份以便于能尽其才。三顾茅庐的发生,应该是他与徐庶合演的双簧。徐庶投奔刘备后,得到刘备的器重,徐庶进而推荐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这当然是得到诸葛亮同意之后才推荐的;如果诸葛亮不愿意出山或者未选中刘备,作为好友的徐庶是断然不能造次的。在徐庶他们的政治文化圈子中,还有庞士元、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何以独独推荐诸葛亮而不推荐其他诸人?当然是他们当时不肯投奔刘备的缘故。刘备说:“君与俱来。”徐庶答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徐庶的投奔刘备,客观上是为诸葛亮起了投石问路的作用。既然已经选中了刘备,当然要同徐庶谈及相见的形式,只有诸葛亮不肯沿街叫卖时,徐庶才能传递出“可就见,不可屈致”的信息,显然,这是在抬高价码。“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以上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当诸葛亮决定投靠刘备时,其心情是迫不及待的,并做着充分的应对准备,而前两次的未曾见面就有了矫揉造作的故意,依然是在抬高价码。他又谨遵了“事不过三”的古训,所以在刘备第三次相顾时候揭开门帘子走了出来。联系到五丈原前,诸葛亮为了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不顾十万大军的前途命运,以博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诸葛亮十分工于心计。刘备是否看出了双簧的把戏,我们已无法得知,但是,却也获得了破格礼贤下士的美名。刚一见面,诸葛亮就和盘托出了惊世骇俗的《隆中对》,他把天下形势剖析得那样透彻,把刘备的因应策略和将来的发展宏图都作出了精当的制定。这当然不是即兴之谈,而是做了充分准备的结果,要取得刘备的充分信任,就必须一炮打响!让买家知道物有所值。 

《隆中对》体现出一个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其恢宏磅礴的气势,鞭辟入里的分析,言简意赅的表述,都同后来事务主义者的诸葛亮格格不入,同《诸葛亮集》中的其他文章风格迥异,即令是脍炙人口的《出师表》,也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究其原因,最可能的是,在荆襄名士圈子中,讨论天下形势及人物是经常的话题之一,《隆中对》中的内容,就是很多人的集体智慧,诸葛亮只是把它做出高度的提炼与概括罢了。或者是,躬耕陇亩的诸葛亮还是局外人,局外人看人看事,超脱得多,目光容易敏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