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面和剖视的区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2)》 教师教学用书 第六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0:50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引言部分主要讲述了面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近代中国各阶层所做出的反应以及社会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西方列强在思想文化和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略,一部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们认为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不在学习之列,而西方民主政治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技术优势却可以作为当时中国学习的内容。这种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则是落伍的。
2.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在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出现了以康、梁和孙中山为代表的两大政治派别,前者主张通过改良建立有限的君主立宪制,后者则主张用革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
3.最终,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把封建帝制赶下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但封建专制阴魂不散,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反复辟、反专制的斗争。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中体西用”
该思想提出的背景、经过及实践。
理解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提出“体用”之说的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思想。
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该思想的发展、演进的过程。
以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揭开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第一页。
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待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维新派与革命派对待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态度差异。
西方民主思想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意义与今天西方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意义有根本的不同。
学生自学、参与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从“中体西用”到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过程,就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从“中体西用”的思想到学习西方民主制度思想的发展过程。
难点
洋务派、维新派与革命派对待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态度差异。
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面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中国各阶层所作出的反应以及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化。总体来说,中国人最先提出的是“中体西用”的思想,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而对西方的民主制度是持排斥态度的;在随后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里,虽然其具体内容不同,但都有了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内容,并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有了一些改造。本课的两目内容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面对西方思想的传入,从坚持“中体西用”到吸收和借鉴西方的民主政治的变化,说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是破坏,破坏了中国主权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另一方面则是建设,加速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第一目 “中体西用”
面对西方的侵略,西方文化对中国冲击日益强劲的形势下,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最早作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他们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本目介绍了“中体西用”主张提出的背景、经过及其实践。
(1)“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强,先后发动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大规模的战事,并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在遭到西方的军事、政治、经济的进攻的同时,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日益强劲的冲击。
(2)“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经过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产生:鸦片战争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寻求抵抗西方侵略对策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方科技的优越性,于是提出了以学习西方科技为核心的思想。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如何处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洋务运动兴起时期,冯桂芬第一次正面论述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伦常名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不得改变;而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和技艺则是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早期的维新派人物郑观应也有类似的观点。这些人物虽然没有正面提出“中体西用”的概念,但其思想的核心就是“中体西用”,由此说明“中体西用”的思想实际上已经提出来了。
“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提出:维新运动时期,该概念被正式提出。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的“伦常名教”为立国之本,在这一前提下,再学习利用西方近代在科技文教等领域先进的东西。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赞成维新的清朝大臣孙家鼐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其中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详细地阐释了他的“中体西用”思想,成为当时论述“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作。但在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成为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
教师也可以补充说明对于这些知识分子作出“中体西用”的反应的客观评价:一是面临西方强大的军事入侵和政治威胁,中国知识分子被迫面对早以传入中国、但为当初中国知识界和政界所不屑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他们的评价更多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政治判断,而不是文化和思想上冷静的思考与鉴别。在强大的“爱国”和“卖国”的政治氛围中,这些最早作出反应的知识分子不可能冷静、理性地分析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利弊长短,他们没有把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列入学习的之列,而把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技术优势作为当时中国的学习内容。二是主张这种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看不到西方技术、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专制的传统体制,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切实际地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就可以用封建专制的政体同西方列强对抗到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思想主张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无疑是爱国的,但从世界发展潮流来看则是落后、迂腐的。
(3)“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中体西用”思想在清朝末年曾作为统治者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过实践:洋务运动就是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主旨的一场改革运动;在清末新政开始的几年里,“中体西用”思想也是其指导思想。
第二目 “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本目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思想文化的进攻,晚清社会各阶层都作出了反应:洋务派和顽固派虽然在学习西方技术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对西方民主政治都持排斥态度;早期维新派具备一定的民主政治思想,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的深化,他们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推崇民主共和制,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适当的改造。
(1)洋务派和顽固派
两派的分歧:洋务派认为应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长技”来“自强”;顽固派则坚持认为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违背了“祖宗成法”和“立国之道”。
两派的共同点: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统治集团,所以都主张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纲常名教”,都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2)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认为西方国家的“君民共主”制度最好,说明早期的维新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政治思想。
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有了明显深化,作为这方面代表人物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羡慕和学习,而且打算进一步付诸实践,呼吁实行“变政”。但是,他们所宣传和主张的依然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3)资产阶级革命派
反应:推崇和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比维新派有了明显的进步。
表现:一是在兴中会誓词里,就有了“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表明了他们对民主共和制的向往。二是20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许多的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他们创办报刊、翻译西方社会政治方面的名著等。其中邹容在《革命军》中呼吁革命,宋教仁在认真探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基础上,绘制了他心目中的共和制度和议会政治的理想蓝图。三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西方民主政治进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如孙中山设想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政治革命”和解决民生主义问题的社会革命同时进行,这就是针对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现实,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的适当改造的结果。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一 问题探究讨论
问题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是怎样产生和发展演变的?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鸦片战争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以学习西方科技为核心的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产生了;洋务运动兴起时期,冯桂芬和早期的维新派人物郑观应的思想的核心就是“中体西用”;维新运动时期,该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主要代表人物有赞成维新的清朝大臣孙家鼐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而从维新派开始到革命派,他们都超越了这一界限,已经正式提出了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主张。
发展延伸:告诉学生西方民主思想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意义与今天西方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社会的意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的时候,中国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所以它给中国带来的是进步与发展。而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制度相对于西方的社会来说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所以我们要谨防西方的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侵袭。
设计方案二 学生通过访谈参与课堂
内容选择: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具体安排:在学生熟练掌握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反应内容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洋务派和顽固派、早期的维新派、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然后让一名学生担任记者,随机对各小组的同学进行采访,对各小组代表回答的情况由学生代表评判组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判,教师点评。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活动将学生通常认为是呆板的历史生动化,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并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记者同学,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其组织和协调能力。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 关于本课导入
通过对专制思想和民主思想以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民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用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同时,在近代社会里,许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是反反复复,充满着坎坷与曲折。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近代的中国社会,来探讨面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
教学案例二 关于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他们首先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在实践中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归于失败。进而维新派和革命派又提出了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想法,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甚至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借鉴。历史就是在不断地否定中得到发展和进步的。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中体西用”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解题关键:“中体西用”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关键是要深刻理解这里的“中学”和“西学”以及“体”和“用”的含义。
思路引领:将“中体西用”理解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既要明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身的含义,又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清楚。
答案提示:“中学为体”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的“伦常名教”为治国之本;“西学为用”就是学习西方近代在科技文教等领域先进的东西。其中“中学”是根本和前提,西学是辅助和补充。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怎样宣传和利用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
解题关键: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宣传”和“利用”两个词。宣传是对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直接传播,而利用则有可能是加以改造并为实践直接服务。
思路引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学说既有宣传又有利用,回答时只需要分别说明清楚就可以了。
答案提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宣传主要有:在兴中会誓词中,革命派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想法,表明他们对民主共和制的向往;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的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纷纷创办刊物,翻译西方社会政治方面的名著,以西方民主的思想为武器,掀起鼓吹反清革命的热潮。其中以邹容和宋教仁最为著名。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利用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借鉴。如孙中山提出在中国同时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二、学习延伸
比较分析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的态度。
解题关键: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之间可供比较的方面可能比较多,但本题只要求比较它们在对待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的态度的相同和不同。
思路引领:本题需要比较的派别很多,而且有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所以要求回答问题时应把握程序,争取作到不遗漏所需比较的方面。
答案提示:洋务派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不同: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对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持反对态度;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相同:都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反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不同:维新派所宣传和主张的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比维新派进步,他们所推崇和要学习的是民主共和制。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贵亮)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魏源在《海国图志原叙》中论驭夷、制夷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曰:“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故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古之驭外夷者,诹以敌形,形同几席;诹以敌情,情同寝馈。
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非无形之兵也。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人心之积患如之何?非水,非火,非刃,非金,非沿海之奸民,非吸烟贩烟之莠民。故君子读《云汉》、《车攻》,先于《常武》、《江汉》,而知二《雅》诗人之所发愤;玩卦爻内外消息,而知大《易》作者之所忧患。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
……吾皇仁勤,上符列祖,天时人事,倚伏相乘,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此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其一;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传》曰:“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叙《海国图志》。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
版,第78~79页。
冯桂芬论制洋器以自强
魏氏源论驭夷,其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无论语言文字之不通、往来聘问之不习,忽欲以疏间亲,万不可行。且是欲以战国视诸夷,而不知其情事大不侔也。魏氏所见夷书、新闻纸不少,不宜为此说,盖其人生平学术喜自居于纵横家者流,故有此蔽,愚则以为不能自强,徒逞谲诡,适足取败而已,独“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为得之。
夫九州之人,亿万众之心思材力,殚精竭虑于一器,而谓竟无能之者,吾谁欺?惟是输、倕之巧至难也,非上知不能为也;圬镘之役至贱也,虽中材不屑为也。愿为者不能为,能为者不屑为,必不合之势矣,此所以让诸夷以独能也。道在重其事,尊其选,特设一科以待能者。宜于通商各口拨款设船炮局,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以授众匠,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廪其匠倍蓰,勿令他适。
夫国家重科目,中于人心久矣。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帖、楷书无用之事,又优劣得失无定数,而莫肯徙业者,以上之重之也。今令分其半,以从事于制器尚象之途,优则得,劣则失,划然一定,而仍可以得时文、试帖、楷书之赏,夫谁不乐闻?且其人有过人之禀,何不可以余力治文学、讲吏治,较之捐输所得不犹愈乎?即较之时文、试帖、楷书所得不犹愈乎?即如另议,改定科举,而是科却可并行不悖,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上好下甚,风行响应,当有殊尤异敏,出新意于西法之外者,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0页。
张之洞论变法
变法者,朝廷之事也,何为而与士民言?曰:不然。法之变与不变,操于国家之权,而实成于士民之心志议论。试观曾文正为侍郎时,尝上疏言翰林考小楷诗赋之弊矣[《文集》卷一],及成功作相以后,若力持此议,当可成就近今三十年馆阁之人材,然而无闻焉,何也?大乱既平,恐为时贤所诟病也。文文忠(文祥,清谥文忠。)尝开同文馆,刊公法、格致各书矣,以次推行,宜可得无数使绝国识时务之才,然而曲谨自好者相戒不入同文馆,不考总署章京,京朝官讲新学者阒然无闻,何也?劫于迂陋群儒之谬说也。夫以勋臣元老,名德重权,尚不免为习非胜是之谈所挠而不睹其效,是亦可痛可惜者矣!又如左文襄(左宗棠,清谥文襄。)在闽创设船政,在甘创设机器织呢羽局;沈文肃(沈葆祯,清谥文肃。)成船政,设学堂,与北洋合议设招商局;丁文诚(丁宝桢,清谥文诚。)在山东、四川皆设制造洋枪枪弹局,此皆当世所谓廉正守道之名臣也,然所经营者皆是此等事,其时皆在同治中年、光绪初年,国家闲暇之时。惜时论多加吹求,继者又复无识,或废阁,或灭削,无能恢张之者,其效遂以不广。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第125~126页。
郑观应论议院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志必乖违,力以权分,权分而力弱。虽立乎万国公法之中,必仍至于不公不法,环起而陵蔑之。故欲藉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每有举措,询谋佥同,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朝野上下,同德同心,此所以交际邻封,有我薄人,无人薄我。人第见其士马之强壮,船炮之坚利,器用之新奇,用以雄视宇内,不知其折冲御侮,合众志以成城,致治固有本也。
考议政院,各国微有不同,大约不离乎分上下院者近是。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部大臣任之,取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取其近于民也。选举之法,惟从公众。遇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君,以决从违。如意见参差,则两院重议,务臻妥协而后从之。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以为当共仔肩,襄办军务。设无议院,民志能如是乎?然博采旁参,美国议院,则民权过重,因其本民主也。法国议院,不免叫嚣之风,其人习气使然。斟酌损益,适中经久者,则莫如英、德两国议院之制。英之上议院,人无定额,多寡之数,因时损益,盖官不必备,惟其贤也,其员皆以王、公、侯、伯、子、男及大教师与苏格兰世爵为之,每七年逐渐更易,世爵则任之终身。下议院议员则皆由民间公举,举员之数,视地之大小,民之多寡,举而不公,亦可废其例,停其举,以示薄罚。下议院为政令之所出,其事最繁,员亦较多,大约以四五百人为率。惟礼拜日得告休沐,余日悉开院议事,大暑前后,则散院避暑于乡间,立冬或立春,则再开院。议员无论早暮,皆得见君主。上议院人员独见,下议院人员旅见。议院坐次,宰相大臣等同心者居院长之右,不同心者居左,中立者则居前,横坐各国公使,入听者皆坐楼上。德之规制,大概亦同。盖有议院揽庶政之纲领,而后君相臣民之气通,上下堂帘之隔去,举国之心志如一,百端皆有条不紊,为其君者,恭己南面而已。故自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卷5,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第14~15页。
康有为论“雍塞”之弊
夫中国大病,首在壅塞,气郁生疾,咽塞致死,欲进补剂,宜除噎疾,使血通脉畅,体气自强。今天下事皆文具而无实,吏皆奸诈而营私,上有德意而不宣,下有呼号而莫达。同此兴作,并为至法,外夷行之而致效,中国行之而益弊者,皆上下隔塞,民情不通所致也。夫以一省千里之地,而惟督抚一二人仅通章奏,以百僚士庶之众,而惟枢轴三五人日见天颜。然且堂帘迥隔,大臣畏谨而不敢尽言,州县专城,小民冤抑而未由呼吁。故君与臣隔绝,官与民隔绝,大臣小臣又相隔绝,如浮屠百级,级级难通,广厦千间,重重并隔。夫天下万物之繁,封圻千里之广,使督抚枢轴皆是大贤,然是数人者,心思耳目所及,必有未周,才力精神之运,必有不逮,以之运骤四海,措置百务,已狭隘不广矣。况知人之哲,自古为难,唐帝失之于共、兜(唐帝,即唐尧。共、兜,即共工、兜。),诸葛失之于马谡。任用偶误,一切乖方,而欲倚之以扶危定倾,经营八表,岂不难乎!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伪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
──康有为:《公车上书》,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第50页。
邹容呼吁革命
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我同胞中老年、中年、壮年、少年、幼年、无量男女,其有言革命而实行革命者乎?我同胞其欲相存、相养、相生活于革命也。吾今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邹容:《革命军》,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第250~251页。
2.课文注释
“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缩语。这是中国近代特别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主要是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密切关涉到政治思想领域。受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魏源辈“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虽然已包含着对中西双方各自“长”“短”的初步比较判断,但还不能明确地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之际,这种思想观点开始出现。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一语,一般被看作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最早表达。当然,这中间也没有直接使用“体”、“用”等字眼。以后多年间,从洋务派到早期维新派的一些人物,多有类似的表述。如王韬所说的“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薛福成持论的“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郑观应阐述的“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最早直接使用“中体西用”概念的,一般认为是一个叫沈寿康(字毓桂)的人,1895年他在《万国公报》第75期上发表的《匡时策》中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年,任清朝工部尚书的孙家鼐在《遵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说:“今中国创立京师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虽然是就教育方针而言,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更广义上的文化观。在维新运动时期,中体西用说颇为流行,甚至连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也说过“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之类的话。不过,维新派“中体西用”论的实际含义与洋务派有明显不明,实质上已经突破旧框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洋务派人物“中体西用”论的集大成者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张之洞,而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劝学篇》。
张之洞的《劝学篇》
撰成和刊行于维新运动走向高潮时的1898年春,计四万余字,包括二十四个分篇。又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所谓“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本”是指维护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对此要坚决维护,不容动摇;“通”则是指诸如工商、学校、报馆等事,不必拘泥,可以灵活变通。内、外篇即主要是从这两个不同方面来分别阐述的。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等九个分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等十五个分篇。全书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为核心观点。所谓“旧学”是指《四书》、《五经》之类内容;所谓“新学”是指“西政、西艺、西史”之类内容,可见与“中体西用”中的“中学”与“西学”是基本对应的,所以,通常是把张之洞《劝学篇》的主旨用“中体西用”来概括,认为《劝学篇》集“中体西用”思想之大成。
早期维新派及其思想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一些曾依附和积极参与洋务的开明士大夫,对西方国家情况的了解日益拓展,不但看到其“长技”方面,而且开始察觉到人家在政治制度方面也比中国进步,因而他们关于学习西方的主张,以及更广范围上的政治思想,较前有所进步,具备了初步的维新思想。通常称他们为“早期维新派”,以示与康有为等一派维新人物相区别。早期维新派的典型人物如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与洋务派比较,他们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明显增强。这个派别的人物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借以攫取诸多侵略权益表示忧愤,认为这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祸患,是造成中国贫弱的重要原因,有着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呼吁要发愤自强,讲求武备,以抵抗列强的武装侵略。与此同时,还主张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列强进行“商战”,保护中国的利权。他们通过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比较,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性,觉察到落后的政治制度是造成中国贫弱的又一根源,初步产生了在政治制度方面学习、借鉴西方的愿望。他们赞赏性地介绍西方民主政治方面的情况,甚至提出在中国实行议会制的主张。当然,总的看来他们还是认为“君民共主”、“君主立宪”的制度最好,最适合中国借鉴。早期维新派还对洋务运动的局限和弊端有所体察和认识,对其从某些方面提出批评。如认为洋务派的练兵自强,存在门户和派系畛域,又缺乏统一的军制,难以有御外的实效;洋务派所办军工、民用企业弊端重重,腐败现象严重,无法达到求强求富的目标,应努力发展商办企业。他们对顽固派的守旧思想更有尖锐的批判。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不过,因为他们多是从洋务派阵营中分化而来,与洋务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想上仍然打着洋务派的深刻烙印,其维新思想还是相对朦胧和处于较低层次的。
君主立宪制是怎样一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它比民主共和政体所能体现的民主性要差,这种政体是以君主(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其权力要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议会和宪法的限制。从世界历史的范畴看,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以后,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实行改良变制的国家多仿效这种政体。由于各国具体条件上存在的诸多差异,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君主的权力和地位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和“议会制君主立宪”两种类型的划分。前者君主的权力较大,往往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甚至宪法也要“钦定”,议会成为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首相由君主任命,内阁成为君主行使政权的机构。这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像 历史上的德国和日本,都曾是典型的二元君主制国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保留的君主权力较弱,它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能直接支配国家政权,成为“虚位元首”,主要是代表国家进行礼仪活动,由议会中产生的内阁行使实际权力,而内阁又须对议会负责。这种政体越来越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采取的主流形式。而从当年中国主张君主立宪的情况看,多属倾向于采取二元制君主立宪者,要以德国尤其是日本为样板。
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宣传家群体
在清末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涌现许多著名的宣传家,国内的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是他们活动最为集中的两个地方。其中有的人是由传统的士子转变而来。如蔡元培本为清朝进士,章太炎虽然不求科举功名,但早年接受的也完全是旧式教育。他们都是在时势的感召下,思想逐渐趋新,终于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更多的人则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像邹容、陈天华、宋教仁、秋瑾等都是典型人物。当时革命活动的主要途径,一是进行武装斗争,再就是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二者相辅相成。就宣传方面来说,创办刊物,著书撰文,翻译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和有关国家民主革命的历史,是其重要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从20世纪初年,即开始形成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热潮,课文中提到的邹容及其所撰写的《革命军》,在这中间即十分显著。
3.学术观点
关于“中体西用”问题
关于它的内容性质,一般是把它看作洋务派人物的典型思想主张,是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虽然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都不曾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明确表达,但“中本西末”、“中主西辅”、“中道西器”之类的说法都与之大旨略同,可以用它来概括。这一命题是要求在保持和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学习利用西方科学和某些文教事项,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变法”。从其作用看,它与顽固派连“西用”也拼命反对的守旧思想主张相对抗,以“体用”的独特构架,把西学(主要是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纳入中学体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结构,传播了西方近代文明,推进了洋务改革,并在一定范围内冲击了封建旧传统。但这种观念,仍是建立在以传统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理解上都有很大的片面性,并且把各自的“体”“用”割裂开来,矛盾和局限性越来越凸显,难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以至成为推行维新变法的一种障碍。(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0页。)特别是张之洞的《劝学篇》,更成为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因而维新派人士对《劝学篇》的刊行,深为反感,痛加指斥。这也是过去多年间为人们所一般认同的。
与上述观点不同,有学者认为,“中体西用”与“中本西末”的涵义是有明显不同的。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三十多年间,洋务政治家和洋务思想家在论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本”、“末”这对相对的概念来表达的,居主流地位的还是“中本西末”论,这样,就不好硬说,“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了。(戚其章:《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至于就严格意义上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术语来说,是甲午战争以后才流行开来,连维新派人士也用此说,这是学界能够认同的。不过,有学者特别注意到,维新派的所谓“中体西用”论的特殊性。认为康有为辈不过是借以表明他们对中学西学持并重而不偏不倚的态度,这只能看作是一种表态式的言词罢了,其实他们的思想行为对于“中体西用”论的突破已经无从掩饰,再作什么拥护“中体西用”之类的声明,也难以使人相信了。尽管维新派思想家们还时常得用“中体西用”的口号,尽管为时代条件所限他们着力新建的文化观中还包含着众多的杂质、惊人的混乱、纷纭的歧见,以及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不断产生着摇摆与分化,但是应当说,作为维新思潮主体的康梁“新学”,就其实质而不就其声明来看,它已经不是“中体西用”论的拥戴者,事实上已成为其掘墓人。(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关于宋教仁及其议会政治
在这个问题学术界曾有过明显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宋教仁不是一个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武昌起义前,他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一定距离,被称为“二民主义者”。武昌起义后,他迁就眼前事变,已经不再革命了,政治上他由革命变成了改良;在实践上他沉醉于议会制度;在思想上对袁世凯抱有幻想。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拥袁”的政治前提下进行的。他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进一步由激进退到妥协,反映了他不是随着历史脚步前进的。他最后成为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代表人物和牺牲者,至死还“望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他的悲剧,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破产,都是不可避免的。
与上述观点不同,有学者认为,宋教仁是辛亥革命前后一个标准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虽然和孙中山思想有差异,但未做过有损于革命的事情,辛亥革命后他的妥协性有所上升,但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性。和同期的革命党人相比,他全力推进议会政治的实施,维护临时约法,主张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恰是他高明的地方,这是他成为当时风云人物的主要原因。他同意袁世凯当总统,但并不能得出“拥袁”的结论,他曾强烈地表示对袁世凯的不满和批评,而且想尽一切办法来限制总统的权力,最后他被暗杀的客观现实正是他与袁世凯矛盾尖锐化的反映。宋教仁是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英勇奋斗的值得怀念的革命家。(以上主要据《中国历史学年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34页的撮述。)他为争取真正的民主共和而流血,没有理由苛责他为“议会迷”。(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08、511页。)
4.图画说明
魏源
这是魏源的一幅画像。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字默深,道光进士,治今文经学,重经世致用。他是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代表作《海国图志》中,提出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张之洞
这是张之洞的照片。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同治进士,曾为清流派人物,后相继出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他是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所作《劝学篇》一般被认作“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作。他也是清末新政的基干人物之一,曾任军机大臣、大学士。
李鸿章
这是李鸿章的照片。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曾从学于曾国藩,并做过曾国藩的幕僚,后成为淮军统帅,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洋务派著名领袖。
5.参考资料目录
①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②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③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熊月之:《中国近代史民主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⑥陈旭麓、费成康:《邹容与陈天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董丛林)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谭嗣同民主思想的特点。
理解康有为、梁启超民主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民主对于近现代社会进步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
民主思想相对于封建专制思想而言是巨大的进步。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造以及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评价。
正确理解三民主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孙中山民主思想和康有为民主思想的不同点。
不管是近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追求民主是永恒的主题。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难点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之间的比较。
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空前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挽救危机和改造国家的民主思想。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最终归于失败;革命派代表孙中山则主张实行民主革命,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最终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总体来说,虽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没有能够立即完成改造中国社会的重任,但它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第一目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本目分别介绍了维新派各代表人物的民主思想内容和发展变化,以及对他们思想的评价。从康有为、梁启超到谭嗣同,不同人物的民主思想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的。
(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产生背景:虽然康有为最初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但青年时期出游香港的经历,为其民主思想打下了基础;后来的潜心研究西学,使他逐渐形成了包括民主思想在内的维新思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学思之窗”里的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主要内容:其民主思想的核心是君主立宪。其主要内容首先是“托古改制”的理论,该理论通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古朴道理论述了维新变革的必要性,以“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之说来说明中国由君主专制进入君主立宪的必然性,并通过将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来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
其次是其变法维新的纲领和具体方案。通过向皇帝上书或者为人代笔撰写奏章以及编译《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进呈皇帝等途径提出。主要内容是主张学习西方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发展变化:从百日维新前夕开始,不再提及设议院、立宪法的主张,而是主张在宫中设立“制度局”。一方面通过“制度局”可以指导全国的变法,另一方面“制度局”下设的各分局可以具体处理各方面事务。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成分。
(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主要内容: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揭露了君权神授的荒谬性和军权至尊的不合理性;把“伸民权”与“广民智”联系起来,认为要想“伸民权”必须先“广民智”。
发展变化: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思想一度更趋进步,认为应大力发扬自由民主,主张在中国接受并实施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学说。
(3)对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的评价
他们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作为资产阶级的政体形式,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而言,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由于其主张保留皇帝,只是在原有的政治制度上的一种改良,又与民主共和有着明显的区别。
(4)谭嗣同思想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的维新思想家,谭嗣同的思想最为激进,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色彩。
第二目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本目介绍了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的民主政治加以改造和借鉴,以及三民主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对孙中山的民权思想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本目的学习我们将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获得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1)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其中的民权主义最能够体现他的民主思想,兴中会建立时提出的“创立合众政府”和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都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民权主义作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根本”,主要内容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而且还要注意防止帝制的复辟。
(2)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造和借鉴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并不是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生搬硬套,他们将西方的民主政治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孙中山曾设计中国新的政治制度是“五权分立”,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行的“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
(3)三民主义思想各内容之间的关系
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三者紧密结合,不能截然分开:其中推翻清朝的民族革命(民族主义)和颠覆君主专制的政治革命(民权主义)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而政治革命(民权主义)和社会革命(民生主义)也要一次完成;总体说来,这三种革命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反对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
(4)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评价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具体表现为:从其最终的政治目标看,它能够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
当然孙中山所认识和要求的民主,仍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他只是代表广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三民主义中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等。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 问题探究讨论
问题提出: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相同点主要是他们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不同点主要是康有为的民主思想是通过传统的经学的包装和掩饰下提出来的,用传统经籍甚至孔子来证明自己变法的合理;而梁启超则显得更加激进,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揭露了君权神授的荒谬性和军权至尊的不合理性。综上所述,说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既有相同的一面,又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发展延伸:通过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的比较,一方面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他们思想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 关于本课导入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都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从魏源到冯桂芬,从孙家鼐到张之洞,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他们经过艰苦的探索,最终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去了解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怎样产生并逐渐成熟的。
教学案例二 关于三民主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三者紧密结合,不能截然分开,这三种革命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反对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
三民主义中,民族革命是前提和基础,只有推翻了少数满族人专政,才有可能结束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政治革命是核心和关键,因为孙中山毕生为之努力的就是希望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社会革命是必要的补充,既然孙中山所希望建立的国家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家,为了避免出现少数社会富人专制,就应该进行社会革命。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想一想,康有为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来制造维新舆论?你怎样看待它的利弊?
解题关键:本题要求探讨康有为利用儒家经典以及孔子作为自己改革招牌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这样的做法对于当时维新变法的利弊。以求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本质。
思路引领:把握康有为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儒家经典对于封建思想的重要意义,并应该注意到康有为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答案提示:当时古文经学是儒家的正统,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是变法的最大障碍。他敢于予以否定,宣布是“伪经”,这是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的尖锐批判。他又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打着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依据。反映了其思想中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
康有为的这一做法,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康有为是在“跪着造反”,而且他的思想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想想孙中山是怎样认识和借鉴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
解题关键:理解孙中山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孙中山是在反观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遗留问题后,再来规划中国革命的内容的,所以他不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思路引领:本题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作答,一是孙中山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另外就是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借鉴,回答是注意到对它们的分别分析就可以了。
答案提示:孙中山认为在数十年之后,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好革命后广大人民的生存问题,而且一时也很难解决。
他认为中国要想避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不会出现,就应当考虑到革命后的老百姓生存问题,最好是让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一起完成。孙中山的这一思想,是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借鉴。
3.请思考两人的思想各源于何处?有何异同?
解题关键:两人的思想来源可以从他们思想内容特点以及思想产生条件等方面来加以推断。
思路引领:分析其异同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全方位地认识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思想。
答案提示:康有为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孙中山的思想则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启蒙思想。
他们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但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保留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评述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解题关键:评价历史现象要坚持客观公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思路引领:本题要求我们评价是他们的民主思想,而不是历史人物本身。
答案提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它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制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相比,它主张改良和保留皇帝的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指的是“政治革命”的内容,也是他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最能够体现他的民主思想的部分。
思路引领:这里包括思想内涵本身以及思想的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提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内涵本身包括三个方面,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而且还要注意防止帝制的复辟。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兴中会建立时提出的“创立合众政府”和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
二、学习延伸
把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它们的异同。
解题关键:寻找到三者之间相互比较的组合,比如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和孙中山,梁启超和孙中山等。
思路引领:在比较三位思想家思想的时候,要通过比较分析和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提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它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梁启超的思想比康有为的思想显得更加的激进,特别是民权思想更加的突出,他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后来,他还进一步接受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学说。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但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保留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梁启超和孙中山都吸收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在民权思想方面都显得比较突出。但梁启超的思想最终仍没有突破君主立宪的思想,而孙中山则明确提出了民主共和的主张,在这方面要比梁启超进步得多。
(安徽省合肥市第26中学 甘政权)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康有为论“圣人”之制
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六年,康有为读其遗言,渊渊然思,凄凄然悲,曰:嗟夫!使我不得见太平之泽,被大同之乐者,何哉?使我中国二千年,方万里之地,四万万神明之裔,不得见太平之治,被大同之乐者,何哉?使大地不早见太平之治,逢大同之乐者,何哉?天既哀大地生人之多艰,黑帝乃降精而救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世作保,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乃据乱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国而立三世之义,而注意于大地远近大小若一之大一统;乃立元以统天,以天为仁,以神气流形而教庶物,以不忍心而为仁政。合鬼神山川、公侯庶人、昆虫草木一统于其教,而先爱其圆颅方趾之同类,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其道本神明,配天地,育万物,泽万世,明本数,系末度,小大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此制乎,不过于元中立诸天,于一天中立地,于一地中立世,于一世中随时立法,务在行仁,忧民忧以除民患而已。《易》之言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其书,口传七十子后学为其言。此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
若夫圣人之意,窈矣,深矣,博矣,大矣。世运既变,治道斯移,则始于粗粝,终于精微。教化大行,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强弱之难,无残贼妒嫉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发衔哺而游,毒蛇不螫,猛兽不搏,抵虫不触,朱草生,醴泉出,凤凰、麒麟游于郊陬,囹圄空虚,画衣裳而民不犯。则斯制也,利用发蒙,声色之以化民,末矣。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引自翦伯赞、郑天挺
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中华
书局1980年版,第78页。
康有为论俄彼得改制
今地球万国,俄地三万里为大,俄兵八百万为强,割辽之事,俄一言而日归之,吾乃以银行、铁路与之为德。虽然,乃考俄之始,乃以八万兵败于瑞典万人,乃割边地于瑞国,无学校,无练兵,无通商,无制造良工,愚冥狉榛,既蠢既顽,昧塞小弱,岌岌殆亡,固有甚于吾中国者。大彼得知时从变,应天而作,奋其武勇,破弃千年自尊自愚之习,排却群臣阻挠大计之说,微服作隶,学工于荷、英,遍历诸国,不耻师学,雷动霆震,万法并兴。昔卫文(卫文,即卫文公,春秋时卫国国君。)大布衣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材任能,是以兴卫。勾践卧薪尝胆,躬耕,夫人织,下贤厚客,振贫吊死,同营百姓,用以沼吴。彼得集而兼之,举动非常,神功超越,用是数十年而文明大辟,开地万里,为霸地球。呜呼!雷动而草木坼,其变力大者其治功大。苍萌亿亿,皆草木也,待雷而坼,于以荣华,于以参天。彼得之变力,雷力也哉,宜其坼而荣华而参天。呜呼!凡数百年一姓之国,既危既弱者,宜鉴于斯。
──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政变记序》,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第77~78页。
康有为建议仿日本以行维新
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日主以时见之,称旨则隶入制度局。此诚变法之纲领、下手之条理,莫之能易也,伏愿皇上采而用之。因日食之警,震动修德,除旧布新,择吉日大誓百司庶僚于太庙,或御乾清门下诏申警,宣布天下以维新更始,上下一心,尽革旧弊,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俾趋向既定,四海向风,然后用南书房、会典馆之例,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妙选天下通才十数人为修撰,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皇上亲临,折衷一是,将旧制新政斟酌其宜,某政宜改、某事宜增,草定章程,考核至当,然后施行。其午门设待诏所,派御史为监收,许天下人上书,皆与传达,发下制度局议之,以通天下之情、尽天下之才;或与召见称旨者,擢用或擢入制度局参议;其将来经济特科录用之才,仿用唐制,开集贤、延英之馆以待之,拔其尤者选入制度局;其他条陈关涉新政者,皆发制度局议行。盖六部为行政之官,掌守例而不任出议,然举行新政无例可援;军机出纳喉舌,亦非论道经邦,跪对顷刻,岂能讨论?总署困于外交,且多兼差,簿书期会,刻无暇晷。变法事体大,安有无论思专官而可行乎?周公思兼三王,仰思待旦。《中庸》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今有办事之官而无议论之官,譬有手足而无心思,又以鼻口而兼耳目。汰学问思辨而徒为笃行,夜行无灯,瞎马临池,宜其丛脞也。若开局讨论,专设一官,然后百度维新,可得精详。其新政推行,内外皆立专局以任其事。
一、法律局,考万国法律公法,以为交涉平等之计,或酌一新律,施行于通商口岸,以入万国公法之会。
二、税计局,掌参用万国之税则,定全地之税、户口之籍、关税之法、采禄之制、统计之法、兴业之事、公债之例、讼纸之制。
三、学校局,掌于京师。各直省即书院、佛寺为学堂,分格致、教术、政治、医律、农矿、制造、掌故、各国语言文字诸科,别以大小,公私并立,师范、女学而广励之,其有新书、新艺、新器者,奖劝焉。
四、农商局,掌凡种植之法、土地之宜、垦殖之事、赛珍之会、比较之厂,考土产,计物价,定币权,立商律,劝商学。
五、工务局,掌凡制造之厂、机器之业、土木之事。
六、矿政局,掌凡天下一切矿产,开矿学,定矿则,凡开矿者隶焉。
七、铁路局,掌天下开铁路事。
八、邮政局,掌修天下道路及信、电报之事。
九、造币局,掌铸金、银、铜三品,立银行,造纸币,试其轻重。
十、游历局,掌派人游学外国,一法一艺,宜得其详,其有愿游学者报焉。
十一、社会局,泰西政艺,精新不在于官而在于会,以官人寡而会人多,官事多而会事暇也,故皆有学校会、农桑会、商学会、防病会、天文会、地舆会、大道会、大工会、医学会、各国文字会、律法会、剖解会、植物会、动物会、要术会、书画会、雕刻会、博览会、亲睦会、布施会,宜劝令人民立会讲求,将会例、人名报局考察。
十二、武备局,掌编民兵,购铁舰,讲洋操,学驾驶,讲海战。
十二局立而新制举。凡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皆交十二局施行。
──康有为《杰士上书汇录》,引自清华大学历史系编: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版,第555~556页。
孙中山阐释革命纲领
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军政府特为其枢机而已。自今以往,国民之责任即军政府之责任,军政府之功即国民之功,军政府与国民同心戮力,以尽责任。用特披露腹心,以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布告天下: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三)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引自翦伯赞、郑天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第279~280页。
孙中山的宪法构想
“宪法”二字,近时人人乐道,便是满洲政府,也晓得派遣奴才出洋考察政治,弄些预备立宪的上谕,自惊自扰。那中华民国的宪法,更是要讲求的,不用说了。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英是不能学的,美是不必学的。英的宪法所谓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不相统。这是从六七百年前由渐而生,成了习惯,但界限还没有清楚。后来法国孟德斯鸠将英国制度作为根本,参合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家之学。美国宪法,又将孟德斯鸠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更分得清楚,在一百年前,算是最完美的了。一百二十年以来,虽数次修改,那大体仍然是未变的。但是这百余年间,美国文明日日进步,土地财产,也是增加不已,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下册,第291页。
2.课文注释
康有为是怎样逐步走上学西方、倡维新道路的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达初,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教育,青年时曾受业于岭南名儒朱次琦。他逐渐对整日埋头于故纸堆中而汩其灵明的学习产生厌倦,于是闭门静坐,养心调神,有“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然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的非常感触。又入西樵山,居白云洞,研习佛、道之书,“以养神明,弃渣滓”。这实际反映了他对传统的学业和思想产生怀疑和厌弃心理,要另寻他途但一时又无明确目标的一种迷茫情状。正在此际,他与朋友的交往中初步接触到正在酝酿的维新改良思想,又到香港作短时游历(时在1879年),亲眼见到资本主义文明的气象,开始觉察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封建制度先进,萌发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愿望。他大购西学书籍,孜孜研读,以往关于传统经典的学术径向也发生转变,由崇古文经学变为尊今文经学,显露出要借今文经学阐发“微言大义”的追求。中法战争的爆发,进一步激发了康有为“感国难,爱民生”的情绪,他更加紧探索挽救之道。1888年,他利用赴北京参加考试的机会,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政治主张。但这次上书为顽固派反对,没有被光绪帝看到,并且备受顽固派的攻击和嘲讽。但康有为并不灰心,此后在几年的时间里,居于广州设馆讲学,培养了一批维新同道,并且撰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他“托古改制”的理论基础。受甲午战争清朝方面失败、被逼签严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种局势条件的刺激,康有为于1895年5月初领导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正式开场的帷幕。在此后几年领导维新运动的实践中,更不断丰富和完善他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资源,来变法改造中国的思想,以至最后借助光绪皇帝进行推行变法的尝试。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自幼聪颖异常,以“神童”闻名乡里,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康有为在广州设馆讲学,梁启超闻而前往试探,被康有为的说教折服,遂投其门下,被引导走上维新之路,并逐步确立起维新思想。在以后多年间,梁启超在维新宣传策动方面是一员健将,尤其是阐发民权思想更显卓异。维新运动中,梁启超对民权思想即时有阐发。他以资产阶级进化为理论根据,改造性地利用“公羊三世说”(这也是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外装,阐说按照三世相演、循序以进的原则,当今历史必将进入人民为政之世,而兴民权就要设议院,就要广民智。认为“权者生于智者”,“权之与智相倚也。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当然,这一时期他所倡导的“民权”与“民主”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也有很大不同,他是要在实行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的前提下兴民权,因而提出“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这样,所谓“兴民权”就有很大的间接性。戊戍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海外,但其维新思想并没有因此消弭,反而有新的发展,从其民权思想来看,更为旗帜鲜明,他所操办的《清议报》,甚至以“倡民权”为“独一无二之宗旨”。这时他大力阐说“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批判长期的封建专制造成的奴隶思想意识,认为在以家为国的专制统治下,中国人“曾不知天地间有所谓民权二字”,几千年来在中国只有奴隶而无“国民”,应改变这种状况,国人要具“国民”的自觉性,树立权利义务观念。这样,他的民权观显然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当然,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革命派的民主思想更为典型和深刻,相形之下,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不免相形见绌,不过,两者之间并不是仅有抵悟,更有相通和共同之处。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
在孙中山所创立的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一般认为民权主义是核心,它居于最高层次。早在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时期,他的这种思想已初步具备。兴中会入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民族主义范畴的内容,“创立合众政府”则为民权主义范畴的内容。当然,这个时候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尚没有形成,如果说,“反满”的民族主义尚可以说具有较为明确而坚决的目标,那么此时的民权主义的方案相对朦胧,“合众政府”将来在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孙中山还不可能有具体设计,只是依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模式怀抱的一种大概理想。到1905年同盟成立,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中间,前八个字在兴中会誓词中即有,而以“创立民国”取代了兴中会誓词中的“创立合众政府”,特别是加上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内容。实际上,这决不是仅仅较前的增项丰富,即使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内容也都大为拓展和精细化,这表现在孙中山等人此期在诸多重要文献中对三民主义所作的阐释。就民权主义而言,《军政府宣言》中就设计出这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显然,这是孙中山既借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有政权模式,又取法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有关理论(如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述中的有关理论),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作出的设计。在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有些环节上的创造性很明显,譬如“五权分立”就不失为典型的例子。
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
“五权分立”是孙中山提出的一种宪法原则。它是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有特色的具体创造。“五权分立”是在西方通行的“三权分立”政权模式基础上,根据中国的情况,为兴利除弊而作出的政治设计。所谓“三权分立”,即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个部分,其间相互制衡。在孙中山看来,这虽然在西方国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完善,但随着时代的更新,在其本土也已不尽适用,何况,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所以,“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这是孙中山在1906年12月提出的。他的所谓“五权分立”是指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再加考试(亦言“考选”)和监察(亦言“纠察”)两权,通过这两项把握好官吏的素质条件,以克服其由选举或委任途径可能造成的弊端,譬如选举的作弊、委任的任人唯亲。孙中山认为这样的“五权分立”,“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他对这种政治设计以后多年间又屡有发展性的阐述。虽然辛亥革命后并未能制定此项宪法,但在孙中山生前,最终得以载入《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作为政权建设原则被肯定下来。
3.学术观点
对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评价
有学者认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康有为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与其攻击封建专制制度的“现存关系”的变法思想相呼应和配合,直接冲击着封建经典,勇敢地剥夺其神圣的光轮,正面提出了变法主张的理论根据,于是,康有为及其著作一下子成了当时政治上和学术上的中心事件。康有为终于依靠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这两部大著作,取得了维新运动的思想领袖地位。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不仅是为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社会政治思想寻找神圣论据,而且同时还更为其实际政治、组织活动寻找理论依靠,这在当时是有很大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进步意义的。
另一方面,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反映和透露了其阶级的特征。康有为的这种“托古改制”旧形式里尽管宣传着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思想,但因为需要迁就形式,需要各种穿凿附会的方法来遵循“古训”,而阻碍着进步内容的广阔开拓,同时也使其进步论断披上了一层反理性的宗教性质的黑纱。后期,康有为的所谓“尊孔”“立教”则转化为一种维护现存社会秩序和伦常道德活动了。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中最重要的精髓和核心──历史进化的公羊三世说,要求循序渐进的进化,不能飞跃,只能渐进,不能革命,只能改良,这样的历史进化观在后期必然发展成为对抗革命的思想。(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163页。)
怎样看待康有为在戊戍年有机会接近光绪帝后思想行为的变化。
有两种差异较大、对比明显的观点。一是“倒退、”“背叛”说。认为百日维新中,康有为以自己名义上条陈、奏折,始终没有见到有开国会、行宪法的建议,凡是讲到变法要从根本上变起的地方,都是谈在宫中设制度局,讨论新政。舆论造的不少,原来康有为赞成开国会的思想是一回事,关于变法的实施政策是另一回事。道理上、原则上他认为应当立宪、开国会,政治实践上,他只主张在宫廷开制度局。一争取到接近皇帝的机会,马上就把自己的政治纲领抛到一边去了。这种背弃自己政治纲领的行动,康有为是极力坚持的。康有为曾反复强调,变法必须以日本作蓝图,其根本是开议院、行宪法,而坚决反对这样做的不是别人,又恰是他自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史稿》,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136页。)
另一种是“策略说”。认为康有为面对来自各方强大的阻力,暂不把开国会、立宪法作为首先付诸实施的主张,未始没有策略上的考虑。康有为等改良派希望先从官制、教育等方面的变法打下基础,使改良派参与和掌握政权,以后逐步实现开国会和君主立宪。而且,康有为等认为当时中国并不具备马上开国会、定宪法的条件,也是有根据的。康有为反复强调“开制度局于宫中以筹全局”,以此为过渡阶段,最终步向议会。这样看来,康有为提出设制度局未尝不是正确的建议。(林言椒、李喜所主编:《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综述。)
对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和实践的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孙中山在创建兴中会以前的一些年间,尽管具有忧国忧民、激愤于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对清朝统治的状况不满等思想表现,但总体上看,还是改良思想居主导地位,1894年上半年他《上李鸿章书》,就是典型的例证。这次上书失败,当年11月他在海外创立兴中会,以此为标志,他开始正式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其民主革命思想也开始正式确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到同盟成立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反映出其思想愈加体系化,而在他三民主义的体系中,民权主义是基础和核心。
与此不同,有学者认为,兴中会并不是一个革命团体,流传甚广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并非这个组织的誓词。孙中山在1895年至1900年间组织领导的起义,基本不具备民主革命的性质,只是以汉人取代清朝皇帝的反满运动。直到1903年以后,孙中山通过对以往运动的反省,提出著名的十六字方针,他的民主革命思想才形成体系。(林增平:《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至于其三民主义纲领的基础,有学者认为是民族主义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民权主义,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提出创立民国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具有强烈种族主义情绪的反满立场决定的。(耿云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辛亥革命的结局》,《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4.图画说明
孙中山手迹
这是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其中“创立民国”,在1905年发布的“同盟会宣言”中为“建立民国”。史界表述同盟会纲领该项通常是取“创立民国”。
谭嗣同
这是谭嗣同的照片。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其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谭嗣同博览群籍,并学习西方自然科学,鄙视科举,关怀时政,积极投身维新,成为维新派中思想上最为激进、行为上最为壮烈的人物。
5.参考资料目录
①马洪林:《康有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④尚明轩:《孙中山传》,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⑤林增平:《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⑥耿云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辛亥革命的结局》,《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预备立宪出台的历程和结果
理解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质
探究清末中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和启示
知识比较
史料解读
问题探究
加深对清朝腐朽卖国行为的认识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团体的建立;中国同盟会;论战和起义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涵义
史料解读
问题探究
从民主革命的历程中,激发立志树立救国救民精神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列强准备干涉到“严守中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功绩
列强“严守中立”的实质;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问题探究
归纳总结
认识西方列强历来都是绞杀中国革命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革命之路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辛亥革命的意义
难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质;列强干涉辛亥革命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清末中国专制与民主势力的斗争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问题:一是清末中国的民主力量是怎样与专制势力进行斗争的?二是从清末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程,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两个: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
这一课内容多,头绪复杂,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一些知识的前后比较和理清民主与专制势力斗争的线索,能够透过现象看清一些史实的本质。
第一目 “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本目介绍了清政府为挽救专制统治的两项举措一是“新政”,二是“预备立宪”。
①“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和结果。
首先分析“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背景,1901~1904年间实行的“新政”,1905~1911年间的“预备立宪”,是在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在一起,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广大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尤其是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的是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可以将“新政”与戊戌变法的背景相比,既有相同点──民族危机的加深,也有不同点是领导阶级不同,即“新政”是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而戊戌变法是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新政”内容角度看,改革官制、兵制和学制等,主要是为了取悦于列强,以表明清政府能够适应列强的需要;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等,则为了恢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社会上层对其统治的支持,笼络人心。分析结果时,要求树立一分为二的观念看问题,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更多是其局限性。由于没能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实行过程中大量增加捐税,更加促使人民不断起来反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②“预备立宪”出台的历程、实质和后果。
回顾“清末新政”时提到的背景,得出“预备立宪”目的是为遏制革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资料对专有名词如“宪政”“预备立宪”“资政院”“谘议局”“立宪派”“皇族内阁”等做一简单介绍。讲述 “预备立宪”的历程,可以采用大事年表的形式如:1905年派五大臣考察“宪政”、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设资政院谘议局、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到1911年“皇族内阁”的出台。从过程中逐步认清其真正的目的是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从而暴露了清王朝借“立宪”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使满洲贵族继续专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的实质所在。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还形成了立宪派,它是抵制革命的,主张君主立宪的。后果是立宪派分化,汉族官僚离心,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境地。
第二目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这一目内容重在讲述辛亥革命志士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历程。引导学生理清其斗争的历程即民主革命的思想传播→革命团体、政党涌现→革命党人与保皇舆论的论战和反清起义→武昌起义、清帝退位。
①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团体、政党的涌现。
20世纪初,民族危机使革命知识分子拿起了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杰出代表有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他们声讨清朝统治的罪恶,号召人民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伴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1905年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成员,组建了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要掌握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重点讲清其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突出说明: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纲的展开表述。第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即民生,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②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和武昌起义。
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与抵制革命的保皇舆论进行论战,维护和发展了三民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举行多次起义,打击了清朝政府。这主要是两方面的斗争即思想和政治斗争。尤其是一系列的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武昌起义将反清斗争推到了高潮。结局是成立了中华民国,清帝退位,清王朝终结。
第三目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本目介绍了列强对中国革命的干涉、辛亥革命的结果和意义三个问题:
①列强干涉革命的方式和步骤。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帝国主义准备干涉辛亥革命的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更担心辛亥革命会威胁其在华的实际利益;另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一贯做法。不久,帝国主义抛出了“严守中立”的政策。分析其转变的原因和实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认识到,公开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值一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很难协调行动。他们在“严守中立”伪装下积极寻找新的共同代理人──袁世凯,因为此人是个既有军事实力又有政治手腕的野心家。帝国主义想通过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达到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的目的,这也是“严守中立”政策的真正目的和实质。
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一是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二是国内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三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四是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如指使段祺瑞等采取逼宫、宣布共和等行为。
③辛亥革命的意义。
阅读教材后,归纳总结出几个方面:性质(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人民的观念的变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显示了精神(争取民主、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等)。结局是失败,主要表现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清朝末年民主与专制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资产阶级取得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初步胜利。重点需要学生掌握两个问题和两个概念。两个问题包括:一是清末中国的民主力量是怎样与专制势力进行斗争的?二是从清末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程,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两个概念包括: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和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本课重点内容。
设计方案一:问题探究讨论
问题提出:20世纪初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新政”和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学习之窗”中的材料,并指导学生回顾其背景,再展开讨论,阐述观点,最后教师总结。
主要观点:20世纪初的《辛丑条约》签订,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在一起,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广大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尤其是民主革命蓬勃发展;为取悦帝国主义,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实行的,这是借“新政”“立宪”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使满洲贵族继续专权。
学习体会:学会透过现象看问题的本质的能力。
设计方案二:师生共同参与
内容选择:计算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共存在多少年?
具体安排:让学生回顾中国专制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结束的朝代(时间),再用笔计算出其存在的时间,并与教师计算的时间进行比较。
答案提示:正确的计算方法应是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结束于1912年清朝结束,两者相加减去1(因为没有公元0年),共计2132年。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参与历史课活动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计算的能力,增长历史知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新课的导入
本课的导入可以用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的讲话作为引言: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经历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的革命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接着,引出本课内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案例二 关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总结清末革命党人是通过哪些方式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斗争的?
学生回答:一是思想斗争,章炳麟等,号召人民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三民主义;革命党人与抵制革命的保皇舆论进行论战,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是成立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是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
教师提问:从民主革命的酝酿到革命成功,前后历时一二十年,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这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说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是异常强大的,民主革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也说明反动势力最终必然要灭亡的。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清末中国的民主力量是怎样与专制势力进行斗争的?
解题关键:注意关键词“清末”、“民主力量”、“斗争”。
思路引领:清朝末年,专制势力日益强化,为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提示:(1)革命党人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发表著作,声讨清朝统治者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的罪恶,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2)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成立了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了政治纲领,后来发展成为“三民主义”。(3)革命党人同抵制革命的保皇舆论进行了论战,进一步传播了革命思想;同时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特别是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1912年初成立了中华民国。
2.从清末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程,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解题关键:“启示”是指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思路引领:清末民主与专制斗争,从形式上看有思想、组织、武装斗争等;从过程上看,经历了从失败走向胜利;从结果看,具有很大的妥协性即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答案提示:思想斗争明确,从章炳麟等号召革命,到孙中山提出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再到同保皇派论战,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步步深入人心。有统一的革命领导组织──中国同盟会。有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如经历多次武装起义失败后,终于赢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学思之窗】
1.请思考: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会出现“次长内阁”的现象?
解题关键:“次长内阁”指的是多由副部长参加内阁会议、决策等。
思路引领:注意两点,一是临时政府十个部中,有七个部的总长是立宪派或旧官僚;二是他们长期不到职,多由次长代行。
答案提示:(1)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武昌起义后,许多省份是由立宪派和封建旧官僚相勾结控制地方政权的。(2)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与妥协性决定的。
2.想一想:清政府为什么颁布这样一个“宪法大纲”?
解题关键:“宪法大纲”指的是国家的根本法的内容要点。
思路引领:《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在1908年颁布的,属于预备立宪的重要步骤之一。
答案提示:20世纪初民主革命蓬勃发展,清政府决定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大纲”是其重要的举措,目的是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借“立宪法”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保障“君上大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历史纵横】
在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为何不遗余力地支持袁世凯?
解题关键:掌握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的史实。
思路引领:主要考查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答案提示: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清朝统治风雨飘摇,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保护自己在华利益的工具,故积极支持袁世凯夺取中国的统治权。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预备立宪”?
解题关键:要知道“预备立宪”的目的,首先要清楚其背景。
思路引领:一要结合背景谈目的,二要透过现象看问题的本质。
答案提示: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迅速发展,特别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成立的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以“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2.简述辛亥革命志士反封建专制斗争的主要历程。
解题关键:反封建专制斗争即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思路引领:本题主要考查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答案提示:思想斗争方面,20世纪初章炳麟等,号召人民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三民主义;革命党人与抵制革命的保皇舆论进行论战,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成立革命的领导组织,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和中国同盟会。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最终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
(二)学习延伸
思考“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间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
解题关键:理清“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两个概念,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 “预备立宪”是在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实行的,这个骗局很快被人们识破,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行列,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即武昌起义的胜利。
答案提示:(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石银生)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我朝自开国以来,列圣相承,谟烈昭垂,无不因时损益,著为宪典。现在各国交通,政治法度,皆有彼此相因之势,而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险,忧患迫切,非广求智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是以前派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皆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暌,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又兼各国相师,变通尽利,政通民和有由来矣。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著内外臣工,切实振兴,力求成效,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著各省将军、督抚晓谕士庶人等发愤为学,各明忠君爱国之义,合群进化之理,勿以私见害公益,勿以小忿败大谋,尊崇秩序,保守平和,以豫储立宪国民之资格,有厚望焉。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引自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
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3~44页。
《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的“君上大权”
君上大权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一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一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一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一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一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一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忍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一宣告戒严之权。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一爵赏及恩赦之权。恩出自君上,非臣下所得擅专。
一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由君上委任,代行司法,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者,案件关系至重,故必以已经钦定为准,免涉分歧。
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故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一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以诏令筹措必需之财用。惟至次年会期,须交议院协议。
一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一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
──《钦定宪法大纲》,引自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58~59页。
《同盟会宣言》中号召推翻清朝,与民变革
天运岁次年月日中华国民军军都督奉军政府命,以军政府之宗旨及条理,布告国民。今者国民军起,立军政府,涤二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此不独军政府责无旁贷,凡我国民,皆当引为己责者也!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大义所在,凡我汉人,当无不晓然。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祗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引自翦伯赞、郑天挺
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中
华书局1980年版,第279页。
辛亥革命后德国外交官言列强在华竞争事
日本的大陆利益干涉到各行省的存在。但是,在这里它触及欧洲列强,包括英、美的利益。加上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据扬子江方面最近消息,日人正力图贷款予革命党政府[以中国扬子江商船队及铁路一条作为抵押]来增强其商业地位。但是,日本在大陆上权力的扩充不仅威胁英国的商业利益而且也威胁其东亚政治权力地位。在这里埋伏着英、日矛盾的一个萌芽。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而更为显著。它们将指示英国使它的中国政策要比目前格外地从欧洲观点上来安排,它们也能使它感觉与德国接近是希望的。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
──《德驻公使哈豪森上帝国首相柏特曼何尔味》,引自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下册,第331页。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中华缔造之始,而以不才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若是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刻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肝沥胆,为国民告。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者,对于满清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未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行动,整齐划一,夫岂甚难?是曰军政之统一。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以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满清时代,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以上数者,为行政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循序以进,不为幸获。对外方针,实在于是。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无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近代部分下册,第331~333页。
2.课文注释
五大臣出洋
1905年,清政府为“筹备立宪”,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先是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9月24日,他们在北京正阳门车站登车出发时,遭到化装潜入车上的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袭击,吴樾本人牺牲,而五大臣中载泽、绍英两人受伤。事发后出行之事暂时耽搁,不久调整派遣人员,除载泽、端方、戴鸿慈三人外,改派山东布政使(或说福建布政使)尚其享、顺天府丞李盛铎替代徐世昌和绍英二人,仍为五大臣,他们分两路出行,考察欧美诸多国家,1906年夏间回国(李盛铎留任驻比利时大臣)。此行有关人员除了广泛参观考察外,还得到相关书籍数百种,据此和他们的访闻所得,辑成《列国政要》和《欧美政治要义》进呈清廷,以供其作“筹备立宪”的借鉴。出洋五大臣中,除李盛铎思想比较开通外,其余几人本来对外域情况极少了解,这固然会影响其“考察”的实际成效,但通过这次出洋,思想也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刺激,有所进步,回来后一般都能站在赞同“立宪”的立场上来敦促清廷。五大臣出洋,揭开了清朝“筹备立宪”的序幕。
谘议局与资政院
谘议局是清朝在“筹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开始筹办于1907年,第二年夏颁布《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谕令各省于一年之内都要成立谘议局。其章程规定,谘议局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它在本省的职任权限、应办事件为:决议应兴应革事件;议决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事;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和督抚咨询事件;公断合解自治会争议事件;收受自治会或人民陈请事件。其组织规则,各局设议长一人,副议长二人,常驻议员若干人,余为一般议员,各有一定任期。到1909年10月,各省谘议局基本建立起来,成为立宪派人物比较集中的场所。虽然所议决事项须取得督抚同意才能生效,实际上只能提出建议而不能监督地方行政,但毕竟给有关人员提供了合法的议政场所,使立宪派在聚合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方面,有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资政院是清朝中央谘议机关,也是于1907年开始筹备,第二年出台院章,规定该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设总裁、副总裁各二人,由特旨简充,议员朝廷指定的和由各省谘议局推举的各为100人。该院的职权为议决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公债,新定法典及其修改(宪法不在其内),以及奉特旨交议的事件。议决后需请旨裁夺。资政院于1910年10月正式成立,此时清朝已处于灭亡前夕,社会动荡不安,朝政更形紊乱,资政院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但还是开会议决过一些事情,也不无维护自己职能的努力。而由于它自身缺陷和朝政大局的限制,终究难以起到议会的作用,基本上还是清政府的御用机构。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为聚合同道,发展力量,更好地发挥群体作用,在辛亥革命运动兴起的过程中,组织和拓展革命团体,成为一种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斗争手段。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就在夏威夷檀香山创建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参加者以华侨资产阶级为主。次年在香港联合进步团体辅仁文社,成立兴中会总部。到20世纪初年,随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热潮的兴起,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新的革命团体纷纷出现。仅在1904年间,就有湖南的华兴会,湖北的“科学补习所”(后有“日知会”),由江、浙、皖一带革命志士组成的光复会(在上海成立)等著名团体成立。各团体以“反满”革命为宗旨,一方面积极进行革命的宣传,一方面组织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是,这种具有地方性的革命团体规模有限,相对分散,不能适应统一领导革命斗争的需要。1905年,孙中山以兴中会为基干,联络其他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起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中国同盟会。它已经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团体,但其诞生又借助了以往革命团体的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是辛亥革命运动斗争的最为明确的目标。兴中会总部成立之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即联络广东各地会党(指秘密会社成员)、绿林和防营(清朝军队),密谋在当年(1895年)的重阳节举事,因消息泄露而失败,陆皓东等人英勇牺牲。这次起义虽未及正式举行,但拉开了革命党人武装斗争的序幕。及至1900年10月,革命党人在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队伍曾发展到二万多人,战斗坚持半月之久。1904年华兴会成立后,联络会党,拟于农历的十月初十(11月6日)慈禧太后生日那天发动起义,因消息泄露而遭镇压失败。同盟会成立后,把领导开展武装起义作为其最重要的任务,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动武装斗争的水平也逐步提高。起义频发,使清朝统治者陷入顾此失彼、风声鹤唳的境地。就较有名的起义而言,如1906年底爆发于江西、湖南边界地区的萍浏醴起义,1907至1908年间在华南沿海沿边地区举行的饶平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等,1907年徐锡麟在安徽的起义(秋瑾拟在浙江配合,未果被捕牺牲),1908年的熊成基安庆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也都打击和震慑了清朝统治者,积累了经验教训,为最后武昌起义的成功起到了奠基作用。从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所利用的力量看,有一个从开始侧重运动会党到后来侧重运动清方新军的转变。新军中的有些成员,思想趋新,经过革命党人的策动工作,有许多愿意反戈一击,愿意投向革命,除了熊成基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等典型的场次外,胜利了的武昌起义的参加者主体上也是新军中的革命者。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清朝统治者众叛亲离的危机所在。革命党人武装斗争能够最后取得胜利,与这种人心向背的条件自然分不开。
窃夺民国政权的袁世凯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字慰亭(又作慰庭)。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族,做过清军高级军官又做过漕运总督的袁甲三为其从祖父。袁世凯自幼不喜读书,成年后参加淮军,曾随提督吴长庆进驻朝鲜,后被保荐任“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官职。甲午战争期间回国在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维新运动期间首鼠两端,有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之嫌。1899年出任山东巡抚,1901年李鸿章死后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末新政扩练新军,他为练兵处会办大臣,后借改革军制扩编北洋军为六镇,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1907年调为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因为与满洲权贵集团中载沣等人发生矛盾,1901年被罢逐。他隐居河南彰德,垂钓垣上(曾居彰德城北门外垣上村,该村面临垣水),表面上安于闲适怡养,实则密切关注朝政,并紧紧地遥控着北洋军。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后,清朝面临朝不保夕的危机,只好依赖袁世凯出来收拾局面。袁世凯乘机取得控制清朝全权的地位,又得到列强支持,向革命党人方面要挟“议和”,获得有利条件。在他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挟制清帝退位,迫使孙中山向他让位,获得民国政柄,逐步走上复辟帝制的道路。1916年在举国讨伐之中死去。
3.学术观点
对清末“新政”“筹备立宪”的不同看法
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年清政府标榜实施的。或只用以指称清朝“筹备立宪”以前的几年时间里所搞内容,主要是编练新军,改制军制;兴学堂、废科举、派游学,改革学制;立法奖励工商;还有不涉及政治体制深层的机构和官制上的微调等事项。也有学者把“筹备立宪”也包括进去,把它视为清末新政的一个阶段,认为正因清政府前一阶段的新政措施达不到预期目的,才被迫又走出“筹备立宪”这一步棋。对清政府“新政”、“筹备立宪”的实质,学术界的看法也大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已经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外国侵略者要求清政府要成为俯首贴耳的奴仆,成为统治中国人民的有力工具。顽固的封建朝廷固然不为洋人喜欢,落后的封建国家机器也不能适应侵略者的需求。于是列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改变无能状态,而清朝统治者也感到自己的统治发生动摇,修补国家机器已成为清政府本身生存的重要课题。这就是其实行“新政”的奥秘所在。总之,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意图,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适应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拉拢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而随着革命运动和立宪运动的兴起,清朝统治的危机更不断加深。一部分汉族官僚为了消弭革命并从清政府分夺权力,也附合立宪,对清王朝更形成压力。清廷为了应付局面,“使皇位永固”、“内乱可弭”,在其“新政”阴谋破产后,又挂出了“预备立宪”的招牌,玩弄假立宪的骗局,最后也归于破产。(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篇》,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1、79、270~282页。)
有的论者则不认为清朝的新政、筹备立宪是“阴谋”和“骗局”,而认为晚清政府未尝不谋求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未尝不想使中国早日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化。实权人物慈禧太后确曾真诚地主张进步与革新,如果没有她的默许和支持,就没有晚清的“新政”之举。慈禧太后之后的清廷掌权者,既无力拉历史车轮倒退,更无心这样去做,他们继续慈禧太后在世时已经开始的改革。当然,不论清政府怎样地渴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它都不可能放弃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更不会自行放弃他们的统治地位。(马勇:《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这显然是说清政府从开始的新政到后来的筹备立宪,都是“真改革”。有的学者则辩证地审视,以“假维新中的真改革”(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来概括晚清最后十年所谓新政时期的情况。
怎样看待立宪派和立宪运动
一种观点认为,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没有脱离于改良派之外,依然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他们从地主、官僚、商人、买办转化而来,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特别是清朝统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就是依靠封建势力、官僚买办支持而兴起的,他们极力主张维护清朝统治,竭力阻止革命的发展,以期稳定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社会秩序,这是他们的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他们大肆宣扬“立宪救国”论,颂扬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功德”,反对革命派要推翻清王朝的暴力革命。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也注意到立宪派毕竟不同于原先的地主、官僚,他们已经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由他们开展的立宪运动,使清政不得不作出某些让步。(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282页。)
另一种观点认为,立宪派的阶级基础绝不仅仅是资产阶级上层,而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直接参加立宪运动的人中,上层人物固然反映本阶层的愿望,中下层群众同样反映本阶层的愿望,倘若立宪仅仅代表上层的利益,广大中下层群众是不会跟着上层人物跑的,根本不可能形成一个遍及全国的政治性群众运动了。立宪派进行国会请愿运动,尽管失败了,但其意义不可低估:一是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普及了宪政思想,提高了国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和爱国主义思想;二是暴露清朝当权者的真面目,使清政府丧尽人心,加速了灭亡;三是不仅使立宪派经受了一次民主运动的锻炼与考验,而且促使他们中少数激进分子与政府决裂,转变到革命立场上来;四是创造了斗争的新方式、新手段。(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115、334~339页。)
对辛亥革命结局问题的不同认识
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通常的观点认为,它既胜利,又失败。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昙花一现,政权最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见,言其胜利和失败,是就不同的意义和层次目标来说。
有的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达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应该主要从革命者所应抱负和所能负担的两项基本任务,即推翻清王朝的民族革命和建立民权政治的政治革命所完成的情况去考察: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1页。)有的论者更明确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终结,但不是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境遇,但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徐梁伯:《辛亥革命“失败说”献疑》,《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4.图画说明
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们在一起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曾被迫流亡西安的那拉氏“回銮”后,与外国的“亲密接触”自然要多起来,从她与外国公使夫人们的这帧合影上,不是也可以看出一些门道吗?
《天讨》书影
《天讨》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临时增刊,章太炎主编,1907年在日本东京刊行,一册,共136页,载文13篇另有图画若干幅,宣传排满革命,是当时影响较大的革命书刊之一。
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的楚望台军械库是起义者攻占的重要目标之一。他们在起义的当夜很快占据此处,利用这里的制高点,架炮轰击湖广总督衙门。
袁世凯与外国使节合影
这是1913年10月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后,与各国驻华使节的合影。辛亥革命前后,列强为了在中国培养新的代理人,对袁世凯取得民国政柄以及他一步步走向复辟帝制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这帧照片不失为袁世凯与外国“亲善”关系的一个例证。
5.参考资料目录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④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韩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原因新议》,《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董丛林)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袁世凯掌权;制造“宋案”和“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发动与失败
二次革命是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探究两次复辟帝制帝制活动发生与很快失败的原因
史料解读
问题探究
革命征途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进行反复斗争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活动;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反复辟活动
袁世凯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独裁、复辟帝制
知识比较
问题探究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
军阀割据局面;“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与反复辟活动;孙中山与护法运动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争夺中国的控制权;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是应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史料解读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的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难点
两次复辟帝制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发生及失败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讲述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的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帝制?革命党人是怎样与之斗争的?二是张勋复辟为什么会很快失败?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四个:洪宪帝制、护国运动、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这一课内容教材编排体系清晰,每一子目都呈现对比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分析,说明民主与专制是一项长期的斗争,最终的结论是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第一目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本目介绍了袁世凯专权和二次革命两个问题。能让我们对袁世凯走上复辟之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维护共和制的艰辛斗争。
①袁世凯专权
先简单回忆袁世凯是如何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教师总结,这决定了他必然要对内镇压革命势力,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面上拥护共和,但暗地做好镇压革命势力的准备,以实现其独裁统治。袁世凯的主要做法,先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阅读“历史纵横”材料,思考袁世凯杀害宋教仁的目的是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再次向五国银行团进行“善后大借款”,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接着又免去江西、安徽、广东三个省反对借款的都督职务,并派兵南下镇压。
②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战事主要在江西和江苏的南京进行,历时一个多月,结果革命党人失败。
第二目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袁世凯靠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后,一步步走上了独裁、复辟的道路,为此也有了反对复辟的护国运动。
①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
这一子目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介绍了袁世凯建立起独裁统治。
对内方面:第一步以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前的一段材料,指出袁世凯第二步靠卑鄙、威胁的手段,当上了正式大总统;第三步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第四步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第五步炮制新的《总统选举法》,取得终身总统有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对外方面:从课文中“二十一条的签订”的图片,说明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他复辟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为何需要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这是因为在一战期间,日本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逐步实现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便于认识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
②袁世凯指使下的复辟活动。
国内:授意亲信成立“筹安会”;组织起复辟“请愿团”,请求变更国体,制造“民意”借口。国外:阅读课文中图片“古德诺的《论共和与君主》书影” ,这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在为其复辟大造舆论。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操纵各省推举“国民代表”进行国体投票,获得“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果。阅读“学习之窗”中材料,思考“这样的投票能够真正代表民意吗?有何感想?”袁世凯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从而也把复辟帝制的逆流推到了高潮。
③护国运动
教师先解释起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高举讨袁大旗,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讨袁,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袁世凯决裂,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也反对袁世凯称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
蔡锷等策划武力讨袁行动。认识“蔡锷将军”,简单介绍他的经历,指出他能顺应历史潮流敢于同复辟逆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1915年底在云南组织护国军武力讨袁,袁世凯在战场失利、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在忧惧中死去。
第三目 “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本目介绍了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三个问题。
①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指导阅读“袁世凯之后的主要军阀派系”表,袁世凯死后,其北洋军阀公开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系。此外还有西南军阀和晋系阎锡山等,中国历史出现了非常黑暗的一页。
②张勋复辟
起因:“府院之争”即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依仗日本支持与得到美国支持的总统黎元洪之间矛盾激化。引导学生分析其实质,实质是日本和美国争夺中国的控制权。“府院之争”时,张勋以“调停”为名,率部北上拥戴末代皇帝溥仪复辟。介绍张勋其人时,指出其复辟的社会基础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张勋自任内阁议政大臣,独揽大权,史称“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遭到全国人民一致强烈反对,反复辟斗争一是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宣布坚决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军阀统治,维护共和制度;二是段琪瑞组织“讨逆军”进攻北京。结果,复辟丑剧12天即告终结,段琪瑞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实权。
③护法运动
起因:段琪瑞掌权后,对内依然实行对内独裁、对外卖国的政策,继续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南下广州,举起“护法”旗帜,电邀国会议员,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并举兵北伐,但很快失败。引导学生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一是“护法”没有多大号召力,缺少群众基础;二是孙中山没有自己的武装,而是借助西南军阀的实力;三是南北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两次反复辟(袁世凯、张勋复辟)、维护共和的斗争。重点需要学生掌握是两个问题和四个概念。两个问题包括:一、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帝制?革命党人是怎样与之斗争的?二、张勋复辟为什么会很快失败?四个概念包括:洪宪帝制、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设计方案一 比较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中华民国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比较。
具体要求:从政体、最高政府机构、最高统治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名称
政体
最高政府机构
最高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共和制—总统制
政事堂
属于总统
《钦定宪法大纲》
君主立宪制
政府(内阁)辅弼行
政属于君主
学习体会:通过比较,能发现《中华民国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无异,总统的权力膨胀到近似于皇权。
设计方案二 问题探究讨论
提出问题:护国运动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由教师总结。
主要观点:一是成功了,理由是它迫使袁世凯先是取消了帝制,不久袁世凯在忧郁中死去;二是失败了,理由是虽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但捍卫共和制的任务没有完成,之后又出现了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
教师总结:第二种观点有道理。主要从斗争的目的“维护共和制度”看,任务没有完成。袁世凯死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张勋复辟、段祺瑞专权等事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仍在继续为维护共和制进行斗争。
学习延伸: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新课的导入
本课导入可以采用复习知识(上一节的重点内容)的形式。
教师: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它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略)
教师: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同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夺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等人却倒行逆施,进行复辟帝制活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继续开展斗争。今天我们学习“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案例二 关于袁世凯专权与复辟帝制的问题
教师提问:二次革命为何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何很快失败?”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二次革命时袁世凯是有备而来,力量强大;而南方革命党人仓促应战,力量涣散。复辟帝制失败一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讨袁斗争是人心所向,得到了广泛支持和拥护;三是护国军入川作战,英勇顽强;四是袁世凯众叛亲离。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帝制?革命党人是怎样与之进行斗争的?
解题关键:理解复辟帝制和革命斗争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本题前一问重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后一问则重在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答案提示:(1)权力增大,野心膨胀;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支持。(2)孙中山发表两次《讨袁宣言》号召人们起来维护共和制度,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武力讨袁即护国运动。
2.张勋复辟为什么会很快失败?
解题关键:张勋复辟仅持续了十二天就宣告结束。
思路引领: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提示:张勋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一致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组织“讨逆军”武力讨伐。归跟到底,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学思之窗】
1.想一想,“国民代表”的投票能够真正代表民意吗?你对此有何感触?
解题关键:理清“国民代表”的真正内涵,
思路引领:找出“国民代表” 投票出台的背景、经过。感触主要是谈谈看法、认识。
答案提示:不能。因为“国民代表”投票是袁世凯进行复辟活动猖獗时,由他操纵进行国体投票的;在投票时又采用贿赂的手段,验票也是由袁世凯指使成立的参议院负责。感触:从头到尾都是骗局,民主、民意已成为一种摆设。
2.读了孙中山的这段话,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解题关键:首先要读懂材料,了解材料所针对的对象、现象。
思路引领:这是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时,对失败的原因的总结。
答案提示:感触最深的是“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孙中山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西南军阀的排挤造成的。而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护法”没有多大号召力,缺少群众基础;二是孙中山没有自己的武装,而是借助西南军阀的实力;三是西南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
【历史纵横】
“宋教仁案”是怎样暴露袁世凯奸诈险恶的真面目的?
解题关键:了解“宋教仁案”的由来去脉。
思路引领:袁世凯表面上宣称要发扬共和民主,但又害怕共和民主。
答案提示:袁世凯掌权后,曾表示要“发扬共和之精神,荡涤专制之瑕秽”;但当主张用议会政治来限制专制统治的宋教仁赢得议会选举,准备返京组阁时,袁世凯却派人暗杀了他。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是怎样进行斗争的?
解题关键:革命党人在袁世凯掌权后针对他的倒行逆施而进行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思路引领:本题考查归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答案提示:(1)1913年发起了“二次革命”,但很快被袁世凯镇压。(2)1915~1916年,孙中山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并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蔡锷等策划了武力讨袁的护国运动。
2.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孙中山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护法”?
解题关键:找出“护法运动”的原因。
思路引领: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答案提示: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段祺瑞重新掌权,实行对内独裁,对外卖国的政策,继续破坏民主共和制度,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二)学习延伸
1.制表对比孙中山和袁世凯的出身、教育背景、主要经历和政治主张等方面。
思考:一向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西方列强,从逻辑上讲,在辛亥革命的紧要关头,应当更倾向于支持孙中山还是袁世凯?他们最终支持了谁?为什么?
解题关键:填好二人的比较表。
思路引领:从表中分析出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发现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所在。
答案提示:孙中山。袁世凯。因为从二人的出身、教育背景、主要经历等看,孙中山代表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广大贫苦人民的利益;而袁世凯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更有利于维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因此,帝国主义积极扶植袁世凯为其代理人,作为统治中国、保护自己在华利益的工具。
人物
方面
孙中山
袁世凯
出身
贫苦农民家庭
官宦世家
教育背景
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求学(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观点)
旧式私塾教育(腐朽的封建主义教育)
主要经历
行医—改良──革命(推翻清朝)
旧官僚—军阀头目—独裁、复辟
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君主专制
2.阅读材料,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你怎样理解孙中山晚年时说的这番话?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理清含义。
思路引领: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讲述的是对待(学习)西方的文明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答案提示:孙中山这段话是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技术的方法。对于民主政治不能完全照搬,应该结合国情去改造、学习它。对西方的机器,有的可以直接仿效。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习新鲜事物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 宋华)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袁世凯致众议院文要求修改《临时约法》
窃谓正式政府之所以别于临时政府者,非第有一正式之大总统,遂可为中华民国国际上之美观而已也;必其政治刷新,确有以餍足吾民之望,而后可以收拾乱极思治之人心。顾政治之能刷新与否,必自增修《约法》始。盖《约法》上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则事实上总揽政务之统一无望。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苟此种种之困难,其痛苦若仅及于本大总统之一人一身,又何难以补苴弥缝之术,认(认,误,据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页72,当作“相”。)与周旋;无如我国民喁喁望治之殷,且各挟其身命财产之重,以求保障于藐躬,本大总统一人一身之受束缚于《约法》,直不啻胥吾四万万同胞之身命财产之重,同受束缚于《约法》!本大总统无状,尸位以至今日,万万不敢再博维持《约法》之虚名,致我国民之哀哀无告者,且身受施行《约法》之实祸。
查《临时约法》第五十五条所定,大总统有提议增修《约法》之权,兹特于受任伊始,将《约法》内应行增加修正之处,汇提一增修案,并逐条附具理由,俾资讨论。除《约法》公布在前,按照后颁法律须即酌加修正者,如各条内之“临时”字样应请删除,“参议院”字样应请改为“国会”字样,暨其余事实业已变更,应行删除各条各项,由国会并案议决外,相应将提出增修《约法》案,另缮清单,咨行贵院查照。事关紧急,并希从速议决见覆可也。此咨。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中华书
局1980年版,第358~359页。
筹安会发起词
我国辛亥革命之时,国中人民激于情感,但除种族之障碍,未计政治之进行,仓卒之中,制定共和国体,于国情之适否,不及三思。一议既倡,莫敢非难,深识之士,虽明知隐患方长,而不得不委曲附从,以免一时危亡之祸。故自清室逊位、民国创始绝续之际,以至临时政府、正式政府递嬗之交,国家所历之危险,人民所感之痛苦,举国上下,皆能言之,长此不图,祸将无已。
近者南美、中美二洲共和各国,如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犹鲁卫(犹鲁卫,即乌拉圭。)、芬尼什拉(芬尼什拉,即委内瑞拉。)等,莫不始于党争,终成战祸。葡萄牙近改共和,亦酿大乱。其最扰攘者,莫如墨西哥,自爹亚士〔爹亚士(1830—1915年),墨西哥的独裁总统,1911年被推翻。〕逊位之后,干戈迄无宁岁,各党党魁拥兵互竞,胜则据土,败则焚城,劫掠屠戮,无所不至,卒至五总统并立,陷国家于无政府之惨象。
我国亦东方新造之共和国家,以彼例我,岂非前车之鉴乎?美国者世界共和之先达也。美之大政治学者古德诺博士,即言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则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此义非独古博士言之也,各国明达之士,论者已多。而古博士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得失,自为深切著明,乃亦谓中、美情殊,不可强为移植。彼外人之轸念吾国者,且不惜大声疾呼,以为吾民忠告。而吾国人士,乃反委心任运,不思为根本解决之谋,甚或明知国势之危,而以一身毁誉利害所关,瞻顾徘徊,惮于发议,将爱国之谓何?国民义务之谓何?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谓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默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治安,将与国势之前途及共和之利害,各摅所见,以尽切磋之义,并以贡献于国民。国中远识之士,鉴其愚诚,惠然肯来,共相商榷,中国幸甚!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近代部分下册,第379—380页。
中华民国讨逆军檄文
呜呼!国之不存,身将焉托?而立国于今,抑何容易!人方合兆众为一体,日新月异,以改良其政治,稍一凝滞不进,已岌岌焉为人鱼肉是惧。况乃逆流回棹,欲袭中世纪东方式奸雄之伎俩,弋取权位,而谓可以奠国家、安社稷,稍有常识者,当知其无幸也。袁氏对于国家,既悍然不自知其职责,对于世界,复暮然不审潮流、事会之所趋。其政法上之效绩,受试验于我国民之前者,亦既有年;所余者惟累累罪恶,污我史乘,他复何有?就令怵于名分,不敢明叛国体,然由彼之道,无变彼之术,亦惟有取国家元气,旦旦而伐之,终亦酝酿大乱以底于亡已耳。况当此祸至无日之时,乃更有帝制自为之举。譬犹熟视父母宛转属纩,而复引刀以诛之,别有肺肠,是孰可忍?数月以来,淫威所煽,劝进之辞所在多有。彼方假借指为民意,以冀窃誉当时,掩罪后史。实则群公之权宜承旨,或出于顾全大局,投鼠忌器之苦心,或怀抱沈机观变,待时而动之远识,岂其心悦诚服,甘作贰臣,狂走中风,殉兹戎首?
尧等或任职中枢,或滥竽专阃,为私计则尊显逾分,更何所求?与袁氏亦共事有年,岂好违异?徒以势迫危亡,间不容发。邦之杌陧,实由一人,亦既屡进痛苦之忠言,力图最后之补救。奈独夫更无悔祸之心,即兆众日在倒悬之域。是用率由国宪,声罪致讨,剪彼叛逆,还我太平。义师之兴,誓以四事:
一曰与全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
二曰划定中央地方权限,图各省民力之自由发展;
三曰建设名实相副之立宪政治,以适应世界大势;
四曰以诚意巩固邦交,增进国际团体上之资格。
此四义者,奉以周旋,以徼福于国民,以祈鉴于天日。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惟行乎心之所安,由乎义之所在。天相中国,其克有功。敢布腹心,告诸天下。
──《中华民国讨逆军檄告天下》,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
分下册,第385~386页。
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节录)
至袁氏今日,势已穷蹙,而又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此固由其素性贪利怙权,至死不悟;然见乎倡议者之有派别可寻,窃疑党争未弭,觊觎其猜忌自纷,而不能用全力以讨贼。殊不知阋墙御侮,浅人审其重轻,而况昔之政争已成陈迹,今主义既合,目的不殊,本其爱国之精神,相提携于事实,见仇者虽欲其所快,无能幸也。今日为众谋救国之日,决非群雄逐鹿之时,故除以武力取彼凶残外,凡百可本之《约法》,以为解决,共和之原,甚非野心妄人所得假藉者也。文始意以为既已负完全破坏之责,故同时当负完全建设之责;今兹异情,则张皇补苴,收拾时局,当世固多贤者。苟其人依《约法》被举,而不由暴力诈术以攫取之,则固与国民所共承者也。民国元首,只有服务负责之可言,而非有安富尊荣之可慕,国民当共喻斯义。文之所持,凡皆以祈嚮真正之和平,故虽尝以身当天下之冲而不自惜也。
文自束发受书,知忧国家,抱持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终始不替;所与游者,亦类为守死善道之士。民国成立,五族共和,方幸其目的之达。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若夫今后敷设之方,则当其事者,所宜一切根据正确之民意,乃克有济。文自审立身行事,早为天下共见,末俗争夺权利之念,殆不待戒而已除,惟忠于所信之主义,则初不为生死祸福而少有屈挠。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唯父老昆弟察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近代部分下册,第388~389页。
时人评张勋复辟
宣统复辟,突如其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足见张、康辈复辟派,早已秘备一切,出先以发制人之计。御极伪谕中,所述复辟理由有曰:“自改建共和以来,纷争无已,迭起干戈,强劫暴敛,贿赂公行,岁入增至四万万,而仍患不足,外债增出十余万万,而有加无已”云云。然“纷争无已,迭起干戈”,全因袁氏专横无忌,帝制自为,不守共和正轨之所致,是在人之无良而非制之不善,焉得归狱于共和政体邪!且满清秕政,濯发难罄,民国承其余孽,何能一时铲祓净尽。试问满清入关,时六载,即弓矢载囊,四民安堵邪?稍识掌故,有以知其必不然也。奈之何厚于责人,而薄于责己邪?故种种罪恶,谓为满清所造之因则可,谓为共和所生之果则不可也……张勋利令智昏,挞埴冥行,其入都如董卓之逞奸谋,其拥帝如赤眉之立盆子。以溥仪为傀儡,以国家为孤注,准斯以谭,实不翅恶兆民在衽席之上,而纳之陷井之中,恶国基有磐石之固,而置之累卵之危。必曰帝制优于民主,则五代十六国非帝制乎?何大乱相寻,迄无宁岁耶!况喋血宫门,数见不一,有甚于民主者乎!复辟乎微论,必无良果,即有之,亦须期之百年或数十年,万不能一蹴而致,恐恤民之政,奠国之谟,未及果行,而民早罹于水火,神州早非我有矣!况万万不可得者!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天定胜人,逆行者亡,更不待著蔡而知必败矣。
──张赣盦著:《复辟详志》,引自来新夏主编:中国近
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690~691页。
2.课文注释
“宋教仁案”的发生
宋教仁为湖南桃源人,辛亥革命志士,华兴会成立被推为副会长,当年策划起义事泄失败后逃亡日本,先后在法政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同盟会成立后他任司法部检事长,后曾代理主持同盟会庶务。他在大力从事革命宣传的同时,也多次参与武装起义的策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任法制院院长,临时政府北迁后曾任农林总长,并欲在“责任内阁”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处处受到袁世凯及其亲信的掣肘,遂辞职而致力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工作,想通过组织“强大真正之政党”来控制局面,实现“政党内阁”,扼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他当时成为鼓吹并实际致力于“议会政治”的典型代表性人物。1912年10月,宋教仁离京南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布置各省选举事宜。不久,他获知国民党在众参两院的席位中占最多数的消息,兴奋之极,似乎他的政治理想实现在望,准备返京组阁。他沿途到处发表演说,宣传政见。宋教仁的言行,为袁世凯深为忌恨,必须欲除之而后快,遂派人进行暗杀。1913年3月20日夜,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遭凶手枪击,当时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于22日去世。袁世凯为欺人耳目,当时对“宋案”的发生还表示“愕然”,电令“迅缉凶犯,穷究主名,务得确情,按法严办”。穷究的结果,证明主使行刺的正是袁世凯自己(直接布置暗杀的是国务总理赵秉钧)。真相大白,舆论哗然,对革命党人的震动尤大,成为他们进行“二次革命”的重要激发点。
“筹安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筹安会”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个御用团体。袁世凯为了给自己的复辟帝制制造合理根据,暗中策动,而出面组织该团体的是杨度。他联络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严复等人,于1915年8月成立起所谓“筹安会”。杨度为湖南湘潭人,曾留学日本,早在清政府筹备立宪的过程中,即持积极支持的态度,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依附袁世凯,1914年任袁氏政权的参政院参政。孙、李、胡、刘四人都曾参加过同盟会,有过革命党人的经历,但后来立场都发生变化,站在拥护袁世凯的行列。严复本是维新派人物,有赞同君主立宪的思想基础,思想越到后来越趋于保守。可见杨度以及他所联络的诸人,这时在反对共和、拥护帝制的思想观点上有着一致性。不过,在会中活动最为积极的是杨度和孙毓筠,他俩分别任该会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筹安会挂着“学术研究”“学理讨论”的招牌,持论民主共和制不适于中国国情,只有实行君主制才能挽救中国,说是中国人程度低,共和不能立宪,只有君主才能立宪,共和制下选举易发生变乱,国家永无安宁之日,只有易大总统为君主,使一国元首立于绝对不可竞争之地,才能够消除变乱。他们这种以“学理”来为袁世凯复辟张本的做法,自然要受到社会进步力量的反对。筹安会在当时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但杨度其人后来发生了明显的进步变化,参加到革命行列,去世前两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梁启超、蔡锷与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是反对帝制的运动。而梁启超与蔡锷两人,与这场运动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袁世凯掌握民国政权后,梁启超曾先后以共和党和进步党党魁的身份拥护袁世凯,并出任司法总长。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逐渐明朗化,并要求梁启超赞同帝制,梁曾多次上书婉词力谏,袁世凯并不听从,其间矛盾日益加深,及至梁启超撰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文章,袁世凯方面闻讯试图以20万元的巨价收买,同时也以枪弹威胁,软硬兼施,欲禁其发表,但梁启超不为所动。文章虽对袁世凯仍立足于劝说,对他的批评留有余地,但坚持共和、反对复辟帝制的态度是鲜明的。蔡锷是湖南邵阳人,维新运动期间在长沙时务学堂学习时师承梁启超,建立起师生关系。他后来赴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回国后在新军中任军官。1911年至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与同盟会籍的革命党人多有联络,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成功后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来又暗中响应反袁的“二次革命”。他遭到袁世凯疑忌,被调到北京,糜以虚职,实受监视。蔡锷颇有心计,实行韬光之计,表面上沉溺于声色享乐,暗中寻机摆脱控制,领导反袁。他与梁启超暗中谋商,制定方案,终以赴津诊病为名,化装逃出北京,在梁启超的帮助和掩护下,秘密赴日本,几经辗转,于1915年12月回到云南,联络各派力量,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的“护国军”,进行“护国战争”。可见,梁启超、蔡锷师徒两人,一用笔杆子,一用枪杆子,文武相济,齐心合力,在策化和领导护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武力讨袁而言,自然是蔡锷的作用更为直接。
张勋其人及其军队
张勋(1854—1923),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曾参与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充工兵营管带。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他随至山东,镇压义和团,升至总兵。义和团运动后调北京,多次扈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后到奉天,又任云南提督、甘肃提督等职,1911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时被派入南京镇守,与那里的起义新军作战,并滥杀民众,不久退守徐州,仍被清政府任命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清帝退位后,他为表示忠于亡清,自己不剪发,所部官兵也不准剪发,他被称为“辫帅”,所部被称为“辫子军”。袁世凯执政期间,曾奉命参与镇压“二次革命”。袁世凯死后,控制政权的段祺瑞与黎元洪之间发生“府院之争”,段祺瑞引各省军阀势力以自重,张勋乘机联络各军阀,以“盟主”自居,伺机率辫子军北上,导演复辟丑剧,很快失败。
护法运动的发起与失败
所谓“护法运动”,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反对段祺瑞的军阀统治,要求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斗争。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重任国务总理,控制北京政府的政权。他奉行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的政策,拒不恢复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张勋复辟事件发生之前,就曾通电南方有关省份的军政大员,呼吁他们仍拥护约法与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张勋复辟后段祺瑞的表现,更坚定了他领导护法的决心。他于1917年的7月中旬抵达广州,通电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得到相当一批议员的响应,8月间,到达广州的原国会议员有150多人,不过还是不足开会的法定人数,于是召开“非常国会”,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声明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的目的,就是为“勘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按规定,在新成立的军政府中,孙中山以大元帅职务除了掌握军权外,也行使“中华民国之行政权”;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任元帅,辅助孙中山。但事实上,西南军阀从一开始就与孙中山同床异梦,不过要借“护法”谋取自身和派系利益,而孙中山又无自己的军队,不能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控制不了局面,所谓“护法”战争难以顺利进行。最后孙中山不得不愤而辞职,他所谓南北军阀为一丘之貉之说,正是基于护法运动的实践而发出的沉痛感慨。
3.学术观点
谁是护国运动的发动和领导者
关于这个问题很早就众说纷纭。护国战争的硝烟未尽之际,梁启超就公布有关文稿,撰发文章,把领导运动的首功归于他和蔡锷两人,这引起了参与这场运动的云南军政界人士的不满,有人坚持说护国运动是由云南军政官员发动的,首功应归唐继尧。邹鲁、陆丹林等人则把护国运动的成就归功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新中国初年,有学者提出与上述三说都不同的观点,认为护国运动的真正发动者,是辛亥革命时期受过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熏陶、参加过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斗争的云南新军军官。(根据言椒、李喜所《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近些年来,不管是对梁启超、蔡锷在护国运动中的具体表现评价如何,但多认定掌握了这场运动领导权的是他们,而不是中华革命党人或其他派别。(像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等著作中都持这样的观点。)也有学者把运动的发起和领导分开来看,并注意到领导权的动态变化,并且不把梁启超和蔡锷划入同一派别,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护国运动的发动者归结为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另一翼──欧事研究会,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及以蔡锷、唐继尧等为代表的西南地方实力派,在席卷全国的人民群众反袁浪潮的基础上,联合发动了反袁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在理论上说,谁发动了运动和战争,领导权就掌握在谁的手里。然而在事实上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当护国运动兴起之际,领导权实际掌握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然而,随着运动的推移,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谁掌握了护国军的军权,谁掌握了护国战争的指挥权,实际上也就是谁掌握了护国运动的领导权,这样看其领导权事实上就落到了西南地方实力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手中,而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人物所进行的具体策划,对护国军的具体行动则产生了重大影响。(谢本书等:《护国运动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前言第4~8页。)
关于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孙中山发起和领导的护法运动,以国会和约法为武器,用资产阶级法制和民主共和的精神,反对专制,反对复辟,反对一切黑暗势力,这对于抵制北洋军阀的军事独裁统治,粉碎复辟帝制的阴谋,起了一定积极作用。有著述中在肯定了这种情况之后,对其失败的原因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认为:
第一,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不断分化,许多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造成宗派林立,成分复杂,许多党员非但不支持孙中山,反而勾结军阀反对孙中山。像这样一个组织不纯、四分五裂的革命党,是不可能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引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
第二,缺乏可靠的武装。孙中山这时候思想仍然停留在争取、利用旧军阀武装阶段,不懂得用革命军队代替或改造旧军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始终没有建立起一支用民主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组织严密和训练有素的革命军,最后孙中山成了一名无兵可统、无将可依的名符其实的光杆司令。
第三,西南军阀的破坏。陆荣廷、唐继尧对军政府采取表面上敷衍,实际上不合作的态度,拒不接受元帅职务,以致军政府六个部的部长,除一人延至1918年2月宣布就职外,其余五位总长均徘徊观望,始终没有就职而由次长代理职务。当时军政府实际上是一座空架子,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影子政府”。陆荣廷、唐继尧加紧勾结,策划西南各省联合会,排斥孙中山,完全暴露了他们借护法之名、搞割据之实的军阀本质。
第四,军事上的难以作为导致战略上的失误。孙中山身为海陆军大元帅,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作战指挥权。各个战场多半是各自为战,很少请示军政府,甚至根本不把孙中山放在眼里,因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法制订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作战计划。(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国民国史》,第二编第二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4~211页。)
4.图画说明
二十一条的签订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初由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当面向袁世凯提出。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派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与日置益秘密谈判,在日方的胁迫下,到5月上旬,袁世凯声明除第五号条款“容日后协商”外,其余全部答应下来。这帧照片是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的合影,中为曹汝霖,右侧为日置益。
古德诺的《论共和与君主》书影
古德诺为美国人,1913年受聘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次年回国后,仍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鼓吹,《论共和与君主》即这方面的典型之作,发表于1915年8月10日的《亚细亚日报》。袁世凯复辟制的御用组织筹安会曾为其刊行单行本,此帧书影就是这一书的。
帝政取消一笑会
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在举国声讨和反对当中,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在日本的孙中山等人,闻讯后于4月9日集会议谈,所谓“一笑会”显然表示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轻蔑和讽刺,以及对其必然失败所表示出的乐观态度。照片前排中间身拥幼童者为孙中山,他的右侧为宋庆龄,左侧为何香凝,幼童为廖承志。
5.参考资料目录
①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国民国史》第二编第一卷、第二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谢本书等:《护国运动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④李宗一:《袁世凯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谢本书:《蔡锷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金冲及:《护国运动中的几种政治力量》,《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董丛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谁知道哪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课文音频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有没有人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的全部mp3歌曲(或曲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冀教版)的课本哪里可以买到?我在广州 今年9月是不是河北省开始换新教材?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的音乐在哪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哪能看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磁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地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 哪里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