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sdt1 不识别: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及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44:5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 
1.现金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会计上所说的现金通常指企业的库存现金。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仅包括“现金”帐户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帐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帐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应注意的是,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2.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
3.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而支付现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信息能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企业偿付能力大小,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不属于现金流量,比如,企业用现金购买将于3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互换
应计基础 调整 现金基础 
销售收入 + 期初应收帐项 - 期末应收帐项 = 销售现金收入
销售成本 + 期末存货 - 期初存货+ 期初应付帐项 – 期末应付帐项 = 购货现金付出
营业费用 + 期末待摊、预付费用-期初待摊、预付费用
+ 期初应付、预提费用-期末应付、预提费用=营业费用付现额
基本要求 
1.企业应在年末编制年报时编报现金流量表。企业编报现金流量表以后,不再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
2.现金流量表应标明企业名称、会计期间、货币单位和报表编号。
3.现金流量表应由制表人、会计主管和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4.企业应当根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需要,做好有关现金帐簿的设置等会计基础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设置编表所需要的有关辅助帐簿。
5.企业应当就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并加以披露。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如有变更,应对其加以说明,并应披露确认标准变更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 
关于现金流量表准则 
第二章 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关于现金流量的分类
  本准则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根据上述定义,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款等等。
  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归类。由于金融保险企业比较特殊,本准则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认定作了提示。
2.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这里所指的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
  这里之所以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排队在外,是因为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
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等。
3.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与资本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这里“债务”是指企业对外举债所借入的款项,如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
(二)、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
  注意以下几点:
1.本项经营活动包括所有经营活动,其中经营性租赁除外;
2.本项目不包括随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一起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3.本项目应包括收回前期的货款和本期预收的货款;
4.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本项目中扣除。
  当期销售货款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帐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帐款-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帐损失
2.收到的租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
3.收到的增值税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而取得的现金,应单独反映。为便于计算这一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在“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科目下分设“货款”和“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收帐款(应收票据)——货款”科目用以调整计算销售、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企业除增值税税款退回外,还有其他的税费返还,如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这些返还的税费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在本项目中反映。
5.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当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的前期购买商品的应付款以及为购买商品而预付的现金等。
  因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同时支付的、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在“支付的增值税款”项目中反映。如果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时,其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则仍在本项目中反映。 
  企业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帐款+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票据+当期预付的帐款-当期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6.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租金按当期实际支付的款项反映。
7.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方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现金。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包括工资、奖金以及各种补贴等;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现金,如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商业保险金等。
8.支付的增值税款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实际支付的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实际交纳的增值税税款。为便于计算这一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在“应付帐款”和“应付票据”科目下分设“货款”和“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付帐款(应付票据)——货款”科目用以调整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支付的增值税应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列示,不在本项目中反映。
9.支付的所得税款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所得税。
10.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本项目反映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于当期实际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各种税款。包括本期发生并实际支出的税金和当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金以及预付的税金。
  对有关投资项目发生的税金支出,不应列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在有关投资项目中列示。如交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11.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主要项目外,企业还有一些项目,如管理费用等现金支出,可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企业收回的投资款项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投资本金,二是投资收益。除投资本金在本项目反映外,与投资本金一起收回的投资收益也应在本项目反映。但债券投资本金与利息,一般易于分清,其债券利息收入应与本金分开,在“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单独反映。
2.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因对外投资而分得的股利或利润。
3.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所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债券投资,其利息收入也应在本项目中反映。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本项目反映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扣除为出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还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变卖收益以及遭受灾害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等。
  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为负数,则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反映,列在“支付的与投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中。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现金及增值税款、建造工程支付的现金、支付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现金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购入或自创取得各种无形资产的实际现金支出。
  购建固定资产项目中,不包括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应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6.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股票等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7.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而支付的现金。企业购买债券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的,以及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均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反映。
8.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与支出
  除上述各项投资活动以外,企业还会发生一些其他投资活动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这些收入和支出分别在“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所收到的现金。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股份,须委托金融企业进行公开发行,由金融企业直接支付的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费用,从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收入中扣除,以净额列示。
2.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发行债券等筹集资金收到的现金。本项目以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现金列示。委托金融企业发行债券所花费的费用,应与发行股票所花费的费用一样处理,即发行债券取得的现金,应扣除代理发行公司代付的费用后的净额列示。
3.借款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所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归还金融企业借款、偿付企业到期的债券等。
  本项目按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偿债金额填列。对于以非现金偿付的债务应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在本项目反映,而列入“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
5.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为发行股票、债券或向金融企业借款等筹资活动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咨询费、公证费、印刷费等。这里所说的现金支出是指资金到达企业之前发生的前期费用,不包括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前述委托金融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而由金融企业代付的费用,应在筹资款项中抵扣,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6.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以及分配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7.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不同用途的借款,其利息的开支渠道不一样,如在建工程、财务费用,均应在本项目反映。
8.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当期应付租金和前期应付未付而于本期支付的租金。
9.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如发生重大亏损短期内无力弥补或缩小经营规模等,企业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依法减资。因缩小经营规模而由股东抽回资本所发生的现金支出,在本项目反映。
10.与筹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收入与支出
  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企业还会发生一些其他与筹资活动项目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这些收入和支出分别在“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第三章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报中几个相关的问题
1.总额法和净额法
  所谓现金流量编报的总额法是指编制现金流量中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分别以总额列示,收支互不相抵。
  净额法是指现金流量中按项目以收支相抵后净额列示。
  现金流量表一般应当以总额反映,从而全面揭示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但对于那些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以及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应当以净额列示。
2.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椐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采用直接法,同时要求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也就是用间接法来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3.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现金流量表分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现金流量表正表部分是以“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流量净额”为基础,采取多步式,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项报告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又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第二部分是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即所谓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净额法;第三部分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第四章 现金流量表正文的编制方法
  从直观的角度看,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对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明细记录(如日记帐)按现金流量的分类直接编制(事实上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日记帐可以视同现金流量表),但当现金业务量较大时,进行人工的分类并不现实,实务中可以通过对损益表、资产负债表项目调整编制。
采取调整编制的资料来源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期末数、损益表的本期发生数及有关帐户的明细记录,必要时可能需要追索到原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具体编制方法有两种,工作底稿法和T形帐户法,以下以工作底稿法为例,列示现金流量表的编表程序:
第一步,设计工作底稿并将资产负债表期末期初数、损益表的本年发生数过入工作底稿。(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略。)
第二步,编制调整分录并过入到工作底稿中。
  编制调整分录时,先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然后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按顺序逐一分析调整。
1.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收入
  把产品销售收入调整为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公式为: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产品销售收入+应收帐项的期初数-应收帐项的期末数 
编制会计分录: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1201000
应收帐项——货款 49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1250000
注:(1)期初期末余额要求分清货款是多少,增值税是多少。
(2)应收票据贴现问题在调整财务费用时在予以考虑。
(3)该项现金流入应包括其他业务收入,其中租金收入应另外专门考虑。
(4)当期收回前期的坏帐,在调整坏帐准备时再予考虑。
(5)销售退回不影响该公式的正确性。
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成本 
把产品销售成本调整为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公式:购买商品

实例解析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二)疑难解析

现金流量表补充料各项目的编制,虽然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已有明确规定(即:是加项还是减项),但具体编制起来,至少存在以下两个问题要进一步弄清:一是这些报表项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二是如何获得这些项目的金额。对于这两方面的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及其《指南》均未做详细解释,而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正表)的编制却得到《指南》的详细举例说明。以下笔者对补充资料的编制继续为大家做些分析,以供参考。
1、坏账准备
假设企业当期计提坏账准备1000元,此外无其他交易事项,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贷:坏账准备1000
则企业的净利润为-1000元,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为-1000元,即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1000元。于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时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是按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还是按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来填补充资料,或者是两个都要调整呢?如果两个同时考虑,则结果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1000)+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00)+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1000)
显然,上述的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只是计提了一笔坏账准备,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而错误的原因就是进行了重复调整。故只能在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这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单项调整项目。
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是按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故上述调整公式应选择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作为调整项目更为快捷。该例调整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1000)
因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不应再包括计提的坏账准备内容。
2、存货跌价准备
假设企业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元,此外无其他交易事项,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
则企业的净利润为-1000元,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为-1000元,即存货项目减少1000元。于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时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是按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还是按存货项目的减少项目来填补充资料,或者是两个都要调整呢?如果两个同时考虑,则结果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1000)+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00)+存货的减少(1000)
显然,上述的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只是计提了一笔存货跌价准备,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而错误的原因就是进行了重复调整。故只能在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存货的减少这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单项调整项目。
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是按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故上述调整公式应选择存货的减少项目作为调整项目更快捷。该例调整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存货的减少(1000)
因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不应包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容。
3、财务费用
假设企业当期计提短期借款利息1000元,此外无其他交易事项,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1000、贷:预提费用1000
则企业的净利润为-1000元,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提费用项目为1000元,即预提费用项目增加了1000元。于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时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是按财务费用项目还是按预提费用增加项目来填补充资料,或者是两上项目都要调整呢?如果两个项目一同进行调整,则结果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1000)+财务费用(1000)+预提费用的增加(1000)
显然,上述的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只是计提了一笔短期借款利息,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而错误的原因就是进行了重复调整。故只能在财务费用与预提费用增加这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单项调整项目。
假设企业当期收回客户前期欠款10000元,其中收到存款9000元,给予客户现金折扣1000元,此外无其他交易事项,企业应做分录如下(这里适当做了技术处理):
借:银行存款9000、贷:应收账款9000(分录1)
借:财务费用1000、贷:应收账款1000(分录2)
仅从分录2来看,企业的净利润为-1000元,同时财务费用项目为1000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1000元,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显然为0元。于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时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是按财务费用项目还是按预提费用增加项目来填补充资料,或者是两上项目都要调整呢?如果两个项目一同进行调整,则结果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1000)+财务费用(1000)+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1000)
显然,上述的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只是有一笔应收账款因发生现金折扣而未收回,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而错误的原因就是进行了重复调整。故只能在财务费用与经营性就收项目的减少这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单项调整项目。
由于财务费用代表的是非经营性损益,而现金折扣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属于经营活动,故补充资料中的财务费用不应包括由于发生现金折扣而产生的财务费用,而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则应包括由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而减少的应收账款。所以上述调整公式应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1000)
该例的完整调整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00)=净利润(-1000)+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10000)
对于商业汇票贴现产生的财务费用与现金折扣产生的财务费用在补充资料中的调整方法相同。
现金流量表口诀
我的收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金流量表口诀
①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②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③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④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⑤所得税直接转,营业外去找固定资产
⑥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⑦为职工支付的单独处理。
每句话怎样理解呢?别急,我们逐个地看。
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
简言之,在进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处理时,
i)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P334,111)
应收账款(借方或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
应交税金
ii)对贴现息处理(P335,161)
借:财务费用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的收到现金
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贴现时:借:财务费用1万作现金流量表时:
银存9万借:财务费用1万
贷:应收票据10万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万
iii)对应交税金的调整如书上P338,(20)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贷:应交税金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定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坏账准备,累计折旧,无资摊销费等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参考书中例子,大家自已看看各步的做法)
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P334(1)(6)(20)]
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
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P334,12(12),(14)(18)(19)(20)]
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P334(5)(1)(2)(14)(16)(18)(19)
掌握了这三种情况,我想现金流量表也就没什么难的了,其他内容都是很容易操作的,在这就不多述了。
还有,大家对间接法的运用熟练吗?如果还不够熟练,那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
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
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
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
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
投资损失
预提费用
待摊费用
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
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除了现金流量表制作方面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提醒大家。注意:因为我们前面提到过这章内容要么出小题,多选,判断之类的,要出大题肯定难度不小,至少,15分以上吧!所以鉴于这两年的情况,大家在重视大题目的同时,关注小题目,没准他今年还是出选择题。
举个例子吧:下列事项中,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是:
A.企业处置固定资产B.计提当期应付福利费C.支付广告费
D.支付银行借款利息E.企业办理银行本票
正确答案:C
分析:AD不属于经营活动,A是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形,D是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形。B没有现金流量发生,自然不是答案。E同样道理,由银行存款转到其他货币资金,也没有现金流量发生。
还有,大家都知道,现金流量表中使用的现金,其中包括银行存款,但大家别忘了一点,银行存款是把"定期存款"排除在外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不被排除在外。)
会计中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对于这八项减值准备大家要掌握两点:
①各项减值准备都计入什么科目:
计入"管理费用"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投资收益"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其余四项,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②八项减值准备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吗?
答案是NO。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七项都在相对应的资产科目中被减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已经是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值

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无法提供的更加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在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及可解释性上,更能体现财务报告的目的。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量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部分又按需要明确划分出现金流入、流出的几大具体项目。
  现金流量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企业现金的真实流动和结存的情况,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静态状况下不能反映的企业现金流动状况。
  反映企业真实的获利能力。虽然利润表可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利润表中所反映出来的数据有可能是有弹性的甚至是不太真实的,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
  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很多,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但这些指标大多都是相对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一个更直接的角度去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即看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到底偿还了多少债务,在现金流量表中设有具体项目直接反映企业偿还了多少债务。
  反映企业的筹资能力和投资情况。在现金流量表中设有具体项目反映企业筹集资金的数额、支付和吸收投资的数额。
  揭示企业的支付能力。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的支付活动是多方面的,比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发放工资、交纳税金等,这些支付项目的规模和结构如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于这类重要的会计信息,现金流量表有具体项目用绝对数给予了较全面的反映。
  有利于不同行业企业间的比较。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因以现金为同一口径,有利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对比分析。
  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
  一、用绝对数进行比较分析:
  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分析包括流入、流出量及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及资金实力,评价企业经营状况、资金实力、获现能力、筹资能力、偿债能力和投资能力。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可以掌握企业大体的供销状况。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前者大于后者,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若企业经营不正常、购销不平衡时,如前者明显大于后者,那么企业有可能在本会计期内因产品提价使收入增大,如果没有提价,企业可能在吃库存,这时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存货的进出情况,若库存正常,就要看是否本期收回大量的前期的应收账款。如后者明显大于前者,有可能说明企业处于库存积压状态。(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进行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进行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如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则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则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论优劣。另外,通过“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与企业原始投资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帐户余额的变化情况,可分析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否获利。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越大,但如果现金流入量主要来自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不存在偿债压力。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4、现金净增加额分析。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可反映出企业经营情况良好,收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其营销能力也不错。如果企业的现金净额主要是投资活动产生的,即是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及收回投资引起的,这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衰退,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以缓解资金矛盾,但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走出不良境地而调整资产结构,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作深入分析。如果主要由于筹资活动引起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将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利,以后期间要偿还大量的债务,它未来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必须更大,才能满足偿付的需要,否则,企业将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
  5、现金流量结构分析。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人和筹资活动现金流人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和结构。一般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较为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使用方向。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作为信息使用者,要全面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将流入和流出情况作深入分析,将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
  一般而言,企业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三者的正负所反映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在企业创建时期,产品还处在市场开发阶段,这一时期为开发产品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筹资,所以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一般均为负,筹资活动则为正;在企业成长发展时期,产品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经营现金流量为正,为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不断追加投资,投资现金流量依然为负,在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满足投资所需现金时,还会进行筹资活动,因此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可能是正负相间的;在产品成熟期,产品销售稳定,并进入投资回收期,因此经营现金流量和投资现金流量均为正,由于现金被用来偿债,筹资现金流量为负;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市场萎缩,销售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企业大规模收回投资并偿还债务,因此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
  二、用相对数(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通过举债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但是举债是以能偿债为前提的,如果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则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以至危及企业生存。因此,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可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而用现金流量和债务进行比较,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比起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一指标更能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期到期债务是指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独立的到期债务支付能力。可根据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判断公司的即期偿债能力。
  3、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债务总额,它是评价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同企业的偿债能力呈正比。该指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反之,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弱。
  (三)支付能力指标分析:
  主要是对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特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与各项支出的现金进行比较。企业取得的现金只有在支付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本期应偿还的债务后,才能用于投资与发放股利。具体来说,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正数,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增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财务状况恶化。但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并非越大越好,若现金的收益性较差,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太大,则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的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1、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经营现金流量,这一指标反映本期支付的现金股利在经营现金净流量中所占的比重。比率越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2、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应满足强制性目的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指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越强。
  (四)企业再投资能力分析:
  主要是用企业当期取得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各项投资活动支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能否满足各项投资活动所需现金支出。
  1、现金流量满足率。现金流量满足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活动资金需求的能力。
  该项指标大于或等于100%,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投资活动的现金需求;小于100%,表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不能满足投资活动的现金需求,企业需另筹资金。
  2、固定资产再投资率。固定资产再投资率=购置固定资产支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x100%,通过该指标反映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能有多大比例再投资于企业的固定资产。
  该项指标大于100%,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超过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还需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预收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预付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存货 -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 - 已交税金)

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股息收入

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 - 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 - 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 - 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 - 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 - 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 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 - 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 - 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 - 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 - 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 - 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 - (应收利息期末数 - 应收利息期初数) - (应收股利期末数 - 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 - 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 - 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 - 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 - 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 - 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 - 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 - 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 - 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 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 - 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 - 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 - 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 - 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 - 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 - 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 - 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 - 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 - 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 - 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 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 - 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 - 期末数) - 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 - 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 - 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 - 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 - 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 - 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 - 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 - 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 - 预收账款期初余额) - 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 - 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 - 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 - 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会计口诀-现金流量表1、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②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③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④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⑤所得税直接转 ,营业外去找固定资产  
⑥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⑦为职工支付的单独处理。  
每句话怎样理解呢?别急,我们逐个地看。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  
简言之,在进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的处理时,  
i) 借: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应收账款(借方或贷方)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  
应交税金  
ii) 对贴现息处理  
借: 财务费用  
贷: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的收到现金  
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 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贴现时:借:财务费用 1万 作现金流量表时:  
借:银存 9万 财务费用1万  
贷:应收票据 10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万  
iii) 对应交税金的调整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贷:应交税金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  
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定资产” 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坏账准备,累计折旧,无资摊销费等  
第⑦句 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  
① 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  
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③ 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掌握了这三种情况,我想现金流量表也就没什么难的了,其他内容都是很容易操作的。  
【针对内容】会计-投资  
【口诀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分派现金股利:  
“我的钱 赚的钱 分的钱 做收益”  
“别人的钱 赚的钱 分的钱 冲成本”  
【针对内容】税法-企业所得税  
【口诀如下】  
在所得税里面,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是:1500万及以下5%.,1500万以上3%  
“下午(5%.)上山(3%.)去招待”  
【针对内容】经济法  
【口诀如下】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  
“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针对内容】经济法-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口诀如下】  
经济法最后一章,违法税法的法律责任  
一,不纳税申报,少缴税或不交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二,偷税: 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三,欠税: 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逃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骗税: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五,抗税: 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警察同志对你说:  
你偷了钱(欠)不来申报,不上交,还要逃跑 罚酒: 五杯(倍)半  
如果你欺骗政府。顽抗到底 罚酒: 一至五杯(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