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ims是什么意思啊: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21:42

一、单项选择题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西周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实质上是

A.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的需要  B.西周的地方政权机构
  C.由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单位  D.拱卫中央的藩属国

3.商代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天象的记录,这主要出于下列哪一活动的需要

A.农业生产  B.战争  C.宗教祭祀  D.科技发展

4.管仲在齐的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A.经济实力发展  B.军事力量加强
  C.社会性质变化  D.实现称霸目标

5.下列战役发生的地点在最东面的是

A.城濮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6.《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7.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③加强了统一趋势④有利于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战国七雄” 中的韩、赵、魏源出于

A.齐国  B.宋国  C.晋国  D.越国

9.下列哪项的手工业技术是用于漆工艺制造的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夹纻技术
  C.金银错技术     D.用曲造酒技术

10.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其主要标志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C.井田制在各国瓦解  D.各国进行了政治改革

12.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军功授爵制②重农抑商③废除井田制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3.下列关于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社会大变革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井田制的瓦解

15.下列关于青铜器铸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青铜铸造是夏、商、周三代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商、西周青铜器产品只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C.商朝早期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
  D.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出现金银错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修堤梁,通沟浍(水沟),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官名)之事也。

──《荀子·王制》

材料2: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黄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于蜀,蜀守冰(李冰)凿离堆(地名),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郑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兴修简况及特点。

(2)上述水利工程的兴修有何重大作用?

三、问答题

1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有哪些反映?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其内在联系。

18.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儒、法两家主张有何区别?其主张基于什么认识?战国时期为什么各国没有采用儒家思想,而纷纷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并获得成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C 7.D 8.C 9.B 10.A ll.B 12.A 13.C 14.B 15.B

二、材料解析题

16.(1)概况:各国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设有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官职。特点:当时的水利工程以灌溉、航运两用的水渠为多。(2)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旱灾害,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秦国,水利工程大,受益多,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②改善了交通,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为形成统一国家创造了条件。

三、问答题

17.特征: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反映:①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出现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②出现春秋诸侯纷争和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有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③各诸侯国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④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封建城市。⑤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说明:①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与进步,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②新的社会制度又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18.在统治方法上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宽刑薄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反对“礼制”,主张“以法为本”治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孟子思想基于他的民本思想,即“民贵君轻”思想,多少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韩非子思想基于“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法不阿贵”,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统治方法。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

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建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大国长期争霸,实力与强有力的政权决定国家的存亡。孟子的主张虽然有利于统治,但难以解决社会变革、国家统一的问题。而法家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所以都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