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al blue什么意思:“瑞安北湖,山水娴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8:58:18
     2009-3-25 9:23:52    来源:瑞安日报            “瑞安北湖,山水娴美”,“北湖之胜,遂夸一时”。这是宋名儒叶适在《沈氏萱竹堂记》中对北湖胜景的赞美。早在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瑞安建县之始,县治设在鲁岙,就有北湖之名,其历史可谓久远矣。

  宋元北湖——荡荡风光游子心

  北湖,亦称锦湖,集云山诸溪流之水,汇集愚溪南流,从河埭桥、北湖经流县城,而注入飞云江与温瑞塘河。河道历经疏浚,可通舟楫之行,船只往来,水运方便。

  北湖秀水,河水清清,可供沿岸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湖岸杨柳桃李,花木芳菲,碧波相映,江南水乡,文雅娴美,诗情画意尽在小桥流水人家之中,文人雅士称誉为“锦湖”,为瑞安北郊游览胜地。锦湖石板路,是县城通往集云山猪头岩、三都岭至塘下古之交通要道,军事据守山口关隘。

  宋尚书右丞许景衡(瑞安“四贤”之首)弟子林季仲,永嘉人,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官吏部侍郎,主张抗金,反对议和,而被秦桧罢黜,曾住过北湖,作《瑞安北湖》(三首选录第一首)诗云:

  去去春无语,融融物自骄。

  饷耕怜野老,随犬过山桥。

  晚唱缘溪口,晴晖绊柳腰。

  迂儒欲何得,只合伴渔樵。

  林季仲寓居时的北湖,景色秀丽,溪口山桥,渔樵相伴,晴晖晚唱,诗人即景抒怀,咏诗情愫。

  元至正年间,三宝柱任瑞安知州,兴修北郊水利,北湖景区种桃栽竹,桃花盛开,青竹摇曳,竹影婆娑,为胜地锦上添花。他与同僚游湖揽胜作《重游北湖》诗云:

  一月不来湖上路,

  湖边桃李已成荫。

  苍苍山色故人面,

  荡荡风光游子心。

  沽酒楼高斜欲坠,

  卖茶船小巧相寻。

  自怜鹦鹉洲边客,

  手捻江蓠和楚吟。

  元代,瑞安由县升为州,知州三宝柱,字延珪,畏吾儿(今新疆维尔吾族)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至正年间,三宝柱在瑞安任内施善政,锄剔强暴,抚安贫弱,均田赋,平冤狱,州无臃政,颇有政声,为元代瑞安名宦,后擢升兵部员外郎。

  明清锦湖——桃枝低绿水   柳叶点清波

  明清时期,瑞安有几位勤政清廉 的名宦,明代的王士翘、刘畿、齐柯,清代的周鼎、张德标等知县,重视农业,兴修水利,疏浚锦湖、丰湖和护城河,保护景区自然环境和名胜古迹。

  锦湖景区古建筑物,城北有锦湖桥亭、锦湖书院、外忠义庙,第一桥有北圣宫、考亭舍及河埭古桥等历史胜迹。春、秋时节,城郊居民和文人墨客前去锦湖、愚溪游览,垂柳翠竹,湖光山色,清波滟影,风光明媚,景色宜人。诗人漫行在如画似锦之中,吟咏赋诗,留下诸多抒情、怀古、咏风的璀璨诗篇。今择录几首,以供赏析。

  吴祚《游锦湖》诗云:

  锦缆牵风郭外船,

  碧波吹浪白鸥前。

  夕阳山色人如画,

  夜月箫声梦亦仙。

  渔户去分燃竹火,

  溪翁来乞买茶钱。

  怜予不似天随子,

  潇洒江湖又几年?

  吴祚(1429—1515),字仁德,号退叟,瑞安县城人。明景泰七年(1456)中举人,翌年会试得乙榜。成化五年(1469)铨选常州通判,居官十年,为政清廉,百姓赞许。仕归故里,与钟清、任道逊、蔡鼎等好友结社酬唱,著有《成趣亭稿》。

  吴镇《锦湖春色》诗云:

  佳丽萦纡爱锦湖,

  集云山下百川罗。

  鵁凫晴戏珠玑浪,

  蒲荇风摇锦绣波。

  十景楼塘还钓艇,

  罗阳陂岸总农歌。

  昔人遗咏伤陈迹,

  不道风烟似旧多。

  吴镇,字公定,号虚白,明隆庆元年(1567)岁贡,出任湖北施恩县令。“锦湖春色”是“安阳八景”之一。

  朱鸿瞻《锦湖》诗云:

  一泓横北郭,谁予蜀江名。

  试棹扁舟去,风来绮瀫生。

  朱鸿瞻(1618—1690),字表民,号默斋,居瑞邑城南。清康熙十年(1671)岁贡,二十八年授宣平训导。曾参与修撰《瑞安县志》,创办“菉竹书院”,授徒讲学,门生中朱鸿增、林青云、钱肃榗等俱为一时名士。著有《竹园类辑》10卷、《景行录》、《四书讲义》等,并为塾师作《陈圣可先生传》。撰写《锦湖忠义庙记》,作《锦湖书院》诗:“柳向门前绿,草连山色青。林峦朝日出,花气满前庭。”诗句精妙,流传于世。

  朱霖《锦湖怀古》诗云:

  沈氏幽栖处,湖边手植多。

  桃枝低绿水,柳叶点清波。

  地有云山僻,门无车马过。

  祗今千载下,犹忆考槃歌。

  朱霖,瑞邑人,康熙十九年(1680)岁贡。湖光春色,“桃枝低绿水,柳叶点清波”之句,可谓神来之笔,令人赞赏。

  而金兆珍的“集云八景”之《锦湖咏风》,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诗云:

  锦湖风景忆当年,

  柳绿桃红沈隐仙。

  今日寻芳聊遣兴,

  舞雩归咏让先贤。

  金兆珍,字味斋,居瑞邑城南,清光绪十五年(1889),与弟金兆奎(寄隈)于集云山麓愚溪岸畔创办愚溪书院。著有《集云山志》。

  锦湖里——地灵毓秀   贤才辈出

  锦湖里,为城北、一桥两村的统称,地灵毓秀,贤才辈出。晚清民初,陈氏家族名人卓荦。陈焕章,字璧棠,清道光年间,为瑞安协副将署幕僚,善诗画,擅长山水人物,与城内胡煐、胡世隽,时人称为瑞城“画家三杰”。陈焕章、陈麟书祖孙相继修葺千年古刹本寂寺,功绩史籍有载。

  陈氏后裔陈黻宸(介石),瑞安晚清名士,为“东瓯三先生”之一,与兄弟陈煜生(燃石)、陈侠(碎石)迁居城关会文里。名医陈葆善,居锦湖里,刻苦钻研国医,与陈虬、陈黻宸等同创办利济医学堂,任医院监院、总理,兼任教席,为瑞安培育医学人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锦湖清清流水,风景依然,是瑞安县城居民踏春秋游揽胜的好地方。沿岸村民饮水、洗菜、洗衣等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运输,都依赖锦湖河水,粪便农田施肥,垃圾堆积沤肥,自然环境未受污染。80年代,改革开放,百业待兴,为了迅速发展经济,县城向周围郊区扩展,农村建设城镇化。城北至河埭桥便于行人车辆交通,扩建街市道路,将锦湖河填塞湮没,令人深感惋惜遗憾。

  昔日秀丽锦湖虽已消失,但史籍记载诸多赞美锦湖风光的瑰丽诗篇,仍然散发着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