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架式可折叠监视器:歷代主要君合和政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5:19

歷代主要君合和政合

「君合」(Personal Union,亦譯作「身合」或「人合」)是指多國共戴一君的現象。在歷史上(主要是中古歐洲 ),「君合」是很普遍的現象。當某國君主逝世,而他國君主按照君位繼承法有權繼承該國君位時,便可能出現「君合」現象。一般而言,「君合」關係沒有永久性,各組成國保留獨立國地位,只是保持著很鬆散的聯繫。當然歷史上亦曾出現某些結成「君合」關係的國家最終合併為單一國家的例子。此外,歷史上某些征服者曾在征服地建立「征服者政權」,自任這些政權的元首,這種情況也可算作「君合」的一種形式。另請注意,歷史上曾出現某些封建宗主職位由其諸侯輪流擔任的情況(例如德意志國王、愛爾蘭的塔拉Tara最高國王等),雖然這些諸侯一身兼任諸侯和宗主,但這種情況一般不被視為「君合」。由於歷史上的「君合」現象異常繁多,難以一一盡錄,以下僅列舉較重要和較穩定(即曾傳襲數代)的「君合」現象。

除了「君合」外,歷史上也曾出現「政合」(Real Union,亦譯作「事合」或「物合」)。「政合」是比「君合」更為緊密的結合,一般由條約或法例確定這種關係。一方面各組成國保留各自的政府,在內政上保持各自獨立;但另一方面各組成國又共戴一君,在對外時被視為一個整體。由於歷史上「政合」的例子只有三個:「奧地利-匈牙利帝國」、「波蘭-立陶宛王國」和「瑞典-挪威聯合」,本網頁把「政合」與「君合」一起介紹。

為方便敘述,以下記載的「君合」或「政合」現象均以歷史上的某些重要政權為主角,列舉這些政權所曾形成的「君合」或「政合」關係。為醒目起見,筆者在以下各段把結成「君合」或「政合」的國家名稱以色表示。


亞述 Assyria


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 亞述是上古時代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地區的強國,前9世紀起不斷擴張領土,征服西亞、北非各地。前8世紀亞述征服兩河流域地區古國巴比倫Babylon,奠定其在西亞的霸權地位。前729年亞述國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Tiglath-Pilesar III自立為巴比倫國王(稱普盧Pulu)。此後多名亞述國王均兼稱巴比倫王號。但從前7世紀中葉起,亞述國勢開始衰落。約前626年迦勒底Chaldaea人佔領巴比倫並建立「[新]巴比倫」[New] Babylon,亞述喪失對巴比倫的統治權。其後更為[新]巴比倫與米底Media聯合擊滅。

庫什 Kush

庫什是位於今東蘇丹的古代政權,即古埃及歷史上所稱的「努比亞」Nubia。卡什塔Kashta在位時(約前745-約前742)國勢開始強盛,並對外擴張。彼安基Piankhi在位時(約前742-約前700)於約前730年征服 埃及南部,並兼稱埃及國王,建立埃及歷史上的「第二十五王朝」。約前702年該王朝再征服埃及北部,從而統一埃及。到塔哈爾卡Taharka在位時(前689-約前663),國勢更達於極盛。但此後國勢開始衰落。約前 656年埃及本土的「第二十六王朝」最終驅逐庫什勢力,推翻「第二十五王朝」的統治。而庫什本身後來也成為埃及的附庸國。
塔哈爾卡的斯芬克斯像

波斯 Persia


居魯士二世波斯(約前700-前329)在居魯士二世Cyrus II在位時期開始擴張版圖,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霸權帝國。在擴張過程中,波斯曾在征服地建立「征服者政權」。前539年居魯士二世征服巴比倫,並兼稱巴比倫國王,建立巴比倫歷史上的「第十一王朝」。約前525年居魯士二世的繼承人岡比西斯二世 Cambyses II征服埃及,並兼稱埃及國王,建立埃及歷史上的「第二十七王朝」。至此波斯國王乃一身兼任三國國王(波斯、巴比倫、埃及)。不過這一局面維時不久,前479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Xerxes I便取消巴比倫王號,把巴比倫正式併歸波斯。前404年埃及亦發生反波斯起事,埃及脫離波斯獨立。此後埃及經歷最後三個獨立王朝(第二十八至三十王朝),至前343年波斯國王阿塔薛西斯三世Artaxerxes III重新征服埃及,並重建波斯與埃及的「君合」(史稱「第三十一王朝」)。不過這時波斯的勢力已是強弩之末,在11年後新興的馬其頓Macedon大舉進攻波斯,於前332年征服埃及。波斯本身亦於前329年為馬其頓征服。

馬其頓 Macedon

馬其頓阿吉德Argead王朝(約前650-前310)在腓力二世Philip II在位時期國勢開始強盛,征服希臘諸城邦。腓力二世死後,其子阿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發動東征,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前 332年阿歷山大三世征服埃及,並兼任埃及國王,建立埃及歷史上的「第三十二王朝」。阿歷山大三世在埃及興建阿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城,使之成為埃及的統治中心。但馬其頓的霸權很快便沒落。前323年阿歷山大三世死後,其部將各據一方,互相混戰,馬其頓霸權帝國迅即崩潰。前310年馬其頓將領克桑德 Cassander推翻阿吉德王朝,奪取王位。同年軍閥托勒密一世Ptolemy I亦割據埃及,奪取阿吉德王朝在埃及的統治權。阿歷山大三世的功業雖已沒落,但他所興建的阿歷山大里亞城繼續成為「希臘化時代」以及其後羅馬時代的東方文化中心。
阿歷山大里亞

奧斯特拉西亞 Austrasia


克洛維斯三世 奧斯特拉西亞是中古初期法蘭克Frank「墨洛溫Merovingia王朝」時期的一個地方封建政權。法蘭克由6世紀起曾多次分裂,出現多個地方封建政權。在7世紀基本形成奧斯特拉西亞和紐斯特里亞Neustria兩個政權。但由639年起,奧斯特拉西亞和紐斯特里亞王權衰落,由宮相專權,史稱「懶王時期」。其後兩國的政權逐漸落入「卡羅林Carolingia家族」之手。673年奧斯特拉西亞國王奇爾德里克二世Childeric II兼任紐斯特里亞國王,標誌兩國重新走向統一。此後數任紐斯特里亞國王均由奧斯特拉西亞國王兼任。約691年克洛維斯三世Clovis III繼領奧斯特拉西亞和紐斯特里亞,將兩國重新合併為法蘭克王國。可是法蘭克的統一並不穩固,715年法蘭克又再度分裂為紐斯特里亞和奧斯特拉西亞,直至「卡羅林家族」在兩國取得穩固權力才重新統一法蘭克(註1)。 註1:但在9世紀「卡羅林王朝」又步其前朝後塵,陷入分裂狀態,並逐漸形成今法蘭西、意大利、德意志等國分立的狀態。

皮克塔維亞 Pictavia

皮克塔維亞是中古初期皮克特Pict人在蘇格蘭北部建立的政權。8世紀起該政權開始與蘇格蘭西部另一政權-達爾里阿達Dalriada融合。約811年皮克塔維亞國王君士坦丁Constantine兼任達爾里阿達國王,從而建立兩國的「君合」關係。約848年達爾里阿達國王兼皮克塔維亞國王肯尼思Kenneth改稱蘇格蘭 Scotland國王(稱肯尼思一世Kenneth I),正式將兩國合併為蘇格蘭。
肯尼思

阿基坦 Aquitaine


阿基坦徽號 阿基坦是中古時代位於法蘭西西南部的一個諸侯國,是英格蘭與法蘭西長期爭奪的對象。在中古時代,阿基坦曾與兩個諸侯國奧弗涅Auvergne和普瓦圖Poitou形成「君合」。約890年奧弗涅伯爵紀堯姆三世Guillaume III兼任阿基坦公爵(稱紀堯姆一世Guillaume I)。928年普瓦圖伯爵埃伯勒Ebles兼任阿基坦公爵。至此形成三國的「君合」。但阿基坦與奧弗涅的「君合」維持至10世紀中葉以後便告結束,只有普瓦圖繼續與阿基坦保持「君合」關係,並逐漸成為阿基坦的附屬地。1152年安茹伯爵亨利Henri兼稱阿基坦公爵(稱亨利一世Henri I),從此阿基坦(連同普瓦圖)成為「安茹霸權帝國」的一部分,其後又成為英格蘭國王領地的一部分。13世紀初,法蘭西與英格蘭的矛盾激化,法蘭西收回英格蘭在法蘭西的多個領地,其中普瓦圖和阿基坦大部分地區先後於1203和1204年為法蘭西奪去。英格蘭的領地僅餘南部吉延Guyenne地區,自此阿基坦又稱吉延Guyenne或加斯科尼Gascony。吉延地區直至1453年英格蘭在百年戰爭中戰敗後才最終被併歸法蘭西。

丹麥 Denmark

丹麥是中古北歐的重要政權,在歷史上曾與多個國家形成「君合」關係。最早與丹麥結成「君合」的國家是位於今瑞典南部的斯堪尼亞Scania。10世紀初丹麥國王戈爾姆一世Gorm I佔領斯堪尼亞,建立斯堪尼亞王國,並自任斯堪尼亞國王。此後四名丹麥國王均兼任斯堪尼亞國王,至1018年斯堪尼亞更被併歸丹麥。從11世紀起丹麥曾多次侵略挪威Norway。從1380年起丹麥國王開始兼任挪威國王。1389年丹麥控制瑞典Sweden,同年丹麥國王馬格里特一世Margrethe I兼任瑞典國王(稱馬格里特Margrethe)。1397 年馬格里特一世在卡爾馬Kalmar召開貴族代表大會,宣佈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國組成「君合」,由共同君主統治,史稱「卡爾馬聯合」Kalmar Union,從而確立丹麥在北歐的統治地位。不過,丹麥對瑞典的統治從15世紀後期開始逐漸受到削弱。1523年瑞典最終與丹麥結束「君合」關係,重新獲得獨立。
馬格里特一世 在15世紀,丹麥將勢力擴展至德意志北部的諸侯國荷爾斯泰因Holstein。1459年起丹麥國王兼任荷爾斯泰因伯爵(其後改稱公爵)。1544年荷爾斯泰因分裂為荷爾斯泰因-塞格堡Holstein-Segeburg和荷爾斯泰因- 戈托普Holstein-Gottorp,其中荷爾斯泰因-塞格堡的君位繼續由丹麥國王兼任。1667年起丹麥國王又兼領德意志北部另一諸侯國-奧爾登堡Oldenburg。1773年丹麥與荷爾斯泰因-戈托普公爵保羅Paul 交換領地,把奧爾登堡讓予保羅(此後保羅改稱荷爾斯泰因-奧爾登堡Holstein-Oldenburg伯爵),丹麥則取得荷爾斯泰因-戈托普,並將之與荷爾斯泰因-塞格堡合併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 。

丹麥的勢力在19世紀走向衰落。在「拿破崙戰爭」後,丹麥在1814年被迫把挪威讓予瑞典,但在1815年卻取得薩克遜-勞恩堡Saxe-Lauenburg作為「補償」。可是丹麥對德意志北部兩個諸侯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薩克遜-勞恩堡)的統治嚴重阻礙德意志的統一進程,因而與普魯士發生沖突。1864年在「普丹戰爭」中戰敗後,丹麥被剝奪上述兩塊屬地。進入20世紀,丹麥在北冰洋的屬地冰島Iceland亦興起獨立運動,並於 1918年獲得獨立。獨立後的冰島起初仍奉丹麥國王為國家元首。但在1940年德意志佔領丹麥後,冰島便中斷與丹麥的關係。1941年冰島正式宣佈脫離丹麥獨立。

安茹 Anjou


安茹伯爵亨利 安茹是中古時代位於法蘭西西北部的一個諸侯國,最初由「普蘭塔奈特Plantagenet家族」統治。從 11世紀起,安茹伯爵開始兼領法蘭西其他諸侯國。最早被安茹兼領的是兩個小諸侯國圖棱Touraine和 緬因Maine。1144年起安茹伯爵傑弗里四世Geoffroi IV兼稱諾曼第公爵(稱傑弗里Geoffroi),安茹遂兼領諾曼第。1152年安茹伯爵亨利Henri兼稱阿基坦公爵(稱亨利一世Henri I),安茹遂取得阿基坦(連同普瓦圖)。1154年亨利又兼任英格蘭國王(稱亨利二世Henry II),取得對英格蘭 的統治權。至此「普蘭塔奈特家族」兼領大片地區,形成「安茹霸權帝國」,嚴重威脅法蘭西王權,並種下日後英格蘭與法蘭西兩國敵對的禍根。不過「安茹霸權帝國」只存在約半個世紀,在1203至1204年間,法蘭西先後奪去「安茹霸權帝國」在法蘭西的多個領地,安茹本身也在1206年被併歸法蘭西。此後「普蘭塔奈特家族」的領地僅餘下英格蘭和阿基坦南部的吉延地區。 1232年法蘭西王子查理一世Charles I被封為安茹伯爵,復辟安茹伯國後,安茹勢力重振,向法蘭西南部和南歐幾個地區擴展。1246年查理一世兼稱普羅旺斯Provence(位於法蘭西南部)伯爵。1266年查理一世兼任 西西里Sicily國王(稱卡洛一世Carlo I)。1267年又兼任阿卡亞Achaea(位於希臘)親王。但在1282年「西西里晚禱起事」後,查理一世在西西里的統治被推翻。安茹的勢力遂轉向南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Naples地區,查理一世於該年改稱那不勒斯國王。此後兩任安茹伯爵均兼稱普羅旺斯伯爵、阿卡亞親王和那不勒斯國王。但在1290年安茹轉歸「瓦羅亞家族」統治後,安茹與上述三國的「君合」關係中斷。1382 年安茹公爵路易一世Louis I兼稱普羅旺斯伯爵後,兩國再度形成「君合」,直至1471年安茹被永久併歸法蘭西。十年後(1481年)普羅旺斯也被併歸法蘭西。

卡斯提 Castile

卡斯提是中古時代伊比里亞北部的一個重要基督教政權。阿拉伯入侵伊比里亞半島後,伊比里亞半島北部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分裂為多個基督教政權。其後經過數百年的分化組合,各基督教政權又逐漸統一,卡斯提在這統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卡斯提首先合併的是位於伊比里亞西北部的萊昂Leon。國王費爾南多一世Fernando I在位時(1035-1065)國勢開始強盛,於1037年滅萊昂。1039年費爾南多一世自稱萊昂國王,此後萊昂國王基本上由卡斯提國王兼任,形成固定的「君合」。1230年兩國最終正式合併為卡斯提-萊昂Castile-Leon王國
卡斯提-萊昂旗號

阿拉岡 Aragon


伊沙貝一世與費爾南多二世 阿拉岡是中古時代伊比里亞北部的一個基督教政權,1035年由伊比里亞北部另一基督教政權那瓦爾 Navarre分裂出來。阿拉岡初期仍與那瓦爾有著密切關係,從1076年起共有四名阿拉岡國王兼任那瓦爾 國王。其後阿拉岡與那瓦爾的「君合」關係結束,阿拉岡轉而與伊比里亞東北部的巴塞羅那 Barcelona聯合。1163年巴塞羅那伯爵阿方索Alfonso(其後稱阿方索二世Alfonso II)兼領阿拉岡,將阿拉岡和巴塞羅那合併為阿拉岡-卡塔羅尼亞Aragon-Catalonia王國,成為伊比里亞北部兩大基督教強國之一。13世紀起,阿拉岡-卡塔羅尼亞在地中海擴張勢力,征服地中海多個島嶼。1282年阿拉岡-卡塔羅尼亞的統治家族取得西西里Sicily島,從1409年起更由阿拉岡-卡塔羅尼亞國王兼任西西里國王,直接統治西西里島。1504年阿拉岡-卡塔羅尼亞國王又取得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Naples的王位。 在15世紀隨著伊比里亞半島的基督教勢力擊敗穆斯林勢力(在西班牙歷史上稱為「收復失地運動」),半島上兩個基督教強國-阿拉岡-卡塔羅尼亞與卡斯提-萊昂開始步向聯合。15世紀後期阿拉岡-卡塔羅尼亞王子費爾南多二世Fernando II透過與卡斯提-萊昂公主伊沙貝一世Isabel I結婚,先後取得卡斯提-萊昂和阿拉岡- 卡塔羅尼亞的王位,奠定兩國統一的基礎。1516年當兩人的外孫卡洛斯一世Carlos I繼承兩國的王位後,兩國最終永久合併為「西班牙王國」。

匈牙利 Hungary

匈牙利建國於約896年。拉茲洛一世Laszlo I(1077-1095)和卡爾曼Kalman(1095-1116)在位時開始向東南歐擴張。1097年征服克羅地亞Croatia。1102年卡爾曼自稱克羅地亞國王,從此克羅地亞成為匈牙利之附庸國,俗稱「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和達爾馬提亞Croatia, Slavonia and Dalmatia王國」,又稱「三元王國」。匈牙利與克羅地亞的「君合」一直維持至1918年克羅地亞脫離匈牙利為止,可能是歷史上維時最長的「君合」。後來克羅地亞隨同匈牙利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領地的一部分,但一直被置於匈牙利政府管轄之下。1541年奧斯曼入侵匈牙利,匈牙利被分割為三部分:東部為特蘭西瓦尼亞 Transylvania,西部為奧地利統治,中部併歸奧斯曼。此後特蘭西瓦尼亞成為奧地利與奧斯曼激烈爭奪的對象。雖然奧斯曼在1699年把特蘭西瓦尼亞讓予奧地利,但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仍不時爆發反對奧地利統治的起事,直至1711年奧地利始最終征服特蘭西瓦尼亞。在該年奧地利把特蘭西瓦尼亞劃歸匈牙利,自此由匈牙利國王兼任特蘭西瓦尼亞親王(匈牙利國王則由奧地利大公兼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匈牙利作為「奧地利-匈牙利帝國」的一部分成為戰敗國,其領地克羅地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相繼獨立,其後分別成為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的一部分。
匈牙利徽章

斯韋比亞 Swabia


斯韋比亞 斯韋比亞是中古時代德意志南部的一個諸侯國,為德意志早期五大諸侯之一。1079年「霍亨斯陶芬 Hohenstaufen家族」在斯韋比亞取得統治權後,開始擴張勢力。12世紀該家族成為德意志「皇帝黨」勢力的首領,1138年更取得德意志王位,開創德意志歷史上的「霍亨斯陶芬王朝」。1152年弗里德里希四世Friedrich IV同時繼為斯韋比亞公爵和法蘭科尼亞Franconia公爵,使兩大諸侯國結成「君合」(但法蘭科尼亞在 1196年瓦解)。1194年「霍亨斯陶芬家族」奪取西西里Sicily島。1208年西西里國王弗德里科一世 Federico I繼任斯韋比亞公爵(稱弗里德里希六世Friedrich VI),從而建立兩國的「君合」。1229年弗德里科一世兼稱耶路撒冷Jerusalem(稱弗里德里希Friedrich)。此後三任斯韋比亞公爵均兼稱西西里國王和耶路撒冷國王。但在1268年安茹奪取西西里全島的統治權,同年安茹亦推翻「霍亨斯陶芬家族」在斯韋比亞的統治,自此斯韋比亞地區分裂為各封建諸侯國,烜赫一時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埃諾 Hainaut

埃諾是中古時代位於今比利時Belgium南部的一個封建諸侯國。10世紀時曾分裂為兩個小國,約1011 年重新統一。重新統一後埃諾國勢逐漸強盛,先後兼領低地國家Low Countries地區多個封建政權。1191年埃諾伯爵鮑德溫五世Boudewijn V兼任佛蘭德爾Flanders伯爵(稱鮑德溫八世 Boudewijn VIII)。雖然這兩國的「君合」在1278年結束,但此後埃諾轉而與荷蘭聯合。約1299年埃諾伯爵揚一世 Jan I兼任荷蘭 Holland伯爵。1323年起埃諾伯爵又以荷蘭伯爵的名義兼任西蘭Zeeland伯爵。至此埃諾遂兼領低地國家地區三個最富庶的諸侯國。但從1356年起埃諾的君位本身也被其他國家的君主兼任,先由巴伐利亞公爵兼任,其後又轉歸[西]勃艮第公爵,最終被併歸[西]勃艮第,成為日後「勃艮第遺產」(即尼德蘭)的一部分。
埃諾徽章

的黎波里 Tripoli


的黎波里的十字軍城堡遺蹟 的黎波里是「十字軍東征」時期西歐各國在西亞建立的「十字軍國家」,建國於1101年。其時在西亞曾存在四個「十字軍國家」(的黎波里、埃德薩Edessa、耶路撒冷Jerusalem和安條克Antioch)。這些「十字軍國家」雖然統治西亞的人民,但其統治者卻是西歐封建主,因而亦出現中古歐洲常見的「君合」現像。1201年的黎波里伯爵博希蒙德一世Bohemond I兼任安條克親王(稱博希蒙德四世Bohemond IV),從而建立這兩個「十字軍國家」的「君合」關係。此後三任的黎波里伯爵均兼任安條克親王,直至1268年安條克為埃及的馬木路克Mamluk所滅為止。的黎波里本身也在1289年為馬木路克所滅。 註1:請注意世界上有兩個地方同稱為「的黎波里」,一個位於今黎巴嫩,另一個是今利比亞的首都。這裡所介紹的是指位於黎巴嫩的「的黎波里」。

巴伐利亞 Bavaria

巴伐利亞是中古時代德意志南部的的一個諸侯國,為德意志早期五大諸侯之一。1180年「維特爾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取得巴伐利亞的統治權後,開始擴張勢力。1214年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兼任萊因Rhine王權伯爵,使巴伐利亞與萊因(俗稱巴拉丁Palatinate)結成「君合」(至1317年結束)。約1323年「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取得對勃蘭登堡Brandenburg的統治權,其後形成巴伐利亞與勃蘭登堡的「君合」。在14世紀中葉巴伐利亞又先後與「低地國家地區」的荷蘭Holland和埃諾 Hainaut結成「君合」,並透過荷蘭兼領另一低地國家西蘭Zeeland。可是巴伐利亞從1349年起開始陷入分裂,該國的力量受到削弱,在1373和1427年巴伐利亞先後喪失對勃蘭登堡和各個低地國家的統治權。
巴伐利亞

香檳 Champagne


香檳的葡萄園 香檳是中古時代位於法蘭西北部的一個封建諸侯國,原是一個國力中等的諸侯國。13世紀其勢力伸向伊比里亞北部的那瓦爾Navarre,為法蘭西封建主侵入伊比里亞北部開啟道路。1234年香檳伯爵蒂博四世 Thibaut IV兼稱那瓦爾國王(稱蒂博一世Thibaut I),自此那瓦爾從西班牙封建主的領地轉而成為法蘭西封建主的領地。在1314年香檳併歸法蘭西,兩國的「君合」關係遂告結束。

耶路撒冷 Jerusalem

耶路撒冷是「十字軍東征」時期西歐各國在西亞建立的「十字軍國家」,建國於1099年。1192年耶路撒冷(註1)國王蓋伊Gui取得塞浦路斯Cyprus島,並改任塞浦路斯國王,從而使塞浦路斯成為西亞的另一個「十字軍國家」。1268年塞浦路斯國王休三世Hughes III兼任耶路撒冷國王(稱休Hughes),形成這兩個「十字軍國家」的「君合」,此後三任耶路撒冷國王均兼任塞浦路斯國王。但其時耶路撒冷王國(僅餘阿克一城) 在周圍穆斯林政權的包圍下只是苟延殘喘。當阿克在1291年最終為埃及的馬木路克Mamluk攻陷後,最後一任耶路撒冷國王兼塞浦路斯國王亨利二世Henri II被迫逃奔塞浦路斯。塞浦路斯成為西亞唯一倖存的「十字軍國家」至1489年始為威尼斯Venice所滅。
耶路撒冷 註1:事實上由1187年起耶路撒冷城已落入西亞穆斯林政權之手。此後耶路撒冷國王僅保有阿克Acre一城,但其君主仍繼續稱「耶路撒冷國王」。

法蘭西 France

法蘭西在19世紀以前是歐洲的重要君主國,但並未與其他君主國建立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君合」關係。法蘭西歷史上唯一較穩定的「君合」是該國與伊比里亞半島北部國家那瓦爾Navarre建立的「君合」關係。1285年腓力Philippe繼為法蘭西國王(稱腓力四世 Philippe IV)兼那瓦爾國王(稱腓力一世Philippe I) 。此後四任法蘭西國王均曾兼任那瓦爾國王。但由1328年起法蘭西王位轉歸「瓦羅亞Valois王朝」,上述「君合」關係便告中斷(註1)。此後法蘭西沒有再與其他歐洲君主國形成穩定的「君合」關係。
法蘭西共同體旗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法蘭西殖民帝國」日薄西山,從1956年起法蘭西模倣不列顛的「自治領」制度,讓其在非洲的多個殖民地成為「自治共和國」。在1958年法蘭西更成立「法蘭西共同體」French Community 作為維繫法蘭西與各「自治共和國」的組織。這些「自治共和國」包括:多哥Togo、馬爾加什 Malagasy、[西]蘇丹[West] Sudan、塞內加爾Senegal (1959-1960年間[西]蘇丹曾與塞內加爾合併為馬里Mali聯邦)、乍得Chad、毛里塔尼亞Mauritania、 [西]剛果[West] Congo、加蓬Gabon、中非Central Africa、達荷美 Dahomey、象牙海岸Ivory Coast、上沃爾特Upper Volta、尼日爾Niger、喀麥隆Cameroon。在政治制度方面,這些「自治共和國」實行內部自治,設有自己的內閣。但跟不列顛的「自治領」不同,它們沒有獨立地位,其國家元首由法蘭西總統兼任。因此當時法蘭西雖非君主國,但卻出現類似不列顛與其「自治領」的「君合」關係。由於「自治共和國」制度不能滿足法蘭西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需要,這些「自治共和國」在1960年或之前均宣佈獨立,並選舉自己的國家元首。 註1:後來那瓦爾的大部分領土在1512年被併歸阿拉岡-卡塔羅尼亞Aragon-Catalonia,那瓦爾統治集團退守北部地區,稱「下那瓦爾」Lower Navarre。「下那瓦爾」最終在1589年被併歸法蘭西。

提羅爾 Tyrol

提羅爾是中古時代位於今奧地利西部的小諸侯國。1286年提羅爾伯爵邁恩哈德四世Meinhard IV兼任 卡林西亞(位於今奧地利南部)Carinthia公爵(稱邁恩哈德Meinhard),從而建立這兩個小諸侯國的「君合」關係。此後三任提羅爾伯爵均兼任卡林西亞公爵,直至1335年卡林西亞為奧地利所併為止。提羅爾也在 1363年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
提羅爾

盧森堡 Luxemburg


盧森堡 盧森堡原為「低地國家地區」的一個小諸侯國,1308年盧森堡伯爵海因里希五世Heinrich V取得德意志王位,自此該國的統治家族(稱「林堡-盧森堡Limburg-Luxemburg家族」)勢力漸盛。1310年該家族成員約翰 Johann同時繼任盧森堡伯爵和波希米亞Bohemia國王,形成盧森堡與波希米亞的「君合」。1373年盧森堡伯爵卡爾Karl(兼波希米亞國王卡雷爾一世Karel I)又取得勃蘭登堡Brandenburg選侯之位,形成三個國家的「君合」。不過「林堡-盧森堡家族」的鼎盛時期維時不長,在15世紀初他們便陸續丟失各個領地,盧森堡本身也在1451年被併歸[西]勃艮第。

波蘭 Poland

波蘭自14世紀建立統一國家和擊敗條頓騎士團後,逐漸成為東北歐的重要國家。1386年立陶宛 大公約蓋拉Iogaila兼任波蘭國王(稱弗拉迪斯拉夫二世Wladislaw II),開創波蘭歷史上的「雅蓋羅 Jagiello王朝」,使兩國開始走向聯合。從1434年起兩國形成較為穩定的「君合」關係。1561年立陶宛取得立窩尼亞Livonia北部地區,次年成立征服者政權-立窩尼亞親王國,自此波蘭國王又以立陶宛大公的身份兼任立窩尼亞親王。1569年7月1日兩國貴族在盧布林Lublin議會上訂立《盧布林聯合令》,宣佈兩國組成「政合國」-波蘭-立陶宛Poland-Lithuania王國(又稱波蘭-立陶宛聯合體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成立共同議會。自此波蘭遂控制立陶宛及其屬地立窩尼亞、烏克蘭Ukraine和白俄羅斯Belarus ,成為東歐強國。17-18世紀波蘭-立陶宛走向衰落,在18世紀末曾先後三次為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瓜分,至1795年1月7日波蘭-立陶宛(連同其屬地)被瓜分殆盡,最終滅亡。
《盧布林聯合令》的訂立

斐拉拉 Ferrara


斐拉拉大教堂 斐拉拉是中古時代意大利北部的一個政權,原稱埃斯特Este,為「埃斯特-韋爾夫Este-Welf家族」的領地。在13世紀末斐拉拉取得摩德納Modena和勒佐Reggio兩地。1452年德意志封斐拉拉君主博爾索Borso為 摩德納和勒佐公爵,建立「摩德納和勒佐公國」。該公國初期的公爵均由斐拉拉君主兼任,實際是斐拉拉的屬地。從1597年起斐拉拉與摩德納的「君合」關係結束,斐拉拉亦於次年被併歸羅馬教皇國。但此後摩德納成為意大利北部一個重要封建政權,一直存在至1859年始被併歸撒丁Sardinia,成為統一的意大利的組成部分。

西班牙 Spain

1516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西]勃艮第[Western] Burgundy公爵查理二世Charles II繼領卡斯提-萊昂與阿拉岡-卡塔羅尼亞,並把兩國正式合併為西班牙後(查理二世在西班牙的稱號是「卡洛斯一世」 Carlos I),他不僅身兼[西]勃艮第公爵和西班牙國王,而且還從阿拉岡-卡塔羅尼亞繼承了西西里 Sicily國王和那不勒斯Naples國王的稱號。1519年卡洛斯一世繼承奧地利大公兼德意志國王(連同「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後,他成為當時中、西歐幾個大國的君主,使「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達至頂峰。可是卡洛斯一世並未將「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永久統一。約1521年卡洛斯一世把奧地利君位讓予其弟腓迪南一世 Ferdinand I,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分裂為西班牙和奧地利兩個支系。不過,分裂後的西班牙仍然兼領多個領地,並繼續擴張勢力,在1535和1580年又先後取得對米蘭Milan和葡萄牙Portugal的統治權。
卡洛斯一世 西班牙的勢力在16和17世紀走向衰落。1640年葡萄牙爆發「光復革命」,西班牙對葡萄牙的統治被推翻。進入 18世紀,西班牙在「西班牙繼承戰爭」中戰鬥失利,接連喪失其屬地。1707年奧地利首先奪取那不勒斯。1713 年奧地利又取得米蘭和[西]勃艮第(即西屬尼德蘭Spanish Netherlands),薩伏依Savoy則取得西西里。至此西班牙喪失其在歐洲的全部屬地。

奧地利 Austria


哈布斯堡家族徽號 奧地利原為德意志南部的一個小諸侯國,1274年起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由1438年起,奧地利大公長期兼任德意志國王(兼有「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從此奠定奧地利在德意志的領導地位。16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分裂為西班牙和奧地利兩個支系後,奧地利支系積極在中東歐擴張領土,先後在1526和約1527年取得 波希米亞Bohemia和匈牙利Hungary的君位。此後除了短暫的起事時期外(例如「三十年戰爭」期間波希米亞的反奧地利起事以及1848-1849年的匈牙利革命),波希米亞和匈牙利(連同其屬地克羅地亞Croatia和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的大多數君主均由奧地利大公(1804年起改稱皇帝)兼任。 進入18世紀,奧地利繼續擴張勢力。在「西班牙繼承戰爭」期間,奧地利首先在1707年從西班牙取得那不勒斯Naples,在1708年取得北意大利的曼圖亞Mantua。接著又在1713年從西班牙取得米蘭 Milan和[西]勃艮第[Western] Burgundy(即西屬尼德蘭Spanish Netherlands,此後改稱奧屬尼德蘭Austrian Netherlands)。1720年奧地利與薩伏依Savoy交換領土,從薩伏依取得西西里Sicily。不過,奧地利也並非總是勝利者,在18世紀奧地利也曾在三場戰爭中喪失領土。在「波蘭繼承戰爭」期間,奧地利在1734年喪失那不勒斯和西西里。雖然在1735年它又取得北意大利的帕爾馬Parma作為「補償」,但在1740-1748年的「奧地利繼承戰爭」後,它又喪失帕爾馬。在「法蘭西大革命戰爭」期間,它又先後喪失[西]勃艮第、米蘭和曼圖亞。在18世紀末,奧地利已完全失去它在該世紀所曾奪得的領土。

在「拿破崙戰爭」後,奧地利成為德意志諸邦的盟主,並在1815年奪取北意大利的倫巴底Lombardy(前稱米蘭) 和威尼西亞Venetia(前稱威尼斯Venice),成立倫巴底-威尼西亞Lombardy-Venetia王國,由奧地利皇帝兼任該國國王。奧地利的反動統治使它成為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障礙,因而成為該兩國統一運動首先針對的對象。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後,奧地利最終喪失倫巴底-威尼西亞以及它在德意志的領導地位。此後奧地利集中精力於保存其在中東歐的領土。為了籠絡匈牙利的封建主,奧地利在1867年12月21日與匈牙利簽訂《1867年協議》,組成政合國-奧地利-匈牙利Austria-Hungary帝國(俗稱「二元帝國」)。可是,由於奧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其霸權帝國最終沒落。在1918年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先後脫離奧地利,奧地利-匈牙利Austria-Hungary帝國最終在1918年10月17日解體,而奧地利的君主制亦隨著該國戰敗而被推翻。

英格蘭 England-不列顛 Britain

英格蘭自1485年成立「都鐸Tudor王朝」以後,國勢開始強盛,並開始與不列顛群島上的其他政權形成「君合」關係。最早與英格蘭形成「君合」的是愛爾蘭Ireland。愛爾蘭其實早在12世紀末便被英格闌征服。1541年英格蘭建立「征服者政權」-愛爾蘭王國,並由英格蘭國王兼任愛爾蘭國王。1603年「都鐸王朝」絕嗣,蘇格蘭Scotland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兼任英格蘭國王(稱詹姆斯一世James I),建立「斯圖亞特Stuart王朝」,由是形成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君合」關係。17世紀「清教革命」期間,革命領袖奧利佛.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在1649年宣佈英格蘭與蘇格蘭、愛爾蘭合併,成立「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聯合體」,由此奠定三國合併的基礎。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雖然重新分立為三國,但三國繼續保持「君合」關係。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最終合併為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聯合王國(註1)。1801 年不列顛再進一步與愛爾蘭合併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聯合王國,完成不列顛群島三王國的統一過程(註2)。
詹姆斯一世 從19世紀起,不列顛開始與其部分殖民地建立「君合」關係。1877年不列顛國王維多利亞Victoria宣佈兼稱 印度India皇帝,在其殖民地印度建立「征服者政權」-印度帝國。此外,從1867年起,不列顛讓其部分屬地成為「自治領」Self-Governing Dominion。這些「自治領」包括加拿大Canada、澳大利亞Australia、新西蘭New Zealand、南非South Africa、[南]愛爾蘭 [Southern] Ireland和紐芬蘭Newfoundland。雖然不列顛在1931年通過《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法》後,大多數「自治領」取得獨立地位(紐芬蘭除外),但這些「自治領」仍繼續奉不列顛國王為其國家元首,由是產生了新型的「君合」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列強的殖民地紛起爭取獨立,印度率先在1947年脫離不列顛獨立。此後不列顛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相繼獨立,其中有些殖民地在獨立後成為不列顛的「自治領」,或在獨立前成為具有「準獨立國」地位的「聯繫邦」Associated State,以作為邁向獨立的一種過渡形式。這些「自治領」和「聯繫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Pakistan、錫蘭Ceylon、加納Ghana、尼日利亞 Nigeria、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坦噶尼喀Tanganyika、牙買加Jamaica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烏干達Uganda、肯尼亞Kenya、 馬拉維Malawi、馬耳他Malta、岡比亞Gambia、圭亞那Guyana、巴巴多斯Barbados、毛里求斯Mauritius、斐濟Fiji、巴哈馬Bahamas、格林納達Grenada、英屬多米尼加British Dominica(獨立後改稱「多米尼加聯合體」)、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圖瓦盧Tuvalu、 聖.盧西亞Saint Lucia、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伯利茲Belize、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buda、聖.基茨和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雖然上述很多前殖民地後來已改變為共和國,但亦有不少前殖民地繼續奉不列顛國王為國家元首。此外,由於不列顛國王是新西蘭的國家元首,他/她亦間接成為新西蘭某些「聯繫邦」(包括庫克群島 Cook Islands和紐埃Niue)的國家元首。因此「不列顛殖民帝國」雖已成為過去,但今天不列顛國王仍是世界上十多個國家的共同元首。

註1:1707年成立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除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兩部分外,還包括威爾斯Wales。威爾斯其實早在1283年便被英格蘭征服,但英格蘭並未在威爾斯建立「征服者政權」。雖然其後英格蘭歷代儲君均被賦與「威爾斯親王」的稱號,但此稱號僅為一虛銜,威爾斯並未成為一個獨立政權或封建諸侯國。

註2:在20世紀,愛爾蘭興起獨立運動。1922年南愛爾蘭成為不列顛之自治領。1927年不列顛正式更名為「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聯合王國」。

瑞典 Sweden


約翰三世 瑞典自1523年擺脫丹麥控制後,逐漸成為東北歐強國。1581年瑞典國王約翰三世Johan III兼稱 芬蘭Finland大公,芬蘭成為瑞典的屬國,其歷任大公均由瑞典國王兼任。在18世紀瑞典曾與俄羅斯為芬蘭的領屬權進行多場戰爭。經過1808-1809年的「第四次俄瑞戰爭」後,瑞典被迫把芬蘭割予俄羅斯。在「拿破崙戰爭」後,列強為「補償」瑞典失去芬蘭的損失,在1814年決定把原屬丹麥的挪威Norway讓予瑞典。挪威的獨立運動失敗後,被迫接受瑞典國王兼任挪威國王。不過瑞典對挪威並非採取高壓統治的方式,而是給予挪威一定的自治權。1815年8月瑞典和挪威的議會通過《瑞典-挪威聯合法》,成立政合國-瑞典-挪威聯合Swedish-Norwegian Union,兩國雖然共戴一君,但挪威基本上實行自治,設有自己的議會和內閣。不過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挪威最終於1905年8月31日宣佈解散「瑞典-挪威聯合」。此後挪威設有自己的國王,不再奉瑞典國王為其君主。

勃蘭登堡 Brandenburg

勃蘭登堡是中古時代德意志東北部的一個諸侯國,1417年「霍亨索倫Hohenzollern家族」取得勃蘭登堡的統治權後,開始擴張勢力。1525年該家族成員阿爾布萊希特Albrecht在條頓Teuton騎士團的領地上建立普魯士Prussia公國,奠定勃蘭登堡與普魯士結成「君合」的基礎。1618年勃蘭登堡選侯約翰.西吉斯蒙德Johann Sigismund兼稱普魯士公爵,正式形成兩國的「君合」,世稱為「勃蘭登堡-普魯士」Brandenburg- Prussia。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 Wilhelm在位時(1640-1688)振興國勢,「勃蘭登堡-普魯士」逐漸崛起成為德意志東北部的強國,兩國亦逐漸融為一體。1701年勃蘭登堡選侯兼普魯士公爵弗里德里希三世Friedrich III改稱普魯士國王(稱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正式將兩國合併為「普魯士王國」。
弗里德里希.威廉

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 Wallachia and Moldavia


阿歷山德魯 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是中古時代分別位於今羅馬尼亞Romania南部和東北部的兩個小親王國,中古時代的羅馬尼亞歷史主要就是由這兩個政權的歷史構成。從17世紀起開始這兩個小親王國逐漸走向聯合。不過,這兩國的聯合方式頗為特別,從17至19世紀兩國共有二十多名相同的統治者,但這二十多名統治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同時兼任兩國親王的職務,而是先後出任這兩個職務,因此嚴格地說不算是「君合」。舉例說,在17世紀有一名統治者拉杜.米涅赫Radu Mihnea,他先在1601-1602和1611-1616年間任瓦拉幾亞親王;接著在1616-1619年間改任摩爾達維亞親王;然後在1620-1623年間重新擔任瓦拉幾亞親王;最後又在1623- 1626年間擔任摩爾達維亞親王。上述情況一直維持至19世紀中葉,至1859年始出現一人同時兼任兩國親王的情況(此即摩爾達維亞親王阿歷山德魯十六世Alexandru XVI兼瓦拉幾亞親王阿歷山德魯十一世Alexandru XI),這標誌著兩國統一的條件已成熟。在1862年阿歷山德魯改稱羅馬尼亞親王,正式將兩國合併為羅馬尼亞,從而最終完成兩國二百多年的聯合過程。

漢諾威 Hanover

漢諾威是中古時代後期德意志北部的一個諸侯國。1705年漢諾威選侯格奧爾吉一世Georg I兼任 薩克遜-勞恩堡Saxe-Lauenburg公爵。從此兩國結成穩定的「君合關係」,直至1803年薩克遜-勞恩堡為法蘭西兼併。1813年漢諾威恢復對薩克遜-勞恩堡的統治,但在1815年薩克遜-勞恩堡又轉歸丹麥國王。除了薩克遜-勞恩堡外,漢諾威亦曾與不列顛形成「君合關係」。1714年漢諾威選侯格奧爾吉一世獲選為不列顛 Britain國王,稱喬治一世George I,開創不列顛歷史上的「漢諾威王朝」。此後五任漢諾威選侯(1820年起改稱國王)均兼任不列顛國王,直至1837年維多利亞Victoria繼為不列顛國王,始結束兩國之「君合關係」。漢諾威後來在1866年併歸普魯士。
漢諾威市政廳

俄羅斯 Russia


阿歷山大一世 俄羅斯在皇帝彼得一世Pyotr I(1682-1725在位)和葉卡德林那二世Ekaterina II(1762-1796在位) 統治下國勢迅速上升,成為歐亞大陸之強國,不僅向東把勢力擴張至中亞、西伯利亞以至遠東,亦向西擴張至東北歐各國。俄羅斯的擴張方式除了併吞被侵領土外,亦有採取在其屬地建立「征服者政權」的方式。俄羅斯皇帝阿歷山大一世Aleksandr I在位期間(1801-1825),俄羅斯建立了兩個「征服者政權」-芬蘭 Finland和波蘭Poland。芬蘭原為瑞典屬地,1808年「第四次俄瑞戰爭」期間被俄羅斯佔領。1809年俄羅斯與瑞典簽訂和約,確定芬蘭歸屬俄羅斯。同年阿歷山大一世兼稱芬蘭大公,芬蘭從此成為俄羅斯的屬國。波蘭則原為東北歐的一個大國,18世紀末被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瓜分。1815年阿歷山大一世兼稱波蘭國王,在俄羅斯所分得之原波蘭領土上重建波蘭王國,以之作為其屬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俄羅斯在戰爭中失利,其部分屬土被敵國侵佔或爆發民族獨立運動。1917年波蘭和芬蘭相繼成立民族政府,脫離俄羅斯的統治,而俄羅斯的君主制政府亦於同年被革命推翻。

尼德蘭 Netherlands

尼德蘭在「拿破崙戰爭」後確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1815年尼德蘭取得奧屬尼德蘭Austrian Netherlands(即今比利時Belgium)。同年列強瓜分盧森堡Luxembourg領地,成立盧森堡公國,由尼德蘭國王兼任盧森堡公爵(未幾改稱大公),至此尼德蘭統一「低地國家地區」。但在1830年比利時爆發獨立革命,並脫離尼德蘭獨立。1839年尼德蘭與比利時瓜分盧森堡和林堡Limburg地區,尼德蘭在其所得的部分林堡地區建立林堡公國,自任林堡公爵。至此尼德蘭國王一身兼任三國君主。不過此一局面維持不久,在1867 年尼德蘭取消林堡公國,把林堡重新併歸其本土。而盧森堡則於1890年另立大公,結束與尼德蘭的「君合」關係。
阿姆斯特丹徽號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尼德蘭面對風起雲湧的殖民地獨立運動,在1954年頒佈《王國憲章》,把部分殖民地改組為具有「準獨立國」地位的「自治邦」(Self-Governing Country),包括蘇里南Suriname、 荷屬安的列斯Netherlands Antilles和阿魯巴Aruba。這些「自治邦」具有高度自治權,但仍奉尼德蘭國王為國家元首,它們與尼德蘭的關係類似不列顛的「聯繫邦」與不列顛的關係,因此也可視為一種現代形式的「君合」關係。

美國 USA


美國國徽 美國作為一個共和國,本不可能與其他君主國形成「君合」關係。但從19世紀起,美國曾經讓其部分殖民地成為「聯合邦」Commonwealth。這些「聯合邦」具有「準獨立國」地位,實施一定程度的自治,設有自己的政府,但其國家元首卻由美國總統兼任,其情況類似1931年以前不列顛的「自治領」以及不列顛、新西蘭的「聯繫邦」,因此這種情況也可視為某種現代形式的「君合」。在歷史上,這樣的「聯合邦」共有三個: 利比里亞Liberia、波多.黎各Puerto Rico和北馬里亞納Northern Marianas(註 1)。其中利比里亞已於1847年獲得獨立,其餘兩個至今仍未獨立。 註1:其實,美國還有一個「聯合邦」-菲律賓Philippines。但菲律賓自1935年成為美國的「聯合邦」以來,便設有自己的總統。後來菲律賓在1946年獲得獨立,成立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