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绩效考核系数ppp:中东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外部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57:16
中东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外部风险

  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及政权变化,为中国发展、调整与一些国家的关系带来新机会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谢鹏 刘云非 金旼旼

  从苏伊士运河往西,穿过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海峡,便是大西洋。这条黄金线路的沿岸,如今蕴藏了中国经济最大的外部风险。

  中兴公司副总裁、北非区总经理陈杰文在接受《国家财经周刊》记者专访时说,按他的估算,仅中兴在利比亚的潜在利益损失规模就6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兴的巨大损失并非个案。对中国来说,2009年前6位石油进口国中,除了俄罗斯,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和苏丹都在这条黄金线路的沿岸。在这里,中国还有众多基建、电信项目,和数以万计的劳务人员。

  “这次中东北非动乱事发突然,导致中资企业很被动。由于现在大量中资企业在全球热点地区开展业务,风险预警就显得尤为必要。”陈杰文表示。

  中东和北非乱局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这是考量中国经济外部风险急需深化的一个主题。

  重大利益

  苏伊士运河,连接着中东和北非,是连接三大洲的战略航运要道,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原油和对欧洲的贸易大多经过该运河。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从中东北非地区的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60%左右。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对本刊记者表示,埃及虽不是重要产油国,但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埃及还是中国与中东非洲开展贸易的重要桥头堡。中国与苏丹的贸易、石油设备出口和原油进口大多通过埃及转口。而苏丹已经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石油投资地。

  埃及对南苏丹独立表面支持,但其立场因尼罗河水源分配问题仍存变数。因此,埃及局势发展以及埃及与苏丹南北未来关系变化与中国在该地区石油利益密切相关。

  “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是保持温和的、世俗的国家取向,还是转向激进的带有伊斯兰倾向的国家,对中东地缘政治有重大影响。”余国庆说。

  在利比亚,中资能源企业主要以中石油为主。2005年底中石油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一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合同,面积2566平方公里。该合同为勘探产品分成协议,开发生产期25年。此外,该公司还在利比亚提供物探、钻井、测井、录井等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工程建设服务,与部分欧美能源公司签订了钻井、数据处理以及录井服务合同等。这些项目和合同目前都存在搁浅甚至取消的可能。

  伊朗局势也值得关注。伊朗近年一直是中国三大石油进口国之一。2010年中国与伊朗贸易总额已突破2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能源贸易。伊朗已连续发生反政府的示威游行,美国也公开表示支持伊朗国内反对派的“民主行动”。中国几大石油公司近几年来都在伊朗开拓油气业务,潜在风险难消。

  在极端情况下,该地区部分国家是否再次运用“石油武器”,应对内外压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直接‘禁运’和‘提价’,而是通过改变能源政策的方向来体现,如争取本国石油合资权益、要求外国石油公司增加当地基础实施投资,提高环保要求,增加当地工人工资和待遇等。”余国庆表示,“中国能源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和营运可能因此面临更多压力。”

  显性损失

  在中东北非地区,特别是利比亚局势突变的情况下,中国完成大规模人员撤离,这使得中资企业在当地的相关项目全部暂停。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领域,面临较大损失。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利比亚调查得知,在利投资运营的大中型中资企业共75家,人员超过3.6万人。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材料显示,共有27个企业在当地的工地、营地遭袭,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

  中兴公司副总裁、北非区总经理陈杰文作了归纳,损失主要包括稳定收益损失、合同余款损失和当地储蓄和固定资产损失等。人员撤离也产生一定费用。

  目前就损失情况发布公告的企业主要有中建公司和中铁建公司。其中,中建在利比亚有两万套居民住宅建设项目,累积合同价值约176亿元人民币,工程量完成近半。中铁建在利比亚共有3个工程铁路建设项目,合同总额42.37亿美元,目前已完成6.86亿美元。

  国资委提供的消息显示,在利比亚局势发生变化前,葛洲坝在当地项目为7300套房建项目,合同金额8.29亿美元;中水集团有在建项目6个,合同总额17.88亿美元;中交集团有5个项目。上述项目不同程度受到当地局势的影响。

  与住房、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同的是,中兴、华为这两家主要通信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相对较小,业务前景相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合同金额相对较小,此外行业特殊性导致当地买家对其依赖性较大。

  陈杰文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由卡扎菲控制的首都地区,政府要求保持电信网络通畅。在反对派控制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反对派也要求保持电信网络通畅。因此,无论谁主政,都需要中资通信企业技术和服务。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局势能尽快稳定。

  在埃及和突尼斯,中资企业利益损失不明显。在埃及目前受影响的主要是部分私营企业。在突尼斯中资企业很少,合同规模有限。在中东北非地区,中资企业利益较大的另一个国家是沙特。但目前沙特局势基本稳定,相关企业运营和业务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输入压力

  中东北非是全球石油生产和输送基地,这里的局势动荡触动原油市场最敏感神经。目前纽约市场油价在每桶105美元左右,与利比亚冲突爆发前相比飙升了25%。伦敦市场油价更高,目前在每桶115美元水平。

  中东北非地区石油储量占全球60%左右。利比亚石油产量每天约160万桶,是全球第六大产油国。国际能源机构预计,目前该国日产量已经损失100万桶。尽管沙特等国已经释放剩余产能,目前全球能源供求从数字上看并不存在明显缺口,但由于利比亚原油品质高,含硫少,因此利比亚的情况还是对全球能源供应有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东北非局势的不稳定始终对市场心理形成压力。市场担心包括沙特、伊朗在内的该地区主要产油国出现问题。再加上美国最近出现的经济复苏加速,需求回暖迹象,以及部分资金的炒作,油价仍然存在上行动力。诸多机构预测中,都提及油价上行至130美元,甚至150美元的可能性。

  中国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尽管国际油价上涨传导至国内需要多个环节和一定时间,但这轮油价上涨及未来走高趋势,对居民和企业心理,以及宏观调控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此外,国际油价上涨,还带动金属、农产品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进一步加大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油价上涨对中国通胀会有压力,并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过,他认为,中国对通胀向来谨慎,因此会审慎处理。

  对中国而言,油价高企带来的另外一个外部风险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可能受到拖累,从而导致中国外部需求再次出现萎缩。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说,如果纽约油价涨到每桶125美元,美国2011年经济仍将有增长,但增幅很低。如果油价超过每桶150美元,美国经济将再次陷入衰退。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将面临类似情况。

  避害趋利

  中东北非局势带来的外部风险,使得中国需要重估全球化的布局,最大限度降低海外风险。

  例如,在利比亚的住房等基建市场,中国十数家企业总共签订了数百亿美元合同,盘子过大导致风险集中,造成的损失也就比较大。商务部和国资委应建立调控机制,合理引导企业,特别是统筹大型国有中资企业的对外投资扩张。

  同时,中国应密切关注卡扎菲后利比亚领导层的政治动向及对华态度,最大限度保护中国人员撤离后遗留的商业利益,一旦局势稳定后,及时寻求双边合作新机遇。

  在能源利益上,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应在确保既有能源利益少受损害的情况下,积极推进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政策,改变对少数进口源的依赖。

  比如,国内能源企业的海外并购应寻找更稳妥的投资方式,准确把握股权安排和非股权安排两种策略的选择。在法制不完备、社会不安定或与中国存在潜在重大政治冲突的国家,应优先选择通过第三方参股或者非股权安排。

  考虑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能源消费市场,余国庆表示,中国和中东产油国应探索稳定国际石油供求的新合作机制。

  在埃及方面,部分当地商业人士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到,动乱后埃及当局有望出台新的刺激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原有的官僚腐败会得到治理,投资创业环境有望改善。

  埃及民众对中国也是比较友好的,这些都是中资企业扩大业务和影响的有力条件。在突尼斯方面,在该国清算前总统家族对高技术和高赢利行业的垄断之后,中国企业进入突尼斯的机会可能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