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房产借钱: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战略追击扫残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0:46:10
战略追击扫残军

  本章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余万人,国民党的正规军已大部被歼灭。但是,西南和中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及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尚被国民党残余军队所占据。他们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负隅顽抗,妄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朱德总司令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要求全军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遵照命令,为了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盘踞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国民党残余军队,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继续实施了战略追击和围歼战,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的任务。

  一、毛泽东恢弘的战略部署

  1949年夏,渡江战役以后,国民党还剩下在大陆的两个主要战略集团:胡宗南集团和白崇禧集团,正准备分别向西南各省和华南边远省份撤退。此时,国民党还占据西北和南方16个省,总兵力约150万人,分布于新疆至台湾的广大地区和漫长战线。但是,残存的这100多万军队,已失去了统一组织抵抗的能力,无法在战略上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这时,蒋介石仍梦想,利用准备退往西南的胡宗南集团和退踞湘桂地区的白崇禧集团,凭借该地区之地形险要、物产丰富、回旋余地大等有利因素,以云贵为后方,割据西南,建都重庆,等待国际
  事变,伺机卷土重来。蒋介石还作了第二种打算,那就是一旦上述美梦破产,则退往云贵,或利用漫长的海岸线、国境线逃亡国外。为实现其美梦,蒋介石的作战方针是,在战略上尽量收缩兵力,不到万不得已时决不和解放军决战。
  退踞中南地区的国民党军共约40余万人,有湘西、湘南的白崇禧集团约20万人,广东的余汉谋集团约12万人,鄂西、湘西北的宋希濂集团约10万人。盘踞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有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胡宗南部队,总计37个军约45万人,此外尚有地方保安部队和大批土杂武装。蒋介石打算依靠这些力量,依托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区,与解放军“持久作战”,以便争取时间,组建新军,然后与驻台湾的国民党军相配合,实施反攻。蒋的另一手是,待迫不得已时,则向康、滇退却,或逃窜国外。
  为粉碎蒋介石企图盘踞西南,借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的迷梦,歼灭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尚未解放的国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夕,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即制定了作战方针和进行了战略部署。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中指出:“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域内是处在极大的混乱和崩溃状态中,我们已经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他从这一科学推断出发,并根据蒋介石收缩兵力,力避与我决战,向边远省份逃跑的企图,于1949年5月23日指出:“胡宗南全军正在向四川撤退,并有向昆明撤退消息。蒋介石、何应钦及桂系正在做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的梦,而欲消灭胡军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7月16日,毛泽东指出了歼灭白崇禧集团等中南的国民党军的作战方针:“白部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作战。”“判断白崇禧准备和我作战之地点不外湘南、广西、云南三地,而以广西的可能性为最大。”“第一步应准备在湘南即衡州以南和他作战,第二步准备在广西作战,第三步在云南作战。”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胜利以后,敌弱我强、我攻敌逃的特点,决定对中南、西南的国民党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即以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方,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在战役上,选择国民党军薄弱的中南地区,先歼灭白崇禧集团,断其海上逃路,然后歼灭胡宗南等部。另对西北和华东沿海岛屿及闽南地区的国民党军,则采取多路追击、分割围歼的作战方针。
  为实现其上述作战方针,毛泽东主席对渡江战役后的进军问题即提出了完善的战略部署:以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负责歼灭马步芳、马鸿逵等部及胡宗南集团一部,解放并经营陕、甘、宁、青、新五省,其中一部(10月,中央军委确定为第18兵团)则准备入川;以第二野战军在协同第三野战军占领宁、沪、杭等地后,主力集结于皖南、赣东、浙西地区,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可能性减少后,向西南进军,在第一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歼灭由秦岭退入四川的胡宗南集团主力及西南地区军阀部队,解放并经营川、黔、康三省(7月16日,中央军委又进一步确定第二野战军的任务是解放并经营川、黔、滇、康四省);以第三野战军向闽、浙进军,负责经营鲁、苏、皖、浙、闽等省,同时准备解放台湾;以第四野战军向中南进军,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部,解放并经营豫、鄂、湘、赣、粤、桂等省。
  为了防备帝国主义可能武装干涉,中央军委于5月28日发出指示:“我们应当预筹对策,以期有备无患。”指示中进一步指出:“对策的主要方面是,我各野战军,按照预定计划前进,歼灭国民党残余力量,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陆上完全丧失他们的走狗。第二方面是力求经济上的自足自给,准备着海上被封锁时,我们仍然有办法。在这方面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站在我们方面极为重要。第三方面是在华北、华东部署充分兵力,以防美国海军协同国民党海陆军,向我后方的袭击扰乱。”
  为了不给国民党残余军队以喘息机会,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进军方针与预定部署,即分别向东南、中南、西南、西北进军,日夜兼程,以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开始了“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大进军”①,继续实施战略追击。

  二、林彪挥师驰中南

  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第四野战军在第二野战军的配合下,继续向中南进军,追歼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集团和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余汉谋部。为迅速歼灭中南之敌,军委决定集中第四野战军主力第12、第13、第14、第15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第5兵团共6个兵团50多万人,由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第二政委邓子恢统一指挥,组织东、西、中3路大军向国民党“湘粤联合防线”展开突击,形成对白崇禧集团的远距离包围。进军中南的3路大军克服各种困难,按计划进占战役集结位置,作战装备就绪后,各兵团向中南国民党
  军队发起强大的攻势。
  向中南进军的部队遵照军委的决定,于1949年9、10月间举行了衡宝战役。这次战役自1949年9月13日开始,至10月16日胜利结束,历时33天,歼灭白崇禧集团4个精锐师和宋希濂集团一部共4.7万余人。解放了湘南、湘西广大地区,为进军广西全歼白崇禧部和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西路军发起衡宝战役的同时,东路军自赣南挥戈南下,发起了广东战役。这次战役从10月2日开始至11月4日结束,历时34天,共歼灭国民党军6.2万余人,其中生俘4.2万余人,包括将级军官17人,给余汉谋集团以歼灭性打击,解放了广东大陆,为解放广西和海南岛创造了条件。进军中南的部队在衡宝、广东战役结束后,在华南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1949年11月6日至12月14日,举行了广西战役。历时39天的广西战役获重大战绩,共歼敌17.29万人,其中俘虏16万余人(包括将级军官78人)。广西战役歼灭白崇禧集团及余汉谋集团余部,解放了广西省全境及广东雷州半岛。
  海南岛战役,从1950年3月初开始,至5月初结束。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琼崖纵队的积极配合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了海南岛。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师9个团,计33148人,其中俘虏26469人。这次战役开创了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在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和世界现代战争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1950年5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广东军区江防部队和部分炮兵部队,在第15兵团副司令员兼广东江防部队司令员洪学智的指挥下,对盘踞在万山群岛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这次战役从5月25日开始到8月4日结束,历时71天。共歼灭国民党军700余人,其中俘虏192人。万山群岛战役是军队在50年代初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又一光辉战例。

  三、王震率兵进驻新疆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给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布置任务,做好进军新疆的准备工作。9月中旬,第一野战军遵照军委决定,命令第1兵团第2、第6军执行进军新疆的任务。
  当时,中央和军委考虑陶峙岳、包尔汉起义后,新疆有5300余公里的边防线亟待接防,有7万多人的起义部队需改编。于是决定进疆部队火速挺进新疆。10月初,彭德怀到酒泉与王
  震一起拟定了进军新疆的方案,决定进疆部队主力于10月开始进军,第二年3月底以前完成接防和改编起义部队的工作。
  进疆部队在王震等首长的指挥下,经过充分准备,于10月间,以空运、车运和徒步的方式同时向新疆开进。战车第5团作为陆地进军的先遣队,7月31日从天津出发,9月到西北战场参战,10月上旬西出玉门关,10月20日进驻迪化(今乌鲁木齐),行程4000余公里。第1兵团在大力筹措陆地运输的同时,积极组织空中运输。由苏联民航派遣30架(实际为40架)运输机,从酒泉运送1.4万名进疆部队指战员到达迪化市。10月10日先遣人员乘坐第一架运输机抵达迪化,建立空运指挥机构,11月6日王震率第1兵团指挥部从酒泉飞抵迪化。这次空运累计出动飞机700余架次,没发生任何事故,苏联民航机组人员为军队进疆做出了贡献。徒步行军的部队于10月上旬先后从酒泉、张掖等地出发,向新疆开进,广大指战员吃大苦,耐大劳,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行程1000多公里,胜利抵达东疆各要地和天山山脉东部边沿城镇。
  正当军队向新疆急速开进时,在哈密、鄯善、吐鲁番、焉耆等地的国民党起义部队中,极少数特务和反动分子发动骚乱,破坏治安,危害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卫新疆和平解放的胜利成果,保障进军任务的圆满完成,进疆部队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平息了骚乱。
  在新疆民族军的接应下,进疆部队至1950年3月底,胜利完成了进军新疆的任务。

  四、刘邓大军挺进西南

  遵照中央军委的决策和部署,第二野战军及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和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指挥下,于1949年11月开始,向西南进军。
  进军川黔作战的第一仗,一举突破宋希濂“川湘鄂边防线”,打开了进军四川的门户。同时,直插贵阳,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整个防御部署。之后,主力部队继续北上,进击川南,
  于11月30日解放了重庆。各部队乘胜前进,12月27日取得了成都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妄图背靠康滇、盘踞川西负隅顽抗的计划彻底破产。1950年初在滇南战役中,连续征战50余天,追击前进1800余公里,打破了以汤尧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妄图建立“反共基地”的美梦。1950年3月,西昌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残部1万余人,解放了西昌地区18座县城,清除了国民党军在大陆的最后据点。
  至此进军西南,经过突入川黔的作战和成都、滇南、西昌等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10个兵团部、49个军部、133个师,连同地方武装约90万人(其中起义40余万人、投诚10余万人),解放了四川、云南、贵州和西康大部(西康省1995年撤销并入四川),以及与西南诸省毗邻的湖南、湖北、陕西、甘肃4省的50余座县城。进军西南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以西南为基地待机反攻的迷梦,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遵照中央和军委的决定,西南军区第18军、第14军一部和大批筑路工程部队、后勤运输部队以及西北军区一部,在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从1950年1月开始,进行艰苦紧张的进军西藏准备工作。同年10月,进藏部队通过昌都战役,打开了和平进军西藏的道路。1951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主张,并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前往北京,同以李维汉为首的中央政府代表团谈判。4月29日至5月23日,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8、9月间,进藏部队依据《协议》,从四川、青海、云南、新疆多路向西藏和平进军,经过四五个月的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于12月1日前,进驻西藏地区,胜利完成了解放西藏的历史使命。12月20日,中央政府代表张经武一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代表团和进藏部队,在拉萨举行大会,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军队进军西藏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全国解放事业的历史性壮举,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一个重大胜利,保证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粉碎了国内外敌人妄图侵略西藏、分裂祖国的阴谋。

  五、解放闽浙沿海岛屿

  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奉命率部于1949年8月下旬取得福州战役胜利后,又于9月中旬发起漳厦战役,这是在福建漳州、厦门、金门地区举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战役从9月19日起到10月28日结束,参战部队经过浴血奋战,歼灭国民党军近5万人,解放了闽南大陆和厦门、大嶝、小嶝等沿海岛屿。
  1949年8月中旬,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发起舟山战役,到1950年5月中旬解放了整个岛屿。
  此次战役从1949年7月开始准备,到第二年5月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近万人。7月上旬,第三野战军又以淞沪警备区一部兵力解放了舟山群岛以北的嵊泗列岛、崎岖列岛。
  在此期间,还解放了渤海湾之长山列岛、闽南之东山岛,歼敌3500余人。闽南大陆和华东沿海一些岛屿的解放,对于巩固海防和保卫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至1951年12月,人民解放军继续发展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追歼国民党残军、统一祖国大陆的任务,解放了福建、新疆、广东、广西、四川、西康、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和海南、舟山、万山等岛屿,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至此,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少数岛屿外,全国均告解放。

  六、战略战术创新

  战略战术是指导战争、战役和战斗的方法与原则。能否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决定战争、战役和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中国22年的革命战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实践经验,吸取古今中外战略战术的精华,创造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对残存在大陆的上国民党军实施战略追击,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包围、迂回、打歼灭战的理论。

  战略追击中大迂回、大包围战略战术
  1949年初,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基本瓦解,残存在长江以南的各个集团,已穷途末路,惶恐不安,其整个军事机器完全丧失统一指挥和组织抵抗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此,人民解放军以空前的规模向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全面进军。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之后,溃退到中南、西南的国民党正规军,主力只剩下白崇禧、胡宗南两个集团。这两个集团竭力避免与解放军决战,企图保住老本,盘踞一方,期待转机,卷土重来。于是,他们仓促布防,企图以空间换取时间,实现他们的如意算盘。如此之着不成,他们则准备退往云贵,或分别从海上、陆上逃走。对于这样的作战对象,如果采取从后面突击和尾后猛追的打法,就不仅不能将其全歼,而且有可能使其迅速逃走。为此,毛泽东指出:“胡宗南全军正向四川撤退,并有向昆明撤退消息。蒋介石、何应钦及桂系正在做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的梦,而欲消灭胡军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毛泽东在指挥解放军向华南进军时指出:白崇禧“非万不得已还决不会和我作战”,对白部的作战方法,“应采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即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尔后毛泽东又进一步明确地提出:“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这些部署和决断,形成了战略追击的完整作战方针。
  第二,第四野战军创造性地运用遵照上述方针,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战术,首先抢占敌后方,迫敌最后在内线和解放军决战,将敌歼灭。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对白部采取了远距离迂回方法和分3路进击的作战布势:西路兵团经湘北的常德、湘西的沅陵下芷江,封闭白部逃向云贵的通道,协同东路兵团对其实施迂回、包围;东路兵团由赣南出粤北的韶关,进而夺取广州,从南面切断其以雷州半岛从海上逃跑的道路,尔后进入广西境内,与主力兵团一道,围歼白崇禧集团;北路兵团先示形于对方,牵制白部,待东、西两部兵团进入广西境内,构成钳击态势时,即沿湘桂铁路向白部发起进攻,配合主力作战。经过衡宝、广东两战役,相继切断白崇禧集团西向云贵、南向中越边境和海上逃跑的道路,达成了对白崇禧集团的大包围。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外围的解放军部队作了一系列佯动,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亦于北线抑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在此情况下,第二野战军主力从南西由苏、皖、赣入湘西,尔后以大迂回动作,分别进占川东、川南,切断胡宗南集团退往云南的道路,并割裂了白、胡两大集团的联系,迫使胡宗南集团在茫然中争相撤退四川腹地。接着,第二野战军又迂回到成都以西,堵死了胡宗南集团向西退入西康的道路,与向南推进的北线兵团一起,达成了对胡宗南集团四面合围战役态势。这样,两大作战方向上各个战役兵团的作战行动,组成为始终围绕总的战略意图的一个有机整体,使国民党军队最后残存的两大集团,完全失去战场行动自由,不可解脱地步入被围歼的境地。经过相继发动的广西、成都战役,解放军歼灭了国民党赖以在大陆作最后挣扎的全部军事力量。共歼灭120余万人,实现了中央军委的全部战略意图。
  对国民党军的战略追击阶段,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深刻地分析了敌情,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战略上的大迂回动作,达成了对国民党军大包围、大歼灭的目的。这就首次把迂回、包围,由战术、战役的范围,扩大到了战略的范围,并创造性地把近距离的迂回包围,发展到跨越数千里地域的远距离包围。这是毛泽东的歼灭战思想在新条件下的发展。战略追击的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是作战指导原则的一个重大发展。
  渡海攻岛作战中战略战术
  在沿海渡海登陆作战中,灵活机动地运用近战、夜战的方法和集中兵力打小歼灭战的战术原则,赢得了登陆海南岛等攻岛作战的伟大胜利,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人民解放军在分别向西北、中南和西南大举进军的同时,进行了解放沿海岛屿的渡海登陆作战。参战部队针对国民党军所占岛屿设防与守备的不同情况,从自己的武器装备、运载能力等具体条件出发,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利用夜暗进行近战歼敌的作战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渡海登陆作战中,先后进行了漳厦战役、海南岛战役、舟山群岛战役、万山群岛战役,取得了以单一陆军实施渡海登陆的经验。

  最初解放沿海岛屿的渡海作战,是在只有单一陆军的条件下实施的。当时,既缺乏现代渡海工具和空中、海上掩护以及远程炮火支援的能力,又不熟悉海情水性,没有渡海作战的技能和经验。而占岛的国民党军既拥有海、空军的绝对优势,又依恃岛上坚固阵地工事,建立了完整的岛屿防御体系。对这一新的作战对象,不能照搬过去大陆攻坚战术,而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和作战规律,解决运载工具,在敌人火力下航渡和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等关键问题。为此,担负渡海登陆作战的部队,把立足现有装备、积极充分准备、稳扎稳打和采取偷渡
  与强渡相结合的手段作为其行动方针。根据岛屿的距离、滩头条件和布防情况等,进行艰苦紧张的临战准备。即做好渡海物资器材和战术技术准备,进行摸索演练,研究制定编队、渡海和登岛作战的详细方案。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手段和近战夜战的方法,实施渡海登陆作战。以船作为基本战术单位,航渡时依建制成后三角队形,在两翼配置火力船队护航掩护渡海登岛。根据多数岛屿幅员狭小,地形起伏,守军多点守备,有较坚固的防御阵地,不便用大部队机动作战的特点,登岛部队采取先击弱敌、后打强敌、逐点围歼的战法,以连、营或团的基本战术单位,大胆向守军侧后穿插,或分进合击,打小歼灭战。当遇到守军的支撑点火力和坚固工事时,则充分发挥连排的独立作战能力和随伴火炮与炸药、手榴弹的威力,把以往大陆作战中运用自如的分割、包围和打、炸、阻等战术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守军既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又孤立无援,被各个击破。解放厦门岛、海南岛、舟山群岛等沿海岛屿的实践证明,这种打小歼灭战的方法,对于海岛作战十分有效。在历次渡海登陆作战中,使用自己改装的“土炮艇”组成护航队,运用近战歼敌的打法,以土制洋,以小胜大,曾经击沉击伤国民党军舰艇多艘,发挥了巨大威力。以木船为航渡工具而实施攻岛作战,这是解放军战争史上作战的又一重大胜利,在世界近代战争史上也是一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