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人必须死2 分辨率:大学发展的轨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6:54:12

大学发展的轨迹

 

——评《中国大学这五年》

 

唐晓萍*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历史是由一系列彼此关系错综复杂而有时间连续性的事件所组成的。同样,中国大学的发展历史也是由系列的事件所组成。何谓大学?大学何为?这一直是高等教育学者苦苦思考与追寻的问题。贺祖斌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中国大学这五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中,用诸多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的存在及其作为,用多角度的观点诠释了现代大学的精神!

本书以年度为单元评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高等教育的50件大事,试图通过这些事件理清这一特定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作者专业的视角,运用学术沙龙研究范式,探讨这50件大事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而做出教育学的反思。并且,对每年的大事评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框架体系:一是根据权威媒体的报道,对所遴选的事件进行回顾;二是由学术团队对相应事件开展讨论,各自发表不同观点,并由主持者进行总结性的点评;三是提供“相关阅读”,作为事件认识的辅助性材料,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四是作者就每年度某一话题进行深刻而独具见解的专题评论。如此不凡的五年,作者们与她一同走过,并用朴实而又深刻、专业而又通俗的语言面向读者对中国大学里这五年来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本书选取的事件颇有价值,说理透彻,文风清新,观点独到,视角新颖,图文并茂,既具学术性、思想性,又兼顾通俗性、可读性。  

雅斯贝尔斯认为:“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十一五”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非凡的五年,我们遇到过“挑战与使命”、“期待与忧思”、“困惑与选择”,也经历“改革与创新”、“转型与发展”、“规划与展望”。正因为如此,本书以历史事件为线索记录了中国“十一五”高等教育发展历程。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陆续颁布,“质量保障”、“教学名师”、“教授上课堂”、“精英教育”等话题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变革;2007年“质量工程”、“免费师范生”、“民办大学”、“孔子学院”、“大学负债”等事件,记录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切都影响着教育,关系着民生;2008年“教学评估”、“科技服务”、“独立学院”、“学术规范”、“心理健康”等关键词进入公众的视野,让我们更加关注大学内部结构的变化;2009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新任教育部长”、“教学成果”、“钱学森之问”等引发全民热议,牵动着社会,大学的事再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了;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高教体制改革”、“南方科大”、“卓越计划”等无不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欣欣向荣。本书最后一单元,作者针对大学和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探讨与评析,深度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和原因,无不给人启示和希望。

在这五年间,我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大学的希望,同时也了解到大学里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教学质量、大学制度、学术腐败等,这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关注的问题和存在的弊端。与此同时,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分析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让读者深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加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增强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贺祖斌教授所带领的这支高等教育研究学术团队,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专业热情和高度的时代责任感。这一专业的学术沙龙方式,不但形成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同时也打造了以学术为核心的团队精神。他们以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切身参与高等教育走过的这五年,用不懈的行动解答着“中国大学之问”。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位资深教育学者,对信仰深度坚持与苦苦思索,一群理想主义者对高等教育变革的亲身参与。“只有事实,没有答案”的探索结论,让大学之外的人士进一步了解中国大学的现状,反思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看到今日中国大学的希望。

实际上,《中国大学这五年》这支学术团队的智慧结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同。正如一位学者所评论的:“5年时间,对于一位学者的学术历程来说是一段较长的时光,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说,那只是白驹过隙的瞬间,但能记录历史的这一瞬间所发生的事件,让大学之外的人进一步了解大学,功归于那些持之以恒的有心人。”

励精图治,春华秋实。在这里,您将读懂中国大学: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发生什么、未来将发生什么。



* 唐晓萍(1954—),女,江苏涟水人,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

 

 

大学何为?

 

——写在《中国大学这五年》出版之际

 

贺祖斌*

 

 

《中国大学这五年》(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终于出版了,如果说从最初研究开始算起,也有五年时间了,尽管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出版。

曾有人问我:你了解大学吗?我猛然反问自己:我了解大学吗?从18岁上大学开始,我一直就没离开过大学,虽然本科念的是理科专业,但硕士、博士学的就是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国内也走访了百余所大学,到国外也考察过像美国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布朗大学等,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等,德国的洪堡大学等,比利时的鲁汶大学等,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等数十所世界著名大学,但还是不敢说我了解大学!“大学是什么”,变成了我苦苦地追寻而又一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大学之所以深奥,在于她的大师云集,在于她的气度高深,在于她的卓尔不凡,在于她的独特魅力。因此,了解和研究大学就成为了我深爱的专业和职业。

 “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评析”缘起于2006年,也是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作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刚开始是想组织我门下的研究生通过对一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的大事进行总结和分析,其目的“重要的不是在完成任务和选择那些事件,而在于通过自己去总结分析一年来高等教育发生的一些大事,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规律”。之后,每年年底时也是我们这个学术团队最忙碌的时候,大家接受任务,各自选择、分析,经过数轮的学术沙龙,再集中讨论、筛选,最后选出当年我们认为的高等教育十大事件。有幸的事,一开始,我们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官方网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的大力支持,每到年末,“十大事件”在网站的头版头条发布。没料到的是,这一年一度的盘点方式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国内数十家高等教育专业网站纷纷转载,部分学术刊物也连续刊发,逐步变成了一顿谈不上丰盛但十分可口的精神大餐。

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6—2010年这五年又是发展最快、问题最多的五年,2010年正值“十一五”期间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的学术团队力图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国家“十一五”期间作为历史背景,取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运用反思与讨论的学术沙龙研究范式,以年度为盘点单元,通过对五年来“挑战与使命”、“改革与创新”、“转型与发展”、“期待与忧思”、“规划与展望”和“大学生就业”等专题中50件重大事件的评析,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发生的事件及其产生事件的背景和原因,进而做出教育学的反思。在讨论的基础上,试图回答我们一直的寻找的“中国大学之问”。事实上,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事实,没有答案。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中国大学这五年》只是以我们自己的视角告诉大家这五年来大学发生过什么?共同探讨为什么发生?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但也许若干年后,我们在寻求走过的岁月痕迹时,试图了解中国大学的这段历史时,该书或许能提供一点点线索。

《中国大学这五年》一书汇集了我们这个学术团队的集体智慧。在书中,除了我们学术团队对每年的事件进行评析外,为了让读者更加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我们还以“相关阅读”栏目提供了事件有关材料或其他学者的观点。同时,还增加了“专题评论”,力图更加深入探讨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

在书中,在寻求“大学是什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大学的希望,同时也了解到大学里一些不和谐的乱象,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的大学和社会反思。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正值国家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之际,天下有志有识之士,当以大学先贤之榜样,重振大学人文精神之风气,重树学界自由独立之风骨,引领社会道德理想之风尚,造就国家建设发展之栋梁。

大学,是我人生追求和依念的精神领地,她的静幽,她的超逸,她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她的深邃以及卓尔风姿,注定是我的灵魂寄所。



* 贺祖斌(1965-),广西灌阳人,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