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打包发货员辛苦吗:【三国系列十四】《三国演义》的"困境"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0:28:10

    从人的生存处境这一视角来解读《三国演义》是完全可以的,并且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作者用弘扬儒家文化来摆脱人的生存困境,但作为儒家文化核心的仁爱、忠义, 又陷入文化的困境之中,这样看来,人的生存困境似乎永远无法摆脱。《三国演义》正是通过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具有了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意义。而生活中的读者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程度不一的困境,这也许是《三国演义》能够拥有众多读者井使之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吧。
    西 方现代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命运不可知,因而人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生存的困境中。这些观点虽然失之偏颇,但由此来观照处于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时代的《三 国演义》人物,却有一定的正确性。《三国演义》中的每个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庶民百姓,无不处于程度不同的生存困境之中。少帝刘辩贵为天子而无法保全 性命;温侯吕布纵横天下而终殒命于白门楼;公子刘琦反要依附前来依附的刘备;曹操欲一统天下而遭赤壁之败,想南面称帝而又不敢僭越;孔明纵有经天纬地之 才、忠君报国之心,却乏回天之力;北地王刘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羞见基业弃于他人",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神医华佗仅仅因为曹操的疑心就惨遭杀害;......
    这种生存困境,至少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
1、生的困境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人类最低级、最起码、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次之。但在那个群雄割据、混战的年代,《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连最基本的 需要也根本得不到满足,安全也没有任何保障,甚至连生命也时常无端地被毁灭,处于生的困境中。不必说董卓之乱,各派政治力量以兵戎相见,为争夺权力不惜杀 人遍野,血流成河,也不必说曹操为报一己之仇,挑起战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以雪父仇",徐州多少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单是那些皇室贵胄的处境,就足以说明问题,他们同样也处于生的困境之中。少帝贵为天子,却不能满足起码的生理需要,"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安全也受到威胁,"四月登基,九月即被废",最后苟全性命也不可能,被董卓的心腹"以鸩酒灌杀"。同样身为天子的献帝,比少帝要"幸运"得多,未曾惹来杀身之祸,但其实是生不如死,即使是苦苦哀求,也未能保全已有五月身孕的董贵妃、相濡以沫的伏皇后,"禅位"于曹丕之后,被封为有名无实的山阳公,还得"含泪拜谢",谢曹丕使他处于困境之中的生命得以苟延残喘。
    明白了《三国演义》中人物生的困境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被作者视为盗寇的张角何以登高一呼,"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了"。
2、爱的困境
    人的较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其中之一,是"爱的需要"。爱情,是古往今来永恒的主题。虽然古人对爱情的理解与我们不尽相同,但古人也追求美好的爱情却是可以肯定的,因而把《三国演义》与爱情联系起来并不是无稽之谈。
    《三国演义》中重点塑造的女性形象有两个,一个是貂蝉,一个是孙夫人,这两个形象都美丽动人,然而在美丽动人的形象背后,又都隐藏着爱的困境。
    其一,她们根本没有爱的权力。貂蝉是司徒王允府中的歌伎,虽蒙王允"以亲女待之",爱的权力却早己被剥夺。仅仅只是长吁短叹,就遭王允怀疑、责骂:"贱人将有私情耶?"当 王允向貂蝉拜倒时,貂蝉就已经注定此生与爱无缘。众多忠臣宿将,不敢与董卓抗衡,不能为朝廷分忧,却推出一个幼弱女子,制造情杀,达成其事。貂禅忍辱负 重,周旋于虎狼之间,从容不迫,终置董卓于死地。先被董卓淫污,后被吕布占有,对貂蝉而言,她仅仅只是司徒王允手中的一枚棋子,哪有爱的权力可言?我们在 敬佩貂禅的胆识智勇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她内心的悲怆。
    作为奴婢的貂蝉毫无爱的权力可言,金枝玉叶的吴侯之妹孙尚香,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孙刘两家争夺荆州时,她被当作引诱刘备入吴的诱饵,刘备被国太看中,正当妙龄的她就只有嫁给年过半百的刘备这条路可走;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后,她仍是吴侯手中的"糖衣炮弹",用来瓦解刘备的斗志,使其滞留东吴。
    其二、夹缝中生长的爱情被无情地扼杀。当孙夫人毅然离别故园,离别慈母,保着夫君刘备回到荆州时,他们的婚姻已在权力之争的夹缝中开出了爱情的花朵,然而, 这爱情的花朵又被权力之争无情地摧残了。为了赚阿斗入吴,作为人质交换荆州,吴侯派人来到荆州,谎称国太病重。母女情深,孙夫人被骗回东吴。从此与刘备生 离死别,后来虢亭之战,讹传刘备死于军中,孙夫人投江而死。爱的困境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3、自我实现的困境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如周瑜所唱,"丈夫处世兮立功名",有识之士无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但报国有志、回天无力是通常的结局。《三国演义》中不少人物也处于自我实现的困境之中,如孙策、周瑜、徐庶、姜维等。诸葛亮更是其中 典型。孙策自小随父出征,骁勇过人,胸怀大志,却天不假年,死于创业之初;周瑜为江东砥柱,风流自赏,却处处被孔明占尽先机,英年早逝;徐庶略施小计,重 创曹军,正好建功立业,却被曹操以老母相要挟,不得不离汉奔曹;姜维继承孔明遗志,九伐中原,但内有昏君,外有强敌,最后只落得仰天大叫,自刎身亡。
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无法实现自我,功成身退。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恿,立志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并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南扶夷越,六出祁山,但都是劳而无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早在隆中对策之时,诸葛亮就提出占据荆、益,联吴抗曹,兵分二路的战略方针。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削弱了蜀汉的力量,也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计划落空;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兴兵伐吴,蜀汉失去了东吴这一盟友,腹背受敌,虢亭战败,蜀汉的力量进一步削弱,"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也不可能了。刘备去世之后,蜀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力量有所恢复,但终究是元气大伤,加之刘禅无能,诸葛亮独木难支,伐魏还是未能成功。
    《三国演义》的人物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生存困境之中,那么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呢?限于时代、阶级的局限,作品给我们提供的唯一答案是弘扬以仁爱、忠义为内核的儒家文化。作者幻想仁君当道,忠义畅行,人的各种生存困境都不复存在,但以刘备为代表的仁爱和以关羽为化身的忠义却显得苍白无力,漏洞百出,儒家文化也不是无往而不胜的利器,文化也陷入了困境。
    刘备一向标榜仁爱,但仁爱的刘皇叔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却常常是一筹莫展。以曹操下江南时为例,刘皇叔不忍抛弃百姓,携民渡江,日行仅十余里,被奸雄曹操 杀得大败,糜夫人亡于乱军之中,若非赵云忠勇,刘备仅有的一点骨血也不得保全。皇叔虽仁,于事何补?刘备一向标榜仁爱,但这种仁爱也是有条件的,一旦关系 到切身利益,"仁"也可能变为"不仁"。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汉室宗亲,刘备一再申明"安忍夺之",但舍此无它,刘备"势不得己",为与曹操抗衡,还是取了荆、益二州。若说荆州此时已归属曹操,刘备取之,不为不仁,但此时公子刘琦尚在,取了荆州,还与刘琦,岂不更显皇叔仁爱?刘备应刘璋邀请入川,打的是"仁义之师"的旗号,与刘璋何等亲切,但刘备还是取了西川,在政治斗争面前,哪里容得亲情,哪有仁爱可说?后来关羽被杀,荆州被夺,刘备不听孔明劝告,不接受孙权求和,挑起大战,更无仁爱可言了。
    夜读《春秋》的关羽,一向以忠义自许,但他的忠义也常常矛盾百出。曹刘相争,刘备失势,为保全刘备妻小,关羽被迫投降。但他声明"降汉不降曹",似乎是坚持君臣之义,不忘兄弟之情,义薄云天,其实却闹出了一个"汉将降汉"的笑话,当时刘备为汉左将军,作为其下属的关羽自然也是汉将,既是汉将,哪有降汉一说?难道他的主公已背叛朝廷?华容道上,关羽放走曹操,来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惠,似乎很讲义气,但他不分敌我,只讲恩怨,对刘备而言,就不忠不义了。
    陈宫择主的悲剧很能说明问题。陈宫的业绩主要有二:一是捉放曹,二是濮阳大战。陈宫死后,作者引了这样一首诗进行评价:"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这是说陈宫不识"真主",违背了苍天的意旨,但他的"忠心"却彪炳千古。的确,陈宫的悲剧就在于,他虽"忠义之气,凛然千古",但不逢其主,大志难酬。陈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王侯"的时代,在这种时代想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信奉的普遍原则是:"良鸟择树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因此,陈宫为义释曹操,又为义弃之,从道德上说,都是应该肯定的行为。从放曹到弃曹可以看出,陈宫性格中的主导因素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把政治和道德 伦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单一的道德伦理判断使他不能全面地认识曹操,而匆匆离开了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陈宫在以儒家道德伦理原则衡量他人的同时,也 按照这样的社会角色规范自己,这使他在追随吕布时,又一次犯了错误。跟随吕布不久,陈宫就预感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但"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他的善良、软弱和强烈的道德自律使他再次作出了错误的抉择。如果说,抛弃曹操只是让他失去了一次攀龙附凤、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的话,那么,选择吕布则断送 了他的前途,也断送了他的才华,他因此而饮恨终身,同时也使后人为之惋惜不已。陈宫的性格至死不变,临终前,他依然以施礼治、行仁政等儒家学说规劝曹操, 又在儒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精神支撑下,傲然不屈,慷慨就义。可以说,小说中陈宫的性格就是在这种儒家思想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中展示的,它揭示出的是一种在乱世中,正直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