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吉一起作业学生:仲富兰民俗博客(218)图文(19)弹棉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10:56

民俗博客(218)图文(19)弹棉花

昔日弹棉花



说起弹棉花,真是一门老行当了。查元代王桢《农书》卷二一《农器图谱》卷十九《纊絮門》附《木棉》载:“木棉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氈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参见《辞源》修订本第2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35页)这段文字记载很清楚,所谓“弹棉”,就是棉花去籽以后,用弦弓来弹,一般是用旧棉重新弹,使已经“结”、“实”的絮棉被、棉衣的棉,变得更加松软;也有用新棉弹的,如办喜事,旧时人家女儿嫁妆的棉絮就是用新棉来弹。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匠”,也有称之为“弹棉郎”的。




清代的弹花匠人在弹棉花


首先是轧棉花,在纺线以前,都得先用手把棉籽掐掉,再把棉絮弹开才能纺成线。1920年前后,有人用根细铁轴和根粗木轴,拼在一起,然后固定在一个木架上,以手脚做动力,让铁木二轴滚动,吸走棉絮,挤掉棉籽。这东西称为轧花车子。比手播棉籽快好几倍。1930年前后,工厂产出一种铁制手摇式扎花机,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简易轧花机相似,但是它做的精致好用而且轧花速度高于简易轧花机数倍。因此农村里就出现了轧花匠。他们是三人成帮,买台新式轧花机就到各村去轧花挣手工钱。轧花时,一人站在轧花车子上,往双轴间搁籽棉,其余二人摇铁轮带动双轴滚动,吸棉絮挤棉籽。轧花匠就按轧出来的棉絮重量收取加工费。1942年后,伪政府不准群众纺线织布,轧花匠在农村里就停止了活动。




棉花轧出棉籽,还得请弓匠把棉絮弹开了才能纺线。弹花这行早年就有,他们背张五尺多长的大木弓(弓匠的名称,可能就是根据这张弓来的),走进山村,他就拨动弓弦哒哒响。群众听见响声,出来与弓匠谈好每斤棉絮的弹价后,弓匠就进到屋里,将一丈多长的大竹弓子,下头顶在窗台前,上头吊在房檩上,拿条绳子栓在大竹弓的头,绳子的下头栓在大木弓的中间,这样竹弓有弹力,能够把沉重的大木弓带起来,上下颤动减轻弹花弓匠的臂力。工作的顺序是:把轧后棉絮放在炕上摊平,再用棉槐树条把棉絮打疏散。弓匠胸前戴个大布兜,站在炕前,左手把木弓,右手拿个一尺多长、两头粗中间细的大木棰(好似做 操用的亚铃子),去敲打木弓上的弦(弦是羚羊肠子做的),把炕上的棉絮缠到弓弦上,缠满了,就用垂棰击弦,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后,就把缠在弓弦上的棉絮崩开花了。就这样一弓一弓地弹,就把棉絮弹好了。弓匠和轧花匠一样,到了1940年前后都停止活动了。




如今人们盖上了蚕丝被,或者腈纶被、九孔被之类,弹棉花这种老行当,也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小时候,生活在上海徐家汇,在徐镇老街(今虹桥路)就见过这种弹棉花的小作坊。记忆中的“弹棉花”,那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真的感觉那不是弹棉花,而是变戏法,那一堆黑乎乎的硬棉,经过弹匠的辛勤劳动,一经重新弹制,又洁白柔软如新,颇觉神奇。




作为“弹棉郎”的师傅,他们手艺的灵巧,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长久的留在我的记忆中,令人感怀不已。蒋老汉不善言辞,但干起活来却也一点不马虎,从弹花、拼接到拉线、磨平,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很费工费时,弹匠们的手艺再熟练,一天也就不过能弹上一、两条。社会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当然要消灭耗时费工的弹棉花行当,弹棉花的手艺也慢慢的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这是社会进步使然,但弹棉花的行当为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实惠与方便,则是难以磨灭的。


 

仲富兰

2011年8月2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