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不做作业怎么办:仲富兰民俗博客(217)图文(18)洋泾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2:50:34

民俗博客(217)图文(18)洋泾浜

 风光一时洋泾浜





   洋泾浜,是一条已经消失的河流。长约2公里,宽不足20米,自西向东流入黄浦江。其所在位置即今延安东路外滩至西藏中路段。在明清时期,这条小河是上海县城北门外护城河以北的第一条河流,19世纪中叶英法租界陆续开辟后,就以这条小河作为两租界的界河,英租界在河北岸,法租界在河南岸,沿河各自修筑了一条道路∶北岸称为松江路,南岸称为孔子路。在洋泾浜上,陆续修建了众多的桥梁∶外洋泾桥(外滩)、二洋泾桥(四川路)、三洋泾桥(江西路)、三茅阁桥(河南路)、带钩桥(山东路)、郑家木桥(福建路)、东新桥(浙江路)、八里桥(云南路)等。1914年-1915年,两租界合作填河筑路,洋泾浜连同两岸小路形成一条东西向通衢大道,经过两租界协商,路名定为爱多亚路。1943年汪精卫政府收回租界时将其改名为大上海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改称中正东路。1949年以后才改为今名延安东路。




清代洋泾浜边的高级旅馆——“长发栈”


 

上海开埠后,繁华的十里洋场,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中西习俗杂糅,光怪陆离,五彩斑斓。“聚万方之形形色色,开古今未有之奇局。”诚如《清稗类钞》记上海近代风俗谓:“上海为通商巨埠,广土众民为全国之冠”,上海县城城北一带,原是荒滩农田,但开埠不到十年,外人在此开道路、修码头,西式建筑群鳞次栉比,洋行林立,货物堆栈如山,迅速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西方物质文明,率先在上海得以传播。在造桥筑路的同时,燃点街灯,煤气、自来水和电力的相继使用,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推行,为城市卫生起见,又有洒水车、垃圾车等设置。租界市政建设及其科学管理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近人李味青在《上海乡土志》中与县城作了比较:“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路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以为乐土;城内虽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较之租界有天壤之别。”刘豁公《上海竹枝词》也有写照:“层楼栉比路纵横,多少街灯照眼明。试向小东门里去,鲍鱼滋味令人惊。”这充分反映了近代先进的物质文明与古老的物质文明的差距。




19世纪末的洋泾浜


上海在道光年间,人口仅五十多万,同于我国的一个普通县份。开埠后人口大幅度增长。到本世纪初,超过一百万。到20世纪二十年代末,已达300多万,至抗战爆发,竟接近400万。到解放前夕有420万。据1930年(民国十九年)人口统计,当时全上海320万人,大部分是四处八方集合拢来的,土著之民,不过四分之一。国内各省论,以江苏、浙江两省最多,其次为广东人。外国人有二十多个国籍,以日本人为最多,其次为英国人。上海人口的繁衍,主要原因,一为战乱之故。开埠之初,所指定的外人居留地——租界,只许外侨居住,不容华人杂处。太平军起,江浙富户纷纷逃至上海,1853年小刀会起事,占据上海县城,城内居民,纷纷到租界避难。外侨无法拒绝,遂开华洋杂居之例。上海是商业性的消费城市,店铺林立,货如山积,构成繁荣的商业网。上海繁华的景象以南京路为冠,服务性行业,娱乐行业亦极发达,舞厅、赌台、妓院、戏馆、游乐场、夜总会等,纷然杂陈,各地达官贵人,作寓上海逍遥享受。一些平时不相容的政敌往往复聚于此,道左相逢,亦但掀髯一笑,往隙尽消,刘豁公《上海竹枝词》:“大地已无干净土,春申翻作小桃源。腰缠千万扬州客,道左相向一笑温。”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延安东路在八九十年前,还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洋泾浜。地方志上称为西洋泾,浦东还有东洋泾,人们习惯叫做洋泾浜。洋泾浜向西流,北通寺浜,西接长浜,南入周泾,是上海县城北面的主要河道。上海开埠后,浜北开辟了英租界,浜南为法租界,北岸滩地上筑了一条松江路,南岸也有一条孔子路。洋泾浜上原来只有两座桥:洋泾桥和在今河南路口的韩家桥,又名三茅阁桥,桥堍下原有三茅宫。




洋泾浜成为两租界的界河之后,南北来往的车马人群以及货物日增,浜上的桥也多了。最东面是外洋泾桥,今四川路口有里洋泾桥,江西路口是三洋泾桥。三茅阁桥在1875年重建。今山东路口有带钩桥,俗称打狗桥。福建路口有陈家木桥,也叫郑家木桥,又名桂香桥。因为附近有桂香庵,后来有基督教传教士泰勒重建,又名泰勒桥。此后,今浙江路口和云南路口各建新桥,名为东新桥和西新桥。这8座桥大部分是木桥,三茅阁桥后又重建为水泥桥,这8座桥后在填浜时全都拆除。如今,桥名成了地名,如东新桥、西新桥至今还是公交车的站名。

十九世纪末,上海城市日益繁荣,洋泾浜上不仅是百舸聚流,两岸更多店铺、客栈、茶馆、饭店。停在黄浦江上的外国军舰、商船,水兵水手纷纷上岸寻欢作乐。洋泾浜上乌烟瘴气,水质也污染严重,两租界当局在1914年决定填浜筑路,1915年完成,命名为爱多亚路,是上海最宽阔的东西干道。到了二三十年代,每天上下班时间,这条路上的轿车、公共汽车,人力车连接成长龙,到河南路以东,经常堵塞,车子开不动,走一二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这条路上商店不多,而先后出现了纱布交易所(今自然博物馆)、中汇银行大楼、大沪饭店、共舞台、大世界、南京大戏院(今音乐厅)、浦东同乡会等著名的场所。东部还有银行、中西报社、通讯社等。太平洋战争后,此路改名大上海路,抗战胜利后易名中正东路,1950年改名延安东路。如今,这条路从外滩到成都路,全长2600米,上有高架路,下有隧道,地上、地下、空间都有路可通。




1995年,延安东路东眺,最高的建筑是电信大楼,右边的房子现在是“延中绿地”


十里洋场,没有围墙;马路天使,穿街过巷;开埠最早的上海,率先冲破了中国传统的商贸坊市体制,从而造成了众多露天职业在此萌生与发展的优越条件。它们是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也是旧上海风情景观的一大特色。


 

仲富兰

      2011年8月19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