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数控培训中心:中医诊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42:17

何谓”四诊法”

中医学历经数千年历史的长河,演变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可以概括为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部分.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区别于现代医学,囊括了中医学理论的精髓。

  中医学历经数千年历史的长河,演变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可以概括为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部分.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区别于现代医学,囊括了中医学理论的精髓。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四诊的每一部分虽各有其独自的特性,但彼此又是互相联系,不能偏废的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习、突出重点。因此四诊不应该相互取代,只能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四诊之间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临床运用时,需要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三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冻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中医讲求整体观,不

  三张孤立地对待每一个病证,综合四时变化、自然环境、情志形态、嗜好、体部和强弱,以及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的差异,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了解患者病三与病态发展状况,探索病因和病机,最后,医生对四诊收集来的病情资料,根据症候特点运用八纲进行分析归类,从而辨别病位的深浅、病性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及病证类别的阴阳。

  望诊为四诊之首,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观察病人形五、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人体外部和三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 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相配,五官亦与五脏相关。因此,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三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闻诊是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暖气等声响和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来判断正气的的盈亏和邪气性质,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闻诊包括“听”和“嗅”两方面。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问诊主要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询问内容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以获得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为确诊和治疗做准备。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脉诊也叫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患者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称为触诊。

  脉诊可为疾病的中医属性提供辨证依据。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一、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

  1.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上下、内外、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内部的脏腑为中心,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血脉筋骨等无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因此,局部有病可通过经脉影响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呈现于局部,在五官诸窍 、肌肤肢体等处有所反映。内部异常可以表现于外,外部有病亦能传入体内。例如体表的疮疡可由肾虚、脾湿、肝火或心热等引起。故在诊断时需根据全身症状来判断究属何脏所引起的疮疡,从而采取相应的治法。

  2.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已与周围环境及自然界的一般变化相适应。当人体内部失调,以致不能适应周围环境及自然界的变化;或周围环境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能适应的限度时,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的活动失调而得病。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的"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西方……其病生于内……北方……脏寒生满病……南方……其病挛痹……中央者……多痿厥寒热",表明周围环境与四季气候不同 ,产生疾病即随之而异,故在诊断时必须结合环境考虑。

  二、诊法合参

  望、闻、问、切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

  三、病证结合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 即所谓“辨证求因”。

                 什么是诊法合参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赖感觉器官,通过病人体内的病理变化在体表所显示的异常征象与病人自我感觉的不适来判断疾病的本质。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赖感觉器官,通过病人体内的病理变化在体表所显示的异常征象与病人自我感觉的不适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即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

   症状是辨证的基础,若症状出现偏差,辨证辨病必然产生困难,因而可能作出错误诊断。为了进行正确的诊断,特别对于那些症状复杂的疑难重症,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的资料,才能减少偏差。详细收集临床资料的根本办法是四诊合参,因为不同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感觉功能。望诊、闻诊、切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与触觉来对病人进行诊察,而问诊则概括了病人的感觉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问题的叙述。它们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能彼此取代。所以,只有全面收集四诊资料,才不致遗漏辨证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为正确诊断创造良好条件。故明代徐春甫曾云:"四者之要,望闻问之三者先以得其病情之端,而后总切脉于寸口,确乎知病之源"。李延罡则对四诊合参作了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四诊合参之重视。

                 什么是病证结合

中医在辨别病证时,寻求病因是主要内容之一。中医的“因”有狭义、广义之分。

  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是中医学固有的独特内容。《素问·热论》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首先确定是由寒邪引起的热病,然后辨别三阴三阳经中何者受病。后世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 ,都是遵循《内经》精神,在先辨明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的范例。

  中医在辨别病证时,寻求病因是主要内容之一。中医的“因”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因”,是指一般常说的致病因子,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虫兽金刃所伤等。广义的“因”,则为除了上述狭义的“因”之外,还包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病理变化,如气滞、瘀血、食积、痰饮等。此时,原始致病因素可能存在,也可能已消失。这些病理变化就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或实质所在,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对象。

  辨别病证的中心任务不是直接去寻找病源体或某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而是要根据患病时出现的各项异常变化来掌握疾病的本质。这个疾病的本质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人体质与周围环境等。简言之,辨别病证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运用四诊方法与辨证理论,对人体在致病因素影响下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进行细致地观察与分析,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矛盾所在,确定其所患疾病与所属证候。

什么是中医诊断中的症、证、病、辨证

什么是中医诊断中的症、证、病、辨证?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症  即症状,是病人感到的自身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征象。症是分析与判断病证的原始依据,主要包括症状(如头痛、咳嗽、胸闷)和体征(如面色白、舌质红、脉弦滑)。

  证  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或可认为证是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划分。

  病 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

  辨证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过程。它是一种将周围环境、正气强弱与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的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一、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二、诊病,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象。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辨证,辨证是中医学的精华,为了弄清辨证的含义,首先要掌握症、证、病、辨证等概念。

  四、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案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将患者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痘痘位置暗示健康问题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天生面如桃花、皮肤白净细腻,而有些人则一生下来就容易长痘。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天生面如桃花、皮肤白净细腻,而有些人则一生下来就容易长痘。一般来说,面部、胸前和后背是痤疮的三大好发部位,但即便都是长在脸部的痘痘,因其具体位置不同,也能看出每个人的体质特点, 如肺火重的人,痘痘常长在脸部两侧的颧骨周围,特别是右边脸会长得多一点;胃火重的人,通常鼻部周围容易长痘;脾火重的人,则以嘴唇周围长痘为主要特征;如果额头痘痘长得较多,说明心火较重;肠火较重的人,痘痘常会长在下颏部。

              望舌选择降压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上百种之多,仅纯西药制剂就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五大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上百种之多,仅纯西药制剂就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五大类。此外还有纯中药制剂如牛黄降压丸等,中西药复合制剂如珍菊降压片等。面对林林总总的降压药,在选用时未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舌诊理论,根据患者舌质、舌苔表现,把高血压分为痰湿型、瘀血型、阴虚型、气血虚弱型。并以此选择降压药,实行个体化治疗,选择药物时少走弯路,疗效确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痰湿型

  此型患者的舌质表现为淡红或淡白,舌苔表现为白腻、白滑或灰黑而润,中医辨证为湿邪,此型选择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效果较好。

  瘀血型

  此型患者表现为全舌青紫色或局部有青紫色斑块、瘀点,中医辨证为气血不畅、瘀血凝滞。此型首选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钙通道阻滞剂,也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如果舌苔白腻或滑,可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如果舌苔黄或白而燥,则忌用利尿剂。

  阴虚型

  此型患者舌质呈现为鲜红,舌苔白干,薄黄而干或厚黄而干,中医认为出现此类舌质、舌苔是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浓缩所致。直白地讲就是“水”少了,所以这类病人使用利尿类降压药几乎无效,并易出现不适反应。这类病人可使用以普洛奈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也可选用牛黄降压丸等具有清热滋阴作用的中成药。

  气血虚弱型

  这类病人舌质淡白或有齿痕,舌苔白或无苔,或舌苔中间剥脱。中医认为是气血亏虚或阳气衰微所致,目前使用的西药降压药都不适合此类病人。中医认为,这类病人属真虚假实证——血压很高,实际身体很虚弱,如果一味选用降、消的药物,就犯了“虚虚”之戒。反之,依据中医理论,大量使用红参、黄芪、当归、白芍等补益气血的药,不仅血压能轻松降下来,而且无不适感。
医望“发”辨病中医认为,“察其毛色枯润,可以现脏腑之病”。通过头发的变化的确可以了解机体的生理状况,探视体内存在的疾病及其发展变化。但这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和中年人,因为这两类人本来就气血旺盛,更容易从头发表现出异常。

    中医认为,头发与人的肾气和肝血最为相关,故称发为肾之精华,血之余。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观,肾主要是黑色的,所以,头发黑不黑与肾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的肾气收敛能力强,头发滋润,不易脱发,反之亦然。

    中医认为,“察其毛色枯润,可以现脏腑之病”。通过头发的变化的确可以了解机体的生理状况,探视体内存在的疾病及其发展变化。但这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和中年人,因为这两类人本来就气血旺盛,更容易从头发表现出异常。

头发的疾病:

    秃顶

    中医讲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

    头皮屑

    阴盛阳衰。肾精收不住虚火,虚火上漂,久之,精血减少,头皮得不到滋润,便产生头皮屑。

    头油多

    脾、肺之病。脾气输布太过,肺气下降功能就不够了,人体油脂往上飘,致使头出油。

望“变形指甲”诊病

正常的指甲表面是光滑的,如果指甲表面有一些很小的点状凹陷,预示着你可能出现健康问题了。

  变形

    点状凹陷——银屑病

  正常的指甲表面是光滑的,如果指甲表面有一些很小的点状凹陷,预示着你可能出现健康问题了。引起指甲表面出现点状凹陷的最常见原因是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炎性皮肤病,主要表现是皮肤发红、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可影响到指甲部位的皮肤细胞。因此,银屑病患者的指甲表面常不是光滑的,而会出现一些点状凹陷。不过如果银屑病治愈或者得到控制,指甲就会慢慢恢复正常。由于指甲每周只能生长1毫米,因此新的健康指甲需要生长数月才能代替旧的点状凹陷指甲。

  匙状指——贫血

  健康的指甲都具有特定的形状:中部隆起,边缘弯曲向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指甲形状刚好相反,指甲中部凹陷,边缘翘起,肯定是不正常的一种现象。这种指甲叫做匙状指,是缺铁性贫血的一个症状,不过在发生缺铁性贫血之后数月才会发生匙状指。匙状指随着贫血的纠正也会随之消失。

  变质

      剥皮——缺少植物油

  指甲由几层角蛋白组成,这几层角蛋白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坚硬的指甲。如果指甲失去保护,如当手放在水中太久,或者暴露在冷的、干燥空气中的时候,指甲的各层就会剥皮。指甲剥皮意味着饮食中缺乏亚麻油酸,因此需要尽早增加植物油的摄入量。

  常劈裂——甲状腺疾病

  据估计,20%的女性都有指甲脆性增强症状,即脆甲症。引起脆甲症的原因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需要进行相应治疗。饮食中铁缺乏也可导致指甲变薄、易脆和易损害,需要多吃绿叶蔬菜、红肉和蛋类,增加铁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族也有助于改善脆甲症。另外,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指甲经常在潮湿或干燥环境中也会加重脆甲症。

  变色

      白色斑点——缺锌

  粉红色的指甲上如果位于甲床部位有白色斑点,你可以发现白色斑点随着指甲生长而重复出现。引起指甲出现白色斑点的原因有多种,如皮肤病中的银屑病和湿疹、饮食中矿物质锌缺乏等。

  指甲全白——肝炎

  非常灰甚至发白的指甲有时意味着衰老,但同样也可能是一系列严重疾病的信号,比如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肝病、营养不良等。如果指甲近乎全白同时有深色的边,可能意味着肝病,比如肝炎。

  指甲浅蓝色——糖尿病

  指甲呈现蓝色表明身体缺氧。同时它也可能意味着肺部感染,比如肺炎。浅蓝色的底色则对应糖尿病。

  黄指甲——肺病

  指甲变色很普遍,黄指甲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之一是真菌感染。随着感染的加重,指甲盖可能收缩,指甲可能变厚和粉碎。在少数情况下,黄指甲意味着更严重的疾病,比如严重的甲状腺疾病、肺病、糖尿病或者牛皮癣。

观尿色 辩疾病

白尿:又称为乳糜尿,系由于脂肪乳浊液进入尿中,尿色白,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此症状意味着体内淋巴管有病变。

  尿液是人体的“清道夫”,通过尿液可以把机体的废弃物质排出体外,以保持机体的内外平衡。正常新鲜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透明状,无沉淀浑浊现象,这是因为尿中含尿黄素的缘故。饮水量、冷暖、体温的变化,以及食物、药物的作用,都会影响尿色的深浅,如喝水多时尿量较浅,尿量增多,喝水少而出汗多时尿变浓,颜色就转为深黄。此外,尿中还含有20多种成分,它们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如果尿憋置过久,尿中的磷酸盐、碳酸盐等会发生沉淀,此时,尿也会变得混浊,但这不是病态。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从尿液颜色的改变上反映出来,尿中如果出现不正常成分,可导致尿色异常,从尿色的改变,可提示患某种疾病的可能,因此,尿液又是反映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血尿:血尿是指尿中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当一升尿中含血量超过一毫升时,尿显红色,肉眼可辨,叫肉眼血尿,这是常见的一个症状。发生血尿常见的疾病有泌尿系统疾病,各类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肾炎是引起小儿血尿最常见的原因,尤以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多见;泌尿系统的感染除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支原体、霉菌及寄生虫等引起,如肾结核就常有血尿,且可为首发症状;肾、膀胱、尿道结石均可引起血尿,尤以男孩下尿道结石最为多见;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创伤、肿瘤、血管病等也是产生血尿的原因。

  白尿:又称为乳糜尿,系由于脂肪乳浊液进入尿中,尿色白,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此症状意味着体内淋巴管有病变,通过淋巴管造影检查,可以确定病变部位,导致乳糜尿的常见疾病是丝虫病,少数为腹腔结核、肿瘤压迫或手术创伤。有的妊娠妇女也可出现乳糜尿。此外,劳累或吃高脂肪食物时尿白明显,休息或吃低脂肪性食物时,尿白变浅或尿液澄清。

  脓尿:泌尿道化脓性感染,脓汁混入尿中,使尿呈脓汁样,或混浊,常悬浮有絮状物,静置后有较多白色沉淀物。患有肾盂肾炎、肾积脓、肾结核或因梗阻、异物引起的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患者,即可见到这种尿。脓尿者常常伴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腰痛、发烧等症状。此时,患者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茶尿:血液中的胆红质,经肝脏转化后变为尿而排出体外。所以,一旦肝脏有病,不仅胆汁储留,而且未经肝脏加工的胆红质还会直接进入尿液,使尿呈现黄如浓茶样颜色。黄胆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和胆石症等疾病,都可出现这种尿色。此时,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病人的眼球甚至皮肤,都呈黄色。

  黑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 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酱油色尿:有的病人,排出的尿宛如酱油。这是因为红血球被大量破坏的缘故。红血球内含有血红蛋白,如果非相同血型者相互输血,血中的因素会发生异常改变或感染等,造成溶血,从而使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经由肾脏排出,尿色便呈酱油色。引起酱油色尿最常见的疾病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此外,亦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甚至剧烈的运动后,尿液也可似酱油色。

  绿色尿:淡绿色尿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暗绿色尿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

中医望牙辨疾病

窥一“斑”,知全“豹”。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

  窥一“斑”,知全“豹”。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中医学里的温病学派就对辨验齿龈十分重视。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 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中医教您如何判断是否气血充足

看眼睛、看牙龈、看睡眠等6种方法,可以让你迅速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节。

  以下6种方法,可以让你迅速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节。

  1.看眼睛

  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则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等,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无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表示气血不足。

  4.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他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5.看牙龈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6.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淡红舌黄白苔

淡红舌黄白苔主病:表证化热入里;表证未罢,营中有热。

舌苔  淡红舌黄白苔

形象  舌淡红。(照片偏红)苔薄白,夹有淡黄色。

主病  表证化热入里;表证未罢,营中有热。

病例  风热外感,有入里化热之势。

          闻咳嗽声辨病

咳嗽是由于呼吸异常,强烈地呼气冲击喉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症状。

    咳嗽是由于呼吸异常,强烈地呼气冲击喉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症状。肺脏病变或其他脏腑疾病累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上击喉部,均可出现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由于肺气受损而不清造成的;有痰无声称之嗽,由于脾湿所致;有痰有声者,称为咳嗽,是由肺气、脾湿困所致。

    新病咳嗽多属外感病;久病咳嗽多属内伤。咳声高亢有力者患实证;咳嗽无力而低微者一般患虚证。

    (1)咳声有力而重浊,并且痰为黄色粘稠,多为外感风热;如果痰白清稀,流清涕者,则为外感风寒。

    (2)咳声无力,并且痰稠色黄,难以咳出,咽喉干痛,属于肺热病症。

    (3)干咳无痰或痰少且粘稠者,多属燥咳或火热咳嗽。

    (4)咳嗽紧闷阻滞,而且痰白量多,容易咳出者,多属湿痰或痰饮病症。

    (5)咳嗽低微无力,出现气短、自汗,痰清稀者,属于肺气虚病症;如果咳而无力,夜间咳更严重,出现气促、腰酸等,常常为肺肾两虚之病症。

    (6)咳声嘶哑,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表现为潮热、咽干,则为肺阴虚。

    (7)如果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一二十次之多,终止时喉间有一声长鸣,似鸟叫,病症称为百日咳。

    (8)若咳声如狗叫,且喉间有白膜,不易剥去,称为白喉,此病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辨口味知疾病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易可循经脉上至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

  口味异常是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和气味。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易可循经脉上至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明代研究舌诊的申计垣说:“舌通各经内脏,内脏有病属寒属热与舌之味觉有特殊象征。”

  口淡:多为脾胃气虚或见于寒证。现代医学认为患有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的病人,口里常觉淡而无味。同时多伴有食欲不振、胸脘胀满等症状。

  口苦: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的病变,故有“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之说。现代医学认为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性炎症,特别是肝胆炎症。如各种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往往伴有腹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的病变,古人称“脾热口甘”。现代医学认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可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而糖尿病患者出现口甜的感觉,多表示血糖增高,应加以注意。

  口酸:常见于脾虚或肝气犯脾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同时可有口苦、胸满胁痛、性急易怒、头痛眩晕、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口咸:多见于肾虚或寒水上犯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口腔中常有口咸的感觉,如同含了咸菜一样。这与病人唾液里钠、钙、镁含量增多有关。

  口辣:口辣是咸味、热觉与痛觉的一种混合感觉,多见于肺、胃两脏疾病的患者,如气管炎、肺癌、胃炎与胃癌等。

  口臭:大多表明口腔卫生不良或有口腔疾患,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等。另外,消化系统疾病也可导致口臭,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此外,味觉异常还与睡眠不足、气候变化、情绪好坏、吸烟饮酒、口腔发炎等因素有关。

闻诊包括哪些内容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是凭借医者的听觉器官,后者是凭借医者的嗅觉器官。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是凭借医者的听觉器官,从病人的语言、呼吸以及咳嗽等声音中进行辨别;后者是凭借医者的嗅觉器官,来分辨从病人的体肤、口鼻气息及大小便等各种排泄物中所散发的气味。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诊察,了解病情的寒热虚实及病邪所在部位,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取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即可得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

  如语声高亢而有力的,多为外感有余之病;若语声低微,少气不足以息,多为内伤不足之证。如说话声音粗壮、话多、有时怒骂叫号、奔走登高的叫做“狂言”;如症见神志昏迷,胡言乱语,前后颠倒而没有次序,声音粗壮的是为“谵语”。二者多为热证,如高烧病人多见谵语。若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行低微的叫做“郑声”,多属于气脱阳虚的虚证。所以,古人有“实则狂言、谵语,虚则郑声”的说法。说话多出差错,乱无条理,过后自知,但再说又错,这叫“错语”,见于虚证。无人时自言自语,但人来即止,讲话无对象而喃喃自语,谓之“独语”,常见于癔病或老年性精神病等。

  另外,通过患者语声变异,如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以了解病变的部位。如病人表现安静,但不时发出惊呼的,多属骨节间病;如病人失音或言不清彻的,多属心膈间病;如病人语声细小而长的,多为头脑中病。这是从病人语声中辨别疾病所在部位的几个简单例子。

中医闻诊:口腔异味辨疾病

中医认为口甜多是脾胃湿热、肝脾疾火内蕴所致。多见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乱。

     中医可通过患者口腔中异常的味道来判断你的身体状况。

  口甜:中医认为多是脾胃湿热、肝脾疾火内蕴所致。多见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乱。

  口酸:中医认为是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口酸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口苦:中医认为是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口苦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

  口咸:中医认为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所致。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口淡: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所致。多见于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

  口臭:中医认为是胃内饮食停滞、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口腔疾患及消化不良,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口辣:中医认为是肺热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

  当然,口中异味还与饮食、饮酒、吸烟、睡眠、药物等有关,当口中出现异味时,要及时就医,找出原因。

中医的四诊闻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一)闻声音

  1.发声: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小儿阵发惊呼,发声尖锐多为惊风。

  2.语音:声高有力,前轻后重,多为外感病;声音低怯,前重后轻,多为内伤。说话多而声音有力,多属实热;说话少而声音低微,或说话断续不接,多属虚寒。说话声高有力,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为谵语属实证;发音无力或不接续,语言重复,神疲不力,为郑声,属虚语;自言自语,见人便停目,为独语,属心力不足。语言塞涩多为中风。

  3.呼吸:呼吸气粗或喘多属热属实,呼吸气微多属虚证。

  4.咳嗽:咳声重浊声粗,多属实证;咳声无力,多属虚证;干咳阵阵而无痰为燥咳;咳时痰声辘辘,多为痰湿咳嗽。

  5.呃逆:呃声高而短,且响亮有力,多属实热;低而长,且微弱无力,多属虚寒。

  (2)嗅气味

  主要是嗅病人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的气味等。口臭,多为肺胃有热,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气,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汗有臭秽气味,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

  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痈。

  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

  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属寒。

  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中医闻诊包括哪些?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声音

  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病变声音:

  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相交伤肺所致。

  鼾声:如昏睡不醒,鼾声不断多因神志昏迷,气道不利。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呻吟:身有痛处或胀满时,口中发出哼哼声。多为头痛、胸痛、腹痛、齿痛。

  喷嚏:喷嚏是由肺气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多见此证。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病愈之兆。

  语言

  心主神明,心病则语言错乱。

  语言蹇涩:说话不流利、含糊不清、缓慢、词不达意,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或热病后期。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多为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语言不连续、声音低弱多为虚证。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多见于急性热病,或老年人久病心血亏虚。

  错语:病人语言颠倒、错乱,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多为心气不足。

  狂言:声嘶力竭、语言快、声音高、骂人或狂言,多见于痰火扰心的狂证。

  呼吸

  呼吸与肺肾等脏器有关,通过呼吸变化可推测脏腑的虚实。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喘分虚实。实喘发作急,一般为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痰饮内停。虚喘发病缓
慢,吸少呼多,一般为形体虚弱者脉虚无力,属肺肾虚损。

  哮: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鸣似哨声,反复发作。多因痰饮又外感风寒所致。久居寒湿地区,或食过多酸咸生冷也可诱发哮。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

  短气:呼吸气急而短、气短而渴、四肢关节痛属实证;气短无力、小便不利,则属虚证。

  咳嗽:咳嗽发生与肺脏关系密切。

  咳声重浊: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风寒。

  咳有痰声:痰多易咳出,多为寒咳,因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咳声如犬吠:声如犬吠伴有音哑,多为白喉证。

  阵发性咳嗽:咳声不断,甚则咳血。称为顿咳、百日咳。

  呕吐

  胃中饮食物、痰、水液冲出口的一种表现。

  呕吐声音微弱,吐势缓慢,吐物以清痰水:多为虚证、寒证。

  呕吐声音宏大,吐物痰粘黄,或酸苦:多属实证。


  呕吐酸腐:多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食滞胃中所致。

  肠鸣

  肠鸣:腹中鸣响。可凭借声音辨别病位和病情。肠鸣胃部如囊中水,振动有声,行走时以手按之,为痰饮阻滞。

  肠鸣在腹部:得温得食则减,受寒或饥饿加重,多因久病不愈,或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是胃肠气机不和所致。

  嗅病气

  嗅病气可分为身体气与室内气两种。

  病体之气:

  口气:正常人说话时不会发出臭气,口臭为消化不良、龋齿、口腔不洁。酸臭气为内有食积,腐臭气多为溃腐疮疡。

  身臭:身发腐臭气,可考虑有疮疡。

  病室之气:病室有血腥臭,多为失血症;尿臊气为水肿病晚期;烂苹果样气为糖尿病;均为危重病证候。"

         月经病诊断中医如何闻诊

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嗳声噫气,多属胸脘不畅。

  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以诊察病人和病室的气味以及病人的排泄物等,来鉴别疾病。

  听声音:

  声音来源于气的鼓动。气有盛衰,所以声音就有强弱,声音的改变往往是内脏功能强弱的体现。外邪的刺激或内脏功能的病变,有时可导致声音的异常。

  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嗳声噫气,多属胸脘不畅。呼吸较粗者,多属正气不足。时发长吁短叹者,多为情志抑郁,胸怀不舒。如经行咳嗽,咳声重浊者,多为肺气壅盛;咳声不扬而气粗者,多属肺热;咳声低弱者,多为肺虚;咳气不畅者,多属肺气不宣。再如经行呕吐,吐声微弱,吐势徐缓者,多属虚寒;吐声壮厉,吐势较猛者,多属实热等。

               闻呼吸辨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热证、实证。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寒证、虚证。

1.呼吸气粗,疾出疾入:热证、实证。

2.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寒证、虚证。

3.喘:呼吸困难,急迫,张口抬肩,甚则鼻翼煽动。主要与肺肾有关。喘分虚实,声高气粗者为实喘;声低气微者为虚喘。

4.哮: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哮鸣。多由痰饮内伏所致。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主症;哮以喉中哮鸣为特征。

5.少气: 呼吸微弱短促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为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

6.短气: 呼吸短促而不能接续,气短不足以息的轻度呼吸困难,似喘而不抬肩,呼吸虽急而无痰鸣。短气有虚实之分。

              问诊时应注意的事项

问话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医学术语。

  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可亲,要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

  问话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医学术语。如问肝郁气滞的病人“胁痛吗?”问感冒的病人“恶寒吗?”这里所问的“胁痛”、“恶寒”都是医学术语,没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患者是不容易听懂的,所以,医生问诊时要注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在需要询问时可分别问其“两肋叉痛不痛”、“怕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语言。

  要重视主诉。因为主诉常是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病情。根据主诉,再深入询问,有助于医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病情和辨证。

  要善于抓住重点询问,启发诱导,但不能依主观意愿套问病人,这样才能抓住要领,获得可靠资料。

  对危急病人,要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便于迅速进行必要的诊察,及时抢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问诊的主要内容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自觉症状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自觉症状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

  问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及住址等。了解一般情况,可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因年龄、职业、籍贯等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多发病。如青壮年以实证为多,老年人以虚证为多,麻疹、百日咳、水痘等多见于小儿。某些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矽肺等,则与职业有关,血吸虫病、钩虫病、大骨节病、瘿瘤等,则与居住的地区有关。

  问生活习惯

  人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嗜好,生活起居等,往往与疾病有关。如偏嗜五味,可引起脏气偏盛或偏衰而致病。饮食不节,则多致肠胃病;嗜好酒、茶者多湿偏盛;平日喜热怕凉的,多阴气偏盛;平日喜凉恶热的,多阳气偏盛。

  问家族病史与既往病史

  由于某些疾病有遗传性或传染性,因此,询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对诊断病人目前所患疾病有很大帮助。如结核病,常与家族的传染有关。某些疾病,如癫痫、疟疾等,经过治疗后,症状虽然消失,但病根未除,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复发,说明既往病史往往与现在病症有因果关系。所以,问明过去病史,对诊断现在病症有一定帮助。

  问起病与现在症状

  在询问现在症状时,首先要问明起病的时间、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等。因为一个病人,不一定从发病就是一个医生诊治到底;某些急性病往往早晚变化很大,一些慢性疾病经过较长时间,病情也会更加复杂。因此,详细询问起病经过,有利于对当前病变的分析。问现在症状更是问诊中的要点,对了解病情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为了便于记忆,前人曾写成《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

  问    诊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寒热往来,发热是壮热还是潮热、身热不扬等,以辨病位、病性。问疼痛要问清是胀痛、走窜痛、刺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及拒按、喜按等。以辨寒热气血虚实,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还须注重内外环境、气候、居住地区、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切    诊

  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

  一、脉诊

  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脉诊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候、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脉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脉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之脉。

  脉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有二十八脉(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又作疾)和十怪脉。为了便于临床掌握,前人也做过不少比类、对举、归类工作,选择主要的若干脉象,作为纲脉,其中如滑伯仁的浮沉迟数滑涩六纲,也有再加虚实或短长而称八纲的。

  脉诊结合临床体会,尚须注意下列几点:

  1.兼脉

  临床所见,脉象单见者少,兼见者多,凡属兼见之脉,必须区别主次,综合分析。

  2.脉症合参

  根据《内经》所说“色脉合参”的道理,把脉象与其他症状联系考虑,互相对比,肯定问题,解决疑点,决定顺逆。既要“凭脉辨证”,也要“舍症从脉,舍脉从症”,分别真伪,认清本质。

  3.掌握病机演变

  脉诊不但要求“凭脉辨证”,认清现在症状的病理变化,还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归。例如无病之人,脉见结代者,为“脉病人不病”,真藏之气己伤,将有暴病之变;阴证脉见沉细的病人,忽然暴出虚大脉,为阳越于外,有脱变的危机;阳证脉来洪数的病人,忽然脉转沉细,有阳病入阴的转变;眩晕患者脉见弦劲搏指者,势将内风上旋,有暴中的可能。

  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既要掌握诊脉的基本操作规则,基本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加深体会,逐步提升辨识有病之脉的能力。不能轻率地认为诊脉仅是为问诊提供时间的一种形式。持上述认识者,关键在于陷入诊脉不能辨病的误区,没有把辨证作为立足点。如换位思考,脉的浮沉迟数,对证的表里寒热不是昭然若揭吗?

  另一方面,诊脉辨病也有特异性。心主血脉,血液的原动力在心,因此,心血管系统病变,又往往能显示病的特异性,如结代、十怪脉中的某些脉型,就能直觉反映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者多见弦滑劲而不和之象等等。至于湿温病初起的濡缓脉,重症病者脉快而弱的濡数脉,薛生白所说“脉无定体,或洪或缓”等,与西医学中伤寒病的相对缓脉,在辨识病的特异性方面又何等地相似。

  即使西医在检查脉搏有异常表现时,亦常注意描述其特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见骤起骤落者,称之为“水冲脉”,这颇与中医所指大失血后的芤脉类似;因左心衰、冠心病而脉见强弱交替者,称之为“交替脉”,与中医脉诊所描述的“乍大乍小”意义类同。由此使我们感悟到,对具有中医诊查特色,自成理论体系的脉诊何能轻易言玄?只有进一步应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有所发展提高。

 

  二、触诊

  包括胸腹、四肢、皮肤等部位,但在临床上尤以胸腹诊的意义最为重要。

  按胸胁:胸膺为心肺之所居。如胸部胀满,甚至隆起,手击音清者多属肺胀;手击音浊者多病痰饮。手触虚里搏动过剧者为宗气外泄,心气衰竭之候。两胁为肝经之分野,肝胆位居右胁,脾胰居左,若肝病癥积,脾患痞块、疟母等则触之质硬,皆有形可征。如两胁连及腰肾区,叩触酸痛不适者,还可与肾有关。

  按脘腹:脘在心下、上腹部,属胃所居;大腹当脐,属脾,大小肠所主;小腹在脐下至耻骨,属肾、膀胱、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属肝所主。病则有相应部位的症征。

  触查胸腹:一是要了解有无痞满、疼痛、包块、膨胀等,及其所在部位;二是了解其拒按、喜按、怕冷、恶热、固定不移、气窜不定、刺痛、气胀、新病、久病,及与饮食饥饱、二便等相关症状的关系,妇女经带胎产情况,以辨虚实寒热气血,进而识别不同疾病的特异症状。

中医四诊问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自觉症状主要靠问诊,问诊并有助于他觉症状的发现,问诊的一般内容及主诉大致与西医问诊相同,首先抓住主诉,即病人就诊时自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及时间,围绕主诉的症状,深入询问现病史,则需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搜集资料,与西医问诊的重点有所区别。

    (一)一般问诊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住址等。

    了解一般情况,可取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可有不同的生埋状态和不 同的病证,如麻疹,水痘,百日咳多见于小儿;青壮年患病以实证多见;老年人体弱久病以虚证多见,妇女除一般疾病外,还有经、带、胎、产等特有疾病。长江以南的江湖岸区有血吸虫病;蚕桑地区则多见钩虫病。矽肺、铅中毒、汞中毒与职业病有关。

    (二)现病史

    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治疗经过。

    1.问起病

    起病的原因、过程及症状,发生症状的部位及性质,突然发病或起病缓慢,发病的诱因。

    了解疾病的经过和主要症状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例如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加重还是减轻,性质有无变化,病程中是否经过治疗,曾服何药,有何反应等等。

    了解起病的过程,对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恶寒、发热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有无恶寒、发热、时间、发作特点和恶寒发热的关系及轻重。

    ①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表证或半表半里证。

    恶寒重,发热轻,多为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多为表热证;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称寒热往来,多为半表半里证。

    ②发热不恶寒,多为里热证。

    高热、口渴,尿赤,便秘,为里实热证;

    久病潮热,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多为阴虚内热证。

    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问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汗后自觉发凉,气短乏力,称为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称盗汗,多属阴虚。

    ③出汗局限于头部,可见于热不得外泄,郁蒸于上的湿热证;半身出汗、多属气血运行不周。

    ④全身汗出,大汗淋漓不止并见身凉肢冷,属阳气欲绝的亡阳证。

    (3)问饮食

    注意询问是否口渴,饮水多少,食欲食量,喜冷喜热,以及口中异常味觉及气味等。

    ①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且喜冷饮,属实热、

    口不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多属虚寒证;

    口渴不喜饮,多为湿热;

 

    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属阴虚内热。

    ②食欲与进食:

    食欲减退,久病多为脾胃虚弱,新病多为伤食、食滞、或外感夹湿而致脾胃气滞;

    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属胃火亢盛;

    饥而不食,多属胃阴不足。

    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病中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病虽重也有转机。

    ③口中异常味觉和气味:

    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郁热;

    口酸腐多属胃肠积滞;

    口淡无味为脾虚湿盛;

    口咸多属肾虚;

    口有臭味多属胃火炽盛。

    (4)问大小便

    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

    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

    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

    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问疼痛及不适:

    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

    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

    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

    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

    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

    腹痛多为肠病、虫积、或大便秘结。

    少腹疼痛,多为肝脉郁滞,或为疝气,肠痈,妇科疾病。

    腰痛多属肾虚。

    关节疼痛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

    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

    冷痛、怕凉,痛剧,多为寒证;

    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

    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

    隐痛、绵绵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

    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

 

    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续痛,多属血瘀。

    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④注意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如恶心,呕吐,嗳气,虚恭以及大小便、月经等与疼痛的关系。

    (6)问耳目:询问听觉与视觉的改变。

    暴聋多为肝胆实火;久聋多为肾虚。

    耳鸣伴头晕腰酸者为肾虚;耳鸣伴口苦胁痛为肝胆火旺。

    视力模糊,夜盲,为肝虚;目赤肿痛为肝火。

    (7)问睡眠情况:询问睡眠多少,深浅及伴见症状。

    难以入睡,睡而易醒以及多梦等,多属心阴不足,心阳不藏,或心肾不交;夜睡不安,心烦而易醒,口舌生疮,舌尖红赤为心火亢盛,梦中惊呼多为胆气虚或胃热。

    睡意很浓,常不自主的入睡称为嗜唾,多为气虚、阳虚,或湿困于脾,清阳不升,重病患者的嗜唾多为危象;热性病患者的昏睡,多为热入心包。

    (8)问妇女经带胎产:询问月经初潮年龄、停经年龄及周期。月经的量、质、色泽及行经的天数,月经时伴见有症状。已婚妇女询问胎产情况,末次月经日期。

    月经推迟;经血色暗,有血块,伴痛经,多属血瘀或寒证;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经量多而色淡,多为气虚。

    月经先后无定期:多伴有痛经、或经前乳房发胀,属肝郁气滞。

    月经不来潮:先分别是有孕还是闭经。闭经可有血枯,血瘀,血痨及肝气郁结。如行经突然停止,应询问有无受寒或郁怒太过。

    白带:询问白带的量、色和气味等。白带量多,清稀,色白,少臭或有腥味多属虚寒;白带量多,粘稠,色黄,臭秽,多属湿热。

    (9)小儿患者病史依靠询问家属及陪带人员,除一般内容外,还应询问出生前后,生长和发育状况,父母、兄妹等健康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等。

    (三)过去史及个人史、家族史

    了解病人既往健康情况,曾患过何病,作过何种治疗。素有肝阳上亢者,可引起中风。素有胃病、癫痫、哮喘、痢疾等,均易复发。

    个人和生活起居习惯,饮食嗜好,妇女的孕产情况对病情会有一定影响,对患传染性和遗传性疾病者,询问病人的家族史,有助于诊断。

    附: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中医问诊都问什么?

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

  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

  问寒热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是机体正邪相交的表现。

  但寒不热:病人感觉寒冷,而不发热。属于阳气不足的虚寒证。

  但热不寒:病人发热,不感觉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若高热伴见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为实热证。若午后低热,伴有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者为里虚热证。

  恶寒发热:病人自觉怕冷而体温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热往来:寒与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定时者,为疟疾。寒热往来不定时者,伴两胁胀痛、口苦为肝胆病。

  问汗

  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相关。

  无汗:外感病寒邪,发热、怕寒、头痛无汗者为表实证。

  出汗:外感风邪,发热、怕风汗出者,为表虚证。

  自汗:白天稍活动即出汗,常伴疲劳乏力、气短畏寒,阳气虚损所致,多为内伤病。

  盗汗:指夜间睡着后出汗,伴有发热、颧红、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为阴虚内热所致,为内伤病。

  问疼痛

  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观察病情。

  头痛:突然头痛,痛无休止、伴有怕寒发热,多为外感实证。头痛时发时止,有胀痛劳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晕者,多为内伤虚症。

  胸痛:肺热之胸痛以一侧为多,发热咳嗽、痰黄而稠;胸痹证之胸前心区有重压感,或刺痛,反复发作,伴有心悸气短;

  肝胆病疼痛表现为两胁胀痛不适;

  胃病疼痛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伴有嗳气吐酸水。

  问睡眠

  失眠:入睡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或彻夜不眠。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常伴有心悸、多梦、耳鸣、潮热等症。如痰火食积内忧失眠,常伴有面红、气短、口渴、胃部不适等症。

  嗜睡: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体虚者多属心肾阳虚;肥胖者多伴有腹胀、痰多,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

  问饮食口味

  包括了解饮水多少,喜冷喜热,食欲与食量,口中异常味觉等方面。

  口渴多饮:口渴多饮多为津液已伤,多见于热证、燥证,或汗、吐、下利太过。如渴喜冷饮,是里热伤津。尿多身瘦为糖尿病。

  口不渴与渴不多饮:口不渴,不欲饮水多属寒证。口渴喜饮,饮水即吐多属水湿内停于胃。口渴不多饮,且喜热饮多属湿证或虚寒证,且喜冷饮者为属湿热证。

  不欲进食与厌食: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欲低下,为不欲进食。如新病多为伤食或外感发热。久病不欲食则是脾胃虚弱。若厌恶食物,多见于食滞内停,或肝脾湿热,。

  多食与偏食:多食易饥,多因胃火盛,胃热则消谷。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多为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偏食生米、泥土异物等是虫积。

  口味:口苦为肝胆有热,口酸有腐味为胃肠积滞,口臭为胃火盛,口淡为胃有湿、或虚证,口甜为脾有湿热,口咸为肾虚。

  问二便

  了解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的多少及排便次数,排便、排尿感觉等。

  便次异常:排便困难,多日不便,称为便秘。热盛伤津者为热秘,阴寒内结者为冷秘,气机阻滞者为气秘,气虚无力为虚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为溏泄,多为脾失健运。腹痛泄泻在黎明者为五更泄,多为肾阳虚。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为伤食泄泻。

  便质异常: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下堕感为脾虚气陷。排便不爽为肝郁。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多为伤食。若便黄粘滞不爽多为湿热结于大肠。腹痛窘迫,时时欲泻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是痢疾病的症状。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肾阳虚衰。

 

  尿量异常:尿量增多为虚寒。尿量减少由于热盛、汗多伤津,或因吐泻损伤津液所致。


  尿次异常:小便次数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数,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小便不畅,点滴而出,小便不通一般为湿热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属实证,若因肾阳不足属虚证。

  排尿感觉异常:排尿痛,急迫、灼热感,多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为肾气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属危重证。

常见症状鉴别之痿躄

痿躄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且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可发生于外感病,也可发生于内伤杂病,正气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临床当市证求国。    痿躄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且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可发生于外感病,也可发生于内伤杂病,正气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临床当市证求国。
 
    开始多有发热,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心烦,口渴,咳呛咽干,小便黄少,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者,是肺热伤津之痿躄。温热毒邪犯肺,肺热伤津,不能敷布全身,筋脉失养故痿躄。
 
    肢体痿软无力,或兼微肿.麻木,尤以下肢为常见,或有发热,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或数者,是湿热浸淫之痿躄。湿热内蕴,浸淫筋脉,久之筋脉失用故痿躄。
 
    进行性下肢痿软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浮肢肿,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脉细者,是脾胃虚弱之痿躄。脾胃虚弱,健运失职,生化之源不足,筋脉失养故痿躄。
 
    发病较缓,肢体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并有眩晕耳鸣,遗精,或遗尿等症,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者,是肝肾阴亏之痿躄。肝肾精血亏损,筋脉失于濡润故痿躄。

常见症状鉴别之臌胀

臌胀是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甚至腹部青筋暴露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大多发生于疾病的后期,为重证。临床当辨清属虚属实以指导治疗。

    臌胀是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甚至腹部青筋暴露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大多发生于疾病的后期,为重证。临床当辨清属虚属实以指导治疗。
 
    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作胀,暖气不爽,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者,是气滞湿阻之臌胀。为肝脾不和,湿浊内阻,气机阻滞所致。
 
    腹大坚满,胁腹攻痛,面色萎黄,甚则黯黑,或目黄肤黄,头颈胸臂见蜘蛛痣,唇紫,烦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溏垢不爽,舌质紫红,苔黄腻,脉弦数者,是热郁血瘀之臌胀。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瘀热结于血分所致。
 
    腹部胀满,入暮较甚,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肿,小便短少,面色苍黄或晄白,舌质淡紫,脉沉细而弦者,是脾肾阳虚之臌胀。脾肾阳虚,水湿不运,寒水停聚,故腹部胀满。
 
    腹大坚满,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口燥,心烦,齿鼻时有衄血,小便短赤,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数者,是肝肾阴虚之臌胀。病久肝脾两伤,进而伤肾,水气不化,瘀血不行,故腹大坚满,青筋暴露。

常见症状鉴别之噎膈与积聚

 

 
    噎是指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是指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可单独出现,但可以是膈的前驱症状,临床常噎膈并称。当辨清其性质,对治疗有重要作用。
 
    吞咽梗阻,胸隔痞闷隐痛,大便艰涩,口干咽燥,形体逐渐消瘦,舌红,苔白腻,脉弦细者,是痰气交阻之噎膈。肝气郁结,兼有痰湿内阻,气郁不畅,痰气交阻于胸隔故噎隔。
 
    胸隔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矢,或吐咖啡色液体,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或见瘀斑,脉细涩者,是瘀血内结之噎隔。瘀血内阻于食管,气机升降失司,故噎隔。
 
    胸隔疼痛,饮食不下,面色晄白,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舌淡少津,脉沉细弱者,是阳虚气衰之噎膈。久病阴阳互损,中气衰败,升降失司故噎膈。
 
     积聚
 
    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积是指固定不移,痛胀在一定的部位,有明显的肿块;聚是指攻窜作胀,痛无定处,块物易聚易散。临床当辨清积与聚的区别及性质。
 
    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伴胸胁胀痛,时欲太息,舌红,苔薄白,脉弦者,是肝郁气滞之聚证。为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升降失司,故腹中气聚,攻窜胀痛。
 
    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条状物在腹部聚起,重则按之胀痛更甚,苔腻,脉弦滑,为食滞痰阻之聚证。为食滞于肠道或痰滞互阻,气机不畅之聚证。
 
    胁下有块,软而不坚,块物固定不移,胀痛并见,舌暗或见瘀斑,苔薄,脉弦。为气郁血阻之积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脉络不和,故胁下有块,固定不移。
 
    腹部结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呆乏力,时有寒热,月事不下,舌暗或见瘀斑,苔白或黄,脉细涩者,是气滞血瘀之积证。为气滞血瘀,瘀血内结,脉络阻塞所致。
 
    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减,舌质淡紫,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者,是正虚瘀结之积证。为病久正气虚衰,脉络瘀阻故积块坚硬。

            如何正确应用脉诊

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影响真实脉象。

  对成年人诊脉,应用三指定位法,即先以医生的中指按在病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上定关脉,然后食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前定寸脉,用无名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后定尺脉。三指隆起呈为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三指平布,疏密要适宜,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的身高相适应,身材高大的布指宜疏,身材矮小的布指宜密。小儿寸口脉部位甚短,不宜用三指候寸、关、尺,可采用“一指(拇指)定关法”,不再细分三部。

  按脉时指力要适当,分浮、中、沉三层进行,轻微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叫“举”;重按至筋骨为沉取,名叫“按”;不轻不重,中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叫“寻”。这样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在诊脉过程中,三指平布同时使用同样的力量,按诊三部脉象,叫做“总按”,是诊脉常法。也可单按其中某一部,如诊寸部脉时,微微提中指和无名指;诊关部脉时,则微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部脉时,则微微提中指和食指,叫做“单按”或“单诊”。临床上,总按与单按常配合使用,先单按或先总按均可。

  此外,诊脉时应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患者诊脉前要避免较大的活动或精神刺激,以使气血和调,才能反映出真实脉象。古人曾强调选择“平旦”(即清晨)诊脉,即是此意。医生在诊脉之时,必须呼吸均匀,平静,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细心体察脉象。每次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现在一般不应少于一分钟,必要时诊脉时间还可长些。时间过短不仅不能精确地体察脉象,而且也容易漏诊促、结、代等脉。

                中医切诊之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可以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伤,久病皮肤十分干燥,触之刺手,称为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皮肤按之凹陷成坑,不能即起的是水肿,皮肤臃肿,按之应手而起者,为气肿,虚胖。

  2.四肢触诊:四肢欠温是阳虚的一种表现,四肢厥冷,是亡阳或热邪内闭,身发热而指尖独冷,可能是亡阳虚脱或热闭痉厥的先兆,手足心热是阴虚发热的一种表现,此外,四肢触诊还应注意检查四肢的瘫痪或强直。

  3.胸部触诊:诊虚里,可辨疾病的轻重。虚里的跳动(即心尖搏动),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间,内藏心脏,为诸脉之本。凡按之应手,动而不紧,不缓不急,是宗气积于胸中,为无病之征。其动微而不显的,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之象。若动甚仅是一时性的,不久即复原,则多见于惊恐或大醉后。正常情况下胖人跳动较弱,瘦人跳动较强,不表示病态。

  按心下,即按胸骨以下的部分的软硬压痛与否,心下按之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按之濡软而不痛的,多是痞证,属虚。

  4.腹部触诊:辨病变的部位、腹痛及症瘕积聚的性质。

  病变在脘腹(中上腹)属胃、在两胁下(左右侧腹)属肝胆,在脐周围属胃或大小肠,在小腹属肝、膀胱或肾。

  按压后疼痛减轻的(喜按),多属虚痛,按压后疼痛加剧的(拒按),多属实痛、热痛。

  腹部有块物,按之软,甚至能散的,称之为瘕或聚,多属气滞,部位固定,按之较坚,不能消失的称为瘕积,多属瘀血、痰、水等实邪结聚而成。

  5.按俞穴:脏腑病变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穴位出现反应,通过在经络俞穴上进行触诊,发现结节、条索状物、痛点或反应过敏点,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肝炎病人在期门和肝俞穴有压痛;胆囊疾病的患者在胆俞穴有压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足三里穴有压痛,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明显压痛等等。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

  4.诊脉时医生呼吸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一呼一吸的时间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诊脉时间必候满五十动,不得草率。

  5.脉象受到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饮食情况及个人性别、年龄、体格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变化,属于生理范围,不应诊为病态。

  6.在一般情况下,脉与症是一致的,即脉症相应。但也有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此时应注意辨明脉症的真假,以决定取舍。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

切诊包括脉诊、按诊两部分。在脉诊发展过程中,诊脉部位有三种: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切诊最常见的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的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通过诊脉也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清朝江笔华有诊脉歌:“病人双腕,高骨定为关,寸脉量虎口,尺脉准臂弯,左寸心包络,左关胆与肝,左尺司何职,膀胱肾余焉,右寸胸中肺,胃脾属右关,要知大肠肾,右尺自昭然------”明朝李时珍着有《濒湖脉学》详细介绍了二十七种脉象及主病,但脉理幽微,其体难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有“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初学不易掌握,临症日久自有心得。

  切诊是切按触摸病人的脉搏及身体其他部位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包括脉诊、按诊两部分。在脉诊发展过程中,诊脉部位有三种:

  1.遍诊法:

  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

                    中医四诊切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如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脉;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血行缓慢,呈现迟脉;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呈现数脉等。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但在临诊中也有脉证不符的特殊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因此把脉诊作为唯一的诊断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必须强调四诊合参,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确的诊断。

    1.切脉的部位:一般取寸口脉,即桡动脉腕后浅表部分。

    2.切脉的方法;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置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放平,以使血流通顺。

    切成人脉,以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骨(桡骨茎突)部位的桡动脉定关,继续以食指在关前(远心端)定寸,然后用无名指在关后(近心端)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体。三指的疏密应以病人的高矮适当调整,如患者身体较高,医生三指排列可松一些,而病人身体较矮,则三指排列可紧一些,同时要三指排列整齐,否则影响脉形的准确性。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

    切脉时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度用力,在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在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度用力,在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根据临床需要,可用举、寻、按或相反的顺序反复触按,也可分部以一指直按的方法体会。

    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称为三部九候。

    3.寸口脉分候脏腑情况:寸口脉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部位,反映不同脏腑的功能情况,以寸关尺分候相应的脏腑,这是前人的经验,在诊病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在临诊时仍需全盘考虑。

    4.切脉应注意的事项:

    ①医者须全神贯注,仔细按触,反复细心体验,防止主观臆测粗枝大叶,时间也不能过于短促(每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50秒)。

    ②注意内外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如小儿脉较成人脉软而数,妇女数较男子脉细弱而略数,胖人脉较瘦人脉沉。夏天脉较洪大,冬天脉较沉小。剧烈运动后脉洪数,酒后脉数,精神刺激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脉象的暂时变化。

    ③有些人因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差异,脉不见于寸口部而于拇指腕侧处,称为反关脉,从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

    5.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6.异常脉象与临床意义:在祖国医学有关脉学的专著中所记载的病脉有28种,然而根据脉位、脉率、脉力、脉形、脉流的流利度及节律等划分的脉象往往是混合构成,有些病脉是两个以上单一脉复合组成的脉。现将临床常见的14种脉象及其临床意义分述如下:

    (1)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2)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显,重按始得。此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迟为里寒,沉数为里热,沉涩为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久病及多种虚弱性疾病。

    伏脉: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为邪气内闭或剧烈疼痛或厥证。

    (3)迟脉

    脉搏次数少,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少于60次),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冷积(阳虚阴盛),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心气虚弱等病证。

    (4)数脉(附疾脉)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

    (5)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6)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7)弦脉

    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8)紧脉

    脉来绷急,应指有力,如绳索绞转,脉的张力大,脉跳有力。主寒证,痛证及宿食。见于外感风寒、剧痛等。

    (9)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11)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证(气虚血少)。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小脉也即细脉,主病与细脉同。

    (12)促脉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13)结脉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慢而不规则的间歇,为阴盛寒积或气血瘀滞,见于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症积、疝痛等。结而无力为气血虚衰,见于虚劳久病及各类心脏病所致的心律不齐。

    (14)代脉

    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7.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常是反映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

    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脉象的综合表现。只要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或几种单一脉,都可能同时出现而成为相兼脉,如浮紧、浮数、沉迟、沉细数等,其临床意义一般是组成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合,如浮紧脉主表寒证;浮数脉主表热证、沉迟脉主里寒证;沉细数脉主里虚热证等等。

    脉象的描记:以脉搏描记器描出脉搏波曲线,可分为波辐、主波、升枝、降枝、切迹及重波等。由于描记仪器的性能不同,测量参数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太统一,但据现在描出的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洪脉、弦脉、滑脉、涩脉、细脉、大脉、紧脉等不同脉象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切脉所得基本一致。如浮脉是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可描得明显的曲线,而施加外压(相当于切脉重按)时,脉波反而减低;沉脉则相反,不加外压时描不出波形,要加相当的外压才能描出波形曲线;洪脉曲线是波幅特别高,主波陡直上升,很快下降,相当于切脉时的来盛去衰;弦脉曲线在主波上升后,延续一个短时间开始下降,故主波顶点是平坦的;相当于切脉时如按弓弦;数脉与迟脉是脉搏的速率改变,描记所得与切脉是完全一致的;滑脉曲线上升与下降均迅速,重搏波明显,显得来往流利如珠;细脉波幅低,上升与下降斜率均较小;涩脉波形的上升与下降均较细脉更缓慢,脉峰及下降支均见细小切迹,切脉时感到不流利。

    脉象产生的原理: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积累了一些资料。脉象的变化是有其广泛的病理、生理基础,其变化与心血管功能及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等组成,与心搏排出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末稍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

    浮脉的形成可能是心搏排血量减少(或正常),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在心电图上可见电压降低。

    迟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缓,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性心律等引起。

    数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可由于感染等因素,致血压下降,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由于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肌力量减弱,而致心搏代偿性增加。

    虚脉多为心搏排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降低,血压降低所形成。

    实脉的形成与心排出量和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其脉压正常。

    滑脉心排血量正常或稍高,血管弹性阻力正常或减少,血液变稀,血流量增加,因而血流畅通,在血管上显示出波浪形经过。

    涩脉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搏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

    洪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压大,血流速度增快等有关。

 

    细脉可能与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脉压小等因素有关。

    濡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不高有关。

    弦脉的形成可能与动脉壁弹性差或动脉硬化,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壁增厚,舒张时血管直径较小致血管阻力增加,动脉紧张力高及血压增高等因素有关,疼痛及肝病时出现弦脉可能为神经体液的变化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结果,其形成因素比较复杂。

    紧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增高,周围血管收缩,动脉紧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促脉或为心房纤颤,或有心动过速伴期前收缩。

    结脉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各种期前收缩、逸搏、停搏及房颤等。


    代脉见于期前收缩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二联律、三联律。
    促、结、代脉均为脉律不整,主要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形成,某些药物如洋地黄中毒等也可引起结、代脉。

    (二)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可以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伤,久病皮肤十分干燥,触之刺手,称为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皮肤按之凹陷成坑,不能即起的是水肿,皮肤臃肿,按之应手而起者,为气肿,虚胖。

    2.四肢触诊:四肢欠温是阳虚的一种表现,四肢厥冷,是亡阳或热邪内闭,身发热而指尖独冷,可能是亡阳虚脱或热闭痉厥的先兆,手足心热是阴虚发热的一种表现,此外,四肢触诊还应注意检查四肢的瘫痪或强直。

    3.胸部触诊:诊虚里,可辨疾病的轻重。虚里的跳动(即心尖搏动),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间,内藏心脏,为诸脉之本。凡按之应手,动而不紧,不缓不急,是宗气积于胸中,为无病之征。其动微而不显的,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之象。若动甚仅是一时性的,不久即复原,则多见于惊恐或大醉后。正常情况下胖人跳动较弱,瘦人跳动较强,不表示病态。

    按心下,即按胸骨以下的部分的软硬压痛与否,心下按之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按之濡软而不痛的,多是痞证,属虚。

    4.腹部触诊:辨病变的部位、腹痛及症瘕积聚的性质。

    病变在脘腹(中上腹)属胃、在两胁下(左右侧腹)属肝胆,在脐周围属胃或大小肠,在小腹属肝、膀胱或肾。

    按压后疼痛减轻的(喜按),多属虚痛,按压后疼痛加剧的(拒按),多属实痛、热痛。

    腹部有块物,按之软,甚至能散的,称之为瘕或聚,多属气滞,部位固定,按之较坚,不能消失的称为瘕积,多属瘀血、痰、水等实邪结聚而成。

    5.按俞穴:脏腑病变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穴位出现反应,通过在经络俞穴上进行触诊,发现结节、条索状物、痛点或反应过敏点,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肝炎病人在期门和肝俞穴有压痛;胆囊疾病的患者在胆俞穴有压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足三里穴有压痛,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明显压痛等等。

 

    小结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对病体的神色形态、舌质、舌苔、排泄物、分泌物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的变化;闻诊是听病人语声大小,呼吸粗细,咳嗽的轻重及闻某些气味,以了解病情;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病因、病情变化、诊治经过及既往史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切脉、按肌肤、四肢手足、胸腹、俞穴等,以了解疾病的变化。
    运用四诊时,要把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偏废。脉诊、舌诊虽是中医诊断的特殊方法,但不应把它神秘化,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较全面掌握疾病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正确的诊治提出必要的依据。

           滑脉真的是怀孕了吗

娠以后,出现“滑脉”,即往来流利,如盘中走珠。一般在停经后的四十五天左右即可出现。妊娠可出现滑脉,但滑脉不一定都是妊娠。

  "看电视时,古时候的郎中总是打打脉,,然后抚须告诉姑娘:你有喜了.

  现在就算看中医妇科,也仍要验HCG,B超什么的,才能确定..

  那么,古代郎中把脉是至少妊娠多少天才摸得出来呢?

  娠以后,出现“滑脉”,即往来流利,如盘中走珠。一般在停经后的四十五天左右即可出现。妊娠可出现滑脉,但滑脉不一定都是妊娠。“平人脉滑营卫丰”,即是说,正常人的滑脉,说明他(她)营卫丰盛,是健康的表现。判断怀孕,必须是已婚女性;夫妻同居;既往月经正常;此次停经四十五天以上;出现典型滑脉;面如桃花,身困乏力似感冒,小腹、乳房发涨;或已出现恶心呕吐。才考虑怀孕。夫人在经期或行经前后的三天内、两次月经的中间即排卵期都可出现滑脉。所以,不可单凭脉象判断怀孕。另外,确属怀孕,而不见滑脉,往往会流产或早产。电视、小说多把切脉夸张化,属文学作品。要从文学角度理解。"

           何为脉体脉率脉形脉幅?

脉象,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

  脉象要素分解

  脉象,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若每种脉象,都能从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原因、机理,则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掌握、理解和融汇贯通,不致有如坠五里云雾之感。

  一、脉位

  脉位可分浮中沉三候。

  脉何以浮?无非是气血搏击于外致脉浮。

  气血何以搏击于外?常脉之浮,可因季节影响,阳气升发而脉浮。病脉之浮,可因邪气的推荡,使气血鼓搏于外而脉浮。如热盛所迫、或邪客于表而脉浮。若正气虚弱,气血外越,亦可因虚而浮。同为浮脉,一虚一实,以按之有力无力分之。

  何以脉沉?常脉之沉,因于季节变化,阳气敛藏而脉沉。病脉之沉,一可因气血虚衰,无力鼓荡而脉沉;一可因气血为邪所缚,不能畅达鼓荡而脉沉。同为沉脉,一虚一实,以按之有力无力区别之。

  二、脉体

  脉体,有长短、阔窄之分。

  脉长而阔者,健壮之人,气血旺盛,或因夏季阳气隆盛,脉可阔长。病脉之阔而长,可因邪气鼓荡气血,使气血激扬,搏击于脉乃阔而长。正虚者,气血浮动,脉亦可阔长。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别之。

  脉体短而窄者,一因邪遏,气血不能畅达鼓击于脉,致脉体短窄。或因正气虚衰,无力鼓搏,亦可脉体短窄。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别之。

  三、脉力

  脉力分有力无力,当以沉候为准。无论浮取脉力如何,只要沉取无力即为虚,沉取有力即为实。
沉而无力者,阳气、阴血虚衰也,无力鼓击于脉,致脉按之无力。沉而有力者,因邪扰气血不宁,搏击血脉而脉力强。若亢极不柔者,乃胃气败也。

  四、脉率

  脉率有徐疾之别。

  疾者,儿童为吉。病脉之疾,可因邪迫,气血奔涌而脉疾;亦可因正气虚衰,气血惶张,奋力鼓搏以自救,致脉亦疾。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

  脉徐者,可因气血为邪气所缚,不得畅达而行徐;亦可因气血虚衰,无力畅达而行徐。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
 
  五、脉律

  脉律有整齐与歇止之分。气血循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脉律当整。若有歇止,则或为邪阻,气血不畅而止;或为气血虚,无力相继乃见止。二者—虚—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

  六、脉幅

  脉来去(即脉之起落)之振幅有大小之别。常脉振幅大者,气血盛。病脉之振幅大,或因邪迫,气血激扬而大;或因里虚不固,气血浮越而脉幅大。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别之。

  脉幅小者,可因邪遏或正虚,致脉来去之幅度小。二者—虚一实,当以沉以有力无力分之。

  七、脉形
 
  气血调匀,脉当和缓。因时令之异,阴阳升降敛藏不同。脉有弦钩毛石之别,此皆常也。若因邪扰或正虚,气血循行失常,脉形可有弦、紧、滑、代之殊。弦紧皆血脉拘急之象,或因邪阻,或因正虚,经脉温煦濡养不及而拘急。滑乃气血动之盛也。或因气血旺,脉动盛而滑,如胎孕之脉;或邪扰,激荡气血,涌起波澜而脉滑;或正气虚衰,气血张惶而脉滑。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

  脉代者,因寒暑更迭而脉代者,此为常。若脏气衰,他脏之气代之,脉亦更代,动而中止不能还,因而复动。

  脉之变化多端。无非是构成脉象的七要素之变动。七要素的变动,无非是气血的变动。气血之所以变动,无非邪扰和正虚两类。故气血为脉理之源,虚实为诊脉之大纲。倘能知此,则诸脉了然胸臆,不为变幻莫测之表象所惑。

           脉诊的分类、方法与注意

脉诊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分类

  1.遍诊法:

  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

  4.诊脉时医生呼吸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一呼一吸的时间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诊脉时间必候满五十动,不得草率。

  5.脉象受到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饮食情况及个人性别、年龄、体格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变化,属于生理范围,不应诊为病态。

  6.在一般情况下,脉与症是一致的,即脉症相应。但也有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此时应注意辨明脉症的真假,以决定取舍。
   

五行学说是《内经》辨证思维的核心思想

五行首先出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说五行的性况和属性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行首先出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说五行的性况和属性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已从五行的属行,抽象概念化,言其功能作用,说明具有曲伸功能的属于木,具有向上炎热特性的功能属于火,能种植和收获万物属于土,金可以溶化变形,水向下湿润。 

  五行归类

  即将宇宙万事万物,按其五行属性归类,使千头万绪的事物成有序的相关学,是说明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五大元素,因此以便于理解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归类的方法,即从事物的形态、性质、作用、运动方式上具有同一性、相似性而用取象比类法,这既包括有现象相同或本质相似的不同事物归于一大类;另外,也可以用推演变化方法,如早晨太阳东升,阳光初晓,如木之初生,枝叶柔嫩易伸曲,其开花结果为青色,其果味酸,于身体则象征肝气初生,其性质柔润,性喜条达,肝又相合于筋之柔和伸展,曲伸又象征胆汁疏泄,易消化,又象征两目之精明,视物之清晰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五行归类,如 “东方生风,风胜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这就包括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在人体包括五脏、五腑、五官、形体(五体)、情志、五声、变动(病态),其他四行可类推,这就将万物贯穿起来,以五行的生态规律类推演变其的变化,就形成天人一体的统一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内系五腑(六腑)、五体、五官、五声、七情等的五个功能活动体系,可以从五脏功能看外在表现,也可以从外在五个功能表现推测五脏的功能如何,来展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观。

  五行运作规律

  1.相生相克关系:相生是说五行之间在正常生理功能上是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的生理关系。五行的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指某一事务对另一事物生长、发育或其功能具有抑制和约束制约作用,这也是正常功能,即防范其太过。五行相克次序是: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其所发生互相制约作用,最初可能原于木火土金水的原发物质的关系,如《白虎正义》中说:“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这就是自然的五行相生关系,但应用于临床提高其认识水平,即将五行概念上升为抽象化理论,因此不能以自然物质直接变化,而以促进物质的互相运动变化的功能作用即所谓五行之间“以气不以质”,若以质则不能变化,如木生火,即以相互而生,木属东方肝木,肝木生气生机旺盛,在人体相为主肝,以肝气情志调顺则易生心火,心为阳性主火,其功能为主神与调节情志之主,故疏肝气可调心火(情况过急),心火主阳气旺,可以温暖脾土,助其消化,脾土主生化主气血,脾土之气旺可以生津液以养肺金,肺津润泽,肺金主肃杀收敛,主阳气内潜而养肾阳,肾气伏藏,肾阴积盈以可滋养肝木,此即五行以气化而相互滋养,故见滋生之意,就提高了五行之间相生互克的高层次的变化关系。

  五行的相制约关系也是以“气”功能制约,不能以原生物质的变化。如木克土是指肝木疏泄脾土,脾土则勿郁抑,勿壅滞,火克金即心火旺盛可制约肺之过寒,过于肃杀之气,土克水即脾土疏泄以利水而水道畅通,水能克火即肾阴防止心火过亢,金克木是肺金肃杀之气,防止肝气升发太过。《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再以寒暑变化而言,《素问·脉要精微论》:“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即春暖为夏暑之渐,夏暑为春暖之盛,故春暖资生夏火;秋忿为冬怒之渐,冬怒为秋忿之盛,故秋气之忿,资生冬水之怒,这是气候变化存在内的变化条件或因素。这都提升了五行生克的理论意义,反应五行的气化功能,自我克制化关系,将复杂的外界事物变成简单易以理解的相互关系,可阐述事物间关系。

  相生相克是事物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张介宾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事物的运动状态是生生不息的,而且从五行关系是相反相成,如一方失常,会导致生克关系的动态失衡,影响事物的正常发展,《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反应事物发展动态平衡,由平衡可导致不平衡,在不平衡中再求动态平衡,而平衡又被新的不平衡所取代,这种从平衡→不平衡→平衡,正说明事物发展的各方面的因素互相作用,而推进事物的发展,反应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无论应用于医学和社会关系都是如此。

  2.相乘相侮关系: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的太过不及引起的属于反常现象,在临床也是病理状态。

  相乘就是乘虚而袭,持强凌弱,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的一行过度克制,其相乘次序即木乘土,土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与五行相克的次序一样,只是乘袭太过而致被克者出现病态,失去动态平衡。相侮就是持强凌弱,本来就是相克关系,由于一方过强出现反克现象,也是一种病理状态。《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如以木气太过则克制己所胜者一为土,即木克土太过,木气犯脾,脾土受制,又反过来侮其所不胜(木不胜金)克又出现木火刑金的现象,即反侮;若木气不足出现己所胜(木克土)轻而侮,木虚反侮,即肝虚而脾土反侮,如临床上脾胃壅滞而犯肝,造成脂肪肝,或饮食不节而造成肝硬化等。

  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作为哲学概念,它包括范围很广,渗透到中医学的各方面中去,首先反映内外环境的统一,在自然界有五方、五时、五季、五色、五味、五气和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如肾应北方,气候严冬为封藏,五脏应于肾脏为藏精之本,骨髓、头发相联系。

  1.说明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五行的属性可说明五脏的特征,如肝属木,木性条柔畅达可曲可伸,以说明肝气和平使人心情开朗,性格调柔能屈能伸,易于近人,征象胆气之疏泄助消化,肝在五体主筋,肝气使筋脉调柔,机关骨节易于伸曲调顺,它可以生心血,疏肝健肝(木制木),又将全身各脏腑、五体、七情气血的关系统一起来,形成统一体,便于临床解释生理、病理。

  2.五行的克制乘侮说明病理关系:五行关系破裂克制太过或不及而说明病理关系如肾消(糖尿病)出现口渴、口干、心烦为心火亢盛反乘肾水,造成肾水不足口腔干燥等症,治疗应清心火滋肾水;再如木克土,木为正常制约,但制约太过则造成肝贼犯土,由肝木旺而克制脾土,出现饮食不化反胃,胆汁胃液反流,两胁胀满,脾土壅滞等症状,如按其五脏生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较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如《难经经释》所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可贼物。”“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激,故为微邪。”

  五脏的传变也常依生克乘侮次序相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说:“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病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厥,胁痛出食……”,“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弗治满十日,法当死。”此病本来较轻微,属于外感病,因为失治误治,其传变日益严重,由外感变肺痹咳嗽而不治疗,病邪传入于肝出现肝痹,胁痛吐食,再不治则出现脾风病,发热出黄病,再不治出现疝瘕、蛊胀之病,最后传到肾出现气痉挛,再过10天即死亡,从其传变次递来看是肝病由外感而最后到蛊胀,出现腹水肝硬化,最后到全身肌肉痉挛而死亡。说明对于某些疾病的传变很符合疾病发展规律的,故治疗方法应该“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脾旺不受邪而阻断其传变过程,这种治疗方法有非常现实意义。因此,五行学说对于指导诊断和治疗很有意义,如《素问·脉要精微大论》中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说明脉诊望诊均可以用五行观气解释病疾,从望诊可以推断病情,如《灵枢·五阅五使》篇中说了 “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颜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即从望诊所得而推断五脏之病。在治疗上可以根据五脏的虚实应用五行生克规律制定治疗方法,如《难经》曰“虚则实其母,实则泻其子。”《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说明对于疾病传变方式多以五脏相克制方式而传变,为治疗提供思路,后世根据五行相生方式推出“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按相克方式提出“壮水制火”“扶土抑水”“伏金平木”“疏肝健脾”等治疗原则,大大丰富了五行指导下的治疗方法。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病证的传变,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此为"顺传", 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理进程。若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称为"逆传",说明邪热炽盛,病情重笃。

      三焦病证的传变,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此为"顺传", 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理进程。若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称为"逆传",说明邪热炽盛,病情重笃。

      三焦病证自上而下的传变,这是一般的规律。临床有邪犯上焦,经治而愈,并不传变的;亦有上焦病证未罢而又见中焦病证的;有的又可自上焦径传下焦;亦有中焦病证未除而又出现了下焦病证者;亦有起病即见下焦病证者;更有两焦病证错综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者。因此,对三焦病势的判断,应综合临床资料全面、综合地分析。

               什么是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犯及下焦,劫夺肝肾之阴所表现的证候。     【概念】下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犯及下焦,劫夺肝肾之阴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颧红,神疲,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大;或见手足蠕动,甚或瘈疭,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

             什么是中焦病证

中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邪从燥化和邪从湿化所表现的证候。温邪自上焦传入中焦,脾胃二经受病,若邪从燥化,表现为阳明燥热伤阴之证;若邪从湿化,则成为太阴湿热证。     【概念】中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邪从燥化和邪从湿化所表现的证候。温邪自上焦传入中焦,脾胃二经受病,若邪从燥化,表现为阳明燥热伤阴之证;若邪从湿化,则成为太阴湿热证。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呼吸气粗,腹满便秘,神昏谵语,渴欲饮冷,口干唇裂,小便短赤,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或见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濡数。

                  什么是上焦病证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所表现的证候。     【概念】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所表现的证候。
 
    由于肺主气属卫,故在上焦病证中,温热之邪初犯人体,既可能肺卫同时受邪,也可能只限于肺脏受邪,邪热壅肺,表卫证不甚明显。病情严重时,温热之邪可逆传心包。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汗出,口渴,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或见但热不寒,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甚则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

                    三焦辨证概要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并指导治疗的一种 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并指导治疗的一种 辨证方法。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也标志着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阶段。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其中手太阴肺的证候多为温病的初起阶段。中焦病证主要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的病变。脾胃同属中焦,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邪入阳明而从燥化,则多呈现里热燥实证;邪入太阴从湿化,多为湿温病证。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之候,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

《三易洞玑》作者黄道周为明末闽海大儒,《三易洞玑》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所谓“三易”,是指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玑”是说玑衡为古人测量天文的仪器。

   《三易洞玑》作者黄道周为明末闽海大儒,《三易洞玑》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所谓“三易”,是指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玑”是说玑衡为古人测量天文的仪器。按照《易经》所载历数以测天文,可以洞悉天地乃至人事之玄机。全书共16卷,其中4~6卷为《文图经纬》,黄氏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关论述集中体现在这一部分论述里。

  独特的见解

  明末是理学从巅峰走向衰退的时期,儒家学人消化吸收佛道两家乃至西洋学术思想,独树一帜,颇有建树。在其当时,黄道周的学术,并不以医学着名,但是其有关传统生命科学的认识,特别是有关中医理论的见解,颇有亮点内容。

  关于藏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在象数易学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内经》无疑是多个不同时代作者的医学论文汇编,所以对于藏象的认识,各篇也不尽相同。总括来说,大概有六节藏象、九宫八风藏象和五行藏象等不同内容,其中,取得后来学术主流地位的是五行藏象,其主要内容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分配方法。《三易洞玑》对此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藏象理论来弥补《内经》的不足。

  一为“五德三极”模式。也就是说,肺配元气,为最重要的脏器;心肾配日月,为阴阳太极;胞与清肠合辰星、气海与溷肠合太白、脾胃合填星、肝胆配岁星、心包和三焦配荧惑。肺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黄道周认为肺有左右中三盖与其他各脏器相连贯,又能通达上中下三门(咽门、贲门、会门),所以肺主气,能够主导心肾水火和其他脏腑的功能。

  二为“河图洛书藏象”模式。原文大意是阴藏系背,为洛书之象,肺九肾一、肝三脾七,胃五在中,交通冲脉和阴阳维脉,此为五脏。心为五脏之主,都统于膻中。阳腑系于腹,为河图之象,鬲、包络二七在上,胞、膀胱一六在下,小肠、阑门三八在左而交于前,大肠、气海以四九在右而交于后,此为四腑四房。胃以十治于中央,胆为四腑之主,都统于胞中。在此体系中,心、胃、胆三者作用特别突出。而《内经》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胃为中焦枢机,十一脏取决于胆等,似可佐证相通。

  关于经络和子午流注

  在该卷中,作者首先对人体腧穴、解剖部位与天文星象之间进行了一一对照。对于人体骨度、经脉阴阳属性、络脉和经别的象数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很多内容和传统中医学有很大不同。传统中医学十二经络分属三阴三阳,而黄氏又将其配属六十花甲和卦象,书中特别重视奇经八脉和星象度量和卦象度量之间的关系,足以见天人合一并非妄谈。这一部分的内容极其复杂详细,乃至于落实到具体的穴位和卦象的对应关系,为历代中医古籍所未载。宋代以来论针灸之学,必候四时八风之气,故有子午流注学说,而黄道周的经络流注之学,大大超越了子午流注学术内涵,将研究的对象和深度都进行了出人意料的扩展。

  关于五运六气

  传统中医学利用五运六气理论及其推论,对疾病进行预测、运筹和评估,产生了系统、复杂的各家学术流派,运气理论作为象数的根源,历来受到中医学研究的高度推崇。与运气理论标榜其学源自《太始天元册》,十干化运和十二支化气来自所谓的“五气经天图”不同,黄氏根据自己对于该图的岁差计算,认为运气理论的天文学依据是春秋时期,而不可能是黄帝时期的理论。他认为运气之学出自周礼,由天官所掌管,有严格的计算和考察方法,而且中医学所传的运气学说并不吻合实际。他根据自己的研究,阐发了鲜为人知的独特运气推步方法。《内经》的运气理论是主客之间相克的六步推算法,而黄氏所提倡的易序运气理论是五步相生的推法。一卦主12日,符合古历法十月历的节气长度,而72卦自然就是864日,这是一个主气间气的周期;五运周期是六气周期的五倍,也就是4320日,称之为岁运周期;如果再以干支乘倍,暗合太阳和北辰的周期。运气与人身相合,《内经》依据的是传统经络学的理论,以六气配合三阴三阳经脉,以五运配合五脏。其实这其中暗藏着细微的矛盾。黄道周十分犀利地指出这种理论的不足,提出了六气之中,不但火有二,其余五气也各自有二。火气不但有相火,还有游火,在五运六气里流动不居。黄道周的运气理论重视对岁、日的观察。

  黄氏运气理论的推算方法和《内经》相比非常独特,不但天运的算法不同,年内周期和超年周期都是按照七十二卦来推演,而且人身的象数理论依据也不同。传统的运气理论以九星为中心,重视对七政的天文观察,着重考察日月的运行规律。黄道周的运气理论在这一点上根本抛弃了《内经》的思想,直接以日(太阳)、岁(木星)二者为阴阳枢纽,此论与现代天文学暗合。

  意 义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黄氏《三易洞玑》等书中论述的中医基础理论,还涉及三部九侯、脉诊、梦诊等内容,也有很多创新之处。这些有关中医理论的论述,不但在明末,乃至在当代也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是在传统学术体系的基础上去认识和理解中医学。中医学在传统上被称为方技,其主要的科学方法就是象数。所谓学究天人,天人合一,是由于天文因素对地球生命系统的决定性影响,明确了首先需要建立天文学的术数系统。这是黄氏所处的时代,传统中医学学术范式所决定的研究思路。这一点,启发我们今天的中医学界对于传统学术的继承,应该自觉补课,特别是应该开展医易研究,在传统学术体系的基础上去认识和理解中医学。

  二是中医学基础理论需要去伪存真。黄道周对于中医学的经典理论描述,具有独特的视角。根据自己对于天文学和象数的研究,作者认为《黄帝内经》等中医古籍有不当之处,不能盲从。这和大多数中医学者自宋以来的遵经学风大有不同。宋人校书,于医经功过兼有,并且是功大于过。至于后人尊经乃至死于句下,并非前人之过。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的确需要去伪存真,坚持实践的理性,这启发我们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应该把医经放在一个既崇高,需要标榜,又理性,可以修订的合理的位置上。

中医怎样诊断 中医把脉诊断的原理 哪里有中医诊断学视频下载 男性中医诊断阴虚,应怎样进行食疗 中医诊断学的教案网上有吗? 高血压中医怎么解释与诊断[是血病还是气病] 关于中医诊断的20个问题!高手指导! 请问网上求中医大夫诊断应该去哪里? 请问中医诊断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呀? 请教中医:如何诊断各种体质?(阴虚啊什么的。) 除了胃镜和钡餐之外,中医能否诊断胃溃疡? 现代中医的诊断方法依然是望闻问切么? 哪儿有《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完整课件下载。急!!! 请问病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解剖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有什么学习方法呀? 请问例假要来前夕或例假中是否影响中医对皮肤病的诊断? 请问连续腹泻1周,经中医诊断为结肠炎,不知有什么好方法治疗? 中医诊断里常说的"食少便溏者"中的便溏是啥意思? 中医关于月经稀发或闭经的诊断与治疗,请赐教。 体乏无力,中医诊断说脉象微弱,这是什么病?吃什么食物能能缓解? 临床诊断慢性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潜血尿,有时腰困,西安中医那个医院好? 电脑诊断诊断 现在中医诊断很看重舌诊,但为什莫(内经),(伤寒),这些经典上都只字未提舌诊呢????? 三年前风湿热治愈,但长时间行走小腿酸困,去年8月中医诊断为痹证,治疗后酸困好转,但进入春天以来又酸困. 请求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及治疗,症状为:脚抽痉、脚水肿、手脚抖、晚上睡眠过程中有接不上气的感觉。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