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库存表格模板:儒释道三教的矛盾与融合(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06:19
关于[儒释道三教的矛盾与融合(上)]的字幕:
  •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题目儒释道三教的矛盾与融和是儒释道三教的矛盾与融和,儒家虽然是也称教,
  • 但是与道教和佛教之教这两个教是不同的,儒家是教化之教,道教和佛教它是宗教之教,它是有区别的。儒家 道教 佛教这三教之间有矛盾,但是有融和,因为没有矛盾,
  • 它就没有办法表现自己,使自己的教义、教旨能够成一个系统,继续向前发展。为了自己的教旨和教义继续向前发展,它为了它的系统的存在,
  • 我过去讲过,它有一定的排他性,它不排他,它就不能自成系统,因为有排他性,所以它才能自成系统,但是如果你仅仅排他,为了保持自己系统的完整,一味盲目地排他,那你不吸收新鲜血液,
  • 不继续向前发展,你也自己会枯竭的,这个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所以我们说它有矛盾,融和为什么说是“融和”,而不是“融合”?融,是互相的谅解,
  • 互相地融为一体,“和”正是因为互相的谅解,互相的能够容纳别人,融为一体,所以它才能有和睦,向前发展。这样才彼此都能够得到益处。
  • 共存、共融、相互的得到好处。我们在讲佛教和儒家的发展的时候,许多的高僧——中国的高僧和国外的高僧
  • 他们都是比较有文化的、有修养的人,在中国互相地交流宗旨,交流一些佛经的教义。从感情上来讲,这是比较融洽的。从老百姓来讲,自从佛教传进来以后,
  • 由于佛教的许多一些浅明的教义,虽然不为完全老百姓所理解,但是那种简单的教义,什么众生平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做了恶将来可能就会下地狱,
  • 来生就得不到好结果,变牛变马,这些浅近的道理能为老百姓接受,所以佛教传进来以后,它能够发展,它有它的群众基础的。从上层来讲,由于彼此之间互相的研究,从哲学上、从各方面来研究一些教义,
  • 它也彼此都得到好处,能够和平相处。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矛盾呢?我们刚才讲过,矛盾第一个要表现自己的系统性,需要熟悉过程;它要表现自己的系统性,最初不了解的时候,它有这么一种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另外一方面,要表现自己的系统性,需要熟悉过程;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挑起矛盾。
  • 这个矛盾的产生,我们严格地讲应该说是统治阶级挑起来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害,在他统治觉得倾向于哪一边对自己有利,反对一边便对自己会有害,他会有选择的。
  • 而且加上统治阶级他自己有时候是倾向于道教,有时候倾向于佛教,所以他有选择,所以有时候这个矛盾,特别是挑起下层人民的这种矛盾,我们说这个统治阶级他有他的想法的。当然统治阶级
  • 为了维持他自己的利益,他也慢慢地认识到广大群众的利益,他也认识到,他不是不认识到。但是总觉得自己的权力,怵于自己权力,老百姓不敢反抗,对于老百姓的认识,他只认识老百姓的力量不小,但是老百姓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 从统治阶级来讲,他还是不是那么太清楚的。我们先举些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道教 儒教比如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道教它不敢和儒教抗衡,
  • 因为儒教从汉武帝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骨干力量,在中国社会上发挥核心作用的,所以道教在这一点上它不敢直接和儒教来相抗衡。但是它嫉不嫉妒儒教呢?
  • 它也还是嫉妒,没办法。道教 佛教特别是道教和佛教,它认为佛教是外来的,我道教是本土的,你外来的佛教发展的那么快,我发展的不如你,心里有不平,所以说这个矛盾就自然产生。
  • 矛盾产生,你既然是作为一个宗教,你应该从宗教的理论上来战胜对方,这才是比较有好处的,你不能凭别的方法,从不正当的手段来取得竞争,来显示自己的优越,那个就不合情理了。
  • 可是道教偏偏地在最初的时候采取的一些办法从今天看起来不太合适。举例来讲,东晋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叫王浮,《化胡经》他写了一本书叫《化胡经》,
  • 《化胡经》内容是什么呢?内容是说老子,道家的祖师爷是老子了,内容是写老子在晚年的时候,骑着一匹青牛从中国的西边就到了古印度,
  • 到了印度就做了释迦牟尼的老师,释迦牟尼就成了他的弟子,用这个办法来好像和佛教争胜负,从我们今天看起来,这真有点荒唐可笑。教义不同,至于产生的时代不同,你用这种办法,
  • 老子怎么会变成释迦牟尼的老师呢?这简直说起来不值一驳的。《化胡经》但是当时在《化胡经》出来的时候得到许多道教徒的拥护,甚而得到许多老百姓(拥护),
  • 信仰道教的老百姓也拥护。所以《化胡经》一度起过一定作用,从佛教的眼光看起来,用这种手段来争优劣,用这种办法来表示你道教优于佛教,似乎不太合适,
  • 佛教虽然是外来的,但是已经中国化了,已经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了,所以也有些佛教徒他们从理论上来驳斥《化胡经》,他是从理论上来驳斥的。正因为这个,
  • 正是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说道教是不值一驳,我们只讲一个,从理论上,佛教就讲因果关系,因缘因缘上一次我讲过,所谓因缘就是任何事物有原因也有结果。
  • 没有一件事情它没有原因的,它不是凭空的结果的,它有原因有结果,而且这个原因和结果会引申出其他的原因和结果,彼此的影响,彼此的原因结果的相互的补充影响,会引出许多的原因和结果来。
  • 举得最浅近的例子,好比一张网,这张网它有网目,网里面它有一个一个网目,有个孔啊,这个网目它四面都有界线,实际上这个网目是我的网目,
  • 实际上这个网目、我的四周的界线也是另外一个网目的界线,如果把在网目与网目之间的这个界线或者剪切断了,割断了,它就会影响整个的网目。如果这个网目整个都破裂了,那网目整个就都完了,什么都不存在了,
  • 所以这些浅近的道理,因缘因果报应所谓因缘、因果报应它在各个宗派当中它是彼此共同承认的。这在中国的儒家经典里面谈到哲学也谈,
  • 中国古代的儒教的话,虽然没有像佛教里面谈原因、结果、影响,互相的补充,互相的削弱,互相的矛盾,互相的受益,虽然没有谈得这么详细,但是在许多书里面,
  • 基本上都是包含着有的,所以佛教里面的许多东西或儒家的许多东西它内部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刚才我讲过,既然有相通,既然学者们都相通,有相通,而且大家都承认
  • 儒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都承认,那为什么有矛盾呢?我跟你说这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用了,利用老百姓,特别是利用老百姓,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历史上由于统治者
  • 袒护道教又是遵守儒教,所以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对佛教的严厉地镇压和打击,这种镇压和打击从佛教的本身来讲“法难”他们称为“法难”——佛法遭难,
  • 总起来有四次。我们这讲不详细地讲,讲开始的第一次和中间的一次,就讲两次,详细讲这个过程都差不多。第一次“法难”发生在北魏太武帝时期第一次的“法难”
  • 是发生在北魏太武帝的时候,这一次的法难发生的很偶然,也很必然。为什么说很偶然呢?就是北魏太武帝有一次到庙里面去,到一个庙里面,他在这个庙里面、
  • 院子里面就放马,他骑的这个马,吃这个院子里面的麦子,突然之间他的手下就报告他说在这个庙里面发现了有兵器,有武器,北魏太武帝就感到奇怪,你是一个宗教,你是一个庙,是出家人,
  • 你的武器做什么?你为什么有武器呢?是不是想造反?所以说就命令搜查,这一搜查不要紧,这一搜查就搜出很多的弊病来了,一个弊病寄存富人的大量财产就发现许多的庙里面这些财产
  • 是很多的富人们存在那里的,不放在家里,保存在庙里,金银财宝、珍珠玛瑙、贵重的东西放在庙里,放在庙里他可以避免官军来搜查,
  • 如果自己有了什么错误、犯了罪,来搜查我,就搜查不到我的财产,这是一个原因,这一点还可以说转移财产,把财产转移。另外搜查出还有一点是很不好的事情,寄存富人的大量财产私藏娼妓发现这个庙里面有许多的私人房间,这些私人房间里面
  • 有许多官家的、富人的小老婆、甚而他的妻子和一些外人私通,和和尚私通,这就更不像话了,你既然是一个庙,你是出家人,看破红尘,
  • 类似娼妓这样的事情在人间社会里面从道德的观点来讲都是不合法的,所以在这里太武帝就非常愤怒,发现了这个庙里面的财产、和尚的财产很大一部分在庙里,逃避了赋税,寄存富人的大量财产私藏娼妓多收徒弟扩展势力
  • 同时这个庙里面我也扩展自己的势力,尽量地收徒弟,收了很多很多的徒弟、小和尚,这些小和尚和徒弟被他们收到那里去,给庙里面做苦工,反正就是做苦工,这样一来对国家来讲,
  • 这个财力和人力的损失就很大了,如果打仗需要壮丁,从哪里来?这些人都做了小和尚,出了家,那怎么能当兵呢?这对国家是很不利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那当然就兴起了一次所谓法难了,镇压佛教,打击佛教,
  • 我们不管从哪方面讲,太武帝这个行动不能说不对,要从国家的利益来讲,应该说有他一定的正当性。这个法难发生以后当然就禁止佛教的经典流行了,禁止、不许一切人
  • 随便地做和尚了,但是禁不住,因为佛教的经典(在当时印刷术还不是那么太发达)都是手写的,流传民间很广,好多的经典都藏在民家,
  • 你要说全部收回来谈何容易,收不回来,你要收得回来,老百姓他私自藏起来,你也没办法,所以,只好出命令禁止,但是禁不住,所以说这一次佛教法难以后,佛教不久还是力量不小,
  • 还是继续在发展,这是讲第一次法难。再一次很有意思,是唐武宗的时候,再一次“法难”发生在唐武宗时期他不采取禁止的态度,唐武宗很信道教,他不信佛教。
  • 他信道教,他也不说道教为什么可信,从理论上怎么值得信,他也说不出道理来,他反正就是(信)。但是他所采取态度不是像什么镇压、禁止,他不采取这态度,他采取态度很巧妙,
  • 召集了许多的大臣来讨论,讨论佛教和道教的优劣,哪一种可信。在他讨论之前,这个皇帝他自己就已经是暗示了,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是站在道教这一方面的,他是认为道教是优于佛教的,
  • 这讨论什么呢?把许多大臣召集拢来,皇帝已经暗示了他的态度,这些大臣们敢违反吗?不敢违抗,虽然有的大臣还附和他,当然了,
  • 也有一些比较正直的、有远见的认为这样不行,也不同意跟他的态度,其中有一个大臣就写过一篇文章《笑道论》叫《笑道论》,皇帝看了非常生气,当时就把这个《笑道论》烧掉,你这个没有道理,人家《笑道论》,
  • 他既然是写成一本书了《笑道论》,那你应该让大臣们讨论《笑道论》哪些地方不合适,哪些地方理论不够,这样才能折服人,你就马上就烧掉了,这个怎么能折服人呢?所以有些大臣
  • 慑于皇帝的威信不敢说话,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正直的佛教徒。我们讲过中国有些高僧他受儒家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他不完全是懂佛经,他也懂中国的许多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 他也读过很多中国的古书,其中就有一个和尚他就出来了,他出来之后,他就引《易经》上的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经》这个意思是个什么意思呢?
  • “谦谦君子”,谦,谦虚的“谦”,“谦谦君子”作为一个君子人他是很自谦的,谦虚的,他能够包容,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包容,不能包容的话,
  • 你会自我枯竭的,这是在中国的《易经》上面有这样的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自牧”就能够自己保全,能够保全自己的人格,保全自我的尊严,保全自己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我能够自己(保全),
  • 就说自己知道我自爱,这是中国古代的话,这个完全是符合。这个说出来之后,其他的倾向道教的人、怕皇帝威权的人没办法反驳,你要一反驳的话,
  • 这是儒家经典上面的,儒家已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易经》那是儒家经典当中的、四书五经当中的很重要的一部书,那你反对,你不就是反对儒教吗?所以这位大师用儒教儒教是教化之教,
  • 来维护他宗教之教,非常聪明。皇帝这一次大会,讨论了一次,讨论了两次,没有结果,讨论了三次,没有结果,一直讨论四次,最后就是由这个大师引《易经》上的话了,
  • 皇帝也没办法,所以这次会就等于无结果而散了,拖沓了很长时间,无结果而散。所以佛教还是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