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退款流程未发货:湖北荆州市博物馆预告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4:27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接待、文物保护、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荆州博物馆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累计投资近亿元,目前,馆舍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7万平方米。荆州博物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累计发掘了七千余座古墓葬和五十余处古遗址,其中江陵马山战国丝绸、江陵张家山汉简及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均为当年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是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13多万件。其中楚国和秦汉时期的漆器逾万件,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楚和秦汉简牍数量在全国居第一,战国丝织品更以其时代早、品种多、保存完好而闻名中外,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此外,还有保存完好的珍贵的西汉古尸。

       荆州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展出文物,弘扬中华文化,先后推出了《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传世文物展》、《荆州出土简牍文字展》、《荆州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古代漆器精品展》、《楚汉织绣品展》七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专题文物陈列展览,吸引了众多的文物爱好者。稍后我将作四个专题介绍《青铜器》、《楚汉织绣》、《江汉平原楚汉文化玉器展》、《不腐的神化—荆州博物馆的两具古尸》,敬请关注。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鲁家山古墓出土女尸专题展  

   当时的新闻报道图片  俺忍着怕怕拍的古尸,其实我真不不适合做考古工作,胆子小,想像力又太丰富。  干尸头部包有头巾,左手戴着翡翠镯子,右手则是一只白玉镯。  在干尸的胸前,记者看到,有一张大约12寸的黄布。黄布上面有明显的红色梵文字迹,隐约可见梵文字中有一行繁体小字:梵书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据在场的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黄布上的字,可推测其为佛教中人,法号是秘密陀罗尼,可能住在广博楼。 

干尸的脚上穿着深蓝色的绣花鞋,脚尖尖的呈粽子型,工作人员当即发出感叹:哇,还是三寸金莲呢!

     2009年的4月26日晚上,荆州西门外西区工业园施工地施工的工作人员在做挖掘作业时,发现一个棺椁,内有一具古尸。经过工作人员的丈量,这具棺椁长约2.1米,宽约0.63米。据现场文保专家介绍,在荆州地区的考古历史上,发现的干尸并不多,而这具古尸保存完整,且毛发、骨骼、牙齿等都保存良好,古尸手部的皮肤还具有弹性,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4月27日8时许,附近居民向文物局、博物馆等相关部门反映。随后,相关部门及媒体赶到现场。经过考古和文保专家的清理和研究,这具干尸的身份之谜已经解开。在存放干尸的棺椁中又发现了玉质发簪等随葬物品,经专家的进一步鉴定,认为干尸的身份应为“居士”。
    在荆州博物馆的文物仓库,考古人员和文保专家开始对干尸和文物进行清理。干尸头部包有头巾,左手戴着翡翠镯子,右手则是一只白玉镯。在墓主人脚头放着一个陶箅(毕),这是一种古代的炊食用具,放在这里却是一种丧葬习俗。干尸双脚上的绣花鞋做工十分精美,并且保存完好。
    经过清理,盖在干尸身上的丝绸棉被取了下来,这时,考古人员在尸体胸前的一块方巾上发现了梵文文字,上面写着的可能是墓主的法号秘密 。据了解,在我国北方沙漠地带曾经出土过很多干尸,但是荆州地下水丰富并且气候变化大,这具干尸能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荆州市文保中心 主任 吴顺清解释: 主要是密封好,加上石灰给她消毒吸收水份,也有可能死之后尸体经过处理,比如香薰之类的。
    清理完棺内的石灰以后,工作人员用木板将干尸抬了出来。干尸身长1米4左右,身上的穿着和随身物品颜色鲜艳,保存完好。考古人员通过葬俗和服饰推测,墓主可能是明末清初人,去世时63岁。
  

湖北荆州博物馆 凤凰山168号西汉墓与漆木器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木质葬具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男尸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男尸    中国漆木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但由于其质地及保存环境的种种因素,上古时代的漆木器大多难以流传至今。江汉流域因其特殊的地下埋藏环境,大量战国秦汉墓中随葬的漆木器得以完好地保存,历两千多年而不朽。经考古发现,这些漆木器种类繁多、制作精良、造型别致、纹饰华美,而且具有丰富而神秘的思想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继夏商周三代青铜文化之后,漆木器成为战国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更新的显著标志。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七豹大扁壶西汉,通高38.5cm,长57cm,宽13.5cm,荆州凤凰山168号墓出土,器身偏平,长方形口,扁腹,长方形圈足,肩上饰两个对称铜铺花。器内髹红漆,器表黑漆为地,绘有七豹,其间绘鸟纹、云纹、圆圈纹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漆盘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汉 漆圆盘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汉 漆圆盘 漆匕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三鱼纹耳杯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羽人战国,通高65.5cm,人高33.6cm,翅展34cm,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由蟾蜍状器座、凤鸟和羽人三部分组成,蟾蜍匍卧,羽人上身外裸,体型肥胖,人面鸟喙,鸟爪形足踏于凤鸟之上,凤鸟为展翅飞翔状。全器通体髹黑漆为地,用朱红、黄、蓝等色绘制花纹。此器是一件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的罕见漆器艺术品。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鸳鸯豆战国,通高25.5厘米。荆州市荆州区雨台山四二七号墓出土。木胎,由豆盖、豆盘和豆柄组成,盖与盘扣合后形成一只鸳鸯。器表髹黑漆,羽毛用红、金色绘出,鸳鸯尾部的两侧又各绘一只金凤。鸳鸯神态安闲,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作品。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漆壶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漆盘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漆盘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漆盘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辟邪   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辟邪,根雕胎,髹红漆,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根雕艺术品之一。辟邪虎头曲身,四肢长短不一,利用根枝原状而求四肢不对称美。四肢上浮雕蛇、蛇吃蜥蜴、蜥蜴吃鸟、蝉等。这奇特的造型与装饰,向人们展示出楚人的某种宗教、哲学之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时期 座屏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时期 透雕座屏

透雕座屏只见于高等贵族楚墓中,在长方形木框内透雕龙、虎、鹿、凤鸟斗蛇等动物。一般认为座屏用于室内摆设。

 

 相关介绍

考古发现

 凤凰山168号西汉墓 
 前  言
     凤凰山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北约五公里处的楚故都纪南城的东南隅,是一处南北走向的平缓岗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纪南城后,这里便沦为废墟并成为秦汉时期的一处贵族墓地。经过考古钻探,已发现秦和西汉时期的古墓180多座,168号西汉墓就是其中的一座。
  1975年,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科学发掘。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椁二棺,椁室分为头厢、边厢和棺室三部分,棺室与另外两室之间有门窗相通。墓内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和竹牍“告地书”、笔、墨、天平衡杆以及漆器、铜器、陶器、竹器、丝麻织物、木俑等五百余件珍贵文物。根据墓中出土的竹牍记载,古尸名为“遂”,江陵西乡市阳里人,生前爵位为五大夫(西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死亡年龄约60岁,下葬时间为西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距出土时已有两千多年。出土时古尸外形基本完整,身长1.66米,体重52.5公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均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亦可活动,32颗牙齿齐全且牢固,鼻道畅通,左耳鼓膜犹存,脑壳完整,脑膜血管清晰,内脏器官齐全,骨骼正常,皮下胶原纤维保存良好,与新鲜组织非常接近,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
  根据学者的初步研究,凤凰山168号汉墓古尸得以保存完好的原因主要是深埋、密封和棺液的防腐作用,说明我国人民二千多年前在医药、防腐等技术方面已有较高的水平。
  凤凰山西汉男尸与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属同一类型,两具古尸相比,男尸的下葬年代早,保存情况亦好一些。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西汉时期的科学、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汉男尸生前位及“副厅”
荆楚网(楚天金报)策划/黎阳清 文/记者 李昌建

提要
在古尸解剖的同时,考古人员对168号汉墓的考古研究工作也全面展开了。生前生活奢华的“遂”,在地下孤独地沉睡了2142年。是什么原因让他出土时,宛如在家酣睡的老人呢?
关节可活动,眼球仍完好
1975年6月8日上午6点钟,在荆州凤凰山挖掘出的西汉古尸,被护送到了荆州卫校。
 按照指示,最重要的就是冷冻保护好古尸,此时已经是6月份了,温度比较高,要把保护室内的温度迅速降下来,就需要大量的冰块,也要尽快解剖,以免夜长梦多。于是专门组织了一个班子,去买冰和解剖需 什么。
    虽然严密封锁了消息,事情还是传得很快,很多人想来看看。当时沙市市委书记穆长生也赶来了,他在荆州博物馆门外刚好碰到了正要出去买东西的馆长彭浩,穆长生就要彭浩带着他去看,还说:“这样吧,你要的东西只要是在沙市买的,我就去帮你买,就带我去看一眼。”于是,彭浩就带着他去荆州卫校隔着窗户瞄了一眼。以后被传为笑谈。
   8时许,在沙市买的冰源源不断地被送进了荆州卫校,解剖器件也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问题集中在什么时候解剖。虽然古尸有冰块帮着降温,但很不利于保护,因为在不断的加冰过程中,室内的温度很不稳定,这对在地下一直处于恒温状态的古尸很不利,如果在这过程中出现什么变化就难以把握了,必须连夜对这具西汉古尸进行解剖。
    到了晚上10时,解剖分工大会召开3个小时后,在略有点紧张的气氛下,8位专家和湖北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进入解剖室。
    经过整体外观的检查,古尸为男性,汉族,身高167.8厘米,体重52.5公斤,根据牙齿磨耗程度测算,年龄当在60岁左右。尸体除毛发和指甲外,古尸外观保存完整,鼻道畅通,左耳膜还在,眼球体完整,32颗牙齿整齐牢固。体质形态特征与我国现在中南地区的汉族居民相似,全身皮肤柔软湿润,软组织也仍然保有很好的弹性。翻过身后,发现古尸的背部皮肤比较厚,摸起来比较坚韧,脊柱在背部的中线上由上而下呈串珠状排列。
    湖南湘雅医院专家王鹏程试着将古尸的左手往上抬起来,没费吹灰之力,可见古尸的关节还可以活动,右手也是一样,可以屈伸。腿部呢?原武汉医学院副院长、著名病理学家武忠弼也尝试性地抬起了古尸的右腿,情况也非常好,可见古尸全身的大小骨骼、关节保存都非常好,结构也正常,没有骨质疏松的现象。
    之后,对古尸的解剖分表皮、内脏和颅脑三部分进行。颅脑解剖的主刀是原荆州中心医院医生邵如庆。邵如庆和参与解剖的医生们小心翼翼地为古尸开启颅脑,颅脑打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医生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胆囊有结石,胸腔见淤血
   男尸的身份依然是一个谜团。
   就在此时,邵如庆意外发现古尸的喉咙里,似乎有一个东西卡在了里面。他取来一把镊子伸了进去,竟夹出了一个乳白色的玉石印章,古人一直都有玉石辟邪的说法,这个印章难道也是这样?印章上用阴文篆体刻了一个“遂”字。这会是古尸的名字吗?
   来不及细想,立刻展开了解剖。当时的荆州市中心医院医生邵如庆和荆州卫校负责解剖的何秉忠就先对古尸的头部进行了体表检查,然后开始揭古尸的头皮,用刀在开颅部位划下记号。按照当时的医疗水平和病理常规,需要用锯子,就拿着锯子沿着划的记号,转着锯颅骨,锯得很顺利,天灵盖被揭开后也没有什么东西流出来。一打开,就看见里面有团灰黑色的像泥巴一样的脑组织,用手摸起来还软软的。邵如庆努力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待这具古尸,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标本,一个活化石,等头部整体解剖完后,让人用盘把脑组织端出去,送去给科研人员研究。头部的解剖就算告了一段落。
   与此同时,武忠弼也开始解剖古尸的胸腹部以下部位。刚出土时,古尸的胸、腹内充盈着液体,腹部膨隆,叩击腹壁可以看到明显的波动,现在却有些下凹,好像里面的液体慢慢渗出来了,难道古尸的皮肤是通透的?
   武忠弼比较有经验,拿起刀从古尸的胸前划了下去,很顺利地打开了胸腔和腹腔。器官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变小了。而胸腔内有很多淤血块,心肺间有粘连,心脏也变扁了,肠壁薄如纸,肝脏缩小了,成了灰褐色,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胆囊内有上百颗像豆粒大小的结石,还有大量积水,脾脏、胰腺的外形也是完整的。但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内脏器官都已经变得很薄很轻了,腹腔也变得很薄很轻了。
    整个过程让人兴奋,因为各种保存都比较好的器官,让大家感觉这具古尸确实不一般,这些都是珍贵异常的资料。
   一切进展得都还算顺利,解剖得非常成功。领导小组迅速赶制了一个大号的标准缸,装上福尔马林液,把尸体用有机玻璃封存了起来。
内脏运武汉,骨架存荆州
   解剖完后,按国家文物局决定实行就地保护。这样,古尸就一直留在了荆州博物馆。解剖后要进行科研,所以古尸的内脏全部被运到武汉,放在武忠弼的解剖室内,对其的死因、身份等进行研究。
    他是叫“遂”吗?“遂”是他的姓还是名?他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享受这样高规格的墓葬待遇?这些都是谜。
    随着168号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座汉墓中不仅古尸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墓室中的大量文物也保存得相当完好。经过考古人员对出土文物的逐一清理登记,168号汉墓中共出土了包括漆器、陶器、木俑、钱币、麻织品、天平横杆、文书工具、果实和种子在内的各种文物563件。墓室的规模和如此多的随葬品都说明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墓葬。
   所有的随葬品中,漆器数量是最多的,墓中的160多件漆器出土时都保存如新。高48厘米的大扁壶,不但没有变形,就连漆色也依然鲜亮如新。这些漆器主要是生活用具,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况。其中一件48厘米高的大扁壶和一套10件套的漆制耳杯都是盛酒的器皿,做工如此精美的器件,不难想象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奢华。
    在墓室的头箱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奴婢木俑和车马、木船模型,所有这些形成了一个整齐的仪仗队,这和主人的生前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位生前生活富裕的墓主人到底是什么人?墓中丰富的随葬品中,是否还有什么东西,隐藏着和墓主人身份有关的重要信息呢?考古人员努力地寻找着答案。最终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一片从墓室淤泥中发现的小小竹牍上。

墓主似“副厅”,死于胃穿孔
    竹牍上面的文字虽然不多,却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片长23.3厘米,宽4.4厘米的小小竹牍上,考古人员看到,上面用典型的汉隶书写着几行字:“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夫遂,自言与大奴良等二十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两,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标点符号为编者所加)。
    荆州博物馆原副馆长彭浩回忆说:“竹牍上的文字不仅记载了墓主人下葬的准确年代,而且还清楚地告诉人们,墓主的籍贯、爵位和名字。按照我们现在的历法来推算,就是汉文帝前元十三年五月,也就是公元前167年农历五月庚辰日这一天他去世的,这就为这个墓葬的断代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证据。他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具古尸。”
   竹牍上的文字大意是:江陵丞,也就是阳间的江陵县的县丞写给黄泉之下的小吏开具类似介绍信的东西,就是说明阳间有一个叫做“遂”的五大夫,他死了,现在要埋到地下去,希望他将这个消息转告给阴间最高的“主”,给予接纳,并命令阴间的官令按照规定办事。
    而取自男尸口腔中的玉印,上面刻的正是墓主人的名字——“遂”,这恰恰与竹牍上的相关记载互为印证。
    五大夫在汉代的二十级爵位中,属第九等爵,在汉代此爵位只能赐给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比县令职位要略高一点,类似现在的“副厅”。考古人员说:“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约相当于现在咱们的副厅级干部”。
   竹牍中虽然没有墓主人“遂”的确切官职的记载,但墓中出土的与计算有关的天平横杆、砝码、铜钱、算筹以及文书工具又似乎给人们一个信息:墓主人生前曾任过与计算有关的官职,既然五大夫与俸禄六百石的官职相当,因而遂生前很有可能是江陵县管理财政方面的郡丞。
   那么,他到底为何死去?经过微超的以及显微结构的研究发现,遂死于胃穿孔引起的弥漫性腹膜炎,当时这个病是没办法手术的,所以他死亡了。同时我们发现他身上还有很多疾病,比如他有动脉硬化,他有血吸虫病,还有胆石症、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其中血吸虫、华支睾吸虫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相印证,再次证明这两种寄生虫病至少在我国两湖地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生前很奢侈,奴婢排长队
    尸体在下葬后,应该都有一个自溶的过程。这具古尸也不例外。但考古人员根据棺中近30厘米的堆积物和丝织物的残渣推断,当初棺内的余留空间很小,氧气量很少,少量的氧气在尸体的自溶过程中,被迅速消耗殆尽,自溶腐败随之停止。同时,墓葬选择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深达10米的埋葬深度,以及层层夯实的青膏泥和五花土的回填,加之,葬具坚实严密,使遂在入葬后不久,即处于绝气缺氧,低温稳定的环境中。
    古尸为何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腐?据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深埋、密封和棺液抑菌杀菌防腐的结果。深达10米的墓坑,逐层夯结的填土,封闭严密的棺椁,使古尸长期处在缺氧和恒温的稳定环境中。内棺10万毫升含有硫化汞等成分的棺液,具有抑菌的作用,更是古尸得以保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而墓中发现的“排着长队”的木俑,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目光。
   在主人生前,这些奴婢替他创造财富,同时为他的生活服务,在墓主人死了以后,他想继续让这些人为他创造财富,同时也伺候他的日常生活,就仿照这些奴婢,做成模型带到地下去。
   常有很多人在看似雷同的木俑前走马观花,其实发现这些木俑细微之处的差别,正是解读它们的关键。首先留短发的是男丁,称作奴;梳长发的是女性,叫做婢。有两位手中执剑,走在队伍前列,看似家兵,也许是“遂”生前最信任的护卫。护卫身后的几位女子衣着比较华丽,仪态端庄,很可能是日常在近前服侍“遂”的女佣。而排在后边,衣袍素朴的这些奴婢应该是做各种粗活的下人。
    作为“遂”的家奴,这些木俑微微向下俯视的目光,表现了对主人顺服谦恭的态度。同时又能从那一张张面孔上,看出不同的表情与心境。有的稚气未脱、神情天真;有的像在发呆,仿佛心事重重。其实喜乐也好,哀伤也罢,这些深埋了两千多年的表情,不知是否能够拨动今人的心弦?

死后成珍品,游客上千万
   “遂”住进荆州博物馆的“新家”后,跟随荆州博物馆的发展,共搬了3次家。直到搬进专门为他准备的珍品馆。现在,“遂”静静地躺在专门定制的有机玻璃棺材中,每天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接受着人们惊奇探询的目光。
   据该馆介绍,30年来,“从最初展出到现在,一共接待了近千万人”。在众多的参观者中,有普通市民,游客,也有世界各国的政要名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每次到荆州,也会专门来到荆州博物馆视察参观,他们对这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古尸同样赞叹不已。
    人们在惊叹西汉古尸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腐的同时,对如何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保护好这具古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物保护专家们也在探寻着更好的方法,力争让西汉男尸保护得更好。
  全国著名文物专家吴顺清表示:“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换一次固定液,用紫外线杀菌。”
   去年6月7日,是这具西汉男尸出土30年的纪念日。回想起当年的发掘,曾亲身参与168号汉墓考古发掘的专家,都感叹不已。正是当年的这次发掘,改变了荆州博物馆的命运,提升了荆州文博事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而这些,都是这位西汉五大夫所带来的。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丝绸宝库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现代复制品   0088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   0088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现代复制品局部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现代复制品局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绣品的国家之一。丝绣品的出现及其发展史对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周时期,楚地的丝织和刺绣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品种增多,制造精细,花型秀丽多变且色彩鲜艳。公元1982年发现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的马山一号楚墓,距今约2300年。该墓墓主为中年女性,身份是士阶层中地位较高者。这座墓的葬具保存完好,出土的丝织品种类众多、几乎包括了先秦时期丝织品的全部品种,是先秦丝织品的一次最集中的发现,对研究楚国手工业的水平、服装形制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被誉为“丝绸宝库”。(此展馆博物馆不允许拍照,我们去时保卫对我们网开了一面,但要求我们不得开具闪光灯,而且尽可能快的拍摄,再由于展馆灯光昏暗,所以有许多展品都无法用相机捕捉,甚是遗憾!)

马山一号墓墓主

    墓主人骨鉴定为女性,身高160厘米,年龄40—45岁,东亚蒙古人种华北类型。

马山一号墓葬具为一椁一棺(但不知为何我错过了,没看见)。椁室长2.89米、宽1.49米、高1.06米,由盖板、墙板、挡板、底板及横垫木组成。椁室内由顶板、隔梁、隔板分隔成头箱、边箱和棺室三部分。棺置于棺室正中,长方形盒状,长2.00米、宽0.67米、高0.61米。棺未髹漆,用麻布横向束三道,麻布髹黑漆。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复制品(个人感觉复制品不及原品耐看)制作精美的丝织品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主要有绢、绨、纱、锦、罗、绮、绦和绣等,成品则以衾、裙、袍、夹襦、衣等为主。这批丝织品充分反映了楚地高度发达的养蚕织丝的技术。它们外表平整,丝线均匀,织造细密,色彩鲜艳。绢、纱都是平纹织物。锦是经线提花织物,分作两色锦和三色锦。两色锦是用两根不同颜色的经线织造的,花纹顺经线方向作条带状布置,色彩搭配巧妙、和谐。三色锦的花纹细密而复杂,舞人动物纹锦由七个单元组成,横贯全幅,大约使用了七千多根经线织造。如此大的提花纹样在先秦时期实属罕见。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成熟的提花技术及结构相对完善的提花织机。采用特殊的穿绕法织成的纬线起花绦是一种以往所不了解的新技术。针织绦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针织品,大大提前了针织技术出现的时间。刺绣以锁绣为主,间以平绣。花纹以色彩艳丽、构图浪漫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主题是各种凤鸟、龙和花卉,构图讲求对称。动物形象大都作变形处理,写实的很少,也有几个动物相交叉或两、三个动物合体的构图。这些绣品纹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习俗。衣着类以袍为主,皆右衽、直裾,两袖张开如十字形,袖、领、裾缘均装饰与面料不同的缘。

   龙凤虎纹绣(N9)

    一组图案长29.5、宽21厘米。见于龙凤虎纹绣罗单衣衣面。灰白色罗绣地。绣线可见红棕、棕、黄绿、土黄、桔红、黑、灰色。图案由龙、凤、虎、虬四种动物组成,一侧是一只凤鸟,双翅张开,脚踏虬;另一侧是一只斑斓猛虎,张牙舞爪朝前方奔逐龙,龙作抵御状。图案色彩鲜艳,绣工精细。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虎纹绣罗老旧对比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蟠龙飞凤绣浅黄绢面衾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龙凤纹绦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玉珩与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玉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玉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双龙首形玉珩   玉珩是一种弧形片状的玉器。是一种古老的佩饰品,它是成组佩饰中最重要的组件。起着平衡成套佩饰的作用。每个时代的玉珩,除了具有圆弧形的特征以外,形制、纹饰的变化都非常的大。珩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那时的玉珩被人们用作佩于胸前的装饰品,形状多不规则,变化较多。春秋战国时期佩玉盛行,玉珩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其形式和纹饰极为丰富,镂空、浮雕等手法普遍应用,当时还出现了许多的异形珩。汉代以后,由于佩玉在社会中流行的范围开始变小,因而玉珩的数量也极少。到了明清时期,为了赏玩和收藏,伪古玉中出现了许多的小型玉珩,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佩带的玉珩也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玉锁、玉牌等新的形式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玉饰组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玉饰组      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崩溃,思想观念的解放,“百家争鸣”的兴起,带来了艺术上的繁荣,玉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玉的使用范围扩大,佩玉等生活用器增多而礼器比重减少;玉质优良,王侯用玉多使用和田仔玉;琢玉技艺精湛,纹饰多样而多变,线条流畅,出现了金属细工与玉作的结合,即“金镶玉”;作为神瑞动物之首的龙的形像占有突出地位。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双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双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神人操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组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神人操龙形玉佩及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龙凤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玉龙纹的鉴定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商代龙纹的特点为: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称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纹眼或斜方格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姿态,以表示凶猛。商代早期的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在龙的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这时期的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密,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春秋至汉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春秋战国时期玉龙特点: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纹饰,战国时期广为流行,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有一条基本规则,即“商代没角不是龙,西周有角没有足,晚周角形似耳形,战国与耳全无异”;龙纹的眼睛见不到“臣”字眼了,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汉代的龙形渐渐向盘龙发展,并趋向具有四足兽的体形。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汉以前的龙纹就是单纯的龙纹,而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我们从图中的龙纹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汉代盛行的纹饰。 
宋元时期
  宋代龙素身的多,在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但两条边线比唐代的边线雕得粗。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宋代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这种装饰物到明代龙尾上出现得就多了。这时的辅助纹饰云纹多种多样,它不像唐代云纹那么肥硕,云纹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还出现了龙纹旁边有山石作陪衬的纹饰。元代的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很有气派。工匠多用深雕和三层透雕相结合的手法,把龙在云中穿行,上下翻腾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动感。元代龙纹的风格特征:这时期龙额后面有两根细长角,龙眼睛是丹凤眼,粗眉紧靠在眼上面,给人以眉毛压着眼睛的感觉,目光熠熠,一副凶猛的样子。这时期的龙有一个特点,即龙是侧龙,但同时又多出现两只眼睛。龙嘴与宋代的作品相似,上唇也是往上翘,呈勾云式,但嘴张得没有唐代的那么大。元代的龙发细长向后飘浮,线条自然优美,龙的躯体呈细长颈,鼓腹、秃尾,龙颈是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以使龙头更加突出。这是元代玉雕的一个特征,无论什么飞禽走兽,都这么雕刻。
明清时期
  明代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明代龙纹的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腿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但明代的做工比其他任何年代都显得粗糙。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也是凸雕圆眼,做法同明代一样,但在乳钉四周又打磨,比明代细致;此外眉毛出现锯齿眉,而腮部也是用锯齿纹来表示的。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了,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此外清代龙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没有神韵,纹饰琐细,比较呆板。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晚 玉环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晚期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晚期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春秋晚期 秦式玉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早期 玉璧
     玉璧是一种 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器体)倍好(穿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从近年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防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口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二为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玉璧的纹饰随着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商代璧多饰弦纹。春秋战国至汉代,玉璧为云纹、谷纹、蒲纹,间或有螭纹。唐、宋、元以后出现了凹雕螭纹、乳丁纹、兽面纹、花鸟纹装饰的玉璧。
   玉璧中应引起重视的是素璧、谷纹璧、蒲纹璧。素璧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出土地。一是良渚文化遗址;二是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三是齐家文化遗址。商代也有素璧,素璧在当时主要用于礼器。谷璧、蒲璧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明清出现了一面以谷纹或蒲纹、云雷纹、席地纹装饰,一面饰花、鸟、鱼、虫、龙、凤、八卦、吉祥物等图案。《周礼》有“子执古璧”、“男执蒲璧”的记载。谷璧上镌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涡状如同谷牙,取其谷可养生之意。蒲璧指带有极浅的六角形格子纹的璧,取蒲能织席可以安人之意。这两种璧多是战国和汉代的,一般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超过二十厘米的不多见,从存世或出土的实物看,宝光四溢,做工极精良。在战国时期这类玉璧已被奉为珍宝,作为佩玉或抵押品、赏赐品、镶嵌品、礼仪品及馈赠品。龙纹、鸟纹、凤鸟纹、蒲璧见之于汉代,璧的表面用同心圆绳纹分为两区,多达三区。外区饰龙纹或凤鸟纹,内区饰蒲纹,三区内饰兽面纹。这种汉代璧一般用水玉制成,分厚薄两种,直径一般较大,大的有超过40厘米,但厚的并不多见。
   龙纹的蒲璧很为奇特,以阴刻线组成,正面刻画龙头。鼻眼很大,鼻下雕粗阴线较宽但很浅,一般无嘴,其他部位用细线雕刻。龙为双身,如飘带伸向两侧,刻纹与龙身缠绕,代表爪或翅。玉璧的运用历史久远,跨度数千年之久,文化内涵极深。
    古代的礼器,最常见的,除了青铜器(如鼎、簋等),还有玉器(如璧、圭等)。在三礼(《周礼》、《仪礼》、《礼祀》)中占有重要地位。   
各式玉璧
    璧是玉礼器中,较为广泛使用的圆玉。凡贵族朝聘,庙堂祭祀,丧葬礼仪等,用璧都有规定。及后,出现的小玉璧,则是用于佩玉,作为装饰之物。
   玉,古称美石,由于产地不同,质地差异明显。以新疆和田、陕西蓝田、河南南阳等所产软玉为佳。璧上刻凿的纹饰也很多,几达二十多种,其中,以涡纹、鳞纹、勾连纹、谷粒纹较常见。   《夜读拾得录(九十八)·送璧与返璧》一文中,卫国的右宰谷臣招待鲁国大夫郈成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正是说明谷臣将遇到凶事,或有不测。在当时,璧可作葬礼之器。送璧传递了将有凶讯。受璧者,心中便明白了。
   古之圆玉,有璧、瑗、环、玦四种,这四种圆玉,在人事处理上作用不同。璧已如上述,瑗,主要用以召人。天子召见诸侯,诸侯召见卿大夫、士的时候,都要命人拿着瑗,以为信物。环,主要用以君免臣罪,许回复任;玦则表示君臣关系已经断绝,返回无望。《荀子·大略》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边境,或远离京都的地方),三年不敢去(离开),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
   四种圆玉有四种不同用途,它们之间怎样区别呢?古器物研究者拿圆玉的中心孔径作为掌握标准,列出以下几种情况:
   ①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叫做璧。
   ②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叫做瑗。
   ③中心孔径与边宽相等的,叫做环。
   ④凡是周边有一个小缺口的环,叫做玦。
   这是一般情况,也有不相符合的,如战国中山园墓出土一件自名“玉环”的圆玉,中心孔径就大于边宽。尽管有些出入,上述以圆玉的中心孔径大小作为辨识璧、瑗、环、玦,仍不失为一个重要依据。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琉璃珠串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玉覆面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晚期 剑饰组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晚期 越式石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玉双连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中期 玉环 玉璧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组玉佩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玉虎头像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琉璃器  考古与发现 熊家冢考古发现 
 
       熊家冢墓地位于楚故都纪南城遗址西北,其发掘现场距荆州城45公里,地处川店镇宗北村与张场村,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经过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多次勘探与发掘,目前已揭示出整个熊家冢墓地由主冢(即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等组成。为了及时有效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由荆州的考古工作者于2006年8月对墓地开始了有计划的发掘。到目前为止,在主冢南侧已探明出殉葬墓92座,现已发掘30余座,出土玉石、水晶、玛瑙等精美文物共1000余件。此外还有少量青铜器、陶器。在主冢和祔冢西侧,还发掘出一座131.4米长、12米宽的特大型车马坑和排列有序的30多座小型车马坑。   在目前各种媒体中关于熊家冢的宣传报道中认为,“熊家冢”因埋葬的楚国国君姓熊而得名。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事实是:所谓埋葬熊姓祖先,指的是在熊家冢主冢东侧的若干座明代熊姓家族的墓葬,考古发掘的砖刻地券上有“熊显太”“熊连”等人,这才是“熊家冢”的得名由来。战国时代的楚王,以芈为姓,以熊为氏。虽同为“熊”,且葬于一地,而相隔两千年,乃是巧合。(参见《文物》2009年第4期《荆州熊家冢墓地2006~2007年发掘简报》)又,荆州还有冯家冢、刘家冢等大型楚墓,据信也是某代楚王之墓。而楚王既不姓冯,也不姓刘,“冯”“刘”应是明清以来聚居或埋葬于此的家族姓氏,冠名于冢上,以表明土地所有权,犹如张家山、李家台、王家塘之类。
        荆州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她以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和脍炙人口的三国文化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堪称江汉平原的璀璨明珠、中华大地盛开的奇葩,而荆州是位居“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的楚国的都城所在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被誉为“南国完璧”的楚都纪南城遗址,也有被称作“地下宝库”的八岭山、川店、马山等楚国王公贵族墓葬群,熊家冢墓地正是其中规模最大、代表性最强的大型墓地之一。 
        熊家冢墓地位于楚故都纪南城遗址西北,隶属于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张场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墓地不断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为了有效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荆州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墓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和勘探,取得了比较详实的资料。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正式批复后,2006年8月,熊家冢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在国家和湖北省考古与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半年的考古发掘成果斐然,不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珍贵文物,而且对熊家冢墓地的规模、布局、年代、性质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熊家冢墓地由主墓、陪葬墓、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荆楚故地目前所见规模最大、陵园布局最为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之一。主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中心偏北,平面呈“甲”字形,墓口面积近4900平方米,深度近20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楚墓之一。陪葬墓在主墓之北,紧邻主墓,长36米,宽30米左右。主墓与陪葬墓的西边是车马坑,这里除了一座长达132米的主车马坑外,还排列着30余座大小不一的小车马坑,形成一个完整的出行车阵。主墓的南边和陪葬墓的北边,分别排列着总数逾百座规划整齐、大小相当的殉葬墓。在主墓的西边和南边,有规律地分布着近百个方形或圆形的祭祀坑和大量的地面建筑遗迹。如此缜密的规划,如此完整的布局,如此宏大的规模,不仅在目前所见的楚国墓地中首屈一指,而且在2000多年前的东周列国墓葬中也是罕见的。
        当然,目前的考古发掘工作刚刚开始,熊家冢墓地还有太多太多的谜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破解。这位显赫的墓主到底是谁,为什么有如此恢宏的气势?众多的殉葬墓和车马坑,是一次规划、一次埋葬,还是一次规划、多次埋葬?这么多的殉人,是自愿殉葬,还是被迫所为?这些殉人是男是女、什么身份?大量的祭祀坑,是下葬时祭祀所用,还是多年祭祀留下的遗迹?当年的地面建筑,又是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气势?……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进行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将逐步被揭开,一个个诱人的谜团将逐步被破解

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 青铜器及铜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越王州勾剑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越王州勾剑局部战国早期,通长56.2厘米。荆州市荆州区藤店一号墓出土。此剑的剑身近格有两行错金铭文,每行四字,字体为鸟虫书,释文为“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州勾是越王勾践的重孙,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448-412年)。此剑出自楚墓,可能是楚灭越后流入楚地的。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兵辟太岁戈战国,荆门市车桥大坝出土。通长21.9、内长8、宽6.5厘米。宽直援,前锋尖锐,直内,中部有一穿,阑侧两穿。援两面各铸一神人,头上插羽,双耳珥蛇,睨缠两蛇,一手操龙,一手操蜺,足下踏日月,跨下一龙。内两面饰兽纹,穿孔两旁各有一个铭文,每面两个,全器共四字,字体风格为典型的战国文字。关于铭文的释读,有"大武辟兵""大武弄兵""大武兵栱""兵辟太岁"等几种说法。关于这件兵器的定名,一说为戚,一说为戈。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周 虎尊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错金银戈鐏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东汉 盛钱器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羽状纹地山字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蟠螭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草叶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漆绘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战国 连弧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清华重铭文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篦点勾连雷纹地夔龙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四叶四蟠螭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吕后五年 云雷纹蟠螭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西汉 四龙纹对称纹镜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东汉 草叶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