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翻译成英文:农商“大拼盘” 能拼多大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48:39

■ 本报记者 罗学锋 陈兴鑫

  □ 市场与生产“联姻”,商业与农业全面协作、服务业与产业协调发展。

  □ 要像抓工业一样抓农业。农业具有先天的弱势,投入大、产出少。

  □ 如果不能解决土地相对集中的问题,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 资金掣肘,品牌、规模难以做大。

  从2008年的市级范围、10多家商家,到2009年全省邀商、124个专合组织、136家商家……连续两届农商“对接”,有效地搭建了超市与专合组织的对接平台,疏通了鲜活农产品的购销渠道,初步建立了农产品从田间到超市到餐桌的安全通道。

  对接,农产品“拼盘”入市,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商家满意。明年,力争办成全国性的农商对接……这已不是单纯的面的扩大了。更深层面,专合组织实力更强、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更大、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更高,农商对接这一“大拼盘”,才能拼得更大,效益才能更好。

  11月11日,小西湖畔,第二届农商对接会热闹开场。

  商贾云集,物产丰富。西坝生姜、水乡汤圆粉、新云土肉鸡……这些新鲜水灵的农产品如新娘般“待字闺中”;三八、华联、红旗……省内外众多零售商忙得不亦乐乎,眼花缭乱。

  与首届农商对接会不同的是,本届农商对接会高调“升格”,其全称是:四川省农超对接现场会暨乐山·五通桥农商对接会开幕式。

  “明年还要办,要办成全国的农商对接会,把零售业的‘巨无霸’请到乐山!”五通桥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怀。

  冲出四川,走向全国。那么,在成功和喜悦背后,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

  A对接联姻,必须要接才行

  五通桥区是全国农民专合组织的发源地之一。曾经风光一时的近百家专合组织,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仅30余家。

  为什么被市场淘汰?原因很简单,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经营理念不强的农民。而农民要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其难度可想而知。

  “西坝生姜美人指”,古人赞美之词至今流传。前些年,由于烂市,西坝生姜价格一跌再跌,让姜农伤透了心。组建西坝生姜专业合作社、注册绿色食品、商标,统一包装,连续两届参加农商对接会,西坝生姜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

  “去年均价才3元,今年每斤高的时候卖6元,一般也卖5元。”西坝生姜专业合作社社长十分欣慰,去年参加首届农商对接会,三八、华联、中百等大商场纷纷到基地考察,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生姜价格提高了三分之一,姜农们安逸惨了。”

  农业生产具有先天的弱势,投入大、产出小,在市场经营中没有话语权。农商对接会这种新模式,通过政府搭台,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与商家对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村级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市场经济“缺不了”的难题。

  首届农商对接会,新云乡土肉鸡合作社遭遇“滑铁卢”,因为没有商标和绿色食品认证,被超市的“门槛”拦住,社长代汝洪遗憾而归。

  首届农商对接会上,虽然没有拿到供货合同,但代汝洪却拿到一份珍贵的小册子:全市范围内大型超市的电话号码。

  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代汝洪注册了“新云快乐鸡”商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在多部门协调下,许多超市相继考察。第二届农商对接会上,“新云快乐鸡”一举成名,仅与三八超市就签订了18万只鸡的订货合同。

  驱车来到新云乡,山清水秀,“新云快乐鸡”的“家”就在这里。“市场上的鸡为什么没有香味,是因为喂养时间短,60天就上市,我们足足要喂120天,这样嚼起来才有香味。”有着10多年养殖经验的代汝洪说出“秘诀”,“因为是敞放,喂粮食,每天还要运动,小鸡才会快乐。”一席话把大伙儿逗乐了。

  农商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养鸡户有了更多赚头:以前每只鸡赚2元多,现在能赚6元多。看到养鸡有“搞头”,销路有保障,该乡70多名返乡农民进入养鸡创业的行业。

  农商对接,不仅仅让农民尝到甜头,商家与消费者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三八商场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坤说:“农商对接,是我们销售老百姓放心食品最好的探索。让超市直接与加工企业合作,从原料的生产基地—配送—检测—建立销售网点直接介入,形成一条龙食品服务体系,形成可追溯制度,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短短几天,融洽对接,78份合约,2亿多元成交金额……” 五通桥区商务局副局长、供销社主任张健介绍说,对接,在政府这一“红娘”的搭台牵线下,不仅仅是疏通了流通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农商对接,打破了农产品购销的传统模式,合作双方更能对彼此的需求直接对话,使产销更加合拍,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转化率,城乡互动助农增收。

  “通过农超对接会,让农商对接模式成为农商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让农商对接解决自由市场这种不利于农经发展的机制,建立起产销联动功效的新机制;让农商对接既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同时也带来农业生产的一种变革——由传统的农产品流通形式向现代物流转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一种有效途径。”张健如是阐述农商对接会的意义:市场与生产“联姻”,商业与农业全面协作、服务业与产业协调发展。

  B直面入市,更需实力说话

  对接的目的,在于疏通鲜活农产品的购销渠道,在于建立起农产品从田间到超市到餐桌的安全通道。

  但更进一步,如果我们把农业放在一个大产业的角度去思考,两届农商对接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专合组织,如何才能更具实力,避免“大单”不敢接?基地生产,如何才能更具规模,确保品质?品牌建设,如何让资金有效进入?会展,如何才能展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对接会后,代汝洪在高兴之余,略带一丝遗憾:成都红旗连锁看上“快乐鸡”的品质,找他洽谈,订货量按月结算,需要资金1500万元左右,一年下来,营业额约2亿元。“说实话,按我们现有的规模,根本供不了那么多货。更关键的是,那么大的资金流量,这不是我们能承受的。即使我扩大规模,但资金从何而来?”

  实际上,像代汝洪这样有着一丝遗憾的还不只一家。“当政府帮我们搭好台,市场之门向我们打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生产规模与超市‘巨无霸’的需求相比,真算是小打小闹。”部分专合组织负责人感触颇深:在订单上,大单不敢接、小单吃不饱;在要素上,土地集中难,资金流入难。

  “农业本身有着先天的弱势,投入大,产出小。这更需要我们像抓工业一样抓农业,特别是在要素配置上,更需要下大力气。实际上,大农业不仅涉及一产,同样涉及二产、三产。像河南省在连续10年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的情况下,‘河南造’食品已香飘世界,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人厨房、品优味美的世界餐桌。当真正形成产业化规模,龙头企业崛起、专合组织力强之时,农商对接这一平台的作用更大。”张健说。

  土地、资金等等要素的配置,“河南造”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农商对接,需要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及时补上这一课。

  “如果明年农商对接会办成全国性的,我十分期待。我期待农商对接会真正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品牌。”五通水乡食品公司负责人梁正建说。“如果做成了这样一种会展经济,农字企业不参加,会觉得非常遗憾的话,那自然而然会产生出影响力,交易平台发力更大。”“如果会务资料更详细,会展布置功能区划更明确,对于我们商家而言,针对性地寻找合作伙伴会更具价值。”

  农商“大拼盘”,能拼多大盘?关键是看我们重视有多高,行动有多大。

  期待明年对接“升级”

  这是一次探索,一次对农产品购销传统模式挑战的探索。

  78份合约,2亿多成交金额……尤其重要的是,农商直接见面,广泛交流。

  对接平台,不仅疏通了鲜活农产品的购销渠道,更让专合组织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有了更高的目标。

  “明年,力争办成全国性的农商对接会。”更高的追求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何进一步做大合作社的规模?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需要我们去探索。

  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更好地发展基地?需要我们去努力。

  如何解决农商对接中的资金流?如何让资金更有效地流向农业产业?需要我们去创新。

  ……

  现代农业,发展所向;农商对接,社会需求。我们相信,农商对接这种现代流通体制中的新模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对农业的更加关注下,一定会更具前景。

  期待明年,对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