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董事长:艾灸常用穴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3:42:03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在人们养生保健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艾灸常用的保健穴位的选取、作用及操作方法:

    1、神阙(脐中)

    取穴:在脐窝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脐中”之故。现代用它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

    操作:灸法:隔盐灸,以黄豆至枣核大之艾炷,灸5~30壮。关于壮数,《类经图翼》认为:“若灸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可作参考。艾条灸,每次15~20min,以局部潮红为度。

    2、气海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取穴。

    作用:培补元气、固益肾精。是防病强身穴之一。古人认为该穴是“元气之海”,也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代本穴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年益寿,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休克,增强男性性功能。

    操作:灸法:本法为主,着肤灸5~9壮,炷如黄豆大。不留疤痕灸。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

3、关元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取穴。

    作用:本穴为历代重要的保健益寿之穴。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医经精义》有“元阴、元阳交点之所”的说法,《扁鹊心书》对本穴颇为推崇,曾有诗云:“一年辛苦唯三百(壮),灸取关元功方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篯(又称彭祖,相传为古代长寿者)寿数更如何。”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可作为中老年保健、男性性功能障碍防治等的要穴。

    操作:灸法: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4、天枢

    取穴:在腹部,脐旁开2寸处取穴。

    作用:预防胃肠疾病及术后腹胀等。

    操作:灸法:艾条灸,雀啄灸10~20min。

5、百会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简便而正确的取穴方法为:于前后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如上图)

    作用:本穴具有比较明显的双向调节,既可预防高血压,又能防止血压过低引起休克。近年来还用于预防竞技综合征。

    操作:灸法:以艾条作温和灸或雀啄灸法。每次10分钟或据情况而定。

    6、大椎

    取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取穴。俯首时,当项后隆起最高处下缘凹陷中为该穴。

 

    作用:主要用于预防各类急性传染病、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发作和药物的毒副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电针或艾灸大椎穴,能增加抗体生成和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食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

    操作: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5~30min。拔罐:可用闪火法或抽吸法吸拔10~15min。

7、命门

    取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可令病人正坐直腰或腑卧,先触到十二肋端,平移至脊柱中点,其棘突间即为命门穴。

    作用:重要保健防病穴。能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可用作平时保健防病,改善亚健康状态及防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操作:灸法:1)着肤灸,灸3~5壮,炷如黄豆大,无疤痕灸为宜;2)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

    8、肾俞

    取穴:第二、三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即命门穴旁开1.5寸。

    作用:调肾气、强腰脊、明耳目,具保健抗老作用。

    操作: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

9、足三里

    取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

    作用: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腧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补中益气,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本穴自古就是预防保健的要穴,《医说卷二》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现代临床上观察到,可预防中风、冠心病及流感等传染病。实验研究证实,对循环、消化、神经、血液及内分泌、呼吸等系统均有调整作用,能提高机体整体代谢水平。

    操作:(1)灸法:着肤灸,3~9壮,艾炷如麦粒至黄豆大。艾条灸,每次15~20min。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10、三阴交

    取穴:内踝尖直上3寸,当胫骨后缘。

    功效:健脾、益肾、疏肝、调经血、主生殖。本穴对增进腹腔脏器,尤其是生殖系统健康,有较重要作用。可防治男性之性功能障碍、妇女之经带疾病。

    操作:灸法:着肤灸,3~7壮,艾炷如黄豆大;艾条灸,温和灸10~20min。

11、涌泉

    取穴:足底中线之前、中1/3处。足趾蹠屈(向足心方向屈曲)时,于足心出现凹陷处取穴。

    作用:补肾壮阳,有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操作:因本穴针刺剧痛,以灸为主。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0~20min。

    12、中极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取穴。

    作用:用于预防妇产科病症及防治男性性功能紊乱。

操作: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0~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