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提高班:2011.11.21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22:15:12
推动新跨越 促进大繁荣
时间:2011年11月29日 09时22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11月21日,以“推动网络媒体新跨越,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与会网络媒体一致通过《武汉宣言》。本版全文刊出《武汉宣言》,并摘编部分代表发言,以飨读者。
武汉宣言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台湾网等国家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
在美丽的武汉东湖之滨,我们共同发布“武汉宣言”,阐述我们的基本立场如下:
1. 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典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深刻的认知与自信,大力宣传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和具有的特色、发展的趋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起点上,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 做推动文化建设与繁荣的主力军。我们要深入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大力引领社会进步的新风尚,创作出更多凝聚思想共识、适应网络特点的精品力作。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成为最有品位和实力的网络文化产品生产者,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生力军。
3. 做提供先进文化服务新平台的建设者。网络媒体不仅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也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我们要大力发展新媒体新业态,在搜索引擎、网上社区、移动互联网应用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让先进文化、高尚情操涌动在人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当中,让先进的技术成为网络文化大发展的强大助力。
4. 做和谐网络舆论生态的引导者。我们有责任扮演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和“把关人”的角色,践行新闻专业精神,提升网络新闻品质,去伪存真,扶正抑偏。自觉抵制低俗、媚俗、庸俗内容,依法办网、文明办网。促进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互动,促进政府和民众的良性沟通,促进理性、和谐网络氛围的形成,凝聚科学发展共识,壮大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5. 做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现代使者。互联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多语种、全球化的传播,积极探索“走出去”的道路,为把中华优秀文化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做出积极的贡献。让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交融、汇聚,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谐、繁荣、共赢。
湖北武汉
2011年11月21日
网络文化建设要强“魂”健“体”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
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上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我国目前已有300多万家网站、近5亿网民,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仍处在一个未知大于已知的快速成长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使之更好地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始终不渝地强化内容建设,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网络文化的“魂”;各种平台、方式及产品是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网络文化的“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为网上的主旋律,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还表明,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支撑。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密切跟踪前沿,勇于改革创新,大胆吸引人才,不断壮大实力,造就强有力的网络文化的“体”,来增强网络文化的“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我们需要这样的紧迫意识和奋发进取。
让我们以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为新的起点,在一同走来的基础上,共同开创未来,相互学习,相互砥砺,为推动网络媒体新跨越、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实现强“魂”健“体”不懈努力。
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中央外宣办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钱小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为我们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网络媒体必须保持崇高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扬主流舆论,唱响奋进凯歌,并使之成为网上时代最强音。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络文化的新期待。网络媒体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打造既大又强又优、影响广泛的网络文化平台。网络文化企业要加强资源整合和相互合作,进一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要完善网络媒体发展布局,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基础工程来抓。
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要健全和完善网络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
重视网络媒体推动地方工作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尹汉宁
这次论坛以“推动网络媒体新跨越,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为主题,尤其振奋人心。要实现“新跨越”和“大繁荣”,必须正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主动地迎接新考验和新挑战,必须识别并牢牢抓住新机遇,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有新的作为。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认识网络媒体在媒体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容量大、影响范围广、传播快、表达方式多样化等优势,反映当代中国的变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网络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新任务和重要载体,网络文化的建设更容易赢得青年、代表青年和依靠青年,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湖北也是网络媒体关注、关心、给予支持很大,比较容易聚焦的重点区域之一。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充分地认识互联网,积极有效地运用好互联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好选择。我们热忱欢迎中央的和全国各地的网络媒体继续关注和关心湖北,我们愿为网络媒体丰富宣传报道内容,热切期盼网络媒体把反映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本质和主流的内容传播出去、彰显出来。
我们欢迎舆论监督,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建设性意见。最近,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各地各部门提出要求,要更加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好互联网,并且要求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我们将利用网络媒体推动政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利用网络舆论监督,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实现新发展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马 利
我着重谈谈人民日报社的新业态,如何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用足资源,提高网络文化内容的生产能力。网络是体,内容是魂。依托人民日报社60多年来积淀的政治优势,人民网已经成为党的重要传播渠道,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重要、最权威的信息源之一。
发展新技术,争当网络文化生力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2010年3月,人民电视开播,是国内唯一一家由报纸主办的网络电视媒体。人民日报、人民网在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今年6月,人民搜索新一代搜索引擎“即刻搜索”成功上线,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
打造精品,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已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密切党群关系、推进党务公开、展现党的形象的权威品牌。要通过人民网评、人民财评等栏目,强国论坛、地方领导留言板等版面,汇聚民智、倡导新风、凝聚力量,服务大众。
建设本土化网站,提升网络文化国际传播力。2008年底,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在东京注册,成为第一家“走出去”的中国网络媒体。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国内外传播信息,用驻在国熟悉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网去年完成转企改制,要抓紧建设既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又符合互联网企业发展,既坚持正确导向、又富有市场活力的国家重点网站。
做好七件事 提高核心竞争力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 张新生
当前,互联网技术变革、应用和创新不断深化,互联网移动化、融合化、平台化等趋势凸显,正在进入更深的交融、更广的交互、更高的智能的发展新阶段,给我国互联网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们也面临着核心竞争力亟待提高的局面,始终不能掉以轻心。外部主导互联网关键资源、网络空间全球竞争的压力凸显,网络与信息安全挑战更趋严峻等。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的发展也需要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十二五”期间应做好七件事:第一件事,服务两化融合,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件事,建设宽带中国,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与发展演进;第三件事,突破关键技术及标准,夯实核心基础产业;第四件事,创新应用体系,培育发展互联网新兴业态;第五件事,建立互联网行业发展引导机制,强化政策性保障;第六件事,强化互联网的基础管理,打造诚信守则的互联网市场环境;第七件事,加强体系建设,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网络媒体新跨越,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互联网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在网络竞争中赢取主动权
新华网总裁 田舒斌
网络文化正处在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新华网按照中央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新华网有两条生命线: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加快事业发展,拓展新华网作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在网络竞争中赢取主动权,才能有效传播主流文化。
网络文化建设要吸引网民自主参与。没有开放互动的平台,网站难以吸引网民;没有网民的广泛参与,网络文化的内容难以丰富多彩。
技术是互联网的引擎,没有先进技术,网络文化的创新难以变成现实。要开展技术改造和研发,生产更丰富、更高品质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新是互联网的灵魂,也是网络媒体生存发展的动力。新华网需不断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全面加强资源合作和市场运作,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
对中国网络媒体来说,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是文化自觉之源,系统性战略转型和系统性创新开拓,则是文化自信之源。网络媒体要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内容感知网络服务
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EO 王 松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已举办十一届了,她见证和推动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未来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将拥有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最大的互联网视频市场,最大的网上娱乐市场,最大的社交网络市场,最大的网络出版市场。
中国互联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五年网络带宽将增加十倍以上,网络流量将几十倍的增长。新兴互联网应用对网路提出更高要求:带宽更宽、速度更快、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更便宜、更安全。
针对挑战,蓝汛通信开始构建新一代网络服务,我们称作内容感知网络服务。其目的是通过智能感知互联网络及网络内容和网络应用,洞悉网络媒体中各项业务需求及终端体验,通过智能感知,提供云到端一体的高性价比服务。这一网络服务已开始在全球部署。
我们将在人民网平台推出一项公益性的服务——中国互联网状况指数,网民可以实时查询中国互联网现状、各项联通指标以及服务效果。我们还将提供国际上不同区域同类指标的比较和分析,我们欢迎业界朋友共同参与,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贡献力量,也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信息模式四个全新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高 钢
今天的网络数字技术正在以满足人的信息需求为核心目标,以扩张个人的信息交流能力和强化社会的信息关联能力为主要途径,全面调整着信息传播结构。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结构,推动着信息提供模式、信息共享模式、信息创造模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这些改变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网融合。多元网络之间的融合贯通已成趋势。互联网、通讯网、广电网日益融合,以此形成对人与信息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全新的信息传输体系。
2. 微传播。微传播已经开启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核裂变”时代。基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微信息单元正在形成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结构、新方式、新能量。
3. 泛关联。整个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推进着新的社会关联结构的形成。随着微传播单元的数量激增,人们在互联网上已经超越着时空位置和文化背景,进行着新的社会关系的编织。
4. 大协作。融合性网络技术平台不仅为基于每个社会成员的智慧创造架设了传输平台,更重要是将提供强大的信息集成结构,强大的信息吸纳和信息整合技术将把网络世界各个时空零散状态的信息片断集成为宏大而有序的信息体系。
为用户创造优质内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金兼斌
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参与的群众基础,体现在用户创造内容的繁荣。所以,探讨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特别是群众性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从机制、环境、平台的规划设计、界面功能设计各个方面促进用户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媒体的可持续、建设性的发展。
我认为,每个人关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网络时代最具群众性基础的利他性、社会性协作,可以看作是一种民间智慧的相互协作。同时,诸如维基百科、微博内容萃取、分享、过滤这样的行为,我觉得本质上具有公益、慈善的性质,它正在形成一种共享、公益的网络文化,对于一种社会整体社会资本的提升、社会文明的发展意义非凡。
最后,我想把内容消费、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归纳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群体性的内容生产与消费模式;第二种是基于通常的商业模式下,投入产出机制的专业性、商业性的内容生产与流通方式。这两种模式将日益成为我们网络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机制和模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善用机构微博公信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沈 阳
27个月前,门户微博在中国的横空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闻体验震撼着媒体界,“微政务,大民心”、“微志愿,大文明”,把我们带入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互动的社交媒体时代。
“情欲信,辞欲巧”,在社交媒体中,机构账号的公信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博主的每条信息都需要接受网络舆论反复“检验”。在一些涉及非自愿性公众人物的网络事件中,个人隐私和网络谣言会在特定条件下触发蝴蝶效应,成为公共话题。微博通过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来增强现实世界的信息透明,具有高度的信息引力,它使大众更接近事实真相,但同时亦有可能伤害到当事人的隐私权。一方面要依法信息公开,另一方面要以最坚决的姿态反对网络谣言。社交媒体中蕴藏着你我的笑点、痛点和社会的亮点。社交舆情中存在着民情、激情和敌情。在社交文化中也彰显着交流、交融和交锋。
因此,社交媒体对政府而言,意味着执政方式、理念的相应转变。截至11月5日,新浪政务微博总数已达18694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数10023个,公务员微博数8671个。政务微博的兴起正在改变政务信息传播的范式和政务问题处理的方式,悄然而有力地重塑政府的形象。
关键词:繁荣;网络文化;网络媒体;摘编;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