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e报名:李东东:有志于使新闻工作留名青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1:13:57

李东东:有志于使新闻工作留名青史

2011年11月29日 09:35:00  李东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TRS_AUTOADD_1322554726656 P {LINE-HEIGHT: 2;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24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22554726656 TD {LINE-HEIGHT: 2;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24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22554726656 DIV {LINE-HEIGHT: 2;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24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22554726656 LI {LINE-HEIGHT: 2;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24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22554726656 {LINE-HEIGHT: 2;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24px; FONT-SIZE: 12pt}/**---JSON--{"p":{"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2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0","margin-bottom":"24px","text-indent":""},"td":{"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2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0","margin-bottom":"24px","text-indent":""},"div":{"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2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0","margin-bottom":"24px","text-indent":""},"li":{"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2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0","margin-bottom":"24px","text-indent":""},"":{"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2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0","margin-bottom":"24px","text-indent":""}}--**/

  一个月前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全面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指南,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面对新的历史阶段,怎样继承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使新闻事业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的大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应当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和同志们一同回顾交流这样三个问题:关于新闻工作的崇高理想、执著追求和深入的工作作风。

  一、一种崇高的理想: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奋斗不息,不忘党的新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党的新闻事业历史将近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取得全国政权执政的时间62年。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是在一代一代新闻工作者手中发展起来的。

  纵观近现代新闻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史,不难发现,孜孜以求奋斗在新闻战线,使新闻工作留名青史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有坚定信念、远大理想的人,他们胸怀大志,如孙中山先生说的,“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们忠诚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希望能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里,我们重温一下党的新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的山坡上,耸立着“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背靠千仞绝壁,面向东方,那正是通往当年华北《新华日报》驻地山庄村的方向。

  1942年5月,日军对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在这次扫荡中,与敌人顽强斗争、最后英勇捐躯的,还有46位新闻战士,包括《新华日报》总编辑何云同志,这是党的新闻事业史上牺牲最大的一场战斗。

  1938年秋季,党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从而在广阔的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杨尚昆同志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到:“华北《新华日报》在创办的时候,一切设备都是极不完全的,只有一副破烂的机器和一副老五号的铅字,既无铜模又无浇字炉,粗陋之情可以想见。在何云同志擘划之下,三年多来已成为敌后华北唯一规模宏大的机构,这种克服困难辛苦缔造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940年,我军发动了粉碎日军“囚笼政策”的“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随军记者写出大量战地通讯,及时报道胜利成果,并报道了战斗英雄人物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增强了人们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朱德总司令曾称赞:“新华日报一张顶一个炮弹,而且天天在和日寇作战。”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华北版)与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是“报”、“社”一家,《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科就是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编辑部。新华社当时处于发展时期,“报”“社”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报社记者编辑也是新华社记者编辑。新华社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共有110多位新闻工作者殉职,在这次突围中就牺牲40多人,将近1/2,可以想见战争的惨烈。当时何云同志和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在反击日军扫荡、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一面同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并向延安新华总社发战报。铅印的战时版第一号和第二号,就是在左权将军牺牲的前一两天在辽县山庄村出版发行的。

  在这次反扫荡突围中,何云、黄君珏、缪乙平等46位同志英勇牺牲,用鲜血写就了中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我父亲在突围时腰受了伤,活了下来,成为战友中的幸存者。

  这段用鲜血写就的历史,厚重、肃穆、可歌可泣。那个时候,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这样,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而奋斗,他们不知道仗还要打多久,新中国什么时候建立,更不会去想夺取政权后自己会有什么职务待遇,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们无怨无悔,孜孜以求,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以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当我们回望这些历史,回顾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无私无畏的奋斗,更应该深刻地理解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所应当继承的那份光荣与责任。

  二、一种执著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记录,报道新中国的诞生,新闻记者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年。回想当年,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党的新闻工作者在那激动人心的岁月、在那开天辟地的一刻都做了什么?

  1949年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开幕在北平)。当时党中央曾经考虑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完成建立新中国的任务,但是因为条件不具备,后来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责。我的父亲李庄和他的同事们参与了政协第一届会议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就是新中国开国报道工作。8天会议,他始终在中南海怀仁堂现场采访,以每天刊发在《人民日报》上一篇新闻通讯,全程见证并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成为有幸采访政协一届会议,并有幸在10月1日开国大典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为数不多的新闻工作者之一。

  政协会议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出于对中共中央的尊重,在怀仁堂主席台区给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各一个文字记者名额,新华社的李普和我父亲李庄,还有摄影记者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不多的几个记者,只有这几位同志能够到主席台区进行采访。他们没有固定的座位,手里只有一支笔和一个本子,要一刻不停聚精会神地关注主席台和主席台区发生的一切。会场怎么布置的,毛主席怎么走进会场,说了什么,各位领导人、各界代表们怎样说怎样做,什么表情等等,都要靠新闻工作者记录。当时没有录音机、录音笔这样的设备,照相机也只有少数摄影记者拥有,更没有背景资料、通稿等。李普同志在当天会议结束后,要马上根据现场观察和可靠的正式文本写出消息。我父亲作为党报记者,任务是写通讯特写,要靠自己在现场的观察,以及调动背景知识积累、分析联想写出通讯,《“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开国第一篇通讯报道就是这样完成的,刊登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

  政治协商会议一共开了8天,新华社发了8篇综合消息,《人民日报》发了8篇通讯,逐日记载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过程。

  10月1日,上天安门城楼采访的还是这几位同志,《人民日报》的李庄,新华社的李普、侯波,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齐越和丁一岚,他们负责现场播音,还有新影的同志。

  我父亲关于开国报道的第一篇通讯《“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标题引自毛泽东主席的开幕词中一句话,通讯的最后一句——“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的面前发抖吧”,也引自毛主席的原话,都加了引号,文尾引用毛主席的话后,还打了括号——(毛主席在大会开幕词中语),说明是毛主席在大会开幕词中的话。那个时候的新闻工作就是这么忠实,这么严谨,这么准确。

  而在10月2日中央机关报的报面上,充分反映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也就是常说的开国大典的实况,刊发了包括林韦、江夏、柏生、金凤等众多记者采写的通讯、特写、侧记,等等。应该说是全面动员了编辑部力量,记者们在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大学生游行队伍、群众游行队伍里,空军受阅部队飞机上……天上地下,现场外围,用今天的话说,作了全方位报道。当然,在幕后默默无闻的还有夜班编、印、发等各环节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那个时候,党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这样把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作为自己执著的追求和信念,忠于事实,忠于职守,最终,也就忠于历史,为国家为民族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宝贵记录。

  三、一种深入的作风: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是新闻记者的基本新闻实践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持续深入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数以万计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到新闻的源头汲取营养,一批来自基层的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深入走基层,新闻工作者们在新时期进一步继承发扬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

  “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留给我们的一句名言,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新闻事业的优秀领导干部范长江同志,上世纪30年代,抗战初期,历尽千辛万苦,行程4000余里,写了大量旅行通讯,集成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因采访报道了西北、报道了红军、报道了中国革命的希望而名满天下。

  党的新闻事业史上,这样优秀的领导干部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还有很多,这里,再举一个范敬宜院长的新闻实践的例子,来看看他的关于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用最底层的事感动最高层的人的理念和实践。他在改革开放之初采写的《月光如水照新村》,是一条仅有450多字的短新闻,曾被戏称为“睡出来的新闻”,并作“短新闻”的一个案例收进不少新闻教材。

  范院长是这样回忆这条短新闻的采写过程的——

  1982年,是辽宁农村改革初见成效的一年,许多贫困农村开始改变面貌,反映和讴歌这一划时代的变化,成为当时新闻媒体的“主旋律”。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类报道很容易走向题材趋同,写法俗套,缺乏新意,多数报道一个模式:实行包产到户以后,粮食产量增加多少,人均收入增加多少,农村新居增加多少……数字罗列,文字冗长。

  《辽宁日报》领导向记者提出要求:多写一点不超过500字的 “短而精”的好新闻,要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生动活泼,感人肺腑。这显然给记者出了一个难题。

  我接受了这个挑战。首先向省农业部门了解线索,他们提供了康平县两家子公社。这个公社的人均收入由历年的六七十元增加到一百六十五元。在当时就算是个“飞跃”的典型了。

  3月3日,我满怀希望地赶到康平县。县委宣传部派了一位新闻干事,陪我到两家子公社去采访。一路上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这个公社的喜人变化,使我对这次采访充满信心。

  可是,走进公社办公室,我的心一下就凉了。屋里破破烂烂,杂乱无章,桌上积满尘土,炕上被褥乌黑。哪有一点“新貌”。公社秘书见到我们倒很热情,连声说:“欢迎欢迎,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了,你们来得正好,替我值几天班吧。晚上就睡在我这炕上,被褥都全,挺暖和的。有电话就接一个,作个记录就行……”

  我们欣然同意。好在习惯了这种贫困地区的生活,毫不介意。令人失望的是,下乡跑了两天,一无所获。这个公社基础实在太差,真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新鲜事儿。第三天早晨,县里的新闻干事提出:“咱们今天就回县吧,别在这里耗着了!”

  我笑着说:“别忙,我已经发现新闻了!”

  “什么新闻?”他以为我在开玩笑。

  我问:“这两个晚上你睡得怎样?”

  “睡得很好呀,夜里一个电话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睡得特别踏实。”

  我说:“这里就是新闻,而且是好新闻。”

  新闻干事说:“你别逗了,这算什么新闻。”

  我说:“你去找一位老秘书来,请他给我们聊聊。”

  一会儿,现任公社副社长的“老秘书”来了,我就请他谈谈几年前公社晚上的情景。他一听来意,就感慨万分、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

  “说起那年月,就甭提了,哪有一个晚上能睡个安稳觉的?一是那时上面搞形式主义、瞎指挥多,晚上电话不断,不是电话会议,就是电话指示,催种催收,追生产和农田建设进度;二是越穷矛盾越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寻死上吊,都上你这来报警;三是要救济粮、救济款的,天不亮都来堵你被窝。现在农民生活好起来,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当干部的总算能睡个囫囵觉了……”

  “老秘书”的一席话,把问题说清楚了;衣食足然后有稳定,政策好方能有安定,“安稳觉”来之不易啊!

  记者的“灵感”来自10年的生活积累。

  以上,关于采访写作的回顾总结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样一个新闻采写的案例,可以说它是深入实际,也可以说有新闻敏感,也可以说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总之,这是党和人民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新闻实践,他们当年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毕生都是这样做过来的。

  前辈记者鞠躬尽瘁,不计名利,不求闻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通过自己的笔和镜头,使纷繁世界中不平凡的事件和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位置;优秀的新闻记者,也因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独特贡献,为后人永远铭记心间,使新闻工作留名青史。

  能够使新闻工作留名青史的,一定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还是对自己有不同一般要求的人,他们具备高于常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因此站得更高,做得更好,事业更加辉煌。

  ——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可以使人变得勇敢坚强,克服一切困难,不懈努力奋斗。

  ——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还必须有崇高的新闻职业操守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善于深入采访、深度思考,坚守新闻真实。

  ——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还必须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学养。新闻记者不是“万金油”,“万金油”记者不可能写出让时代记住的作品。

  期盼和祝愿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更加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推动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留下更多精彩篇章。

  (本文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11月24日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做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时的讲稿,本报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