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专员具备的条件:唐宋词十七讲》阅读笔记(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5:39:07

2010-08-02 07:57 星期一 晴            《唐宋词十七讲》阅读笔记(四)
               第四讲 冯延巳(上)
  我一直惶恐,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阅读路径对不对,干老师说过:“当然这种澄明最终是在为文过程中完成的,而不一定是先有内心澄明而且有文章。因为行文过程就是一个达到澄明的过程。一个运思的过程,一个穿越林中小径的过程,批注是林中漫步的过程,但还不是达到光明处。这个光明处需要用词语,亦即真正的文章把它巩固据为己有。否则总只是感觉而已。”既然这样,即使达不到光明,我也要用语词记下我自己的点滴感受,哪怕它仅仅是一种误读。
  一、冯延巳词的特点
  叶嘉莹先生如此概括冯延巳词的特点:一方面有直接的感动,一方面不给人如韦庄那般情事的拘限。他所写的是一种感情的意境。也就是说,冯词兼具温词和韦词的优点。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我觉得冯延巳的词最具有诗歌的特点,而冯延巳也更像一个纯粹的诗人。“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怳之所为”,如果要以现代诗人来类比的话,戴望舒的风格庶几近之。
  二、冯词中所表露出来的悲剧精神
  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如屈原、如文天祥、如普罗米修斯。明知结局是一个悲剧,却无法摆脱,于清醒中走向灭亡。冯延巳也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这跟冯延巳特殊的生平背景是分不开的。
  这种悲剧的命运体现在词中就表现为一种“郁伊怆怳”的风格。而且偏偏冯延巳又是一个有着特别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人。他挣扎、努力、固执、反省、疑问,然而都没用,仍然不得解脱。
  冯延巳是把个人的身世遭遇、道德修养、学问怀抱、品格感情和词结合得最好的词人之一。他就让那么一种浓得化不开感情意境缠绕着你,包围着你,让你无处可逃。
  三、悲剧也是一种美
  中国古人赞美一种精神,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悲剧精神,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正是这样的悲剧精神。这种悲剧精神体现在审美上就是一种悲剧美。
  冯延巳用情是那么固执,那么执着,尽管有挣扎,有反省,也仍然避免不了悲剧的结果,于苦难悲哀中一步步走向灭亡,不得摆脱,也不想摆脱,这样的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如何不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发力量。
  四、兴发感动
  “诗歌是活泼的,是有生命的,而且它的生命还不是它是这样的生命就只是这样的生命,不是,它是可以一生二,二生三的,是可以生生不已,产生丰富联想的生命。所以诗歌是带着一种兴,带着强大的感发的力量的,是能够呼唤起你心灵深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是生生不已的。”
  叶嘉莹先生认为,南唐的词最有兴发感动的本质,其代表人物为冯延巳和李璟、李煜父子。
  温庭筠词由于语码的缘故引起我们的联想。温本人在写作的时候也许没有如屈原《离骚》那样忠爱的本意,但由于他的词中所用的一些语码引起了读者的联想,从而具有一种兴发感动。
  韦庄词是由一个事件引发我们的联想。韦的很多词表面上是写爱情故事的,但由于韦庄结合了他自己的身世和经历,也流露了对于故国家园的一种哀悼怀念的比兴寄托。而且由于韦庄在词中表达的那种直接的真率的男女感情,以及他的章法、句法、结构、口吻都传达出强大的感发力量。
  而南唐词特别富于一种感动兴发的意味,“它由自己本身感情本质的感发的生命,引起读者的感情、品格、心灵、情操的一种联想”。是它感情的本质,带着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特别有感发作用,它不需要再借助语码或者男女感情事件的联想来具有一种兴发感动了,它那种深挚的感情本身直接就把你裹挟进去了。冯延巳如此,李璟、李煜父子也是如此。
  附: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