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招聘要什么条件:第二章 典型的藏东南宜居特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6:57:12
第二章 典型的藏东南宜居特例


由于西藏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历史上“无人进藏”(6)的尴尬局面屡屡反复。西藏环境真的那么残酷吗?那么藏东南对人的适宜居住性究竟有多大?

高原硬伤

通常,医学上会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高原科学家把3000米定义为人的反应临界高度,为“不损害健康的高度”。这个不损害健康的主题就是缺氧的高原反映,以及海拔升高带来的底温度、强紫外线、宇宙电粒辐射和低湿度等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不损害健康的海拔(无须药物。该海拔一般不列入高原反应范畴):
2000米——2700米以上对极少数人有轻微良性反应。
2700米——3000米对部分人有微小适应性反应,有危急性疾病的人勿进(估计也不会到这里折腾)。

比较损害健康的海拔(药物可以减弱):
3000米——3300米对多数人有轻中度持续性高原反应,个别重度反应。有慢性病或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勿进!
3300米——3600米大部分人有轻中度持续性反应,部分人重度反应,身体虚弱的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勿进!
3600米——4000米对绝大多数人都有轻中度以上的反应。身体一般以下的人慎入!

严重损害健康的海拔:
4000米——5000米:几乎都有轻中度以上反应,先服用药物可以减轻至中轻度或无(看体质),不要离氧气瓶的地方太远。
5000米以上,被定为特高海拔,为障碍临界高度,是生命禁区,最好谨慎冒险!
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最好不要去!


按一般人来说,3000米时,思维能力就下降,判断能力迟钝,4000米时 ,书写拙劣、造句生硬。超过 7000米时,部分人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意识模糊。

温度上,按常理讲,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摄氏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摄氏度。 所以海拔越高,温度也越低。

同时,海拔越高,紫外线、电粒辐射越高;大气压和湿度越低。


青藏高原宜居地含氧量

高原反应就是来自海拔升高造成的空气含氧量低的问题,空气含氧量在70%【相对海平面大气含氧量(%),以下简称‘含氧量’】以下,都会有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

含氧量是青藏高原舒适度最有意义的标准,在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环境下,含氧量高,它就意味着湿度大、森林丰富、辐射低、气候温暖和水资源丰富,并且也代表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意味着有没有任何高原反应,能不能让人健康长寿的问题。

大体上,海拔升高10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10%。但这和前叙的医学海拔危险度定级一样,都不是绝对的,因为地理这个东西,是有很多特殊情况的。


我们先分析一下下列城市,谁的空气含氧量(全年日均均含氧量)的大小,就知道谁的高原反应程度了。

西宁城,海拔2240米,含氧量79%左右;
格尔木城,海拔2810米,含氧量74%左右;
德令哈城,海拔2980米,含氧量72%左右;
林芝八一城,海拔2990米,含氧量84%左右;
拉萨城,海拔3650米,含氧量65%左右;
日喀则城,海拔3830米,含氧量63%左右;
噶尔狮泉河城,海拔4280米,含氧量48%左右;

事实说话,林芝八一镇海拔高于西宁740米左右,但氧气含量却大于西宁。这是因为印度暖湿强气流的影响,再加上大片森林和富水的原因,使林芝地区不但有云贵高原的空气和氧气,而且也由于大量云雾笼罩,藏东南紫外线轻。在印度洋强气流的作用下,该地冬天也比同高度和同纬度地区暖和。这种奇观就好似墨脱为什么在海拔1400米以上,都有热带季雨林一样,是局部地理因素促成的。

[插图(印度洋暖流方向)]


自然宜居地,是含氧量达到一定水准、辐射不高于一定标准,温度达到一定标准,湿度和自然生态优越的,水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往往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水平,也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
按常理来说低于2200米的高原城市,它的对应含氧量在78%——80%左右。意思是说,高于这个水平,我们的才能满足生活的舒适度。

西宁市是个做比喻的城市,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坎,是衡量是否宜居的一个最低标准比喻。从这个概念来说,青海省除了西宁、贵德、尖扎和海东地区以外,都不在宜居地的范围。藏东南地域广大,气候多样,低于西宁式舒适度的城市是有的,所以必须重视。接下来将分析几个藏东南舒适度不高的城市。

滇藏铁路,从大理出发,沿江而上,均可在海拔3000米以下横行,一直到林芝。但有两个高点却无法饶开,这就是八宿——然乌,林芝东部的鲁朗镇。

我们都知道中下游尼洋河平原、东雅鲁藏布江平原、波密平原和西察隅平原,因为接近西宁标准或超过西宁标准,所以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和高原疾病存在,而且以前西藏农垦师也曾在这些地区建立过六个以上的农恳团。

滇藏铁路,从大理出发,沿江而上,均可在海拔3000米以下横行,一直到林芝。但有两个高点却无法饶开,这就是八宿——然乌,林芝东部的鲁朗镇。而这两个点却代表了不同气候,相当奇妙的含氧量特例。

然乌位于然乌湖畔,海拔3920—4100米之间,比拉萨还高300多米。由于受到印度洋暖气流的影响,含氧量达65%,和拉萨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环境也是比较艰苦的。如果滇藏铁路完全在低海拔河谷穿越,最后到林芝,八宿段将是唯一的列车充氧段。

鲁朗海拔3350——3400米之间,由于地处印度洋气候通道中心区,导致含氧量接近西宁市,因此这里仍然是足氧地带,,形成特例中的特例,对我们的出行和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鲁朗气候温和,自然美丽,拥有较大的河谷草坪坝子,是难得的旅游胜地。

[插图(鲁朗林海 BY/tibetan worm)]


藏东南另外两个比较突出的地方是工布江达镇(3420米)和巴河巴松错风景区平坝(海拔3480米),这两个地方的含氧量与青海德令哈和格尔木接近,也和青海柴达木地区一样,属于适应性的高原地区,如果初到者稍不注意休息,太疲惫,是会产生中轻度以上高原反应的。这两个地区,再加上朗县,是藏东南三个比较出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身体的地方,属于比较艰苦地区,不过这种艰苦也没有拉萨昌都艰苦。


可以用云南和青海各种类型城市作比较,来确定我介绍过的西藏舒适度城镇。

景洪式舒适度城市:背崩、墨脱
蒙自式舒适度城市:下察隅、格当、易贡、波密、吉公、亚东、樟木、吉隆、陈塘、派镇
昆明式舒适度城市:林芝、米林、双龙、羌纳、察瓦龙、勒布、扎日、松宗、戎辖、
西宁式舒适度城市:百巴、拉康、忠玉、鲁朗

上列西藏城镇,生活环境已经不在传统西藏自然观念之列。

藏东南和藏南,因为受到印度洋强暖气流的充分影响,造就了强于青海,甚至甘肃的地区,指数标准几乎和云南贵州同种适宜居住地。这就意味着,林芝地区是人类适宜居住区。同样道理,藏东南地区受印度洋强暖湿气流影响的,海拔在3300米的河谷(有的可到3500米,如:日东)等同于格尔木—德令哈高度。这样,察隅独龙江上游地区、工布江达东部、嘉黎东部、朗县和加查东部均可以归类为“不损害健康的海拔”(特例)了。


高含氧量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几乎整个藏东南、藏东3000米以下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下的边境低海拔地区,可以组成未来西藏工业化的基地。西藏是全国最富有资源的地方之一,是否把资源原始的运出去?我认为抽血式的资源输出,恰恰是最不能考虑的。这是因为:其一,不利于人口分配和地方分配;其二,不利于西藏经济崛起和持续性发展;三、不利于民族团结和长远战略布局。

西藏资源未来的主要冶炼或生产基地,绝对不应在拉萨、日喀则和乃东,更不在那曲和阿里,也主要不在昌都,而是藏东南地区!这是因为:

第一、3000米以上的地区(特例除外)气压低、环境差、温度低,这个不要说人,就是机器和汽车也磨损得快,它们对海拔也很敏感,而且耗费各种能源也更为大。
第二、3000米以上的地区(特例除外)氧气稀薄,辐射大,沸点低,容易生病,不利于人的外界感情沟通,不利于人流大量聚集、物流大宗发散,不利于人的家庭生活环境。
第三、3000米以上的地区(特例除外)降雨少,湿度底,淡水少,空气干燥,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不利于城市群的大扩张,也不利于工业深度发展。

印度洋暖流创造了高原奇迹,打破了海拔的限制,但也由于各峡谷的暖气流量大小不一,所以分配也各不相同。墨脱位于暖流主通道,结果是把热带向北移动到了北纬30度,热带季雨林也抬高到了1400米以上,远远打破了热带季雨林的生存记录。

林芝和米林作为主通道旁边的副通道接口,结果把它创造成了昆明大理气候,使林芝3000米的高度下降到了2200米相似高度以下。所以,林芝八一镇从这个意义上看,也仅相当于1800米左右的高度了。

不过,也要清楚的认识,印度洋暖气流的确大大上升了藏东南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但有一个指标它是无能为力的,那就是大气压。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气压就下降5毫米汞柱(0.67千帕)。大气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是水和油的沸点,所以藏东南生活要克服这一点,就要大量引用加压炊具,这样我们的藏东南生活和内地就划上等号了。

还剩下这样些话。如果不出意外……
西藏最大的城市群将出现在藏东南
西藏最大的冶炼中心将在林芝地区
西藏最大的商业中心将在藏东南城市群

在西藏,还能有一个比青海和甘肃还优秀的地区,应是中国之福音!西藏之前途!


我控林芝地区含氧量超过在78%、70%的地区有多大?

青藏高原赖以让人生存或舒适的指数,首当推含氧量。以西宁市为标准,超过78%含氧量为适宜人居的氧量。以西海镇—德令哈市为标准,超过70%的含氧量,直到西宁标准为止的含氧量为半适宜人居的含氧量。

林芝地区(实际控制区),这类含氧量标准的地方是多大,的确没有任何现存数据可供参考。因此我们先参考林芝地区的领土和平均海拔,逐渐可以得出一个大致估算范围。

根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介绍,林芝地区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我国实际控制7.6万平方公里。
印度控制的林芝地区海拔低,平地多,森林大,其面积为4.1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这片土地,林芝地区平均海拔不会超过3000米(约在2600—3000左右)。

我控墨脱约有8000平方公里左右,我控察隅面积约有16000平方公里左右。(7)
印控墨脱为26000平方公里左右,印控察隅为15000平方公里左右。
我控察隅墨脱和察隅平均海拔均低于3000米左右。
林芝县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郎县海拔3200米左右。
工部江达县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米林县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
波密县平均海拔4200米左右。

大林芝地区平均海拔(不包括印控区),大约在≤3300米。3300米两边的的土地刚好形成对称,因此3300米以下土地(我控区),不会低于3.8万平方公里。
第一类型:在雅鲁藏布江暖气主通道(包括墨脱、林芝排龙、鲁郎)、波密河谷大部分地区、米林东部,另外还包括其他印度洋暖气通道(察隅的上下察隅、吉公南部和独龙江地区),这一区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由于受强暖气流的影响,78%含氧量地区最高的可达3500米左右,最低的也能达到3300米左右。70%含氧量最高的海拔可达3800米以上。
第二类型:在雅鲁藏布江副通道(林芝中西部、米林中西部、工布江达、波密东西两头、察隅吉公以北),这一区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因为受到暖气流支流继续上升影响,78%的含氧量最高的可达3300米,最低的也能达到3100米左右。70%含氧量最高的海拔可达3500—3600米。
第三类型:朗县和察隅察瓦龙、古拉怒江地区,这一区域面积,刚好在一万多平方公里。该地区略受气流影响,但对氧气上升显然影响不够。所以在察瓦龙、古拉,仍然属于青藏海拔对应含氧量的一般常态,即2200—2300米为含氧量78%左右。而郎县3100左右含氧量仍然可超过70%。
综合上述,结合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300米的特点,大致可以推出,林芝(我控区)地区含氧量在78%的土地,大致在3—3.8万平方公里之间。含氧量在70%的土地大致≤3/4。其中冰川雪峰(排除印度控制区后)约有6000平方公里。

【注释】
(6)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运》第七章 无人进藏,明镜出版社,1998年。
(7)竹瓦根镇总面积2878.1平方公里;察瓦龙乡面积4616.94平方公里;古玉乡面积面积2171.37平方;古拉面积面积3318平方公里;下察隅面积1215.07平方公里;上察隅面积1200平方公里左右;察隅自然保护区面积1014平方公里。(综合面积一万六千多,而非网上所传的19200平方公里)。西藏新闻网:墨脱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过去宏观数据统计为一万平方公里估算有误。该两地丢失面积刚好是4.1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