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网站开发在线咨询:现代诗歌中的经典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50:40
http://people.sina.com.cn 2003年12月22日 09:07 新浪论坛
作者:断翼的泪痕天使
现代诗歌中的经典阅读
戴望舒:永远的雨巷诗人
在诗歌的国度里,光荣的冠冕永远只属于那些有胆有识的探求者和开拓者。“雨巷诗人”戴望舒(1905—1950)不仅创造出“阳光明媚而不奇丽,细雨朦胧而不萧瑟”的诗歌风格,还以他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鲜明的思辩色彩而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界不可多得的很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一部分作品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唤起读者相同的审美情趣。
戴望舒一生所写的诗,据说到目前还可以找得到的只有九十三首。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也是我最喜欢的是其代表作《雨巷》。
作者在诗的一开始便营造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幽静寂寥的氛围,细雨绵绵,小巷寂寥而悠长。抒情主人公非常的孤独,寂寞。独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寂寥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的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默默彳亍(chì chù )着”。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也有着“丁香一样的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没有具体描写姑娘的容貌,却用细雨迷朦来衬托她“冷漠,凄清,又惆怅”的神态。静静地,她走近了,投入“太息(太息就是叹息的意思)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她走远了,“到了颓圮(pǐ )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的这首诗作于1927年血腥的“四•一二”之后。有不少人批评他诗歌中的“虚无”“颓废”“忧伤”之情,在民族危难之际,散发着不利于昂扬斗志的情绪,诗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种浪漫文人的怯懦。也不无道理。而卞之林说诗中“撑着油纸伞”“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所抒唱的是南唐中主李璟(jǐng)所写的词《摊破淙溪沙》中“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稀释。而叶圣陶则说它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我们不必去考虑这些学术界争论个不休的问题。而今的我们只需安然品味他诗中的那种优美的诗歌意境。新的意识形态下,诗歌难免被时代赋予新的审美观念。
诗人把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氛围比喻成“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喧闹的人群;没有为自由呐喊的声音;没有阳光的照耀。而诗人在孤寂中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心态的时代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其实诗人也知道,这个理想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惆怅。象梦一样飘过去。留下的只有依旧在灰暗的天空下彷徨的自己,和那似乎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诗歌中体现他所追求的诗歌个性解放及在他追求的彼岸耐心等待的自我解放的怅然。这是他性格上的弱点,但从艺术个性上讲,这也是他的艺术个性特点的放映。这首诗写得凄美,和谐,表现细腻,气韵舒雅。在诗的结构上达到了颇不多见的精致;诗不仅渲染了凄迷寂寥的雨巷,而且在声调上是舒慢延缓的,又运用重叠的句式,使得诗中的语言达到了一种音乐美;圆满丰润的外形,配上淡到几乎没有重量的诗歌意境,不禁会让人有一种不知风往哪里吹的感觉;而在排列上,它又具有了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节奏,将“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予以的视觉印象,转换为艺术感强烈的精神体会,从而把淡雅的色彩与优雅的音韵旋律融在错落有致的诗行中,进而体现诗人追求的艺术观感。
《雨巷》不断以重叠的声音唤起读者惆怅的感觉,艺术地完成其“雨中愁”的艺术气氛与情调。其艺术,正是现代象征主义意向的“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受;又从音韵上让人听到一种似秋天被风吹落的最后一枚树叶在空中回旋的旋律。诗人绝妙地表现了一种特殊的属于他的真实感受。
《雨巷》从艺术格调上虽然不是无可挑剔,但是他营造的那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淡淡忧愁,让人沉侵于自我的恍惚和幻灭的怅然。无论到了哪个年代,徘徊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之外的人都会是他的音,为之着迷。郭沫若《女神》里面的那种大气磅礴江河倾泻的豪迈之情固然美丽;然而《雨巷》那种追求小桥流水秋风拂柳的幽思自也有它的味道。《雨巷》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难得的佳作,以其独具特色的诗歌意境和悠长的韵味在人们心中回响。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海子:痛苦并快乐着(1)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怀宁县高河查弯。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同年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
生平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读完了一本诗集,是海子的诗歌选集。忽然发现,在这个写诗的人比发表的诗歌还要多的年代,海子是无愧于“真正的诗人”这个称号的。
之所以说他是真正的诗人,是因为他始终把情感的触须伸向生活、伸向人类生存最根本的自然。在他深情的吟唱中,始终离不开对自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爱与思考。他讴歌草原的优美;敦煌的深厚凝重;生活在沙漠与戈壁中的少数民族与荒芜抗衡的勇气;巍峨的大雪山晶莹剔透的灵性;黑夜星空超凡的清丽……他真诚地赞美素妆淡雅的大自然“她是一位美丽结实的女子”(《大自然》);热情地讴歌给予他创作灵感的大草原;缅怀北国氏族之女短暂而多采的人生(《大风》);怀念一位萍水相逢的额济纳姑娘(《北斗七星,七座庄》)。
不仅如此,海子的诗还从自然渗透到生活的本质,使得他的诗更加的深刻隽永。写草原上的星是“草原上的一滴泪/汇集了所有的愤怒与屈辱/泪水,走遍一切的泪水/仍旧只有滴”;描写自然界的花,说“那是头颅做成的酒杯/酒杯在草原上轻轻碰撞/盛满酒精的头颅空空荡荡。”……海子就是通过对时间法则的逆回,让诗人过往的感伤碎片砰然跃落脚下,而且这种情绪的幻想还可以重复到来,是诗人不断地存现于过往的情境中。
之所以说他是真正的诗人,还因为海子有一种特别敏感严密的诗人心态。他的诗句是对生命的眷恋之情与自然中苍凉之情以及叙述者主观情感的含蓄投射,东边日出西边未必就是人们现在思维里面的雨。他的刻画不能如黄河咆哮般汹涌澎湃直抒胸臆大快人心,但是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般的情感流露同样醇烈。例如:“起风的黄昏好象去年秋天/树木损伤的香味弥漫四周”(《大风》);感受青海湖“我看见你从太阳中飞来/蓝色的公主/青海湖/我孤独的十指化为天空上雪白的鸟。”在这里,为什么“十指”会转变为“鸟”?思想的多角度跳跃,多么耐人寻味;他也感怀孤独如“天堂的马匹”的自己“我就是那个情种:诗中吟唱的野花/天堂的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花是美丽的,但是美丽里面隐藏了毒,那么还有谁肯去采摘呢?所以这朵花只有在黑夜孤独地开放;这个时候,诗人开始困惑“我感到魅惑/小人儿/既然我们相爱/我们为什么还在河畔拔柳哭泣”(《我感到魅惑》)。诗人只有让“美丽的人儿/一流到底/水儿仍旧从高到低”可见作者现在心情的无奈与依恋。海子抒写得惟美,联想邃远。诗人这种敏感严密的构思,让他能从各种事物中发现诗意,又能把她恰当表现出来,从而给人带来新鲜独特的审美愉悦和蕴藉隽永的审美启迪。
之所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还在于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他个性色彩的诗作语言,语言新鲜,别致,从表面上看却非常的平淡。他运用象征、通感、意想等艺术手法,含蓄深刻地表现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注、思考与分析。海子用自己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催动青春的马车向洒满朝阳的前路疾驰,使诗人率真的情怀不影响优秀诗歌所必须具备的语言节制和煅打。例如:“雪山,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今夜,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使我彻夜难眠”(《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雪山,我的草原因你的乳房而明亮/冰冷而灿烂;有时我背靠草原/马头作琴,马尾为弦/戴上喜马拉雅,这烈火的王冠”(《雪》);“别的牧人去了夏天的草场/他们和自己的妹妹或新娘生活在一起/这都是热爱生活的年轻人/青稞酒在草原之夜流淌/他们都不能理解我此刻的悲伤”(《草原之夜》);这些诗句,语言简单,但是结构设置巧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当然,作为一个诗龄不算长的年轻诗人来说,诗歌的创作在某些方面未免不足,但是我更愿意为海子优美的诗章与勤奋的创作喝彩。因为他为我们现今太过现实太多功利的生活奉献了惟美的诗意。这更让我对他的英年早逝产生遗憾。但是幸好他为大家流下200多首诗供大家品读。
',1)">
海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2)
记不得是谁说海子是一个既不可重复也无法仿效的诗歌英雄。我想这一定是对他诗歌中的那种阳光明媚而不绮丽,但反射在水气中却又化出一片斑斓色彩的独特诗歌风格的由衷赞美。
他的抒情诗《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则是他诗歌创作特点得以全面体现的佳作之一。
这首诗作于1983.1.13。两个月之后他的身体在山海关附近被疾驶而过的火车碾碎。他用生命写的这一首诗没有谁能够处于霸权地位的定于“一”尊的真理给以解读。他的死也就意味着纯粹咏歌时代的结束和随着理想主义的逝去而成为了神话。而这首诗歌的创作力量缘由我想是源自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忍教期间与女生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为期不长的恋情。在写诗歌之前,已经分手几年的她从深圳向国外发展。他用这首诗写出了对她的祝福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恋人的某些看法。
英国诗人W.Woedsworth说:所有优秀的诗歌。都是强烈情感的自发流露。我想在海子的诗歌中确实可以感觉到这种情感的流淌。
这首诗的诗节形式与结构的安排是使诗的语言摆脱了日常交际的一维单一意向面,而成为了解诗歌沉淀在历史与文化信息中的解码,使得对这首诗词的阐释与整体结构相结合的对话式立意。诗人在开头的第一节中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句话先从时间上表示了诗人的姿态和目光的转移,同时也暗示着这种追求幸福的理想愿望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好将这种世俗的幸福往明天以后还有另外的明天无限地推移。其实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拒绝对这种世俗幸福生活的介入。
第二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中“喂马,劈柴”是她现在所欲追求的顾及到日常俗望的世俗幸福;而“周游世界”则是他所追求的精神生活超越尘世的形而上的幸福。这样一种悠然的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是透露着一种隐存的信息,两种不同的追求注定了他们恋情最终只会走向结束。这是诗人对自己说话,叙述的主题对象还停留在自己的身上。而仔细琢磨定可从这一句诗中品味出作者希望从爱情的愁苦中摆脱出来却又不能完全遗忘往事的存在在诗人潜意识之中形成矛盾。诗人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已经选择了的理性的心灵探索而回忆无法轻易地中断。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有让诗人的视角从精神上的饿幸福回归到理性中自觉的定位于日常的世俗幸福。这种迂回的转变又多少包含着诗人对生活的自嘲和无奈,好象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是被迫和言不由衷的。试图融入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幸福当中。
第四句中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的主题意识随着前三句未出现的“我”而强烈起来。顺着对幸福的追求,他开始憧憬着有海子的房子,有海子的大海和有海子的春天的幸福家园,他使诗人的感觉仍在世俗之间触摸到了世俗的衣襟和世俗的幸福。用体现永恒的空间维度的“面朝大海”和象征永恒时间维度的“春暖花开”体现诗人虽然表面上关心的是世俗欲望的满足,而从根本上他要的是一种永恒的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人就有两种不同层次上的追求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热反复的想象力和对诗歌结构上的编排能力,把诗歌由直承的情感抒发转入凝神观照。
这一节诗歌中诗人一片段的情景唤起整个情景的意象和情趣,还为后面的反讽作好了铺垫。
第二节中,“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诗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与每一个亲人分享。但是这似乎还不够,诗人肆意膨胀的快乐与振奋使得他欲把这种像闪电一样短暂的幸福急于告诉每一个忍耐。然而这种如同闪电般直击心灵的的感受姑且不论能不能告诉别人更何况这种连情人都不能理解的追求其他人又怎么能够明了呢?诗人感觉到自己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他不被理解的形而上的幸福追求。诗歌的一经得到了升华,视角开始从我转移到了他人。
诗歌的第三节中,诗人完全包拖了自恋的情感抒发,抒情的主题一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大自己选择离开,不介入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诗歌来帮助我们恢复对生命的感受能力。视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使整首诗突破了通常抒情诗的情感表达。
从这几句简短而通俗的祝福语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他对初恋情人的关注,联系上面即可分析出他们分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幸福的追求不一样,他追求的是高调的形而上的追求,而哀痛所需要的则是世俗的幸福,自己也曾想过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然而当第二位女友提出结婚的时候,他发觉自己是不能放弃自己的根本。从诗人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作者对这次不成功的恋情是怀有深深遗憾的,说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我”愿独居一隅,把她远远地瞩望,让美好的记忆永远存心中。他已经用超脱红尘之外的心灵看透了这世间的一切,所以二个月之后,海子可以从容赴死。
这手诗歌的明快并不表面作者已经走出了困境,对于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以及随后堕入怀疑已成为诗人无法摆脱的困境。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语言显得平常,缺少美的情趣。创造的富有想象里和生命力的审美情趣,不但以人的生命激情,而且给读者提供了无限回味和关照余地,使读者情不自禁地去回味和想象其悠远的朦胧的意蕴空间。
他的生命已经转化为他的诗歌,他因为他的诗而长存于我的记忆,燎原说。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
读志摩的诗自然非读可以全面了解他诗歌风格的作品《再别康桥》。若不读她,你就很难从他朦胧的诗歌意境中辨别出他诗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歌,她有形象,有寓意,抒发了诗人的理想与情怀。这首诗写于1928年诗人第二次从欧洲回国的途中。在康桥的剑桥,他吹到了异国他乡自由思想的风,照耀着剑桥大学奇异的月色,在那里拨动了他的“自我意识”,也找到了属于他的让别人永远记住他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诗歌。从此打破了他“诗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的论断。他的诗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意境深远,诗人很会把握感情与事物之间的和谐,再把真挚的感情加诸到所描绘的景物上面,再加上深厚的文字驾御功力。就把那些本来无人性的事物变得具有诗人柔和的灵性物与我一体地含蓄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意境的最高水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隽永。
全诗荡漾着诗人即将告别多少个黄昏沉醉在康桥头上看西边变幻莫测的云彩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的一开头,他把康桥视为有生命的地方,一切都是“轻轻的”惟恐惊扰了这个有灵性的地方。用轻快的节奏和柔和的旋律把诗人潇洒飘逸的风度,轻盈的脚步,甚至那多情温柔的神态,都通过了一种音乐的旋律表现出来。
此时此刻,那河畔被阳光镀上金黄色的柳枝,经过夕阳的映照,那随风轻轻摇摆在水底投影的枝条似洞房花烛夜新娘的艳影,那种兴奋的感觉荡漾在诗人心头,让他如痴如醉。那“软泥上的青荇”随着微波的起伏在轻轻摇晃,“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这般梦境一样的康桥,他“甘做一条水草”。掩映在那榆荫下覆盖着的拜伦潭,若隐若现的掩映着五彩斑斓的彩虹,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象呀!可见此时诗人心中的愉悦。正应了那句“只有心中有美,才能发现和呼唤美”的哲学原理。在这一节,诗人情景交融,所描写的景物也没有拘泥于一般人都能看到的一切,利用诗人天马行空的意象,把新月派的那种诗歌意境推向了高潮。这里“彩虹似的梦”被“揉碎在浮藻间”,字里行间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美丽的梦想。我想彩虹是托物言志,具体指诗人第一次回国几年,经历了人世的沧桑,即有不容于家庭的固执,没有爱情的婚姻,破碎的国家,还是因为违背了父亲的为他安排的路而致使亲情的冷淡都使得他的理想变成了似虚无缥缈的彩虹。这一节将引出全诗的高潮部分,也可看出他作为资产阶级诗人无法隐藏的一丝怯懦。
“寻梦?撑一枝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朔,满载一船星辉,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此刻已经完全投入了康桥的景色之中忘记了他即将离开,也忘记了去寻找那似彩虹一般虚幻的梦。他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聆听从船尾水底翻出的音乐在寂静的河上回荡。他带上快乐与梦想在夏日的康河踏歌而上。兴尽伴着星光和水波回来,原先已经遗忘的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感伤情绪在看到河岸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心底。他的思想又回到了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之中,明白星辉无论怎么美丽可它还是不能长存于天际,自己最终还是要离开的。情绪从原来的快乐变成了现在的无限依恋来了一个逆转“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场景气氛的突变起到了先扬后抑的功效,把诗人的沉默通过那些无法调和的“悄悄的笙萧”和“沉默的夏虫”串联在一起,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思索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呢?衬托出诗人离别在即,即使有笙萧也奏不出喜悦,只好丢掷一旁:而夏虫也开始明了诗人的伤感情绪,停止了原本无休止的鸣叫,保持沉默。然而,你仔细一想,诗歌的意境不仅仅是这样的。他还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反映诗人的精神现在已经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的伤感之中,完全体会不到身边的一切声色。这样不但渲染了诗人的心情,更为诗创造了一个特定的意境: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开而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这一片沉默之中,诗人悄悄的走了,他可以潇洒地一挥衣袖,从容告别。他比较夸张地说自己是不愿带走而不是不能带走天边的云彩,这样就可以把诗人不愿意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景一物的那种感性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只好在几步一回头之后才一咬牙齿,挥一挥衣袖潇洒地离开,简短的细节描写流露他空虚幻灭的心情。从结构上,这一节诗与第一节遥相呼应,不但使诗歌的旋律和节奏得以体现又保证了整首诗歌的完整性,即把人的心情带到优美的康桥,又把它给带了回来。把诗人离别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愁的情绪留在了读者轻柔的感情思维里面。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给人一种不知道风往哪里吹的茫然感。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形式上都在一句句的“回”呀“荡”呀的细节描写中,最后也荡出“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伤感情绪”(矛盾说)。“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但他的淡就像瀑布的水是自然流淌出来的,丝毫不见那种可以雕琢的痕迹。
《再别康桥》的语言给人的是一种音乐美,她如同一曲轻盈柔和,并带有梦幻情调的小夜曲,那么的动听。志摩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的诗歌形式,也体现了一种建筑美。他认为:字句的排列有待于全诗的音节。而音节的本身还得起源于真纯的“诗感”。这首诗不但具有外观的美,而且还具有内在的音乐美。他很讲究内在的音乐和韵律,做到间隔压韵,又非一压韵到底。体现出音乐的波动性和旋律感。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循环往复,使全诗歌构成一首完整的乐曲。例如:“沙扬挪拉赠日本女郎”中,用属于音乐的那种感觉就把日本女郎和情人告别眼中的那种脉脉含情的表情勾勒出来,甚至低头鞠躬时优美的姿态都通过音乐旋律表现出来。我想这也是他诗歌中的一大特点。
当然,志摩的诗歌中还有许多优美的篇章可以称得上是经典,值得我们去品读。他的诗歌:让你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
西川:属于梦想的人只应在梦想中躺下
当前不久在一次诗赛中见到西川的时候,这本《西川的诗》放置在案头已经好久了,却始终没有翻阅过。西川在这次诗赛上朗诵的新作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他诗歌中的那中雄浑之气和他的形象已经深深注入到我的记忆里面。回来之后,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于是花了两天的时间认真的拜读了他四年以前出版的这本诗集。
西川,出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著有诗《隐秘的汇合》、《虚构的家谱》和《大意如此》等多部著作。
读西川的诗歌,必须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先把心提起来,惟恐被诗人那种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思想;大气磅礴江河倾泄的感情和那种五彩斑斓天开地契的想象倾倒。西川把他的诗歌建立了一个语言结构的密实空间,像一块质地粗糙纹路模糊的宝石独立于寒灯夜雨之下,外面虽是冰冷生硬的石头而里面却是一块细腻丰润的翡翠。
西川就是置身于这种思想主体之外,以一份虔诚的心情审视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渗透。而他的这种表达是有礼有致的,他闪耀着思想的火花。让你看到那种风格还没有见到他的名字就可以知道是他写的诗。我们就从下面三首诗歌来解读西川诗歌中的思想内涵。
“诉说苦难的树叶在太空飘荡,诉说孤独的玫瑰在风中死亡……而我们在一滴水中复活/睁开双眼,把梦话留给了黑夜/充耳不闻那黑鸟的歌声/像追赶梦母,走进了阳光那最初的寂静!”《诉说十四行》在这首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诉说对表达交流的敬畏般的感情,就像一个刚刚走进文学殿堂的新手就穿透历史的城墙得到了鲁迅先生的亲自指导般的严肃虔诚。诉说的真谛不是表达递送玫瑰时的呢喃;也不是用来痛诉自己的苦难以示怯懦而博得别人同情的工具,而是让我们感受生命,对那种对生命死而复活般深刻的思想、情操、观念和领悟的表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诉说,从而体现他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
西川创作了大量的抒情短诗,比较含蓄地歌咏历史,自然,艺术和生活,作者把他的情感倾注在这些客体之上,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精神本质,而对生活进行提炼与浓缩,用情与思想来揭示生命的深度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西川的诗是严密的,《阳光下的海》诗人在这首诗歌中用极短的章节和十四行的句式,就把所要表达的主题结构勾勒出来,在这里面,我感觉不到时空的迅速转换和诗歌视觉角度的转移。这些诗中那些孩子、水手的遥想及面目被放在了与大海相关的空间内,而视觉瞬发即跳跃到另外一个场景和意境之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满脸雀斑的孩子,那些不知在大海了飘荡了多久的空空的漂流瓶;看到了阳光下兜售牡蛎的孩子;看到了透过了褐色虬枝常青针叶的粼粼波光和墨迹模糊的航海日记。这样本来很难拎捡起来庞大的复杂的情景描写都被阳光下的海这一条线给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表达了他对大海的热爱也或是为了纪念去世的好友海子呢?这种达到了内在高度统一的描写使西川诗歌的感情表达具有了使读者显得脆弱的内在张力。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也可让读者感觉到西川诗歌中意识的绵长和柔韧,情感的表达也成为了一种自然的流淌,而我们的阅读也成为了一种被迫的牵引。
西川是一个象征主义诗人,他所表达注重的并非清晰的主题,但是注重感情和倾诉,进而从中忽隐忽现的文字当中飞出多重意义来。含蓄和浅陋是对立的,有如井水和湖水,要想喝到清冽甘甜的水必须要不停的挖掘,而不是去喝那些已经不知有多久没有活动过一眼即可见底的湖水。由于诗人的挖掘之深,使得同样是写情的诗歌变得深刻而不浅显。由于深刻而使生活经验和对人生的浓缩,使得情感的密度增高。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我更相信西川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不是叙述出来的,而是在多次刻意的寻觅不得之后却又比较自然的蹦到你面前的感觉。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含蓄,自然的刚强,不流露出来的未必就是没有。这只是诗人的特质与内涵。对他诗歌隐含的内涵的提取过程自也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形成了我们对抒情诗歌的体悟和领会。《把羊群赶下大海》的最后一节“因为我站在大陆的尽头发现,你是唯一可以走近的人;我为你的羊群祝福:把他们赶下大海,我们相识在这一带荒凉的海岸。”像以上这样直接的对“牧羊人”的深厚的友情不难从他直白的描述之中抽去取出来“海滨低地似乌云一般旷远,剩下孤单的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面前。”“沉淀的树木接住波涛,海岬以东汇合我们两人的夏天。”西川的诗歌语言独具的活跃力给我们的阅读留下了更大的原动力。这“牧羊人”还是诗句中表面上的牧羊人吗?不,其实这里的牧羊人我想是诗人借指像好友海子一样在诗歌的草原上放牧诗歌的知己。因为知音难觅,所以“剩下孤单的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面前。”在这样一个孤独的世界里,“你是唯一可以走近的人。”平淡的意象也闪耀着超越生活超越情感的晶莹,以至“我为你的羊群祝福:把他们赶下大海。”在这里,我们发现西川诗歌里的感情的可塑性和柔韧性。她在宇宙生灵的每一次呼吸中欢畅地流淌,将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关爱万物生命是诗歌的存在价值,西川的诗超越了简单的生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
而我也相信只有心中有美,才能发现和呼吁生活中的美,属于梦想的人只应在梦想中躺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