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发错了怎么办: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孩子精神成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00:12

日前观看了凤凰台的“世纪大讲堂”节目,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夏中义先生为观众讲《消费主义与精神成人》的问题。这让我联想到8月27日杨松坚先生在早报言论版发表的一篇文章《呼吁开展生命教育》。我想,无论是“生命教育”还是“精神成人”,它们的内涵有交叉部分,那就是如何帮助年轻人,尤其是在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夏先生说:一个人的成长有三个纬度:第一是生理上的,他的身体发育成熟了;第二是法学意义上的,他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是精神上的成人,他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尺度并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懂得自律、负责任、珍惜、敬畏,懂得不能让自己所爱和爱自己的人操心,懂得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精神成人?

  按照一般推测,似乎应该是社会、家庭、学校多管齐下,然而细想想,精神成人教育是属于更高层次的人文教育范畴,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而社会环境的复杂,消费主义的泛滥、拜金思想的风行、人文关怀的欠缺等等,往往对孩子崇高精神的形成造成困惑、干扰甚至阻碍,他们耳濡目染的是物欲横流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是广告上衣服越穿越少的模特儿撩人的眼神,是名牌衣物、化妆品的宣传诱惑;他们耳提面命的是父母世俗的逻辑:读书是为了考大学,以便找高薪工作……这是一些父母的人生目标,和对孩子的人生指引,不是每位家长都懂得如何教导孩子让他们的人生变得更理想、更完美。因此,教导孩子精神成人,就主要靠学校了。

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欠缺生命教育这一环,教师只是把教导孩子专业知识和谋生技能做为自己的第一使命,而不是从心灵上去面对一个生命,不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来与你面对的这个稚嫩的生命进行对话与交流,那么我们的下一代精神成人的道路就会很艰难。也许在他们的字典里只有“适者生存”、“据理力争”,而不再有“宽容慈悲”、“饮水思源”;也许他们会幼稚的以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折合成金钱,而再也无法理解最珍贵、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无价之宝……

  19世纪中叶,爱尔兰天主教教会大学校长纽麦先生说,学校工作的第一位就是把学生的品性提升到博雅的高度,他说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自由人的教育;让一个人由于懂得做人的道理,让他的心理和行为上升到自由的境界,其他教育虽然也重要,却应居次。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面对心理问题?为什么小小年纪动不动就自杀、自残?为什么未婚先孕、吸烟吸毒吸强力胶吃摇头丸的青少年屡见不鲜?是他们的内心太空虚了,他们太缺乏生命的关怀和引导,在现行教育的流水线上,他们只是一个个产品。然而,在这一貌似全面的流水过程中,我们恰恰忽略了他们做为一个生命的本质,是活生生的有情感血肉,有喜怒哀乐的人。他们孤独困惑时我们在哪里?他们伤心绝望时我们在做什么?当我们把掌声鲜花献给那些所谓成功的考获十科A1的孩子们的时候,我们可曾拥抱抚慰过那些默默流泪的心灵?在生理学、法学层面上他们已是成人或者接近成人,而在精神层面上,他们还是孩子,他们的确需要一些生命的关怀和引导,走向精神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