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韵达客服电话:十大战争英雄--中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2:49:34
 

    王猛 

    效力:前秦

    敌对:东晋  

    一句话评价:“关中良相惟王猛”

    个人影响 

    王猛临终遗言(包括疏文),寥寥数语,却都关系到前秦国家的兴衰存亡,可谓一言九鼎,胜过千言万语。他死后八年的历史结局完全证实了他非凡的远见。苻坚在淝水惨败后经常痛悔自己忘记王猛遗言的大错,但已悔之晚矣,终成千古之恨!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倘若苻坚始终恪遵王猛遗教,则前秦必不致速亡,至少可与东晋继续对峙下去。

    人物评价 

    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早已被八王之乱弄得焦头烂额的西晋王朝,在人民大起义和内迁各族上层分子割据争雄的连天烽火之中寿终正寝了。在此前后,中国北方开始陷入十六国纷争的泥淖,而南方立足未稳的东晋政权也处于风雨飘摇的险境。就是在这幅杂乱无章、硝烟弥漫的历史画面上,出现了一代名臣王猛的身影。 

    崔浩

    效力:北魏,南北朝

    敌对:宋(刘)

    一句话评价:“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崔浩作为军事谋略家,深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统一战争的谋主,崔浩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的军事决策,多谋善断,算无遗策,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崔浩才艺通博,除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外,在天文、历法、法律、饮食、宗教等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崔浩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也。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其上?将器盈必概,阴害贻祸?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魏书·崔浩列传》)

    崔浩的才干与权力,引起了执政的北方贵族及其他人的忌妒,相与谮毁,以修史宣杨“国恶”的罪名被灭九族。 

    韩延徽 

    效力:辽 

    敌对:后唐 

    一句话评价:辽国的建国的重要谋士

    少有英才,燕帅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为后唐节度使刘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辽太祖留用,颇受器重,参与筹划军机。他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用来安置降辽的汉人,又为其定配偶,传授垦艺,对辽地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稳定了对所属汉人的统治。太祖初年,为辽确立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辽封建化的进程。天赞四年(925),从征渤海,因功拜左仆射。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出使后晋归来,改任南京三司使。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 

    韩德让

    效力:辽 

    敌对:北宋 

    一句话评价:辽朝中的最大汉臣

    他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刘秉忠(子聪和尚)

    效力:元

    敌对:南宋

    一句话评价:“论天下事了如指掌”

    刘秉忠是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十七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1238年,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1242年,他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的赏识,被推荐入藩王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的幕府。子聪博学多能,善於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时年二十七岁。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他的主张对于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范文程

    效力:清

    敌对:明

    一句话评价:“元辅高风”

    范文程一生历清四世而佐其三主,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他的功绩可与汉之张良、明之刘伯温相提并论。但由于范文程是帮助少数民族夺取汉人的天下,以致人们对他的“叛逆”长期怀有某种偏见。范文程称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这说明他自己也为此受到过煎熬。

    其实,范文程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言所当言,为所当为,不仰人鼻息,不随风摇摆。他韬略过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负能巧妙地转变为现实,从而为人民的痛苦、社会的退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愧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家。 

 

    洪承畴

    效力:清

    敌对:明

    一句话评价:“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沦为汉奸。满清开国重臣,同时其所作贡献对于满清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岳钟琪

    效力:清

    一句话评价:“三朝武臣巨擘”

    岳钟旗(1686-1754年)字东美,四川成都人,据说是岳飞之后。文官改武职后,在历次征战中,以谋略见长,惯于以少胜多。历经三朝,先后参与平定西藏、青海等地的叛乱;他将孙子、吴起兵法灵活运用于战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大军速战(乌兰木呼儿);以迂为直(果密番部)。又如,雍正2年,他率兵5000人,深入敌境,5月以火烧郭隆寺,大破罗卜藏丹津万余叛党,在黎明突袭敌营,最后平定青海。另外他在乾隆时平定了金川叛乱。 

    曾国藩

    效力:清

    敌对:太平天国

    一句话评价:“修身齐家治国的完人”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因丧母回乡丁忧,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湖湘,他因势在家乡创办湘军,为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李鸿章

    效力:清

    敌对:太平天国

    一句话评价:“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