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携程当客服怎么样:破解职业教育就业“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48:07

破解职业教育就业“密码”

添加作者:转载 浏览次数:210


标签:就业 职业学校 职校 中职 职业教育 技师学院 加工中心 模具设计 教育
分类:学生实习与就业


  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全球各个经济领域,随着各行业大幅裁员准备过冬,就业市场气氛紧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金融危机,600万毕业生何去何从”、“大学生就业30年最难”等报道纷纷涌现,人保部在日前针对保障大学生就业提出措施。
  在学生就业问题困扰着毕业生的当下,职业学校的师生们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教学、实习以及就业分配。在裁员大潮中,部分职业学校凭借课程与市场衔接紧密、校企合作等教学优势,使有实践经验、技能突出的蓝领们备受企业青睐,独享着极大的就业空间。



  就业形势严峻蓝领备受青睐

  目前,各行业大幅裁员准备过冬,就业市场的紧张气氛达到了空前。据有关调查显示,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压力,80%的大学生纷纷选择考研以渡过就业危机。进入10月份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的就业局势也产生了影响。

  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透露,从今年底到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目前正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在学生就业问题困扰着毕业生的当下,职业学校的师生们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教学、实习以及就业分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均表示,现阶段只会继续引进实践经验、技能突出的毕业生。在裁员大潮中,部分职业学校培养的蓝领们备受企业青睐,独享着极大的就业空间。

  据了解,在IT行业,面对金融风暴仍逆市招贤的不仅仅出现在一两个企业里,微软人力资源招聘总监就表示,经济危机将有助于释放更多的人才,微软将继续引进软件开发、测试、销售、营销、IT等方面的关键性的技能人才。

  北大青鸟培养的软件蓝领就业情况不仅未受经济环境影响,反而更加看好,特别是有些学员此前参加了诸如服务北京2008奥运会IT后勤这样的项目,在经验和技能上都得到了丰富和提升,更是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虽然面对金融风暴,但“从总需求上讲,我国确实缺乏技能型人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有关数字显示,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至2665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存在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从结构上看,第二和第三产业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强。

  教育部已在近几年明确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护理专业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专业。其中全国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缺60万人,软件蓝领缺40万人,汽车维修人员每年需求30万人,护理人员每年需求15万人。

  “从北京的用工情况看,北京的三产、加工业等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北京是很大的用工市场,当职业学校定位明确、培养专业对口时,不愁孩子出不去,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高确实会存在。”北京市交通学校副校长马伯夷说。


  “以就业为核心”区别学历教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如此形容职业教育的本质,与学历教育相比,“以就业为核心”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目前,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结构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中专、职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力;第二种是初中以上学历,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低技能劳动力;第三种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无技能、高龄劳动力。这三种劳动力占市场比例大约为30%:30%:40%。而目前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第一种,其次是第二种,三种需求的比例大约为50%:40%:10%。

  可以看出,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集中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的人才,无疑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其毕业生就业率高无可厚非。教育部今年公布的数字显示,去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26.96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06.35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10%。

  马伯夷分析指出,职业学校就业率较高,原因就是职业学校教育和市场的连接比学历教育更紧密、针对性更强。职业教育在逐步向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就业环境发展。


  课程依市场需求设置

  记者在采访一些就业率较高的职业学校时发现,他们的高就业率主要在于这些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都是根据产业结构和市场变化调整的。专家指出,产业结构和市场变化决定了劳动力的层次和结构。

  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副校长马双梅透露了该校保障学生就业的秘诀,该校专门设立了学生实习就业处,有老师专门对市场变化进行调研,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如果职业学校关注市场对于学校所设置岗位的依赖程度,其在就业率的比拼上就会胜出。”马伯夷说,根据市场需求,做专业方向的调整,并不是说要学校改专业,而是在这个专业基础上,分析学生能适应哪些岗位,当岗位需求发生变化时,学校要在课程上做一些调整。例如现在汽车维修总需求量在缩小,所以不能将学生就业的风险压在个别大企业上,要扩大视野,多和其他企业联系。“以前与我们学校合作的都是汽车一类资质的企业,面对现在的经济形势,各企业都在裁员,或减少招聘岗位,我们就要多与一些企业联

系,为学生多增加一些就业渠道。”

  “职业学校发展得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市场、与企业连接得很紧密,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从而对课程进行调整,配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马伯夷说。


  用前瞻性眼光设计专业

  “上北京任何一个4S店去问,有交通学校的学生吗?肯定都会有人能站出来。”马伯夷所在的北京市交通学校作为汽车领域的优质职业教育学校,其学生已经深入到汽车维修的各个岗位上。据介绍,在北京汽车一类资质企业中,北京市交通学校供应的技工能占到1/4至1/3,很多企业还在跟学校沟通要求预留学生。

  优秀的职业教育,成功的职业学校,就在于学校可以通过前瞻性战略眼光,提前预知市场需求,为市场预留、储备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知名度逐渐显现,市场认知度加强,从而带动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据马伯夷介绍, 2000年,北京市交通学校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成立了国内首个《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填补了国内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空白。同时,校企双方还共同投资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巴斯夫汽车漆培训中心。德方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帮助学校建立了一支理念领先、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这届的孩子赶上了好时机。”马伯夷说,2002年北京市出租车厂家车身改色,祥龙出租的所有车身改色、喷漆,到最后完成都是学生在老师、企业合作伙伴技师的带领、引导下,在学校做实车的训练;敦豪国际快运运输车的改色,也全部是这批学生完成的,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2000级毕业生陈进松毕业仅3个月就在“奔腾杯”全国钣金工大赛上夺得了冠军。

  喷漆技术工人在当时的北京市场奇缺,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对学生的培养有一定前瞻性,并取得很大的成功。“现在有学校刚刚有条件开始做这个专业,但我校已经做了八九年了。”马伯夷对此很自豪,他认为,由于开此专业成本比较高,通过校企的真正合作才能把专业办活。

  另外,北京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能够适应这种需求的培训体系。面对轨道交通运营技术及管理人才巨大需求的新机遇,北京市交通学校与香港地铁公司构建起学校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平台。该校将香港地铁公司的人员培训课程引进,经过学校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融入企业的培训文化,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成为具有该校校企三方知识产权的教育产品。“此举填补了国内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空白。”

  据悉,目前,该校与香港地铁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合作开办的首届轨道交通人才高级研修班,面向4号线未来运营中的值班站长、列车司机、维修技工等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定向培养300人。录取比例达到1:5,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大学毕业生,并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1+1>2

  “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科学定量培养学生”是北京市交通学校高就业率的又一法宝。据介绍,一般企业会事先进行一年后(学生毕业时期)技工需求量多少的调研,根据此需求,交通学校在学生2年级末对专业进行细分,并创建班级,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进行课程的分流。像汽车维修专业,就分为丰田维修班、通用维修班、喷漆的巴斯夫班等。

  比如丰田维修班设2个班,45人左右,学生可以报名进入该班级,然后通过综合排名,厂家(一汽丰田)的相关负责人与校方,对学生进行筛选,进入该班的学生,学丰田的教材,在学校培训1年,学习过程中,厂家的人力资源主管将来学校与同学交流,3年级结束时,学生去哪里工作,岗位已经确定。“学生在分流后,毕业都会去定点培养的企业工作。”

  “建班的人数是取决于企业市场的需求量多少,学校得到反馈后,在分流建班时的人数按企业实际需求而定,完全对应市场,确保这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马伯夷说。

  这种做法使学生入学时就会知道,前两年的学习是为了最终往哪个方向发展,因为分流是通过前两年学习能力、状况、表现等进行挑选的,学生会更了解自己将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

  另外,北京市交通学校还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打造“前厂后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成立北京雅亮涂装工程顾问公司,《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雅亮公司的生产实践。这样既降低了学校的培训成本,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专业获得发展,产生了丰富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