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龙商家登录网址:我的教育辞典(1):“教育的世纪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4:32:54
我的教育辞典(1):“教育的世纪现象”

作者:郭元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9    更新时间:2006-7-20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考察人类教育的发展历史,我发现,在最近五六百年来,几乎每到世纪更替的时候,都是人类教育变革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重大教育思想论战、教育理论的转向最激烈的时期。我于1998年在《论教育观的结构》中,把这种独特的现象称为“教育的世纪现象”。把握人类教育的世纪更替现象,可以使我们更自觉地反思我们当下坚持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想。

    1.16世纪末17世纪初:儿童情怀

    十六世纪以后,人类思想启蒙的开始,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了对欧洲中世纪宗教教会教育思想的激烈批判。宗教教会统治时期的教育被批判家们称为人类教育的“黑暗时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爱弥儿》成为抨击中世纪目中无人的禁欲主义教育的号角。人文主义学者的人生理论特别颂扬人的高贵,认为人不是上帝的工具,人并不天生就是要悔罪的可怜虫,人只能自己作主,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托付给特权阶层或上帝,人是自己生活舞台上的主角。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在社会上都洋溢着对人的颂扬和人性的赞美,莎士比亚就曾热情地赞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本性和力量的赞美,不仅消除了人生的罪恶感,相反回归人生,尊重人生,使人感受到自己从本性上就具有无限的力量,人生的过程和活动就是要展现这种力量。由此,历史回到了人身上,并标志人的时代的到来。

    人文主义以其独特的人性论为基础,强调在人的生命行程中应该拥有平等、自由和博爱。首先,人天生是平等的,人不应该凭借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自己,而要凭自己的努力获得自我价值。但丁认为,人的高贵并不是由于出生门第,而是由于自己的优良品德决定的,人应该有所追求而获得美德并由此拥有高贵。薄伽丘说:“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条最基本的法律被世俗的谬见所掩盖了。”[2]人文主义者强调人人生来平等,反对特权,并重视品德在追求平等中的价值,把平等作为人的天生本性,这种平等观确立起人的平等意识。其次,平等意识导致了自由意识。但丁曾认为,意志自由是“上天的馈赠”。“自由意识”只有在人不把自己的一切都托付给一个外在的主宰者,而是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时,自由才能成为本质意义的自由,成为人的天生本性。当然,自由是有条件的,拉伯雷确信出身清白、有着良好教育、惯于和良朋益友交谈而获得的良好素质是人们享受自由的必要条件。他认为自由是人本身的一种天生的本性,推动他趋向德行,远避邪恶。拉伯雷意识到:只有有了良好的修养,知书达理,从事一切健康的合乎人本性的生存活动,人才能真正达到自由,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第三,人有了平等、自由和个性解放,也便需要有对人的爱情。爱情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体验。总之,人文主义的人生理论回归人性,倡导平等、自由和博爱,使人从感性到理性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毫无疑问,人文主义的人生理论充满着光辉,但其缺憾也是显现的,体现在:一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脱离社会关系,片面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认为自然状态就是人类的最高本质;二是在颂扬人的理性和对知识追求的同时,却又对人是否真正得到知识有着深深的疑虑。

    文艺复兴运动举起的“自由、平等、博爱”三面旗帜,激起了教育家们关怀儿童生活的热情。自然主义、泛爱主义教育家们强烈地批判了中世纪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认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起源于德国的泛爱运动的基本精神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地位的尊重,对人性的褒扬,使人从对神灵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诚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人文主义者发现了“人”的存在。从而导致了教育重新回到人,回到人的生活之中。这种进步,为人类后续的教育以人为起点,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统教育”的雏形与完形

    人类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学科不断产生。高效快速地把新增加的知识都传递给儿童青少年,成为教育家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

    夸美纽斯对人类教育的贡献就在于初步建立起“传统教育”的思想雏形,完稿于1632年,出版于1657年的《大教学论》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夸美纽斯成为早期的“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传统教育派强调知识的价值,希翼把“人类的一切事务都教给学生”,到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时,这种教育主张达到顶峰;极端地注重教师的作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建立起人类有史以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改变了人类以往那种低效率的手工作坊式的师徒性的个别教学制,并提出了基于知识传授的多样性的“教学过程阶段论”。此时的教育家没有一个不提出自己对“教学过程阶段”的构想的。

    1806年,又是一个世纪的更替时期,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问世。这本著名的著作,堪称“传统教育”思想的完形,它以心理学、实践哲学(即伦理学)为基础,构设起传统教育的思想体系。知识(或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被人们称为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中心论”。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教育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吹响了反对“传统教育派”的号角。“现代教育派”以教育实验为方法论基础,建立起“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与传统教育派针锋相对,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一直到20世纪30、40年代,“进步教育运动”席卷全球,堪称为人类教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教育思想革命。在杜威建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的同时,欧洲产生了“新教育”思潮,蒙台梭利(Montessori,M.)、罗素(Russell,B.)、尼尔(Neill,A.S.)等教育家创办新学校,实施新教育。新教育运动反对传统的形式主义教育,重视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自我创造性的表现,强调儿童的生活或活动方式。其中,罗素在其创办的皮肯希尔学校,并在《教育与美好生活(Education and the Good Life)》一书中把教育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主张通过“理想品格”的培养,创造儿童的美好生活。[3]值得一提的是存在主义教育观。存在主义比实用主义更强调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应该说,教育与儿童的生长、生活相容或一致,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中广泛认同的一个基本的命题。

     4.20世纪末21世纪初:后现代浪潮

    我们当下就处在世纪更替的历史时期。此时的人类教育又面临着 一场更为激烈的教育思想论证和教育实践变革。它的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在多元化的教育思想交响曲中,后现代教育思想无疑成为主旋律。

    批判与建构、体验与生成、对话与交往,成为当下人类教育思想的关键词。信息化社会、知识社会、学习化社会引起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些主张为各国基础教育的“静悄悄革命”中的共同战略选择。

    “教育的世纪现象”表明,人类教育思想的变革不是人为的,而是时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如果哪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要真正与时俱进,不去应对教育的世纪现象,结果只有一个:落伍于人类教育的时代精神!



     [1]《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9页。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7页。

     [3]参见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