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机车毒图视频:从昆明筇竹寺的三叶虫化石说起 - chuzh@live.cn的个人空间 - 华夏地理社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59:06

从昆明筇竹寺的三叶虫化石说起

[DYMT]

 

小时候,春季旅游。昆明筇竹寺与西山、金殿同样是学校老师的候选景区。筇竹寺因公交车通到玉案山下,登山过程可开展“把红旗”竞赛、野炊,进寺后,孩子们被围墙围在寺院里,老师便与管理,同学们也可以尽兴的玩。而西山旅途较远,车程较长,小孩脚力不济,寺与寺之间距离长。金殿小孩会漫山遍野“放野马”。在我印象中,小学期间,西山只去过一次,金殿去的也不多,大量的春游是去筇竹寺。因熟车熟路,暑假,“小队之家”的同学自己也约伴儿“耍筇竹寺”。所以,筇竹寺的“三碗水”、“菌儿窝”、“板栗林”,寺后“花红洞”的“松子林”、“杨梅林”、“蝙蝠洞”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筇竹寺给我留下了众多的儿时记忆,其中之一是我至今难忘的。

记得一年春游,在寺后山门的方丈园内,大家不经意地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个像“报栏”一样的“橱窗”里,赫然摆放着、挂满着地质生物化石,其中最多的是“三叶虫”化石,也有一些像草一样植物的化石。“三叶虫”的化石有完整的,有残缺的,还有侧身的。几行幼稚的字写着简短的说明。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地质动物的化石实物。三叶虫那一厘米左右的椭圆身躯,显现出清晰的印迹,腹有节,头有须。那是一个什么时代的生物唉?!我们站着的地方曾经是大海!同学们震惊了!老师们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我的大脑本来就充满着众多问号,这一刻好像是打开了欲求探索的“天窗”,神奇的未知世界很多未知的奥秘,成为我至今,甚至可能是终身的伙伴。

一次,一个寺庙里的工作人员[没穿袈裟,看不出是和尚]告诉我,那些化石是学生们在寺外山箐里采集的。老师为宣传科普成果,没经上级批准就摆在那里的。后不知什么原因不准他们摆了。终于有一天,我得知了那有“三叶虫”化石的神秘山箐。其实,就是汽车路边的一个普通箐沟。我和一小伙伴“冒险”深入,草高林茂,浓荫蔽日,“路”越走越窄,后终于没有了“路”,有各种石头埋在土里,或一角或一半露在外面,手抠抠不动,捡起来的全是“普通的”石头,哪里有“三叶虫”的影子?。失望伴随恐惧、胆怯使我们退出山箐。这次“冒险”就这样无果而终了,也可以说我与“三叶虫”擦肩而过了。但是,这神秘的山箐,成了我心中的梦!我曾忍耐不住,把这秘密悄悄告诉过为数不多的几个“铁杆”小伙伴,他们都笑着摇头,坚决不信。直到近年箐沟口立了一块石碑,标明是地质保护区。已成年的伙伴们才认可了我小时候告诉的秘密其实是真的。后悔当时没进去“挖几个‘三叶虫’”。

书载:三叶虫是节肢动物已灭绝的一纲,背壳纵分为一个中轴和两个肋叶;前部为头,头有须,有颈;中部为胸,分节,能弯曲,最少两节,最多可有四十节。后部为尾。翻过来,背朝下,腹朝上,腹面有口、触须、附肢和肝门。最大的可长七十厘米,最小的仅数毫米。多数在海底营栖。少数潜伏泥沙中或漂游。三叶虫,寒武纪出现,奥陶纪繁盛,志留纪衰亡,二叠纪灭绝。在地球上生存了3·4亿年之久。仅二叠纪距今已有2·8亿年--2·3亿年,那是个什么样的自然界呵?

奥陶纪气候温暖,全世界包含现今我国大部都为浅海覆盖,三叶虫、笔石、海林檎、珊瑚、苔藓虫、层孔虫、瓣鳃类及低等海生植物遍布全世界的海洋。志留纪地球地质激烈运动,海水退缩,陆地扩大低等陆生植物发生。

近年,随海口“昆明虫”化石发现,澄江“生物大爆炸”化石群出土。人们认识到,昆明这古老的大地,在洪荒时期,曾演出过多少生命乐章的活剧。昔日沧海,现或为高山,西山、玉案山、帽天山;或为桑田,现昆明盆地、澄江盆地、通海盆地都是滇中大大小小的粮仓。西山的抬升及部分剥离陷落形成的断崖绝壁;玉案山的箐沟;帽天山的古地质堆积层,把过去早于女娲时代的信息,以实物的样式,摆在我们眼前,以本身的默默无语,显示“造物主”自然、宇宙的伟大。有资料表明,滇池曾经属于珠江水系。后因地质运动,湖水出海口改道,才成为长江水系。

在宇宙运动系统中,地质运动是很短的一段。在地质运动面前,生命运动同样是很短暂的。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人类的发展更如白驹过隙的一瞬。但是,生命运动,人类的发展是各种运动的高级形式。

人类应该感谢宇宙,感谢自然,应该珍爱自身。人类与宇宙地质的联系是实在的,随着地质考古质料的不断发现,及研究的深入,这些联系已经是触手可及的了。在时空坐标中,人类在宇宙中看到了自己的镜像。

在玉案山上,我们一手触摸着人类文化的精神产品--筇竹禅寺;同时一手触摸着宇宙生命发展的遗迹“三叶虫”化石。相隔几亿年的事物,在时空的坐标系统中,就这样看似偶然,实属必然的相互碰撞了。联系已经是必然存在的了,只是这天我们才以这样的方式意识到。禅的思辨是人类的智慧之花;“三叶虫”是地球生命的早期形式。若没有生命的早期形式,那人在哪里呢?同样,若没有人类思维的发展,这样的两个事物赫然摆在一起,我们将怎样认识呢?二者将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呢?

神秀禅师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惠能偈应:“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本来同一物,人本是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