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ieve的音标:最新分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18:29
小组动力 第四章 小组的动力

第四章 小组的动力

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者注重运用小组工作技巧尤其是互动技巧来协助小组组员促进人际适应,促进小组组员个体人格健康、顺利成长。小组工作的最大魅力就是透过小组组员的互动和小组自身的成长过程,明显地看到和感受到一个个体及一个小组的成长。那么,小组工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别有哪些?其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们在小组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对于小组工作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小组动力学就是专门描述小组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力量、作用模式的理论。

第一节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

小组工作实务中用到的理论很多,我们在本节中重点介绍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1.群体动力学的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小组动力学又叫群体动力学。它是一门探讨小组结构及其组员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小组动力学关注小组凝聚力、次小组、小组压力、小组目标、小组结构、小组冲突等内容。20世纪30年代,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小组动力的研究开始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他于1939年在一篇关于"社会空间实验"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小组动力学"的概念,并用此概念表示"小组中的各种动力的交互作用,小组对其组员的吸引及其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早期对团体现象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思辨的角度进行的,这种研究趋势的代表人物有杜克海姆、弗洛伊德和列蓬等人。但是自从1945年库尔特·勒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小组动力学研究中心"并带领一批致力,组动力研究的学者开始对小组心理和小组动力的研究后,小组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始了以科学实验研究为主的走向。他们在其小组动力研究中心成立之初的短短5年间,就发表了l00多项关于小组动力的实验研究成果及报告。当代著名的团体动力学家阿尔文博士与卡特莱特共同主编的《团体动力学:理论与研究》一书中全面回顾了当时有关团体动力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成果,其中较著名的有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小组吸引力与小组组员"、廷伯格的"关于社会底层小组内聚力的实验报告"以及弗兰茨的"小组的破裂与凝聚"等。

小组内聚力是小组动力学的核心。目前,关于小组内聚力的研究已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的关注,许多学科比如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和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社会的健全依赖于小组作用的发挥,科学的研究与适当的小组工作方法则有助于小组生活的改善,同时,这也因此成为小组动力学及小组内聚力学说的理论前提和研究基础。

2.群体动力学的基本观点

汇总几十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将小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组凝聚力。小组凝聚力是吸引、组织与影响小组组员的最重要的力量。它被看做是小组的精髓,营造着一种小组组员甘心归属于其中的动力与气氛。小组凝聚力本身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因素是小组的吸引力,即从小组性质角度影响小组凝聚力的因素,包括小组的目标、计划、活动方式、组织特色和社会地位等;另一个因素是小组组员的动机,诸如小组组员追求交往、认同、尊重、安全的需要,以及他参加小组之初希望从小组中获得的利益的愿望等。小组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小组组员的士气,关系到小组的生存与发展。小组如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就会吸引小组组员为它努力工作。小组凝聚力具有以下作用:鼓励小组组员积极工作,迎难而上,引发其主动为小组负责的"责任性行为";使组员乐于倾听和接纳其他组员的建议;保持小组价值的一致性;发展安全感。

②小组压力。为了使小组组员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保持一致性,小组"求同的压力"会对小组组员个人施加影响,小组组员能感受到这种适度压力的存在。同时,为了保持小组的活力,在小组组员接受小组目标的范围内,小组组员可以求同存异,持有己见。

③小组目标与组员个体动机。小组目标与小组组员个体目标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小组目标若被组员尽心接受,可使组员表现出一种需求紧张,并努力工作;若组员对小组目标仅是默许甚至反对,则个人动机微弱。

④小组结构。小组组员间拥有一种较稳定的关系时,小组就具有了结构。小组分工、个体动机和能力及小组环境三因素影响小组结构的产生。

⑤次小组。小组内次小组的存在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次小组既可能提高小组的整体性,加强小组的力量,促进小组的成长,也可能分化小组组员,增加小组合作的难度,甚至瓦解小组。

⑥小组冲突。小组内由于问题未得到解决,或组员不满、不安、敌对等情绪的出现,都可能引起冲突。小组拥有适当的解决冲突的方法:退却、压制、多数原则、妥协、整合。

小组动力学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他活动的范围,个人间的行为相互依赖。凝聚力是小组存在的基础之一。社会学者把社会小组分为自然小组和人为小组两种。自然小组是组员本身形成的,人为小组是由组员之外的第三者促成的。自然小组一开始就有某种程度的凝聚力,人为小组起初缺乏凝聚力,通过小组组员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归属感。没有凝聚力的小组不能长期存在,当凝聚力过强而妨碍小组外的人际关系时,也是有害的。没有冲突的小组不会有生命力,而一个经常处于冲突之中却不去寻找化解冲突的方法、对冲突束手无策的小组,也是不健康的。

3.群体动力学理论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小组动力最初是勒温等人适应社会的需要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的,因此由此产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就被充分应用到社会现实中。有关小组动力学的理论,一开始就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政府、社团、学校以及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具体来说,群体动力学运用于小组工作并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小组动力学运用于小组工作,可启发小组工作者认可人们需要各种不同的小组经验,并有责任给予个人不同的小组经验,满足其需求。因此,小组工作者可协助小组组员参与冲突的解决与决策的制定,使个体从中享受快乐,增强自信,以此推进小组组员个人人格和态度获得成长和改变。

②群体动力学中小组凝聚力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小组的凝聚力高,组员互动时就会充满希望,心情愉悦地去努力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影响。相反,如果小组的凝聚力低,组员互动时就容易产生分歧或冲突·相互之间情感上感到压抑,造成小组工作消极被动,互相推诿责任,严重时导致小组的解散。因此,提升小组凝聚力就成为小组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之一。小组工作者可借助小组共同活动这个中介来增进小组凝聚力。小组工作者可通过具体的指导小组工作的理念、技巧和方法来实现小组组员的积极互动,促进组员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从而相互支持,相互认同,加大小组组员间的信赖及小组对其组员的吸引,实现小组凝聚力的增强。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实验研究及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决定行为的因素。班杜拉进行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实验有以下两个。

实验一

让儿童们目睹电影里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名叫"波波玩偶"的塑料小丑,"模特用棒槌敲打他的头部,把他朝下猛摔,坐在他上面,反复地打他的鼻子,把他抛到空中,用球去击打他......"看完电影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儿童们表现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班杜拉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8个月后,仍有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实验二

把4~6岁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儿童在电影中都看到了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充气人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结束时,甲组儿童看到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奖励;乙组儿童看到的则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接下来,让儿童进入一问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及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件。结果甲组儿童比乙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再组织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后以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回想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两组儿童表现无任何差异。

2.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在强调人类行为的习得性即教育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的作用;观察学习与模仿是学习的重要过程;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自我调节过程。具体地说,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

(1)交互决定论。

为解释、说明人类的行为,班杜拉对以前心理学家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交互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受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控制的,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班杜拉认为环境与个体的影响是双向的,环境刺激或内在素质并非单向地引发有机体的行为。他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是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种因素放在其他因素之上,尽管在某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交互决定论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人类行为理论,它关注人的功能,注意到各种外部事物与内部事物的相互联系。

(2)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行为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的作用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怎样行为形成怎样从事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其行动。因此,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及动机等心理过程。

①注意。人们除非觉察和注意到了模特行为的显著特征,否则是无法学到这种行为的。注意行为决定了个体在众多榜样作用影响时有选择地观察哪些方面。注意过程与示范刺激本身的特征及观察者的特点有关。

②保持(又叫记忆)。为了重演模特的行为,个人必须把信息编码成长期记忆。人们是通过符号的形式把示范行为表象化进行保持的,榜样的示范行为通过符号这一媒介被保持在长期记忆中。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表征体统:即映像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

③动机再现过程。动机再现过程就是个体把符号表征转变为适当的行动。班杜拉将这一过程分解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反应的监控以及根据信息反馈矫正反应。

④动机(又叫强化)。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习得"和"表现"作了区分,因为人们并不会实施他们学到的每一件事情。首先,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具有无奖励或惩罚的结果,人们便倾向于展示这种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其次,观察到的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方式影响榜样行为表现的。也就是说,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在通过观察习得的无数反应中,看到他人获得积极效果的那些行为,比看到他人获得消极效果的那些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来。班杜拉把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得到的强化称为替代强化。最后,人们对自己行为产生的自我评价的反应也会调节人们会作出那些通过观察学到的反应。他们倾向于作出感到自我满足的反应,拒绝作出自己不赞成的行为,这实质是一种自我强化。所谓自我强化,是指个体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他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这个准则时,就会自己责备自己。

3.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①由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角色的行为范例,获得自身行为的调节与改变,形成新的行为表现。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组员都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每个人都会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某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同时每个小组个体处在小组中既是自觉不自觉的行为观察者,又是自觉不自觉的被观察学习者。这样,每位组员都可结合自身特点,从众多丰富的思想交流和行为表现中寻找榜样。对此行为示范者进行观察学习,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成长。

②行为的强化不仅可以通过自我强化来实现,而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小组组员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不仅是其他组员活动的见证者,而且也是其他组员行为结果的见证者。因此,小组组员可以在分享彼此经历、经验的过程中,学习前车之鉴,并为了得到与他人同样受表扬的结果而去从事一些积极行为,为避免受到与他人相类似的惩罚而不会采取同样的消极行为,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③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这个重要观点启示小组工作者:小组组员并不总是机械地对环境作出反应,相反,组员会仔细观察其他人,并且不断解释周围的符号和线索,因此,大多数组员的行为是有意识的选择结果。这种意图性使得小组工作者有必要考察一下团体激励中目标设置的作用。这个广泛使用的激励方式为组员提供了有关"什么对小组的发展是重要的"信号,并且提示小组及其小组组员的行为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相互作用分析是美国心理学家柏恩所创立的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柏恩认为:"社会交往就是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两三个人或更多的人相互碰在一起的时候,迟早某人要说话,或者向其他人致意,这就叫做相互作用刺激。另外的人会说一些或做一些与这种刺激有某种联系的事情,这就叫做相互作用反应。"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反决定论的,承认人有战胜早期或现实的经验和环境的能力。它能促进人的自我改变,建立自我控制与自我引导,同时帮助人们分析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关系的优劣,如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人们了懈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领悟,从而促使人们改变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更加成熟、和谐的人际关系。

1.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互作用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

(1)结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

心理分析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柏恩也建立了一个三部分的人格结构模型,他的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长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简称P)、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简称A)和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简称C)。柏恩认为:"家长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不像超我、自我和本我......这样的概念,而是现象学中的真实存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PAC这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

(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剖析为人的三种不同自我状态之间的交往。当一个人以某种自我状态向对方发送一个刺激时,接受的一方以发送的一方所期待的自我状态作出反应,相互作用能够继续进行,这种相互作用叫做互补的相互作用;当发送刺激的一方或者接受刺激的一方或双方都没有得到期待的反应,就会引发不适当的自我状态,相互作用的线路就会出现交错.这种相互作用叫做交错的相互作用;当一个人以某种自我状态向对方发送一个刺激,而用另一种自我状态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含义,就会引发双重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做暖昧的相互作用。

(3)游戏分析~一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是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柏恩给游戏下的定义是:"游戏是一系列不断发展的、互补的暖昧性相互作用,它将会引出具有明确含义的预想结果。可以把游戏描述为一套原地转圈的相互关系,它们经常是重复的,表面上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有着隐蔽的动机,或者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设置圈套或'机关'的一系列活动,它具有两个特点:隐蔽性和惩罚性。"心理游戏就是通过扮演"惩罚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等心理角色而进行的一种勾心斗角,它对人际交往有着破坏作用。

(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人们常常反复地扮演着自己偏爱的心理角色,人们的生活仿佛是一次又一次地按照预先写好的"脚本"反复上演的戏剧。这个"脚本"就是人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它规定了一个人生活的主题,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规定了他周围的人所要扮演的角色。人们的人生态度与其生活脚本彳r关,人们在心理游戏中的角色偏爱也与其生活脚本有关。一个人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深入地分析并改写自己的"生活脚本"(吕勤,2000)。

2.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人际交往分析中的运用(1)三种自我状态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必然受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相互作用分析认为每个人的人格结构都是由家长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构成的。每个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要分别充当几种不同的角色,在每一个人盼人格结构中,都同时具有这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与不同人就不同问题互动的过程中,随着角色的转换或商谈内容的变化,这几种心理状态交替占据着主导地位。只不过在特定场合,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内,只有其中某一种心理状态占优势。家长自我状态(P)传授的是生活经验,这张"磁带"上记录了家长各种形式的沟通。无论这些说教是否正确,都被永久性地记载到"P"这盘磁带上。这些训导和指令内化为我们的大脑意识,成为了我们的行为准则,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地再现,对人的一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家长自我状态可以分为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和慈爱的家长自我状态。前者如家长所灌输的关于宗教、政治、道德、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性别角色等各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这些规则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后者如家长的关怀、爱抚等抚育性行为,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重复童年时期学自父母的一些慈爱行为。儿童自我状态(C)是童年时期所体验的自然冲动、情感反应、态度、感觉、经验等,当孩子成年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事件时,就会再现童年时的经历,重温童年时的感情。儿童自我状态可分为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和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前者又包括天真的儿童自我状态和任性的儿童自我状态。后者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特征是:缺乏自信、害羞、胆怯、退缩、沮丧、服从。

成人自我状态(A)发端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发现的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领悟到的经验与家长自我状态中传授的生活观念和儿童自我状态中体验的生活观念之间的差异。它是一套独立的感觉、态度和行为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将外界资料转化为知识,再以过去经验为根基,把这些知识处理、分类;同时独立收集资料、处理资料以及评价概率等作为行动的基础。成人自我状态是有组织的、有适应力的、有理解力的自我状态,以独立探测为根基,与外界保持客观关系。因此其特征是理性的、客观的、思考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根据其内容、对象和环境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自我状态。但是我们只有让面对现实的"成人自我状态"在自己的行为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不是放任性地由感情用事的"儿童自我状态"或自以为是的"家长自我状态"来主宰我们韵行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从自己可能采取的多种行为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行为来作出反应。

(2)四种人生态度与人际交往。

自我状态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是短暂的,而人生态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是长期的。相互作用分析认为,人生态度是我们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一般看法,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表现出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即"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不行","我行,你也行",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就会拥有不同的人际关系。

"我不行,你行"是儿童最早形成的一种人生态度,这是孩子在最初人生阶段的处境中得出的结论。成人以后若还抱着这种人生态度,就会导致缺乏自信、自卑和不胜任感强烈,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容易听从他人的摆布,做事不容易成功,常常体现的是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

"我不行,你也不行"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既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他人;既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他人;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他总是一概拒绝别人的关怀和帮助,而不管别人是否真诚。这种人生态度体现了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和威严的家长状态间的徘徊。

"我行,你不行"是一种怀疑和独断的人生态度。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个体拒绝认识自己的内心,无法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事物与自己的关系,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无可指责的,而从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做的都是错误的。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体现的是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

"我行,你也行"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抱着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他们常常通过表现慈爱的家长自我状态来帮助别人,通过表现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来享受生活,也运用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来进行决策和行动,只有在非常大的压力和身体健康状态不佳的情

况下才会表现出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或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中交往状态的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主要调整人际交往的态度,使自己保持"我行,你也行"的人生态度,做一个拥有自豪感、平等心的健康个体。

3.相互作用分析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①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中关于个人三种自我状态的描述与分析,可以帮助小组工作者或小组组员认识其互动或交流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特点,保持交流的顺畅和小组活动的顺利进展。

②相互分析理论着重描述和分析的是人际互动、沟通的特点,因此为小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为与团体过程的分析方法论,特别适用于治疗型模式的小组工作和发展型模式的小组工作。

③相互分析理论中关于人生态度的理论分析,启示小组工作者关注小组组员早年的生活状态。小组组员现实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性格与价值取向中的非社会适应性可能与早年生活状态有关,为小组工作者了解和把握小组组员的资料,进而促成小组组员的改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

小组动力涵盖的范畴相当广泛,本书将介绍小组动力的含义、小组动力的来源及小组动力的基本模式三部分内容。

一、小组动力的含义

"小组动力"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在其从事了大量小组工作的研究之后,于l944年在一篇社会心理学的相关论文中提出的。此后,许多学者如柏恩、布莱德福特和李皮特等人相继加入到小组动力的研究队伍中来,小组动力研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0年因此得到迅速发展,一系列关于小组动力研究的成果也相继'问世。20世纪60年代后,小组动力研究更加繁盛,有关小组动力的研究成果也广泛地运用于工业、教育、社会工作、心理健康与治疗、政府机构等各种领域。

那么,到底应如何理解小组动力的含义呢?

依据国外、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可知,他们对"小组动力"的含义莫衷一是,但基本观点大致相同。

美国学者瑞德认为,小组动力这个名词是用来形容小组在达成目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复杂且互动式的动力。

潘正德总结、阐释小组动力的含义时,指出"小组动力"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小组动力是指在任何时间内发生在小组中的包括觉察到的或未被觉察到的所有心理的和行为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运作和支持小组持续下去的原因。一般小组都普遍存在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内容。静态方面包括小组名称、组织结构、目标等;动态方面包括小组的运作,组员的改变、互动、反应等。小组的运作和方向是由各种力量和因素决定的,小组的动力就是这些力量的互动作用及其在小组中产生的影响效果所组成,是综合力量自发产生的现象,非个人的发明或创造。

②小组动力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的工具。它提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原理原则,包括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它也具体应用和服务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小组、军队、教育机构、义工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

③小组动力是用来说明小组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用来解释小组内各类行为的转化、演变和相互影响。

④小组动力也是一套正在兴起的适用性的专业技术。

我国台湾学者李郁文总结了国外及国内部分学者的观点后认为,小组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的含义。

①小组动力是用来描述及探讨小组中或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各种行为现象,如小组的形成、发展、运作、互动、吸引、排斥、反应或改变等等,并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

②小组动力被归类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因此适用相当严谨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小组中(间)的各种行为现象。

③小组动力是一套用来了解小组行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这些知识和技巧是经由过去的研究、发展和无数的经验积累而成的。

④小组动力强调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亦即主张将小组动力的理论与原则变成实际的生活技能。

我国学者刘梦、张和清等认为,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小组动力是指影响小组发展过程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

小组过程是一个充满动力的运作过程,熟悉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助于小组工作者更好地带领小组完成小组目标。那么,究竟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什么呢?不同学者见解不一。

1.希普的观点

希普认为小组动力的研究范围应包括小组形成、小组发展、区分与整合、沟通、互动、小组结构。

2.福斯诗的观点

福斯诗认为小组动力的研究范围应该进一步拓展,其范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论与方法。探讨的主题应包括小组动力这门科学及小组方面的研究。

②小组的形成与发展。探讨的主题包括小组的形成、小组的发展与社会化、小组的结构。

③影响与互动。探讨的主题应包括一致性和影响力、权力、领导。④小组表现。探讨的主题应包括小组表现、小组决策。

⑤与之相关的问题与应用。探讨的主题包括环境的过程、小组内的冲突、小组之间的冲突、小组与集体行为、小组与改变。

3.刘梦、张和清等的观点

他们认为,小组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内容,静态方面包括机构、小组特性、领导者个人特性、小组组员四个部分;动态方面包括小组的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气氛与凝聚力、组员的参与、沟通模式、冲突和冲突的解决模式、小组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规范、小组的决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①静态方面。第一,机构方面的影响。机构是有目标、有组织体制和拥有资源的实体,包括学校、医院、各种青少年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机构、妇女小组以及政府或民间的各种组织。机构对小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机构对小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机构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理念、机构的物质资源决定了在此机构中的小组工作的性质。如学校中的小组通常是学习小组、青春期教育小组;妇女服务机构提供的小组大多是针对女性和家庭的需要设置的,如离异妇女小组、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小组、家庭治疗小组等;老人院则可能针对老人的需要开办诸如死亡教育小组等小组。其次,机构对小组过程也具有影响。机构通过对小组工作者的影响对小组间接产生影响,小组工作者是小组机构与小组间的桥梁。小组工作者在开始工作前,需要先对机构情况有所认识和了解。机构也应该通过管理和监督的途径让小组工作者熟悉这些情况,并且使小组工作者和小组都能参与到机构整体的设想、建设和发展中去。小组工作者应该向机构解释小组的需要或向小组解释机构的目的与功能,机构的各种情况以及机构内的政策等,尤其是关予收费、时间的安排等。总之,小组工作者就是机构的代言人,他不是小组的一分子,而是利用机构满足小组全部或部分需要的帮助者,他所用的技巧应该是机构所认可的工作方法与技巧。第二,小组的特性。小组的诸多特性都影响小组动力,如小组的类型、小组的对象、小组的原理、小组的目标、小组的名称、小组的主题、小组的规模、小组的结构、小组的时限、小组的形式、小组的空间安排、小组的时间安排、爿组的契约形式等。第三,小组带领者的影响。小组带领者是小鞋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常,小组要求小组领导者能够具萑这样的技能:建立目的性关系的技能;分析小组情况的技能;萋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发展和组织小组活动的封能;调动与应用机构及社区资源的技能;评估小组的技能。小簦领导者能力及其技能状况直接影响着小组的运作情况和效果。筹四,小组组员的特性。这些参与小组并最终将从小组获益的小鲑组员是小组工作的对象,是小组过程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他的改变是小组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所在。因此在组建小组之初,需要对小组的工作对象情况进行特别的考虑,进行小组组员的筛选。具体地说,小组组员的以下特性,如年龄、性别、人样特征、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小组的进程。

②动态方面。小组的动态过程内容涉及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是指小组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的冲突和沟通,小组发展的阶段犒点和任务,以及小组的评估。

三、小组动力模式

小组动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整合在一起,共同影响小组的运作过程。一个成功的小组工作者应该熟悉小组过程的流程并能熟知小组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起作用的方式。针对小组动力运作的栲式,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杨极东的观点

杨极东的小组动力的基本模式如图4-1所示。

这个整合模式是说输入因素经过小组的人际整合、领导、涟

通、解决问题等环节达到小组整合,最后达到组员成长、小组发展、凝聚力增强、问题解决的结果。同时,小组过程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些结果又会变成新的输入因素重新开始下一轮的小组过程,最终实现小组的终端目标。

①输入变项。第一,组员特质。具体包括应了解组员的基本需求,并给予适度的激励与满足;了解组员的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让组员的能力可以得到适度的肯定,才能有效地予以发挥;了解组员对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所持有的行为倾向,如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态度等;了解组员独特的价值观,然后在小组过程中透过跟其他组员的分享、回馈后再慢慢修正,最后得以形成一致的小组文化,使之有助于小组的成长和运作。第二,工作任务。协助组员了解小组工作任务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再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方法来达成小组的目标;小组工作任务的分派是否恰当,组员是否拥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促使小组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第三,环境条件。有没有考虑小组的生态环境条件,如小组大小、组员距离、小组和其他小组的互动关系等;有没有考虑小组的心理环境条件,如社会参与、认知差距、从众行为等心态;有没有考虑小组的社会文化环境条件,如社会变迁、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因素。

②整合变项。第一,人际整合。小组过程中,建立互动的人际关系,避免大家对小组冷漠、应付或敌对、冲突,能调整或增进小组所有组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二,领导。新的领导观念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相互的影响关系、领导者的领导形态、人格特质、领导技能及小组气氛之培养等过程变项均影响小组的运作状况。第三,沟通。这是一种讯息传递过程,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讯息传递要很清楚,且有相互回应,才是有效的沟通。其中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彼此观念的沟通、良好关系的建立、文字语言与非文字语言的正确使用、肢体语言的表达技巧等等均影响沟通的效果。第四,问题的解决。小组过程中出现分歧或产生问题是自然的现象或结果,这种现象只是将小组中的紧张或挫折予以表面化,使之呈现出来。如果小组工作者能够对事不对人、创造双赢局面,这些小组中的阻力将可能成为小组互动的有效助力。

③输出变项。第一,小组成长。个人加入小组之后,最显著的收获就是个人的成长,如学习放开自己,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觉、经验,能得到组员的支持、鼓励、接纳与认同,获得内心的洗涤,发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等。第二,小组的发展。小组是个人的集合体,小组随着个人的成长自然得到顺利发展,组员们彼此鼓励,相互支持,小组发展更加坚实。第三,凝聚力。小组发展如果成功,小组组员会对小组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吸引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归属感。第四,问题解决。小组的问题、冲突、分歧如果在第二个阶段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小组的问题将得到圆满解决。

2.艾丽斯和费希的观点

艾丽斯和费希提出小组动力的运作模式如图4-2所示。他们认为,小组动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大变项:输入因素、过程因 素和输出因素。同样,这三大变项也是交替循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小组会因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作出适度的调适。

(1)输入因素。

输入因素是指那些所有能帮助建构小组的因素、条件及资源。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个人方面。个人的人格特质、使用的技巧方法、处理事情的态度及所拥有的一切资讯消息。第二,小组方面。一是小组所拥有的有形资源,如财力、设备等;无形资源,如活力、精力、好意等。二是小组的大小。原则上,理想人数为5~7人的小组最合适。如果人数少于5人,则在进行交换意见时,无法体现多样性,不利于小组决策的形成;假如人数过多,则无法作面对面的交谈,且容易被一些较武断、固执的组员所操纵,使小组决策被控制或极端化。三是小组的目标。小组目标的明确与否是影响小组走向的一个重要的输入因素,清晰的小组目标是小组成功的重要条件。

(2)过程因素。

过程因素主要指小组动力过程中那些实际活动对小组所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小组的实际活动包括5个方面。第一,沟通模式。沟通是整个小组过程的核心,如果没有了沟通,小组组员势必无法相互影响。沟通能够催化上面所说的小组个人特质而决定他们是否会受到影响。例如,某个小组中有个组员的侵犯性很强,那他将会是小组中问题的潜在来源。但在小组的互动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该组员没有使用侵犯性的态度跟别人沟通的话,那他输入变项的影响力则是零。第二,凝聚力。小组发展出来的凝聚力的强度的高低是小组过程的重要变项之一。如果小组的凝聚力高,小组的向心力、凝聚力就强;反之,小组的向心力、凝聚力则弱。第三,工作与参与规范。好的领导者应该善于针对每个小组组员的个性特点来引导小组过程。另外,积极的参与也常用在小组过程中去影响其他变项。第四,小组决定的程序。小组的决定可以从好的批评或建设性的批判中受益。因此,小组动力过程的一部分如果能包含一些对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的尊重,小组决定的质量会更高。第五,领导。好的小组工作者应懂得如何运用良性的小组规范来带领小组,如允许有批评性意见的存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发表,鼓励积极性的参与,使之对小组的运作产生好的影响。

(3)输出因素。

输出因素指的是小组运作的产物和达到的成果。其中这些成果既包括有形.的书面报告、备忘录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件等,也包括一些无形的成果,如个人在小组中新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个人在生活上新技巧的形成和获得、小组凝聚力的增强、小组组员的满意度、小组决定品质的提升等。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式①

这个模式主要包括5个变项:一是小组组员,即什么样的人来参加小组;二是小组情境,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小组;三是小组的运作过程,即这个小组如何运作;四是小组的运作之后个人发生的变化;五是小组过程后小组发生的变化,而个人、小组两方面的变化又将影响小组的组员和小组的情境。如图4-3所示。

这个模式对小组动力的因素变项作了更细致的区分,也更精确地描述了各个因素变项之间的关系,如小组组员的特性和小组的情境之间的关系。小组组员的特性决定了小组的性质,而这两部分又都是小组运作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因素,领导者在利用小组挖掘组员的资源、带领组员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了组员的改变和小组功能的改善。而组员的变化和小组功能的提高对小组组员的特性和小组情境又带来影响。如此往复,实现小组的不断推进和成长。

通过以上小组工作动力模式的描述与分析,小组工作者可以知道小组运作的整体轮廓,这对带领小组把握小组运作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顺利实现小组目标具有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