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形容词和副词:人性之美,常在平凡的角落闪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01:34
河北青县10年推出500多名“道德模范”引关注

孙志军(右)正在照料瘫痪的妻子。 (新华社发)
□“新华视点”记者 李柯勇 张洪河 王民
核心提示
一摸那块补丁,就有人哭了。
56岁的孙志军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他的旧外套上有一块补丁,那针脚,一看就是一双男人粗糙的大手缝上去的。人们说,看见这补丁,就能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真男人。
——这个身材瘦小的农民,是河北青县推出的“好人”之一。10年来,这个人口仅40万、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持续发现、推出了500多名“道德模范”。
争议、怀疑都不难想象。这件事让人们从别样的视角来看待社会道德状况:“你身边究竟还有多少好人?”
1 包围着“好人”的那些是是非非
20多年来,见义勇为搭救车祸伤者将近30人——青县个体户王俊岗堪称“草根英雄”。英雄也被人怀疑过,但更让他难过的是冷漠。
去年年初,他路遇一起车祸,出事的是邻县某医院一辆120救护车,两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躺在血泊里。他把他们送往医院,他们都得救了。而随后半年,这家医院从上到下没人打电话来说声“谢谢”,王俊岗很寒心。
憋着一肚子气,他给那个院长打电话:“当时我救你们的人,汽车座套都被血泡了,花300块钱买了套新的,你给我报销。”院长在发票上签了字,让王俊岗去财务领钱,完事,仍然一个“谢”字也没说。
“这钱我就是要拿!”王俊岗48岁,瘦脸,棱角分明,“我救人从来不图人家给什么,可医生也是救死扶伤的,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感恩呢?”
很多人喜欢王俊岗,就因为他活得真实。
10年来,青县通过县电视台推出的500多名“道德模范”包括见义勇为、敬老爱幼、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等各个方面。从当地群众的反映来看,也并非总是一片叫好之声。
“快乐阳光QQ群”是青县400多个网友组成的公益志愿者团队。自2009年建群以来,他们经常相约去照料孤寡老人,义务献血,资助贫困学生。可是,有人说他们“作秀”,甚至指名道姓进行人身攻击。
群成员张学武本来是个电工,今年应聘当了县职教中心老师,立刻有人在贴吧上讥讽他:“帮助人民把自己帮成了人民教师哈。”他心里虽然别扭,但仍坚持做好事。他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关制度跟不上,当好人有时没人撑腰。但个案不能成为多数人放弃道德的借口,不足以击溃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群主“小静”认为:“有人是网上的批判者,看见别人做好事就骂;在现实中又是旁观者,见死不救。与其围着几件坏事争来吵去,不如用心多去做点好事。”
尽管被是是非非包围,“小静”却从救助对象身上找到了更多安慰。一次,贫困老人李凤英拉着她的手说:“丫头,你看我是不是神经了?以前我总是掉眼泪,现在动不动就自己笑出声来。”
2 “回归一个常识”
今年4月,听说金牛镇打虎庄村私企老板张强的故事,青县《德化人生》栏目制片人王海东第一反应并不是感动。多年来,张强一直带着年迈体弱的老娘外出谈生意。王海东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在利用“孝子”的招牌进行商业炒作?
一件小事让王海东转变了看法。有一次,张强带着老娘和两个儿子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孩子只有三四岁大,耍耍闹闹,走路还不稳当,却知道踩在板凳上给奶奶夹菜。餐馆掌柜被这温情一幕深深打动了,说什么也不要张强的饭钱,他说:“你是真孝子。孩子是装不出来的,肯定平时跟你孝敬惯了。”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道德受到了侵蚀,这是事实。但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那些自古以来崇尚的美德其实从未失去。”王海东感叹。
马厂镇新张屯村退休工人范殿路的故事,让曾任《德化人生》助理制片人的尚孟春感触良多。这个77岁的胖老头坚持27年给全村孤寡老人送年货,就为这点“心意”,差点把老命搭上。
2000年,范殿路突发脑栓塞,半身不遂了。人们都想,这回他送不成了吧?谁知春节他又给每个困难户送去一桶色拉油。两年后,他脑栓塞复发,下床都不利索了。除夕,老范让家人搀扶着忙乎了一整天,终于把100斤大米送完了。又过了两年,他老伴脑出血,花了一大笔医药费。自家开支都困难,怎么帮别人呢?他背个筐,去拾破烂,换来钱继续送。
2006年,他几乎双目失明,出门只能扶着墙用拐棍儿探着走了。这下还送吗?村委会的喇叭响了:“请贫困户来领年货。”不用说,东西还是范殿路买的。
“范大爷,你要送到啥时候啊?”尚孟春问。
“送到我死。”他哈哈大笑。尚孟春也跟着笑,却是含泪的笑。
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老头就是一句话:“小时候穷,不是吃百家饭我早就没命了。现在我要回报社会。”这么简单一个念头,能支撑着一个人忍受那么多艰难?尚孟春百思不得其解,他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太功利了?总想知道人家做好事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一定要用利益交换的眼光去看呢?”
10年来,青县宣传的不少“好人”不仅在本县家喻户晓,连几个邻县都有一批忠实“粉丝”。可以印证的是,在青县已经形成了一种向善的氛围,以做好事为荣、愿意当好人的人越来越多了。
王海东说:“还是好人多。青县能找到这么多好人,随便哪个地方也都一样。应当回归一个常识: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3 从凡人琐事中发现人性之美
多年来,青县在各乡村建起了一张“海选好人”的网,月月选,年年选。候选人的照片和事迹做成展板,摆到大集上去,让老百姓来把关。
从2008年起,青县开始评选“感动青县”人物。每次选完了开颁奖大会,县委书记李新平带着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去现场。获奖者在台上讲到动情处,台下县领导和观众一起掉眼泪。
其实,很多故事难以用传统的“好人好事”简单概括。
金牛镇苗庄子村古庆桥、何俊兰夫妇扶养一个脑瘫弃婴20年。为了给这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孩子看病,他们几乎倾家荡产。古庆桥起早贪黑去给人家拉砖,何俊兰一个人耕种15亩农田,亲生儿女初中就辍学养家,甚至还要为他交“超生”罚款。
有民间医生给患儿开了个偏方:每天一个鸡蛋,加花椒烧着吃。这一烧就是十二三年。有一回,亲生儿子实在馋得不行,吃了一个鸡蛋。何俊兰回家一看,抄起烧火棍就揍儿子。儿子急了,说:“妈,我是你亲生的吗?”何俊兰就搂着儿子哭了……
尚孟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的传统美德竟有这么深、这么大。”
就在这些最平凡的角落,常能惊鸿一瞥般让人看到人性之美。
4 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带来温暖
谈到自己理解的“好人”,“小静”说:“我们群里的人做好事的动机各不相同。有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可怜,有人是出于信仰,还有人做过坏事,想得到一点心理安慰。也许他什么都不好,只要还有一点点善念就值得鼓励。不能因为他做过坏事,就剥夺他做好事的权利。”
人都是多面的,善恶常在一念之间。李新平认为:“目前社会上各种新思潮、新事物层出不穷,这时更要强调道德的力量。绝大多数人是有良心的,每个人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善与美不断放大延伸,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才能走到今天。”
吕希庆,曹寺乡前吕召村一个文静腼腆的少年,自愿背着一个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前后背了8年,风雨无阻。人们之所以记住这个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孩子有这样的爱心尤其难得。有人这样评价吕希庆:一分令人落泪的友谊和责任,让我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阳光般灿烂的希望。
现代文明的副作用经常遭到诟病:人与人疏远了,人心麻木了。事实上,身边其实从来不缺少感动。翻阅《德化人生》的视频资料,记者看到了这些——
大学生周晓东献血时发现自己得了白血病。他不想给家庭增加负担,一年多都没告诉家里,假期回家,照样有说有笑帮父亲下地干活。他一直把诊断书揣在口袋里,每天偷偷拿出来看一遍。怀着对父亲的深爱,这个年轻人就那样静静等着,直到死。
戴副大眼镜、笑容憨厚的贫家小伙王刚得了尿毒症,本是被救助的对象,他却决心回报社会:蹬一辆三轮车,每天义务接送老弱病残。生命接近终止时,他提出捐献遗体,为社会最后作一点贡献。母亲不同意,他“咕咚”跪在地下,母子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母亲无奈只好点头。
甚至不必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常常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就能拨动心弦。
比如一缕头发。儿媳妇姚淑华给婆婆梳了15年头,珍惜地把婆婆掉落的头发一根一根攒了起来,足足攒了半麻袋。打开来,只见一团团的头发由黑到灰到白,仿佛一段段凝固的时光。
一首歌。中学女教师陈佳文每天对着床头用跑调的嗓子唱歌,7年终于唤醒了植物人丈夫。
一支画笔。穷画家尹升在自家狭小的屋子里先后收养了17位孤寡老人。
一个笑容。大学教师吴洪锋腿有残疾却从不坐下,总是双手撑着讲台挺直腰板面带微笑讲课……
这一切其实从来都存在于我们身边,如此熟悉,又有点陌生。每当我们用心发现了它们,总有一种温暖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