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t competely:养生堂李志刚向脾胃要健康全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01:12
BTV养生堂李志刚向脾胃要健康全集
■面色、体态知脾胃健康
 
【byb.cn】 2011年5月9日-5月13日,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组邀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志刚教授做客节目中,向我们传授保养脾胃的穴位保健方、以及由于脾胃引起的一些常见病,共5小集,敬请收看!
专家简介:

李志刚
简历:李志刚,男,1965 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本科,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医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骨干,中国性学会理事。
学术思想与特色:
(1)针灸理论:
李志刚副教授对针灸理论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认为针灸治疗应先辨其病,据病来选定主穴后,根据症状辨其寒热虚实再选择配穴,最后再行针刺补泻。如:明确诊断为痛经一病后就可选定主穴三阴交、血海、地机、中极、关元,若为虚证则配肾俞、足三里、命门等穴用补法,若为实证则配合谷、曲池、行间等穴用泻法。还提出针灸疗法与气功疗法相结合的行针手法,即医者运气使丹田之气充注于手指,再以此气来推动患者体内之经气运行以疏经络调气血。
(2) 针法灸法:
乃针法灸法专业博士,能尊经旨不拘旧法,敢于实践,大胆创新。重视针刺得气的效应及补泻手法的应用,其有关针感性质和针感传导方位的控制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每针必求得气,进针后用手法控制基础针感和控制针感的传导方位。认为基础针感是取得针刺补泻的先决条件,取凉的基础针感应为麻、痒,取热的基础针感应为酸、胀。取得基础针感后再用手法——如调节捻转方向或针尖方向——控制针感传导方向使气至病所,然后据病证取补泻手法来治疗,即“麻痒取凉(泻),酸胀取热(补)”。在控制针感传导方位时,主张针尖的方向朝向病所,在贴近针刺的部位,用押手关闭住经脉的一端,使针感向另一端放散,也可循经循摄或逼针法来控制针感。
重视刺络放血法的应用,临证放血量多、刺激量大。善用深刺透穴法,如:天枢透归来治疗肥胖证,地仓透颊车治疗陈旧性面瘫等。
(3)临床:
经常将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付诸笔端,与同行交流。主张“针灸药推拿多法并用”治疗多种急慢性疾患,认为一法往往不足以祛除顽疾,须多法合参并用。
尤善用现代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参照古籍寻觅治疗新途径。常使中风失语的病人重新发声,久病瘫痪的病人重新站立,重症颈椎病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在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如头痛、失眠、肥胖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面瘫等。 院
运用放血疗法及水针疗法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如股外侧皮神经炎、腰椎间盘突出、痤疮等,疗效显著。认为“关节宣通气自流”,常使用“苍龙摆尾”“赤凤摇头”二法使针感跨过关节部位治疗运动性疾患。
(4)实验
带领研究生一起研究针刺治疗脑-脊髓损伤,负责《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差异蛋白质谱表达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局部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与电针的干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电针干预脊髓损伤修复再生的机理研究》(大学科研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并著有论文《脊髓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研究》,为推广针灸在脑-脊髓损伤方面的治疗与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推动中医药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5)教学:
从事针灸教学多年,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硕士生,深受学生的欢迎。对学生言传身教,既要求掌握科研方法与思路,又重视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刻苦锻炼基本功,要达到“握针如握虎”的境界方能“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现有来自各国各地区的学生跟随其出诊或学习。
2002年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公派韩国讲学1年,受到同行、患者的广泛赞扬及当地媒体的高度评价。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如国际替代医学研讨会,国际韩(中)医学学术大会等。发表的论文《脊髓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论针刺补泻》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为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推广中医针灸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小结:李志刚副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其勤读古籍,孜孜不倦;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理论造诣。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多部。科研思维清晰、视角独特,乃杰出的青年学者。

主持人-悦悦

本期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副院长李志刚

通过面色说明脾胃问题

通过舌体提示脾胃问题

不同的舌体说明不同的脾胃问题
中医有句话: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我们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个人亏气少血,你想想是不是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而且脾胃不单与消化功能相关,疼痛、哮喘、失眠、抑郁、肥胖等常见疾病都与脾胃有关。
如何通过一个人的面色、体态就能得知脾胃是否健康呢?
望而知之者谓之神。望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中国人的正常肤色:红——自然红,区别于颧红;黄——主色,区别于萎黄、黄胖;隐隐——隐隐约约,区别于黄疸。黄色也分不同种类:面色萎黄是典型的气血亏虚的表现,我们讲脾胃气虚,脾胃不和,引起来的这种气血生化不足;面色黄胖,这个胖可能有湿相了,像现在医学的一些疾病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像一些黄疸性的疾病,有黄胖,并且可能有浮肿的情况;面色苍黄,可能病情比较严重了,可能是一个疾病的后期,脾胃极度衰弱的表现。
除了面色,我们还可以望舌:正常的舌,舌体伸出来之后非常灵活,从颜色来看,淡淡的红色,然后苔可以说是很薄的,这个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胖大舌和齿痕舌都是代表脾虚的一个表现,脾虚的舌。
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呢?
1、内关穴:主治三大疾病,一个是心脏方面的疾病,一个是神智方面的疾病,第三个就是主治胃方面的消化系统的问题。胃疼胃胀,呕吐,吞酸,胃里嘈杂腹胀,等等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内关穴,尤其包括胃炎,胃溃疡,还有一些食道的疾病,也可以选择这个内关穴。采用的手法为弹拨法,就用你的拇指的指端,然后就是在我们内关穴上进行弹拨,弹拨的时候有一个麻麻的感觉,你弹一下麻的感觉向中指放射,就说明你取穴比较准了,你弹拨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每分钟可以弹拨次数,跟你这个脉搏的次数一样就可以了,六十次左右,一秒钟弹一次。

2、公孙穴是我们脾经的一个络穴,一络通二经,所以公孙穴既治疗脾的问题,还治疗胃的问题,就是脾胃病都可以利用公孙穴进行治疗,包括我们的消化不良,腹胀,胃痛,吞酸呕吐等等这样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都可以找公孙穴。按摩手法为以指代针,竖直向下用力,指压到你能承受为止,每天一次。

3、中脘穴可治疗消化不良、脾胃不和,而且中脘穴在临床当中还有减肥的功效。按摩手法为,配合腹式呼吸一并按压,在吸气的时候,然后我们肚子在往回缩,吸到顶的时候然后憋住,然后用力的点压你的中脘穴,点压到你自己能耐受为止。呼气时按压,吸气时不按,一分钟12次。

',1)">
■消化系统常见问题
 
今天就给大家举几个与脾胃关系密切的消化系统的常见问题,教教大家该怎么办。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

腹结穴可以调理脾胃

照海穴有补肾生精的作用

人中穴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便秘

生活中的误区
打嗝,中医叫呃逆,是由于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比如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短暂的打嗝,这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现象,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持续的打嗝就是病态了。
给大家推荐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风池前面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位于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呃逆既然主因是胃气上逆,其治也应以“宽胸利膈、降逆止呃”为正法。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有疏调三焦之气的功能。《灵枢·经脉》篇关于三焦经的主病中有“主气所生病……”的记载,呃逆乃胃气上逆之证,按压翳风通过疏调三焦之气而产生治疗作用,并达到治愈目的。

老年人最多见的就是便秘。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大鱼际。
1.生命线(大鱼际曲线)上有许多小横线,或有分支,或内侧有细小的平行线;
2.手掌大鱼际处呈青紫色,有静脉曲张。
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就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消化系统在手部的反射区主要位于大鱼际处以及掌根部。手诊的原理:人体的器官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器官有任何不良的压力和损伤,将通过矿物质等物质进行传递到皮肤表层,并牵引皮肤,形成凹凸形态。手掌是最能反映出体内脏的求救信号的地方,由于手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六条经脉在这里交汇在运行,这六条经脉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阴明大肠经、手劂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热经、手少阳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所以内脏一有问题不会通过这些经络显示出来,反过来说观察手掌的变化就可以观察体内脏腑的变化。大鱼际正好是胃的反射区,所以,大鱼际这个位置呈现青紫色说明消化系统不是很好。

便秘有习惯性、老年性、药物性。中医上把便秘分为实性的和虚性的。其中实秘又可细分为热秘和气秘,虚秘可细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等。但是这样细分起来大家还是记不住,给大家总结几个典型症状,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到底属于什么症状了。

',2)">
■通过脾胃调理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是全球的热门话题。如果家里有人患上糖尿病,就会发现这仅仅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如何通过调理脾胃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糖尿病前期的典型症状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浑身没劲儿,皮肤瘙痒。这些症状都和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糖尿病的危害

贴敷神阕穴可以调理脾胃
1、喝得多。大多数人都会认识口干是肺部出现了问题,其实不然,是脾的升清功能减退,导致肺的宣发功能下降,不能把津液输送到肺。对于口干的症状,可点按承浆穴,并配合三按三呼吸法。三按三呼吸就是呼气时轻轻按下,吸气时略微抬起,共三次。同时我们还可以配合咽津法:当唾液充满整个口腔的时候,将它分3次咽下,用意念送到丹田(关元穴)。

2、吃得多体重减少。脾胃受伤,中焦脾胃的运化就会受到限制。食物停留在胃中不能消化,久而久之就会化热,胃中火热表现为消谷善饥,就是我们所说的吃得多,饿得快。生活中无论有很多这样的人,这是可以采用脐疗的方法。将吴茱萸碾成粉末,与生姜水混合,搓成丸状,贴在神阙穴(肚脐)上。24小时后除去,隔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

3、尿得多。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老年人都会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的问题,这些症状都预示着您的脾胃出现了问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用毛巾摩擦背部穴位。

',3)">
■亚健康是否是脾胃导致
 

健康测试

现场诊断两位阿姨的脾胃

现场教观众五擒戏的鹿戏
亚健康,听起来并不可怕,如果您长时间的处于亚健康状态,就会导致失眠等病症,而导致亚健康的源头恰恰在脾胃。
如何诊断亚健康是否是脾胃导致的呢?当您的眼睑内下缘出现黑色,且睡眠充足时,说明您的脾胃已经向您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同时伴有腹胀、心烦等症状,可以通过点按阴陵泉、太白穴来缓解病情,以免亚健康发展成诸多疾病。


脾胃导致的失眠有三个指征:1、腹胀 2、眼睑震颤 3、睡觉流口水。如果您这三个症状都有,就可以诊断您的失眠是心脾两虚导致的,可以用酸枣仁粉混合蜂蜜、白醋或水,搓成丸状贴在神门穴上。

',4)">
■关于肥胖的话题
 
现在肥胖已成为世界公害了,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而且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严重的是,肥胖容易引起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胆道疾病、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有一词语叫“死亡五部曲”就是指,如果一位肥胖者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及脑血管意外则称为“死亡五部曲”,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很快就会来临。统计发现胖人没有瘦人长寿,可能就与这有关系。

按揉滑肉门穴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

现场演示五擒戏-熊戏

吃细粮易发胖,多吃粗粮
这还是属于单纯性肥胖,一旦出现继发性肥胖就会更麻烦。如果您突然出现肥胖的现象,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是不是出现了其它的病症。
年轻人多是胃火比较旺盛,所以摄入多,吸收多,造成的肥胖。老人多是脾胃虚弱造成的身体内水湿代谢不通畅形成的肥胖。简单的说,年轻人多是实胖,老年人多是虚胖。
针对虚胖,专家给大家推荐了丰隆穴。丰隆穴也称化痰穴,中医说的痰就是身体里的水湿凝结。位置就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 内与条口相平,当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年轻人的实胖效果比较好的穴位是内庭穴。庭是指房屋的内室,穴在趾缝之间,位置非常隐蔽,就好像被门遮盖住的内堂,所以称为内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