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youngteen幼儿日本:努尔哈赤原来是印地安后裔——海内外数位学者证明[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19:57
努尔哈赤原来是印地安后裔——海内外数位学者证明[转帖]
两袖圊风 发表在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http://bbs.voc.com.cn
公元1592年,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指挥二十万水陆军队偷渡朝鲜海峡,日军很快攻下釜山、王京等地,直逼平壤。当时的朝鲜国王即向明朝求救,明朝认为日本侵略朝鲜意在进一步侵占中国,决定派兵援朝,此后明朝与日本进行了一场长达七年的战争,只到1598年日本被完全打败而告终。明朝的援朝战争前后持续了七年,明朝因此糜饷百万、元气大伤,这时的明朝对东北部的控制有所放松,一个女真部落就此崛起。1593年女真建州部打败了海西女真,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征战后建州女真的酋长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女真部落,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国号“金”。努尔哈赤还为自已的家族创造了一个新的姓氏“爱新觉罗”,“爱新”的意思是金,“觉罗”的意思是族,表示自已的家族继承了宋代的金国之意,这个政权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满文是“野猪皮”的意思,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为“豹皮”。后阅西伯利亚通古斯民俗,小儿多喜以所穿之某种兽皮之衣以为乳名,可反证松贤之说确实无误矣。征之通古斯诸族民俗,罗日■《咸宾录》载,女真之俗,“好养豕,食肉衣皮”,这与上述民俗相通,满语nuheci(奴尔哈齐),意为野猪皮。shur ha(舒尔哈[齐]),意为小野猪皮。yarha(雅尔哈[齐]),意为豹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即dorgon,意为獾。其侄阿敏之子固尔玛浑,即guul mahuun,意为野兔。其嫡长孙杜度,意为斑雀。其外甥库尔缠,即kuurcan,意为灰鹤。上述努尔哈赤家族中兄弟、子孙、外甥的名字,都与动物有关。此外,满族一些人物的名字也同动物有关,如马福塔,即mafum,意为公鹿,等等。 朝鲜史籍记载努尔哈赤的名字为“乙可赤”、“奴可赤”,似即nurhaci的对音。在《明神宗实录》里,努尔哈赤进京贡方物、奏表文,朝廷颁敕封、赐宴赏的记载,均称其为“奴儿哈赤”,至于朝鲜称“奴可赤”,似为“ 奴儿哈赤”的急读。在满文创制以后,人们遂将“努尔哈赤”,对音写成满文体nurhaci,于是,nurhaci之意便费解。总之,nurhaci即努尔哈赤,按照满文的本意,是“野猪皮”的意思。
满清皇族后裔证实努尔哈赤祖先的来源:
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孙子)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承认:“最早努尔哈赤家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地区。”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亚可能是受到了俄国哥萨克人的排挤,因而迁徙到当时中国明朝的东北地区,被当时的明朝政府所收留。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写到:“说起清廷,或者说努尔哈赤先祖的传说很复杂,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往上追溯,但只有到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努尔哈赤祖先身世的记载了。”

叶赫那拉.根正
努尔哈赤祖先的起源:
满清的先世通古斯人起源比较可考的说法是肃慎(汉朝以前)——勿吉(南北朝)——渤海国(唐朝)——黑水末曷(满族直系先祖),然后改成女真,受辽国管辖。后来女真在阿骨打的带领下反而把辽国吃了建立金朝,之后把北宋打成南宋,两国对峙,那时金朝就有可能一统中原了。没想到又出来个更猛的,成吉思汗的蒙古把所有的人都打败了建立元朝。那时女真才建立奴隶制,明朝时候女真是分散在辽东到松花江的许多小部落,向明朝纳贡。1616年努尔哈赤反叛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国名为满洲。后面的就不说了,李自成起义打入北京,清兵入关等等,大家熟悉得很,毕竟才过去三百多年时间。
通古斯人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共同体,现在属于这个语族的分支包括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奥罗奇土著人、那乃人(都是赫哲人,即原女真人的一支)、乌底盖人、乌尔奇人、雅库特人(都是原女真人)等。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南起北纬40度,北至北冰洋,西至叶尼塞河,东迄太平洋,人口大约在一千万左右。
通古斯人的祖先在数万年以前居住在贝加尔湖南部的地区,他们在那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最初的发展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原始通古斯人的一部分离开了原地来到了东北部地区(即黑龙江上中游和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后发展成为女真和满族,留在当地的原始通古斯人则继续发展,后来被突厥人所融和。
美洲的印地安人和通古斯民族有着历史渊源,当然年代久远的多。有一次看西部片,里面的印地安人讲了几句土语,里面叫爸爸的发音和满语很接近,当时还查了一下。还有一次看加洲的花车游行,里面有个印地安土著人的车子,他们的古老男帽和清兵戴的帽子极象,上面都插有鸟的羽毛……
印第安人,黄种人,美洲最古老的居民,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在极北部有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在北美有阿塔巴斯干人、阿尔贡金人、易洛魁人、苏人和马斯科基人等;在中美有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加勒比人、奇布查人;在亚洲有努尔哈赤创立的满清皇族和日本的阿依努族;南美有印加人、瓜拉尼人和阿拉乌干人等,语言属印第安语族。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均为印第安人,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通古斯支系。印第安人在15世纪末之前并没有统一的称法,16世纪前,多半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C·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所到之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居民称作“印度人”(西班牙语:“indios”),印地安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是在大约若干年前从亚洲通古斯地区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到达美洲的,印第安人经过长期的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努尔哈赤的先祖属于通古斯系的分支与美洲印地安人有着血缘关系,满清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清文字借用了大量蒙古文字外形,很晚才创立,努尔哈赤皇族的许多风俗与印地安人一脉相承。
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
孟特穆(1370--1433),又称猛哥帖木儿,明朝建州女真部落首领,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清朝追尊其“肇兴王迹”,顾尊称为“肇祖原皇帝”。出生于图门江下游珲春河口,属元代奚关总管府奚关城。其先人,即传说中的天女佛库伦沐浴于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布儿湖里泊,吞朱果感孕而生的布库里雍顺。祖父樊察,努尔哈赤的八世祖,元代奚关总管府统辖的建州女真斡朵里部的首领豆漫(万户)。父亲挥厚袭职首领豆漫(万户)。母亲也吾巨,酋长甫哥之女。明洪武五年(1372年),绥芬河流域诸姓兀狄哈袭击珲春河口奚关城官民,遂随父挥厚率众前往朝鲜,定居在阿木河,也叫斡音会(今朝鲜会宁镇北1.5公里)附近北蚬定居,时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挥厚去世,肇祖袭父职,成为斡朵里部的酋长,领导部众兴渔猎、畜牧及贸易,建州女真从此兴旺起来。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接受朝鲜授予他的“上万户”。洪武末年明朝经略铁岭北部以及图门江,设立三万户,招抚斡朵里女真,肇祖遂与明朝建立了早期往来关系。明永乐元年(1403年)遵照明朝命令率众迁移至唐代渤海国率宾府下辖的建州(今俄罗斯远东双城子对面的克拉斯基诺雅尔山城),建立卫所。明永乐三年,赴南京,明成祖授建州卫都指挥使,赐印信。明永乐八年(1410年)因多数女真归附明朝,引起朝鲜地方官员不满,袭击土门毛怜卫,制造了土门惨案。肇祖是大酋长,兼管毛怜卫,于是参与征战,血战数月,双方死伤惨重,事后朝鲜派使臣见肇祖“赐予宣坛”加以抚慰。并将地方官撤职。明永乐九年(1411年)肇祖率众西迁至开元路属地凤州(今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北山西侧)。明永乐十年(1412年),奉诏组建建州左卫,并任建州左卫首任指挥使。内迁的结果,使他有机会接触中原文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建州左卫社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肇祖随明成祖征讨鞑靼部阿鲁台,班师后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迁回故地阿木河,此后三年,肇祖连续三年到北京向明政府朝贡。明宣德元年(1426年)肇祖配合明朝官员招抚叛军;明政府册封肇祖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明宣德八年(1433年),奉圣旨,协助明军追回被忽剌温女真杨木答兀掠走的人口130余人。因此,明政府晋升肇祖为建州左卫右都督;是年八月,明辽东都指挥裴俊奉命率160余人前往阿木河接回被杨木答兀所掠人口,杨木答兀惧不交出,并于十日,将明军包围。肇祖闻讯立率500余人前往解围,大败杨木答兀部,然而四天后(明宣德八年十月十九日),杨木答兀勾结七姓女真800余人,偷袭肇祖居地,终因寡不抵众,遇难,葬于朝鲜丰山南,会宁南20公里处,后人称其为猛哥洞古坟。百余年后即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筑兴京陵,另葬肇祖(衣冠冢),努尔哈赤初追封为泽王,顺治五年,追封为肇祖原皇帝。
努尔哈赤不是女真人,证据确凿。
努尔哈赤的祖上,起名叫“猛哥帖木儿”,是个蒙古名字,这就是充分的证据。还有建州部早期酋长,曾取汉名叫“李显忠”、“李思诚”、“李满洲”(据说“满洲”的族名就是从这来的),这些姓名足以证明他们不是真正的女真人。以女真人的语言不可能取这样的名字。况且努尔哈赤自称“天命汗”,这也证明他不是女真人,女真人从来不称“可汗”!还有皇太极亲自下诏,矢口否认自己是“女真后裔”,诏书原文如下:
“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种种迹象显示,满洲(建州部)根本就是冒牌的“女真”,不过是打着女真的“幌子”而已!
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酋长便下令,废除“女真(jugen )”旧称,改族名为“满洲(manju)”。天聪九年(1635)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满族称号,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也就是说,满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民族,到现在也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天女佛库伦吞朱果生努尔哈赤祖先的慌言:
《努尔哈赤实录》记述努尔哈赤先祖起源曰:“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布儿湖里泊。”该实录与《旧满文老档》还记载了努尔哈赤先祖起源的神话:天命三仙女沐浴于布儿湖里泊,最小的仙女吞食神鹊衔来的红果生始祖布库里雍顺。
始祖诞生地布儿湖里泊为今何湖?有人考定为长白山东之圆池,又有人考定为黑龙江北江东六十四屯之小池子。布儿湖里泊,满语为bulhuri omo,义为水冒出湖①,长白山东北方向,具有水冒出特点的湖泊,无疑是非今之牡丹江上游镜泊湖莫属的②!
这个神话,本是广义女真人共同的神话,努尔哈赤家族兴起后将其攫为己有,竟写入自己家族的谱牒里。
努尔哈赤为什么对自已的身世隐晦其词!?
据文献记载,努尔哈赤的姓氏有六种说法:
努尔哈赤究竟姓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姓“爱新觉罗”。其实关于努尔哈赤的真实姓氏,文献记载,杂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历史之谜。据文献记载就有六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姓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
满学专家阎崇年在其文章《努尔哈赤姓氏之谜》中考证大量史学资料,试解努尔哈赤姓氏之谜。一个普通人,按常理说,出生之后,依照习惯,子随父姓,明明白白。努尔哈赤的姓氏,为什么成了历史之谜?
清朝开国奠基人努尔哈赤究竟姓什么?据文献记载,一共有六种说法,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谜团重重,原因在于清朝编修的史书、宗谱、玉牒,凡是对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实或被删除、或被篡改。于是,《努尔哈赤实录》不提满清皇族祖先的旧事,他们编一些奇异的神话,来隐瞒历史的真相。
据《努尔哈赤实录》记载,满清皇帝普遍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其中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三个仙女在池中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仙女爱不释手把果子放入口中吞进腹中,从而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男孩相貌奇异,而且刚出生就能说话,仙女告之,他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也就是满清皇族的祖先。
于是清朝在《努尔哈赤实录》之后,凡官修的“会典”、“宗谱”、“通志”等,以及皇帝的御制诗文,凡属满清的官书,都沿自努尔哈赤及其后裔一方的记载,都是“钦定”、“御制”,也都是标榜自己姓所谓“爱新觉罗”。
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载中,努尔哈赤姓“童”和“佟”。刚开始满洲并没有满文,当时明朝、朝鲜的官方书籍里,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据阎崇年考证,明朝和朝鲜的文献均有记载,努尔哈赤姓“佟”和“童”。努尔哈赤曾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先后八次骑马到北京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明朝人或明清之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记载,都说努尔哈赤姓佟。而且努尔哈赤曾同朝鲜打交道数十年,朝鲜文献也留下大量记载。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有如下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朝鲜国王回贴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尔哈赤禀”等等。努尔哈赤自称姓佟。申忠一作为朝鲜南部主簿到达佛阿拉,受到努尔哈赤的接见,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他回国后将见闻写成《申忠一书启及图录》即《建州纪程图记》,资料珍贵,相当可信;而那篇《回帖》是努尔哈赤本人让他转给朝鲜国王的,这是努尔哈赤亲自阅过的正式公文,应当算是第一手资料。但是,朝鲜文献更多的是把“佟”写作“童”。
“童”和“佟”实际上是努尔哈赤假借汉人的姓氏。佟姓或童姓,不但是辽东的显著大姓,也是当时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谁做了部落的酋长,谁与明朝发生关系,这人便以佟或童为姓,通过“四译馆”,转给明朝政府。章炳麟的《清建国别记》中提到一种说法,佟姓原来是汉人的姓氏,后来常被夷人袭用,以假冒汉人提高自己的地位。清朝皇族的祖先在名字前面冠以“佟”姓,也是因为羞于提起自己夷人的身份,于是假借汉人的姓氏,可见女真部落酋长,可以随时姓佟或童,佟姓或童姓,也就成为他们的公姓。
努尔哈赤的姓氏除了“佟”或“童”的说法之外,朝鲜人还有记载称他姓“雀”或姓“崔”。
阎崇年认为,有一种解释是来源于努尔哈赤的母亲因为吞下雀卵才生下了他,不过清朝人并没有如此记载,《努尔哈赤实录》的《武录》、《满录》、《高录》三书,仅记载其母怀孕十三月而生努尔哈赤之事,并无吞卵而孕之说。第二种解释则来源于仙女吞服神鹊留下的果子而生下努尔哈赤祖先的神话,因此传闻努尔哈赤姓雀。而且满洲先人曾把乌鸦作为图腾,这些都能把满清皇室姓氏同“鹊”或“雀”相联系。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努尔哈赤姓“崔”是由于朝鲜语中,崔的发音介乎于汉语缺和吹之间,与“觉罗”中“觉”字音相近,于是怀疑崔姓是来源于“觉罗”的误读。
既然努尔哈赤姓“佟”或“童”,是假借汉人的姓,那么他的真实姓氏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努尔哈赤的真实姓氏是金,猛哥帖木儿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有史料记载他姓金,金是“爱新”的音译。所以,猛哥帖木儿及其后裔努尔哈赤都姓金,也就是姓“爱新”。
还有一种说法,是姓觉罗。《清朝通志·氏族略》里记载爱新觉罗是国姓,爱新是金的意思,其他的觉罗则冠以地名、部名、民名等,与国姓相区别。如“伊尔根觉罗”就是“民觉罗”的意思,以表示它们和爱新觉罗(金觉罗)有所分别的。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记载有八种觉罗,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可见“觉罗”是满洲皇室旧有的姓氏,“爱新”是后来加添的,其目的在于显示皇族后裔的尊贵。
到努尔哈赤的时候,为何舍弃了汉人的佟姓,而自称姓“爱新觉罗”呢?
阎崇年在文中提到,佟姓毕竟是汉人的姓氏,虽然假借了可以假冒汉人,在和明朝官方文书往来时方便些,可是金姓却是金朝女真的国号,不但可以标榜是金朝皇族的后裔,而且可以藉着它在女真民族中有所号召力。因此,“爱新觉罗”这个姓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有它产生的原因、形成的过程。
有学者查过:在《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里,很少出现“爱新觉罗”一词,仅有三例。并认为,努尔哈赤建元天命后,在觉罗姓前冠以爱新,是为了标示其有别于一般人的高贵身份。由此可见,努尔哈赤的姓氏——“爱新觉罗”,并没有找到直接的史料依据,而是学者根据史料推论,所以至今努尔哈赤真实姓氏仍是一个历史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认为,人的姓名是身体的一部分,让不熟悉的人知道自己的姓名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灾祸。为了不让陌生人知道自己的姓和名,首先,在亲人和熟人之间打招呼时不说姓名,而以称谓相称;其次,在向初次见面的人作自我介绍时,或用别人的名字来代替,或随便另取一个新名字。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所以都不认为这是在说谎或不诚实。
清朝是印地安文化的黄金时代,努尔哈赤皇族与美洲印地安人本一脉相承。
美洲一些印地安人称自己为(ManKo)族人与满清皇族称自己的祖先(MoKo)人的发音几乎完全相同,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家族是通古斯民族,与美洲的印地安人在若干百千年前本是同气连枝的。
近来研究发现,现在生活在美洲的印地安人据考证是满清皇族努尔哈赤的祖先后裔。若干年前,生活在北亚通古斯地区的印地安人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大陆桥过去的,他们的另一分支则到达日本北海道成为今天日本的土著民阿依努族。史载我国唐代曾有一批居住在黑龙江的满族祖先,越过太平洋在中美洲登陆,其中大部分人移居墨西哥成为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印地安人是通古斯人种无疑,他们和满清努尔哈赤皇族本一脉相承。努尔哈赤家族和印地安人都有共同的信仰——萨满教,都有共同的图腾崇拜,印地安语的图腾和满语的剔剔末在语音和语意两方面都相同,满语的剔剔末是指酋长的帽子,进而指部落的旗帜,是被人崇拜的对象,印地安人也和满人一样崇尚鹰、狼、熊、乌鸦。此外,印地安人的萨满教的萨满称呼和萨满教的行教过程也和满族的相同。
努尔哈赤后裔证实其祖先为印地安的十六大证据:
清朝皇族是印地安后裔
不少人质疑努尔哈赤家族的女真血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印地安人后裔,是正宗的印地安萨满教信徒,并不是满族的先世“女真人”。
有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印地安人叫孛术鲁, 他认为努尔哈赤或他儿子皇太极是印地安人后裔,还有其他学者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孛术鲁说,他的祖先曾娶了清朝的一位格格,因此,他也算是奴尔哈赤的家族后裔,也因此了解清朝皇族是印地安通古斯支系的秘密。
他还提供了令人震惊的证据来支持其观点,这些证据有:
1、努尔哈赤小的时候,他的家人在饥荒中死亡,努尔哈赤用兽皮包裹尸体,而用兽皮包裹尸体正是印地安葬礼特征,印地安风俗规定萨满教亡者须穿兽皮后土葬。
注:据《努尔哈赤传》记载:“据说奚塔喇.厄争墨气怀了足足十三个月才生下努尔哈赤,时年正是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努尔哈赤出生后,生活很贫困,母亲长期患病,在他十岁那年母亲终于离他们兄弟而去,努尔哈赤和兄弟舒尔哈齐把母亲的尸首用兽皮裹起,埋在部落坟地的一个角落。”
2。努尔哈赤最亲近的文臣武将主要是印地安后裔组成,因此,清朝是印地安人后裔开创建立的。
注:辽东黑龙江新宾地区在古时就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有十印保一酋的说法,分指费英东,额亦都,扈尔汉,何和礼,安费扬古、卓布泰等人,被康熙籍没拘禁、死于禁所的清朝辅政大臣鳌拜也是色目人。在民间文学《满清开国史》中宣扬他们的武功业绩,形容他们为“刚烈之印民”。
一、 满清皇族对印地安萨满教的态度。
努尔哈赤皇族的印地安信仰 :萨满教;清史或近代史表明,满清列帝对这一点格外尊崇。
萨满教巫师通常是佩带腰铃并执抓鼓表演的,除满清努尔哈赤皇族萨满跳神使用的腰铃分为大小两种外,民间萨满跳神使用的腰铃大同小异。在北美的印地安人中,也见有腰铃这种形制的乐器,如在新墨西哥州圣伊丹佛松的一名印地安萨满舞者,舞蹈者即披挂着这种锥铃。但他们不是将锥铃缝制在衬裙上,而是缝制在舞者的衣边上。

满清的萨满服饰
北欧和北美的印地安人也有抓执型的单面鼓。贾芝先生曾在冰岛的一所博物馆中看到爱斯基摩人的抓鼓;在国立美国印地安博物馆出版的《美国土著人的舞蹈》中亦可清晰地看到:阿拉斯加州特灵格特的一个部落中的印地安人,所执之鼓就是这种形制的抓鼓。
笔者曾在布达佩斯的库里图哩诺,观看了由会议东道主安排的萨满表演活动,并对表演者使用的萨满鼓做了测量和记录。这两面由几位当地印地安人表演的萨满鼓与满清皇族的萨满鼓有着惊人的共同特征:单面、木框、蒙革,用鼓绳拴结并以手抓而执之。诚然,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抓鼓的形制在当地的文化圈中已经产生了某些适应性的变化:土著萨满鼓的鼓槌,已演变为类似定音北美印地安鼓鼓槌的样式,但我们仍然不难看出印地安萨满鼓与满清皇族的抓执型萨满鼓是属同一种类型。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看,满清皇族所尊崇萨满鼓的种种特征在北美某些印地安地区萨满鼓上又复现出来的结果是足以支持以上判断的。
我们可以把这一音乐学的判断放到整个萨满体系中,并将其还原于它们得以产生、繁衍、生息的社会和历史大背景中,去发现这诞生于东北亚茫茫林海雪原之中的萨满之鼓是如何透过时空的羁拌在漫长的亚欧大陆线上滚动,又是如何在北美印地安部落敲响的……

印地安萨满巫师
清顺治元年(1644),满清入主中国,立即建立“萨满堂子”,就是萨满跳神的祭坛,萨满是通古斯语“巫”的音译。满洲凡军国大事,均由酋长率领满洲诸贝勒大臣向堂子女巫祈求神谕。时至清亡前夕,被排斥在堂子例祭之外的汉族士绅对堂子巫术仍不明了。这由1903年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指斥“堂子妖神,非郊丘之教”云云可知,清末的“辛亥革命”论者,特别强调满清的印地安信仰与宋明所谓儒教传统之异,便可以理解。
满清入主北京,标榜恪守传统,“改正朔,易服色,正制度”。强迫被征服的各民族剃发留辫,宣扬印地安文化,泯灭满汉外观上的差异,而统治结构更搞满汉双轨制,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以满驭汉”体制,并以印地安八旗驻防保证满洲统治特权,如此等等已使全国印地安化。
满洲以一个文明落后的少数民族部落,渔翁得利,征服全国。它起先似乎不计较被征服诸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以服从满洲酋长军事管制为满足。然而随着全国的征服,由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小族群体现的民族差异,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体现的利益差异,都给满清印地安皇族带来极度自卑感。
因而,满清入主北京的头几十年,以顺治、康熙为首的征服集团,面对中原仍然持续动荡不安而心存畏惧,无法不居安思危。顺治借奏销案、科场案,对江南士绅残酷镇压,但闻报郑成功北伐势如破竹,便吓得要想逃回关外老家。康熙撤三藩征台湾,都以统治命运作赌注,为征台甚至不惜与荷兰侵略者相勾结。诸如此类,均为历史昭示的显例。
自从清顺治元年(1644)在皇城内建立“堂子”直到清亡,满洲酋长的祭天和出征回师等军国大事,必由满清皇帝亲率满洲王公大臣至堂子举行印地安萨满教仪式。起先还允许官居一品的汉大臣参祭,到康熙中叶便取消汉臣参与。这使堂子变得格外神秘,连满洲亲贵也数典忘祖,说不清楚堂子所祭诸神,何以有晚明的“邓将军、万历妈妈”之类。

满清的萨满巫师
直到民初,孟森作《满清堂子所祀邓将军考》诸文,才由偶像崇拜的角度揭示印地安萨满教传统,将以前宗主国有助于满洲努尔哈赤皇族崛起的人物奉作印地安萨满崇拜的神灵。
也如中世纪列朝的“神道设教”,满清酋长首先要求增强以“爱新觉罗”家族为核心的征服族群的向心力。努尔哈赤自称金朝女真族嫡系却非常害怕重蹈金朝汉化覆辙,因此,它在全国统治越稳定,君主专制越强化,而满清酋长对于征服族群丧失权力的担忧就越增长。
人们常常称道康熙尊孔崇儒却忽视其人尊孔实为尊朱子,将朱熹奉作孔孟正宗并将自己诠释的朱子学定作意识形态准绳。这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 ),即他统治晚年之后的事情,康熙按政治需要重新诠释孔孟程朱之道,“平汉人之策当以汉制汉”绝不妨碍他恪守祖制“以满驭汉”。
努尔哈赤原来是印地安后裔——海内外数位学者证明[转帖] 的相关文章
·[转帖]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千八雕龙象征「十八子」,世界最大李氏族谱中心·还珠格格历史真人照片[转帖]·历史上还珠格格的真人照片·奥巴马从容应对干扰 扔书者为无知愤青·清朝皇族的姓氏源流及字辈排序·本周海冰会议指出近亿城乡居民界限正在消逝
相关词条努尔哈赤安后裔学者海内外转帖
发表于 2009-9-12 19:02 
·皮肤顽癣银屑病彻底根治 ·漂亮美眉最多的地方 ·极品搞笑图片大全 ·热血男人最爱看的图 ·网上激战300回合! ·汽车音乐发烧专业CD





两袖圊风
等级: 新手上路
帖子:3
花生:13 粒
威望:0 点
魅力:5
注册:2009-9-12
第2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瘦客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二、满清皇族与印地安共同的图腾柱。
“图腾”(tutem)一名,为北美印地安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其他土著部落也有与“图腾”意义相同的名称,如在澳大利亚,有的土著部落称之为“科帮”,有的叫它“穆尔杜”,也有的叫“克南礼”;努尔哈赤印地安皇族则称之为“斑吉”柱。由于印地安人的“图腾”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学术文献中,因此,学术界把后来出现的所有这一类风俗统称为“图腾”。
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图腾族徽等,是人类原始社会组织的象征和区分群体的标记,是原始人类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自然现象与部落、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部落、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满清努尔哈赤皇族有与印第安共同的图腾族徽。
原始人类群体最初是无任何标志和象征的。图腾概念产生之后,原始人为使图腾不伤害自己或得到它的保护,就把自己打扮成图腾摸样。他们或以图腾动物的皮毛制作衣物,或以羽毛、树叶等装扮成图腾摸样,或以布和其他材料制成图腾形状的头饰和鞋,或模仿图腾体肤而断发纹身。他们还在住宅上、器物上、柱子上、旗帜上雕刻、绘画图腾形象。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图腾才会把自己当作亲属、子女或同类,才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种种迹象表明美洲印地安人就是我们满清皇族的祖先,就连他们雕刻的图腾都与满族的一模一样。
图腾柱为图腾标志的一种,即在柱子上雕刻动物或半人半兽形象,以象征其氏族的图腾祖先。如在我国满族可见的“斑吉”(满语)柱,就是努尔哈赤印地安皇族的图腾柱,因此满清皇族和印地安人一样崇尚万物有灵。
满族图腾主要有:“鹰、乌鸦、柳枝、野猪、鱼、狼、鹿、豹、蟒蛇、蛙”等。满族的古姓氏多为氏族和部落的名称,即古代的图腾名称。如地处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祜禄”氏,其意为“狼”;世居哈达、赫图那拉、宁古塔等地的“萨克达”氏,其意为“母野猪”;居住在辽阳的“尼玛哈”氏,其意为“鱼”;生活于黑龙江的“绰罗”氏,其意为“桃子”等。
现在满族人家院落里的“索伦杆”就是由图腾柱演变而来。
如果到满族民俗村去,图腾谷不可不去,这里展示的满族图腾柱(斑吉柱)粗旷、古朴、神秘,充分展现了满族独特的原始文化与美洲印地安人的图腾文化一脉相承。
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的图腾谷,植物繁茂,曲径通幽,构成了满族村的又一景观。那里展出的35个满族图腾柱(斑吉柱),就是根据从黑龙江、吉林、辽宁满族聚居地收集的图案,选用古松木雕刻而成,在国内非常罕见。其中有长白山主(超哈占爷)、方位女神(和硕赫赫)、父亲神(乌伸阔马发)、母亲神(佛朵妈妈)、蘑菇神(森车妈妈)、多乳妈妈(那丹忽荤妈妈)、雪神(芒你恩都哩)、绣花女神(伊尔哈格格)、金神(爱新恩都哩)以及堂子神、蛇神、鹰神、豹神等。那些带有粗犷、古朴、神秘色彩的满族“斑吉”柱,充分展现出独特的印地安文化传承。

满清皇族与印地安共有的图腾柱
三、满清皇族与印地安酋长共同的鹰崇拜。
鹰是满清皇族的图腾,俗称海东青。满族人用于狩猎的猎鹰,体型中等,比一般鹰、秃鹫小的多,但性情凶猛,产于我国关外黑龙江吉林一带。考古工作者在兴凯湖地E发掘出骨雕鹰头,距今约六千余年。在金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在吉林敦化一带流传的《阿玛有只小甲昏》的满族民歌:“拉雅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佐领见它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
海东青不仅是努尔哈赤先世的图腾,同时也融入到了满族的文化之中。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早在唐代,“海东青”就已是满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富育光老师写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写到天雕来自享滚河以东,满语叫它“松昆罗”,意思是天雕从享滚河飞来的,汉语把它译成“海东青”。海东青又叫白尾海雕,它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满清习俗大观》中这样描写了放鹰的方法:“鹰以绣花锦帽蒙其面,擎者挽绦于手,见禽乃去帽放之。”
满清皇族和印地安人一样敬鹰,他们认为鹰具有超凡的神力,无所不能,但它毕竟是动物,偶尔也会危害百姓,印地安萨满教为了保护族人就将神鹰的魂魄附着到自己身体里,然后经过萨满驯服后,将鹰神送回到天上去。
爱新觉罗·溥杰在《四平民族研究》创刊号封底题字为:“民族之鹰海东青”。有人考证“海东青”就是努尔哈赤家族的图腾,因此在满族人的心目中海东青是最崇高、神圣的。
北美的印地安人中的某些部落就是以鹰为图腾的。
我过去经常会把通古斯的民族和印地安部落做对比,因为大家都信仰印地安萨满教,而且通古斯不同部落的不同图腾,总能在印地安人不同部落中找到相对应的。比如,通古斯颚温克人崇拜熊,说自己的祖先是半人半熊的,后来从中间撕开,人就是人,熊就是熊了。北美也有很多印地安部落是崇拜熊的,什么崇拜鹰啊,乌鸦啊,狼啊,蛇啊,多的很。北美印地安人(包括极地的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其实是通古斯人种的分支,起码你从长相上可以辨别。如果你有机会去北极圈看到爱斯基摩人或者因纽特人,觉得长的简直一个样子,不要奇怪,那些人都是从中国的东北满洲努尔哈赤家族走出去的。
四、崇拜乌鸦的信仰。
印地安人崇拜乌鸦,努尔哈赤创立的满清皇族也就崇拜乌鸦。传说满族人对乌鸦敬畏是因为乌鸦救过努尔哈赤先祖的命,然而这并不是巧合,对乌鸦的崇拜其实就是古代印地安系民族诸多崇拜中的鸟崇拜,因此美洲印地安各部落每年都要举行乌鸦聚会。
五、努尔哈赤具有典型印地安人的相貌特征。
努尔哈赤皇族和印地安人的脸型特征多呈窄长脸、鹰勾鼻、小眼睛、单眼皮或细长眼、颧骨略高、皮肤偏黄,眼球为灰色或浅棕,适应温带和寒带的气候。北京有不少满族人的这种长相很典型,外型与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类似。我注意到,努尔哈赤的画像就具有显著印地安人的特征。

努尔哈赤真容像

努尔哈赤朝服像
六、满清早期的印地安文化,鹿角椅、人头碗。
清代还有刻有印地安萨满经文的宫廷器物散落于民间,在CCTV的鉴宝节目里出现过,这件珍品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鉴定并认可。
央视:清朝皇帝是印地安教徒,当时的皇宫里面竟然有印地安风格的器物。
我们可以从满清早期看到具有鲜明印地安特色的文物。
入关前,皇太极曾坐过的一把鹿角椅,作为满清先祖的重要遗物,至今依然珍藏在旧宫的内库。那是皇太极命人利用捕获的一头大麋鹿的鹿角做的一把具有印地安酋长风格的鹿角椅,这把鹿角椅博得了皇太极酋长的格外喜爱,一直用到驾崩。满清入关之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列帝东巡盛京沈阳,始终都把“恭瞻”印地安鹿角椅作为一项例行的祖制。不仅如此,康熙还曾经效仿祖上用自己猎获的鹿角命人制作了若干把印地安鹿角椅,清代乾隆、嘉庆和道光皇帝每次来盛京故宫“恭瞻”印地安鹿角椅,都要为之写诗做赋颂赞一番。
此印地安鹿角椅是用皇太极酋长狩猎所获麋鹿之角制成,将大鹿之角12岔加工成椅子靠背,镶嵌椅座之上,自然形成靠背及扶手,原始天成。椅座面为长方形,座心以棕绳编制,椅背镶板上刻有乾隆御制五言诗一首,其诗文为:“弯弓曾逐鹿,制器拟乘龙。七宝何须羡,八叉良足供。库藏常古质,山养胜新茸。那敢端然坐,千秋示俭恭。”后刻署款“乾隆甲戌秋九月御笔。”鹿角椅前另附有脚踏。

在清代人皮鼓陈列馆,具有鲜明印地安风俗的人皮鼓、人头碗真品虽历经数百年,依旧保存完好。清代皇帝入关以后仍保留了做人头碗的印地安野蛮陋习,康熙曾将程金山父子处死,并用他两个儿子的头盖骨反扣在一起,中间用白银雕刻成二龙戏珠镶成鼓架,上下鼓面用他们脊背上的皮蒙制而成一个印地安人皮鼓,再用程金山本人的后脑勺做成的一个印地安人头碗,而这正是曾经流行于印地安部落的原始野蛮旧俗。

清早期人头碗

清早期人皮鼓
我们还可以从清代《雍正行乐图》中看到雍正穿戴印地安狩猎服饰的生活画面,可见清代皇帝一直不忘其印地安文化与传统祖制。


七、继承了印地安先世的婚配传统。
努尔哈赤先祖本是印地安人支系的后裔,入关前尚处于奴隶社会的晚期,部落风俗仍保留了鲜明的印地安婚配习俗。努尔哈赤家族的婚配传统,丈夫死后,允许妻子转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转嫁儿子或侄辈。这种原始的印地安婚俗,把女人当做一种财富和交配的工具。怒尔哈赤酋长死前曾嘱咐: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所有,大福晋是指努尔哈赤的嫡妻,大阿哥是指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妻子,而她曾与努尔哈赤的大儿子代善乱伦通奸。皇太极酋长时期,莽古尔泰贝勒死后,他的众多妻子分别分给侄子豪格和岳托;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贝勒死后,其众多妻子中的一个被第十二子阿济格纳为妻。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皇太极的亲弟弟,论辈份多尔衮是豪格的亲叔叔。但豪格娶的嫡妻博尔济锦氏,是叔叔多尔衮其中一个妻子(元妃)的妹妹。侄子豪格死后,其嫡妻博尔济锦氏在叔叔多尔衮逼迫之下,又被多尔衮纳为妻子。
皇太极酋长及其儿子顺治帝的婚配,都是典型的印地安风俗婚配或乱伦婚配。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酋长,为统一女真各部落,娶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为侧妃,开与蒙古部落联姻之先河。后来,他的四个儿子都娶蒙古女子为妻。尤其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极酋长,为了对付明朝,积极推进满蒙联姻。皇太极改国号为“满清”后,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来自蒙古博尔济锦家族,其中三位后妃论辈分乃是姑侄。先是姑姑博尔济锦氏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时为贝勒的皇太极,后尊称为孝端皇后,生了三个女儿;接着,天命十年(1625年)春,她的年仅十三岁的侄女又嫁给当时仍为贝勒的皇太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生了顺治帝福临,还生了三个女儿,后被尊为孝庄皇后;之后,天聪八年(1634年),她的另一个二十六岁的侄女,也就是庄妃的亲姐姐,也嫁给了继承汗位多年的皇太极酋长,被封为宸妃,生过一个两岁即夭的儿子;在皇太极死后就发生了孝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盗嫂”的事件。有人统计,皇太极在位期间,满清贵族仅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就达十八次之多。皇太极酋长之子顺治与其父亲一样,也是印地安婚配或乱伦婚配:孝庄的两个侄女,都嫁给了顺治帝,一个封为皇后(即孝惠皇后,后被废降为静妃),另一个封为淑惠妃,顺治帝娶的这两个妻子,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表妹妹;后来,孝庄皇后的一个侄孙女,又嫁给顺治为妻,后被封为孝惠皇后。这就是说,顺治帝不仅娶了两个表妹,还娶了表侄女为妻。而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角度来讲血缘伦理,他将女儿(孝端皇后)嫁给了皇太极,又将两个孙女(孝庄皇后、宸妃)嫁给了皇太极,后又将两个孙女(静妃、淑惠妃)、一个曾孙女(孝惠皇后)嫁给皇太极酋长的儿子顺治帝福临。顺治帝福临又抢了自己亲弟弟的老婆,为此还逼死了亲弟弟。而当时努尔哈赤皇族视之为祖上印地安传统婚配旧俗便理所当然。
八、努尔哈赤酋长继承了印地安先民的饮食习惯,吃生肉。
印地安后裔满清努尔哈赤家族,它的建州部落历史上曾几经迁徙,最后定居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苏子河流域。这批人地域环境虽然改变,但通古斯印地安嫡系的饮食习惯却难以改变,他们仍然主食玉米兼食面粉辅以肉类,玉米以粥食为多,面粉以饼为主。
满清早期,努尔哈赤家族所吃的肴馔,野味所占的比重较大,即主要是吃虎、熊、狍、獐、鹿、山羊、野猪、山鸡、野雉、野鸭等,并有吃生肉的习俗,反映了通古斯印地安人粗犷、实用的传统食风。
入关前,努尔哈赤便不忘印地安传统祖制,设堂子祭萨满,立神竿,吃生肉。入关后,顺治酋长订立了早、晚祭萨满、吃生肉的制度,另外还有日祭、月祭、春秋大祭等等……规定满清努尔哈赤皇族为每年正月、十月间,各有一次大祭,祭祀时用猪两头。北京故宫坤宁宫原是明代皇后的寝宫,清朝入关后改成祭祀时屠宰、烹煮的场所,里面有两口大锅便是祭祀时煮肉用的。在满清早期努尔哈赤家族祭祀时有吃生肉的印地安习俗,入关后由于口味的提高,改成了不加盐吃煮后的白肉,随祭的诸贝勒大臣也跟着吃,因为难以下咽,有的大臣往往偷偷地在袖子里放了点盐才能勉强吞咽下去。
九、满清皇族和印地安人帽子上喜欢插鸟毛。
印地安人的传统风俗是头饰上插有鸟毛,代表尊贵。所以,努尔哈赤印地安皇族入关建国后也不忘印地安传统祖制,于是清代的官帽上插有鸟毛便成了满清的一项定制,这也是清代努尔哈赤印地安皇族统治全国的象征。

十、据考证,清早期的金钱鼠尾发型也是发源于印地安部落风俗,前秃后大辫子则是后来逐步演变的成果。
十一、具有印地安特色的部落会议与八旗制度。
具有浓厚印地安军事特色的酋长部落议政制度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初即已形成,当时努尔哈赤家族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尚存有浓厚的印地安酋长军事风俗,后金的军国大事,都由各部落诸酋长、贝勒等人共议裁决。至乾隆五十七年被裁撤,自此印地安部落议政制度也随之消失。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约7500人,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八旗制度也具有鲜明的印地安军事特色,努尔哈赤的先祖印地安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酋长,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印地安牛录章京,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酋长),甲喇又作扎拦、扎兰、札栏、加兰、家喇、夹喇等,是印地安军事制度中牛录之上、旗(固山)之下的一级组织。
十二、清朝和印地安部落国家有很好的外交关系。清朝统治者鉴于美洲印地安祖先被西方殖民者屠杀的悲惨教训,制定了“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基本国策,以确保印地安支系努尔哈赤酋长的统治地位,这是因为清朝是印地安后裔建立的王朝,清朝皇族是印地安萨满教信徒。
十三、印地安日历在清朝成为努尔哈赤皇族日历。
十四、清朝是印地安农作物发展的黄金时期。
清朝是印地安传统农作物发展的黄金时期,上面说了印地安努尔哈赤酋长对印地安萨满教的异常关怀。16-17世纪,中国人口由明万历时期的1.5亿激增到乾隆六十年的2.97亿。毫不夸张的说,乾隆时期中国人口的激增和恶性膨胀,从三个亿到现在的不得不实行计划生育15亿,这与清朝印地安统治者对土豆、玉米等印地安传统农作物的热衷是分不开的。
十五、清代也是鸦片盛事的黄金时期。清朝印地安皇族喜欢吸食鸦片烟,如: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慈禧、宣统都有吸食鸦片烟的传统,溥仪的皇后郭布罗.婉容就是因吸食鸦片烟而亡,而吸烟正是印地安的传统风俗象征,许多印地安部落酋长就有吸食土烟的风俗习惯,因此清朝是鸦片烟的黄金时期,清代国民吸烟者更盛,清朝被称之为“鸦片盛事”毫不为过。
十六、英使马葛尔尼于1793游历中国,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989年5月出版了《停滞的帝国》一书,他在波兰克拉科夫的一家旧书店里偶然购得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外交部长恰尔托雷斯基收藏的一套游记,其中就有随马戛尔尼访华的斯当东与巴罗写的有关中国之行的书。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清朝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者以较多的篇幅着重介绍了清朝贵族与印地安萨满教之间的关系,说:“宫廷内有鞑靼皇帝专用的萨满堂子,有印地安萨满巫师,大祭日鞑靼皇帝到关外的萨满庙做印地安聚礼,并说:“从鞑靼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十分信奉印地安萨满教,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规定的……。”巴罗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
人类学家裴文中曾参照清史、满文老档、史学家的评述、萨满教口碑传说, 对清朝皇族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考证,于1963年写出《清代印地安信仰与萨满教》一书。确认努尔哈赤家族及其亲戚均为印地安通古斯后裔。清太祖努尔哈赤姓氏无考,满族的先世女真人,它的建州部在历史上几经迁徙,最后定居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苏子河流域,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里,此地为历史上色目人聚居区。父名塔克世,母奚塔喇氏,生兄弟二人,努尔哈赤排行老大,次兄舒尔哈齐。新宾县城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归抚顺市管辖,新宾是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于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492米,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全境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84公里,最狭处35公里,总面积4432平方公里。古时居民大部为色目民,有萨满堂子一所,位于赫图阿拉中央偏西,努尔哈赤生于部落群内,按常理,努尔哈赤应为色目人印地安支系通古斯后裔无疑。1935年,裴文中曾到辽宁新宾考察访问,当时所见所闻和当地土民父老所说与上述情况相符。
印地安学者梅瑞迪斯.帕克主要著作有《印地安人种学》、《世界印地安迁徙史》等,是著名人类学家。在《世界印地安迁徙史》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原是印地安后裔;顺治帝的出走,系赴印地安认祖归宗。”
努尔哈赤的菜单:“参加第九届清史学术讨论会的历史学者陈捷先先生首次公开了他从清人笔记中发现的这张菜单。“生野猪肉、烤熊掌、蒸羊羔、土豆、芝麻卷、烤鱼、黄油山鸡、手抓米饭、咸鼓玉米羹、宫保野兔、蒜醋白血汤、五味烤野鸡、元汁土豆泥、辣椒黄瓜汤、麻辣烤驴肉、牛肉土豆汤、奶汁鱼片、腊肉、三鲜玉米粥、玉米薄饼、高粱米饭、油塌肉片、古柯茶、芭蕉”。这是天命十一年(1626年)2月某天,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午餐菜谱。
总之,清朝努尔哈赤皇族是印地安后裔的证据很多,历史倒底如何,还要等待历史在我们面前显现出新的踪迹,只有有了新的发现,我们才能向探索事实本身再迈进一步。不久前,日本和埃及科学家曾试图对古埃及12世法老图特卡门的木乃伊进行DNA检测,想揭开了法老死亡和身世之谜。有关人士认为,沈阳城东二十里的清福陵是努尔哈赤的坟墓,至今未被打开,据称也未被盗过,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可以从清福陵里躺着的努尔哈赤自己那里得到最科学的答案。
发表于 2009-9-12 19:22 
钟钱书
等级: 新手上路
帖子:18
花生:10 粒
威望:0 点
魅力:18
注册:2009-9-13
第3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瘦客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胡言乱语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忠于钱和书是我的愿望,没有钱不行,没有书不幸!
www.ren58.com
发表于 2009-9-13 13:30 

乌拉那它氏
等级: 新手上路
帖子:18
花生:18 粒
威望:0 点
魅力:22
注册:2009-3-31
第4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瘦客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楼上是俺们村的吧。
发表于 2009-9-13 17:03 

queercat
等级: 老虾级
帖子:658
花生:50 粒
威望:0 点
魅力:686
注册:2009-3-15
第5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瘦客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总之是阴阳头,猪尾巴的鞑子.
----------------------------------------------
离经不叛道,崇洋不媚外,犯上不作乱,自由不泛滥
发表于 2009-9-14 12:42 

两袖圊风
等级: 新手上路
帖子:3
花生:13 粒
威望:0 点
魅力:5
注册:2009-9-12
第6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瘦客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白令海峡地形图
注:
考古学家们认为,在若干年前白令海的水平面降低,白令海峡成为一个白令海陆桥。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来自亚洲西伯利亚地区的通古斯人,他们打猎时跟着兽群到了北美洲之后定居了下来。
白令海峡地处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亚洲大陆东北端的选日涅夫角和北美洲大陆西北端的威尔士角,把大洋"挤"成了这条窄缝,两地之间最近距离仅35公里,乘坐雪橇不到4小时就可以到达对岸。两"角"夹峙的白令海峡中,有两个分别属于俄、美的小岛,日界线便从两岛之间通过,因此,在两个相距仅有4公里的地方,却隔着一天的日期。白令海峡水深仅42米。据考证,在若干年前这里曾是连接亚、美大陆的一座"陆桥"。人类和许多动植物,早先曾通过这里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动物也从这里到亚洲"串门"。
发表于 2009-9-14 12:44 

玄禅
等级: 小虾客
帖子:154
花生:59 粒
威望:365 点
魅力:4037
注册:2003-8-31
第7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瘦客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纯粹扯淡。基本上就和有人论证出毛泽东是韩国人一样。反正我们中国的名人都来自外国。
----------------------------------------------
宪法保护公民言论自由;
宪法规定公民有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力;
我们坚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反对把人民游行示威说成群体事件的违宪论调。
发表于 2009-9-16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