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语言中心:关于线条动感和笔毫变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2:51:48

                                            关于线条动感和笔毫变形
                                                        
周 师 道
 

                 一、线条动感与“笔触元”运动
       书法是基于线条的艺术。在当代书艺讨论中,“书法线条”是一个频繁出现且已有共识的概念和术语,对此无庸多言。“书法线条”对观赏者的视觉呈示动感,似乎也是不争的的事实。即使从未接触过中国书法的西方人,在略经提示后,很快能同受过中国书法熏陶的人们就此达成共识(1)。
       然而,有人用“线条运动”来表述和指称书法线条呈示的动感,却并非无可争议,反对这么说的人(包括笔者)可以学学《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孩子喊道:“线条明明没有动嘛!”
       问题首先在于:如何确切地表述线条之动。呈示动感的线条本身确实没在纸面上动,线条呈示的“运动”在于而且仅仅在于线条生成过程中在纸平面空间上曾经发生的变化和运动,生成后的线条并不动,动过的仅是手运控笔的空间动作在纸上留下的一个个墨迹点。换言之,这些“墨迹点”之变动的积累,生成了线条。
       问题其次在于:如何恰当地确认书法线条的生成过程中运动的东西。借后者的运动和变化来科学地说明前者的特性。对于这一问题,科学技术给以我们启示:可以利用微观层次的“基元”来研究分析由之构成或生成的宏观物,说明或解决宏观层次的问题。例如,高等数学以微分为基元,用微元的积分来描述点对线、面和体的生成。或者反过来,把线、面、体分解到微元层次,研究各线、面和体的局部特征。类此,计算数学和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有限元这种基元概念,物理学以分子为基元,化学以原子为基元,生物学以细胞为基元,神经生理学以神经元为基元等等。在艺术门类中,使用基元功能和术语也不乏其例。例如音乐可以音节为乐曲基元,绘画可以色彩点为画面基元,雕塑可用块面为造型基元,电影以胶卷上一幅幅摄影为其视觉内容的基元……。
       基元是指具备由之生成或者构成的宏观物的基本特性(否则不足以称为“元”),而且在此前提下不得被继续分割(否则不配称为“基”)的、与宏观物对应的微观形态。上文所列举的科技和艺术门类都各自有效地确定和使用了相应的基元观念,不难自行求证。
        书法理论也可以借助类比的手法,从中取经,确立自己研究的主要形质对象 —— 书法线条的基元概念,我们先暂称它为“线元”。我们存心避免使用“点”这个词,亟力避免“线元”与汉字基本笔画之一的“点”、几何上的“点”及作动词用的“点”相混淆,防止一词多义在要害处搅乱我们的逻辑思维。
       根据上文对基元的规定,“线元”应具有书法线条除完形性以外的几乎所有形质特征。如可观测的几何形状、色彩及其不均匀性(色调)及其在纸平面的几何位置,它本身就可以原始雏形的形态成为书法观照的对象。同时,它不应小到这样的地步:再分割下去就失去了书法上的意义。正如把神经元分解到细胞,则失去了它在神经生理学上的意义,把分子分解到原子,则失去了它在物理学上的意义,“线元”不应再分割到比书法线条的原始雏形更低的层次,如墨的分子态或纸的纤维态,那不再是书法考察的对象了。此外,线元还必须具备可受控变化和运动、连续可积累特性和组合的特性,否则线条的生成过程就无从谈起。
       笔者建议,把书写过程各瞬间笔与纸接触并由之向纸授墨留下的“墨迹点”确定为书法线条的生成基元,即上述线元。这里的“瞬间”仅是一种理论术语,对书法和音乐而言,我们不妨运用运动生理与感觉生理的常识,把它确定为一个可分辨的时间间隔,即0.1秒上下。这是电影、录象和电视这类视觉艺术中的通例。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可以方便地摆脱线条不动与“动”的表述悖论,用这种“线元”在线条生成中的受控变化和受控运动来合理和满意地解释书法线条在生成之后所呈示的运动感。为了赋予“线元”以直观性,不妨名之为“笔触元”或“墨迹元”。再考虑书写过程即线条生成过程的受控操作性,称它为“笔触元”更名副其实。流行甚广的“线条外部运动”和“线条内部运动”分类(参见邱振中《书法的艺术和鉴赏》,“线的艺术”,亚太出版社,1995)就可统一为“笔触元”受控变化和运动来考察。
       科学技术史表明,各学科中相应基元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是该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反之,各学科基元说的确立又往往促进了相应学科的长足发展。
       认识(哪怕是知道意义上的认识)“笔触元”这一概念至少对我们有两个提示:
      
       1、书法线条的所有具备艺术魅力的形质效果既然是笔触元受控变化和受控运动之积累所生成,则效果的强化和优化应当并可以从对笔触元变化和运动实施控制的“手——笔杆——笔毫丛体——墨——纸”这条作用链及链上五个环节间的作用和反作用之适配、强化和优化中寻求。
       2、笔触元的变化和运动是在一种3维时空(纸平面2维加时间维)中进行,手控笔动的书写操作过程是在一种4维时空(空间3维加时间维)进行,前者是后者的减维简化和映照。对前者的实验研究比后者要简单和直观得多。“实验书法学”或许可以从这里着手。特别提请注意两点:
       A、上文提出的笔触元,如同分子、原子、细胞和神经元这些基元一样其实体是可观测的。例如使用纸背一侧的远红外光学镜头,人们可以随时观察、测量和记录笔触元的瞬间形态及其变化和运动。
       B、这种形态的一系列变化、运动与书写者的一系列控制作用相互对应。鉴此,可用精心设计的系列实验方案对“笔触元——用笔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作高效、精密和系统化的统计研究,由之寻求改良书写工具和定向训练用笔操作的启示。两千年来积累的用笔经验和争执不休的笔法妙谛,或许能在这种基于笔触元的大量实验面前得到明辨、实证和充实。再进一步,充分利用上述实验效果,辅之以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系统及机器人技术的高新手段,“机器书法家”可能面世,向种种程式化的书作挑战(2),激发人们拿出无愧于古人、赋彩于时代的新创作来。
                      二、笔毫变形,乃有笔法生
       传为东汉蔡邕的《九势》指出:“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因为笔软,笔毫丛体在书写过程中即笔触元产生和变化运动过程中,会时时发生不同部位的各别部分笔毫所作的非均匀、不对称甚至大挠度的挠曲变化,导致笔毫丛体整体上的显著复杂变形。这种变形使笔毫远远偏离了它刚舔过砚时的锥形常态。墨汁在笔毫毫毛之间形成表面膜,这些膜的张力是支持笔毫丛体保持和恢复常态锥形状态的主要作用力,“八面出锋”之爽俊,端赖笔毫丛体呈锥形这一前提。
       书写时,即线条由笔触元生成的过程中,被笔杆带动的笔毫丛体随着笔杆的变方向和变速度运动不断变着形,同时还在当时笔触元的范围内以总体趋于递减的输墨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截面的液量称为流量)从多个方向和不同方位局部地或全面地向纸授墨。这个运动的过程看似平常,其运动特性却相当复杂,其中主要牵涉到不规则柔性可挠曲变形物组合(笔毫丛体)的空间动力学特性,还伴随了与非理想粘滞流体(墨汁)本身流动及其在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形成膜和膜破裂相关的种种随机动力学特性。仅使用普通运动学原理来考察这么复杂的过程是不恰当的。使用过分简化的理论假设 —— 例如普通运动学使用的物体是无大小的质点或不变形的刚体这项必要假设,解释“笔软”生出的“奇怪”,很象把小孩连同脏水一起泼出,丢失了所论软体变形这一问题的实质,回避了必须针对的对象。
       一种颇有影响的书论,虽然有不少给人以启示的独到见解,但在考察笔法及其演变历史时,把笔毫这种柔软变形复杂组合体的非确定性的随机受控运动不时以笔杆的空间确定性运动替代之,再对后者的运动套用刚体运动学,将之“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运动和绕此三个方向的旋转运动”,甚至说“任何物体的任意运动都不可能超出这六种运动”(参见邱振中《书法的艺术和鉴赏》,“笔法的演变”,亚太出版社,1995)。事实上,笔者在上文中列举的笔毫变形的基本动力学特征,远远地超出了普通运动学研究的“六种运动”。仅借助刚体(例如一根象牙筷)的“六种运动”断断生成不出象样的毛笔书法线条。这是任何懂点书法的读者不难明辨的。可想而知,这样硬套普通运动学原理引出的一系列结论在逻辑上难以自洽,概念上十分混乱,实在靠不住,应该予以重新检查和修订。
      “笔软则奇怪生焉”一语中,“奇怪”一词对书法艺术的兴趣而言,包含着两重含义:
       其一,为出乎意料之外的审美效果,即正面意义上的“奇怪”。这对书写者来说,是“不意而遇”,恨不得多生些,却也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未必能重复得到。例如,据说王羲之再写《兰亭序》则不复佳,盖某些“奇怪”因为变化了的物质和心理条件而不可再重复生成。
       其二,违背书写者意愿的笔毫“不听话”和“捣乱”(袭用小学生用语),即负面意义上的奇怪。这正是所有毛笔书写者不得不严肃对付的一种挑战。它是笔法发源的起点与孵化的温床。
       指导书写的笔法必须同时回答两大问题,即解决两大任务:甲,如何让毛笔“听话”,温驯地执行书写任务。其中特别包括把毛笔笔毫丛体的变形控制在书写得以继续进行的允许范围之内。乙,如何让毛笔在上一前提下产生一个个期望的笔触元,从而累积生成所期望的书法线条。两者缺一不可,而且任务甲是任务乙的必要前提。笔法中解决任务甲的努力,在汉字的书体演变上也留下鲜明的痕迹。例如篆书的裹锋,章草与隶书笔画的波状摆动和上挑的捺脚,今草的转锋,行书中的“衂捺”,楷书的点和顿挫,都有持锋于笔心或归锋于笔心、使笔毫丛体在挠曲前以锥形始,挠曲后便于借笔毫弹性恢复锥形的意味。笔者甚至认为,古人对“悬针”、“垂露”、“折钗股”、“屋漏痕”之类带着某种神秘色彩的追求,均与维持与恢复笔毫丛体锥形常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容易使笔毫变形出轨的笔画造形和线条组合必在书体演变中被淘汰。这种认识或许可以成为今后书体演变考察的一个新视点。现在的笔法讨论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任务乙,即线条生成本身,忽视甚至完全忽略任务甲,竟把易生“奇怪”的软笔楞是当成硬笔来想象,足证“时代压之,不能高古”这句米芾的名言多么深刻。
       作为对比参照,笔者愿意在此报告如下事实:使用硬笔的“西方书法”没有“笔法”之说。笔者有一群不懂中文更不懂中国书法的“碧眼金发”的老外朋友,要求笔者“花点功夫给他们好好讲讲书法”。受此重托,不得不认真备课。为了“知己知彼”、“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认识西方人心目中的“书法”观念,笔者曾花费了三个月光景,泡在德国一个市级图书馆里,借阅了该馆馆藏的以及可经由该馆向全国各地包括各大学图书馆调借的几十部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书法”教程或者专著之英文本和德文本来啃。这些教程的原版除英文和德文外,还包括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与土耳其文。笔者还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引擎,查看过上千个英文、德文的书法网站,还特别注意了在伊朗被奉为“艺术之王”的阿拉伯书法的介绍。可以有把握地说,“西方书法”没有笔法问题,仅讨论线形、字形、空间布列及花纹、色彩装饰。笔的问题仅在“书写工具的制备或配备”项下叙及:“不听话”的笔应以“听话”的笔代之,或配备支撑辅具完善之,此乃西方“笔法”要点。西方一年级学童在经过短期的关于直线和椭圆形线条的基本书写练习后,再不受笔生“奇怪”之苦。中国老祖宗发明的毛笔却世世代代为难着不善驾驭它的子子孙孙,也为中国书法线条的特殊形质开拓了别具一格的创作审美天地。书艺定位“中”乎“西”乎,选择权在各位爱好者自己的手中。
       上述事实或许可以引为以下论断的佐证:书写过程中的毛笔之“奇怪”,首先“怪”在不易控制其在同纸接触部位的变形,及其在变形中对纸的授墨效果;其次“怪”在由此造成的生成线条之形质变态。总之,对付笔毫丛体变形,实为笔法的要害问题。凡假设(明确地或隐含地)笔毫会自动地始终保持于锥形常态的笔法讨论,已经变相地蜕化为硬笔笔法之讨论。上文已述,西方人不需要这类讨论。而与“笔软则奇怪生焉”相依为命的中国书坛却不禁要问:这种讨论与中国书法实践何干?又与中国笔法和书体演变史何干?
       就笔者所知,上海前辈书家沈尹默先生倡导的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的“中锋浅毫”笔法,虽屡遭某些后来者非议,就其应对笔毫变形问题而言,却是既正视要害,又提供启示的一种可行笔法。目下,南京孙晓云女士推出《书法有法》一书,介绍和宣传“旋笔走毫”笔法,更是直接以防止毛笔在书写中走形为核心课题,似乎是一种更有效和更有渊源的笔法。它是否为笔法的正宗,自有公论。
       上述两种笔法针对和解决问题的侧重面各具方法论之特色:沈法要求控制笔毫丛体处于锥体这一能八面出锋且弹性恢复性能最佳的状态附近,避免笔毫在沈老力主的“提按”中变形过度,防患于塌锋、散锋发生之前。此乃“事故防范型笔法”。孙法则以手指对笔管的伴随捻转拧敛笔毫丛体,时时为它增添一项抗变形的外部作用,大大减少了笔锥“定型”对墨膜张力的依赖性,此乃“事故消解型”笔法。
       从纯粹思辨出发,人们不难推断还潜藏着一种可能的笔法类型:“事故正常型”。无独有偶,笔者注意到近几年来有人采取了这样的笔法,已经成为时下书坛的一道风景线,却居然缺少识而敏者出来将它堂而皇之地上升为“笔法”理论,不禁要在此加以点破:用笔根皴出线条。一位并非无名之辈的书画教授及几个弟子似乎对用笔根皴字特别热衷,他们把笔锋按塌,借着硬硬的笔杆,拖带了那变形到极致、失去弹性恢复性能的拖把状的笔毫丛体,以笔根及毫上的余墨在纸上皴出线条来。据说视觉效果奇特,喝彩者颇有人在。皴法在书法里大大露脸,却是国画技法中早已登记在册的一项专利,故笔者不忍名之为“写”。传统的书家视为“事故”的散锋、塌锋已成为此类书家的常规笔法,此非“事故正常”而何?本来嘛,外壳圆溜溜的鸡蛋在桌上是竖不起来的,据说哥伦布却把它的一端嗑破,使之竖起,遂开新大陆发现之契机。中国书法之“新大陆”或亦由“事故正常型”笔法而发现乎?将来的书法史自会说话,本文谨记而存疑。
                                        2002年10月于德国


      注释:

     (1)2002年初,笔者在德国作了两次中国书法启蒙讲座,对象是八十余位完全不懂中文和汉字书法而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德籍为主的西方朋友,其中有政府公务员、工程师、医生、大中学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这次讲座中,我首次运用了本文提出的“笔触元变化运动和积累生成书法线条”的思路,在逐一介绍楷体9种基本笔画的规范构造和6种书体的时序递变后,进而表述了一般书法线条在4维时空中的生成运动,其表现特征与操作要领,收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听众们反映“容易理解”。笔者特别注意到,不止一位听众发觉并指出,这是他们的同胞、17世纪德国学者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原理的推广应用。我当时笑答:“也是《老子》的应用。”
      (2)日本有这类研究课题。六年前,笔者访问日本时,一位留德同窗、后出任过国际电工学会机器人分会主席的日本教授与笔者饶有兴味地讨论过这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