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中集成office2016:老子出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31:06

老子出关(上)

 

  

借用泽文《老子论道图》

天空灰蒙蒙的,亦云亦雾,非云非雾,一颗黄澄澄的日头醉眼朦胧似的徜徉在东南方。荒烟蔓草间的一条古道上,一头青色的老牛慢吞吞地向西北方行进。牛背上坐着一位老者,须发皆白,长长的眉毛从两鬓垂挂下来直到耳根。他眯缝着眼睛,神态安详,不知是在沉思还是在养神。这位就是楚国苦县的名士,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人称老子。旁边走着一个小童,肩头的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一只大葫芦,手里牵着一条又细又长的缰绳。

尽管道路不平,但青牛不紧不慢,蹄脚稳健,微微颠簸的牛背倒像缓缓流水上的轻舟,老子觉得起起伏伏而节奏舒缓,于是他的思绪也随之有韵律地跳动起来。

他要把辞官出走的理由最后再梳理一遍,以便最终确定此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自己在周国服务多年,已历几代天子,但周室中兴始终无望。眼看秦国日益骄横,齐楚赵等也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国如汪洋大海里的一座孤岛,不知哪一天就会被惊涛骇浪所吞没。大厦将倾,无力支撑,还是走为上策。

走到哪里去呢?自己一生追寻的目标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有太平盛世。而道的本源在哪里呢?从一部讲阴阳风水的编简中得知,大西北神奇奥妙的昆仑山上紫气缭绕,阴阳二气融合,孕育着生命之始的元气。这无穷无尽的元气从峰顶分为无数支脉,分送到四面八方,所以万物始源于昆仑。那里才是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

牛背虽然安稳,但时间一长,腰间有些酸痛,屁股也木麻了。让小童扶他下牛,舒展一下腰身,取过葫芦喝了几口水,又上牛赶路了。这会儿,他的思想从昆仑山上收回来,转到孔丘身上去了。

还是孔丘第一次来京向老子拜师问“礼”时,就被他训教了一通。鲁国的这个年轻人,谦恭的礼数掩盖不住他那勃勃的雄心,他大谈先王之道,主张克己复礼,正在编述六经,想以此匡正诸侯。老子毫不客气地给他泼了一头冷水,说道:“你所说的,那些人早已气随春风肉入泥,连他们的骨头也都朽烂了,只有他们说过的话还在流传。但这些话,就像先王走过的脚印,脚印又不是鞋子,你能穿着它走现在的路吗?我听说,精明的商人总是将货物深藏不露,君子们道德高尚,机智聪慧,但表面上却像木纳愚钝的人。你要潜心修养,去掉身上的狂傲之气和贪婪之心,戒除声色淫欲,这些东西对你都没有好处。我所能告诉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孔丘虽然很不高兴,却唯唯诺诺,再三拜谢后才小步退出。孔丘并没回国,一连数日泡在国史馆里,把老子多年整理的典籍啃了一遍,不解之处时时请教老师。几年后,孔丘再来时,态度就变了许多,他不软不硬地对老师说:“我已将六经著述完毕,学生的著作先完成了,流传天下,老师的名声必然要受到影响,惹得您老不高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俗话说,弟弟出生了,哥哥就会伤心得啼哭。”老子听出了他的心迹,今后能兜出孔丘老底对之构成威胁的,只有他这个老头子了。后来又听说孔丘当了鲁国的执法官,并诛杀了持不同政见的少正卯。为避“逄蒙杀羿”之祸,他决定出走了。

牛背猛地颠簸了一下,大概是一不小心蹄子踏入了凹坑。老子回过神来,下意识地回头观望,也许是怕孔丘的弟子追杀吧。

老子出关(下)

 

  

网上借用《老子出关》图

几天后,青牛和这一老一小已经离开了平展的原野进入崎岖坎坷的山道了。老子不便再闭眼沉思,白眉下面那双虽显老态却仍然矍铄的眼睛不时地打量着前方的路况。青山逶迤,乱云飞渡,古木森森,暮色苍茫,峰回路转,前方出现了一座雄奇险峻的关隘,老子知道这就是函谷关了。过了函谷关就进入秦国地界,奔向昆仑的茫茫征途才算真正开始。

老子指着前面说:“过了关口,咱们就投宿,明天再赶路。”小童觉得像溽暑天气忽然来了一阵清凉的凤,格外兴奋,脚步也加快了。到关门前,四个兵丁拦住去路,要看出关令牌,老子私自弃官出走,哪有令牌。兵头说:“正在严查偷渡国境的流窜犯,看你们两个,一老一小,倒也不像;但要关长允许才能放行。”于是去叫关长,不一会来了。关长尹喜虽居实职却喜欢玄学,只要去京城办事,就到国史馆听老子讲经论道,尹喜来到牛前,一看原来是老师到了,急忙行礼,热情迎进关房,茶点酒食相待。尹喜得知老子要去昆仑山,赶紧施礼说:“老师志在高远,学生甘冒丢官的风险,也要助您老成行。只是您这一走再也不会返回了,以后我还能向谁请教呢?只好恳请老师辛苦一番,把您的终身所学书写出来,留给学生,以便终生受用。”起初老子不肯,但不写就出不了关,只好答应下来。

晚上,书房里点燃了六只粗大的蜡烛,桌案上铺开一卷竹简,案头还叠放着一堆备用的。老子虽说一路劳乏,但著书立说,传于世人,是他喜欢做的事,精神自然振作;况且蜡烛的光焰哔哔剥剥地跳跃着,引得他的思想也活跃起来。老子之学已烂熟于心,成竹在胸,略一沉思,便慨然命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他的大脑像开了口的河堤,一发而不可收,于是一章接一章地写下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信言不美,美美言不信”……一部《道德经》出世了,共81章,上为道经,下为德经,上下共计五千言。当他写完最后一章时,第三次换上的蜡烛已经燃尽,厚厚的烛泪仍在燃烧。老子和衣而卧,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巳时。

尹喜如获至宝,捧读书稿,如痴如醉,不解之处,随时请教老师,这样又盘桓了一天。尹喜为老子充实了行囊,次日一早便送他们上路了。

尹喜站在关门最高处,目送良久。青牛依旧不紧不慢地行进,老子依旧坐在微微颠簸的牛背上,小童依旧牵着缰绳挑着葫芦跟从在旁边,金黄的阳光照射着他们的脊背,造就了一组绝妙的青铜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