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ervice用来做什么:正说毛泽东之“十大秘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0:28:02
 

李奉先 文

 

写在开篇:历史是时间的真实呼吸,是人们对过去的追忆。解读史书,我们或许更容易取得深刻的感悟。然而历史的执笔人,在研究和学习历史人物时,往往于种种事因而改变真正的历史、真实的历史。

胡适先生曾认为:“历史是可以让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这种论断,基本上成了现当代历史学界几乎普遍存在的现象,要么“这人很坏,坏到一无是处”,要么“这人很好,好到完美无缺”。这种现象甚至波及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身上,而“不虚美、不隐恶”的治学态度,甚至很少被人纳之。

近来,笔者有感于网络上存在一小股肆意诋毁毛泽东的暗流,故决定以微名之身,陆续发表有关毛泽东的博文,以予领袖讨还公道!

笔者衷心期待每一位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中国人予以支持,谢谢!本文正说《毛泽东之十大秘书》:

一.           中共中央第一枝笔、政治秘书——胡乔木

胡乔木,小毛泽东19岁。原名胡鼎新,笔名乔木,江苏盐城人,与外交家乔冠华齐名,人称“北乔”。由于毛泽东起用文胆时,特重视理论功力和文字修养,胡以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为其器重。1941年担任了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他先后协助编选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重要党史材料,并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纲领性文件。
     鉴于胡乔木对新中国纲领性文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毛泽东等高层领导先后提携他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以及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参与编辑了《毛泽东选集》,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丰富经验和编写经历使他对中共党史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1951年6月,胡乔木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毛泽东更是指示他以胡乔木的名义发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由此,“中共中央大手笔”之名享誉海内外。

毛泽东选秘书就是这样习惯于以文识才,以才举人。胡乔木深知主席对他有知遇之恩,1976年复出之后,积极推动后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起、编写工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正确评价毛泽东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一个讲正义讲正气的政治家应有的贡献。

二.           杰出辩才、政治理论家—— 陈伯达

 陈伯达,小毛泽东11岁。原名陈尚友,福建惠安人。陈伯达成了毛泽东的秘书后,毛泽东让他超脱于一般秘书事务,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工作。

 陈伯达时称:“中共另一支笔”,他手中的笔一直在写文章:民主革命时期,他写下了《中国四大家族》、《评〈中国之命运〉》等杂文,解放后他又写下了《论毛泽东思想》,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陈伯达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曾经做过许多对国家有益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的中共“七大”报告和后来的《论十大关系》,以及《共同纲领》、批苏共“二十大”等文章均出自陈的运笔。

但陈伯达致命的缺点则是:“见风使舵,察言观色”,过于精明。虽然他在“文革”中红极一时,迅速成为中共九届政治局五常委之一,但同时又是江青的政治助手,后来又倒向林彪,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旋即落败。

三.大才子、毛泽东的“笔魂”,日常秘书——田家英
   田家英,小毛泽东29岁。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毛泽东的忘年之交。 他于1948 年10 月经胡乔木引荐,担任了毛泽东的日常秘书。

田家英由于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毛泽东读后颇为赞赏,虽说那只是一篇千余字的杂文,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史功底和敏锐的思想。对毛泽东来说,文笔如此老辣深沉而作者竟然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颇为感慨,这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以后毛泽东便注意起田家英这位“少壮派”。
   田家英为人忠厚老实、细致干练,深得毛泽东的信赖、倚重,毛泽东的存折、稿费、印章都交给他,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他的信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后来作为标语写在全国大街小巷,流传甚广。然而,这实际上是田家英手笔。

痛惜的是,田家英毕竟是一介书生,这位能背诵像贾谊《过秦论》那样长篇宏文的年轻人,却成了政治斗争的悲剧人物。正是由于他不会“见机而作”,使他成为江青和陈伯达的眼中钉,进而他被安上了“篡改毛主席著作”的罪名。最终饮恨自尽……

四.二十七年的亲密的机要秘书——叶子龙

叶子龙,小毛泽东23岁。原名叶良和、叶佐臣,湖南省浏阳人。从1935年起一直到1962年,叶子龙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几十年春风秋雨,叶一直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陪同毛泽东两次访问苏联,护送毛泽东进京,从延安的枣园,河北的西柏坡,到北京的丰泽园,这期间凡是毛泽东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忠厚诚挚的品格,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多次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称赞。

 叶子龙把毛泽东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是毛泽东把他从一个年轻的红军战士培养成为一名党的干部,同时叶子龙也从毛泽东那里获得了多方面的精神财富。然而,叶在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时也曾被人诬陷过,即所谓的“窃听器事件”。 使许多好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叶本人也受到无辜株连。
  五。毛泽东夫人、生活秘书——江青

  江青,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人。她与毛泽东结婚后,名义上是中央军委办公室秘书,实际上就是照料毛泽东的生活,“当毛泽东的生活秘书”。这一决议是在1956年政治局常委会上被正式任命的。

“江青”一名,取自唐代著名诗人钱起“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句。江青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一生充满争议。文革时期,江青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的伟大旗手”。文革结束后,又一度被称为当代的“武则天”,西方也有人称她为“中国的伊娃·裴隆”。

但江青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在她与毛泽东婚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经毛泽东的细心教导,对革命是个有积极贡献的人,她还扮演着“贤妻”的角色,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她的确有艺术天分,她的摄影、书法都称得上一流水平,她主持的八个样板戏具备很高的艺术水准,堪称传世经典。可以说她是毛泽东路线的忠实的执行者。只是江青本质上是一位争强好胜、个性张扬的女人,在她地位巩固以后,她便渐渐得意起来,她利用其“第一夫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其以前的文化专长,开始干预起政治来。她出任“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批判电影《武训传》使她终于得以崭露头角,这令她颇为得意,从此江青便开始越出她应有的职权,步入了政坛。结果,她的结局是可悲的……

六.才华出众的实干家——周小舟

周小舟,小毛泽东19岁。湖南省湘潭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1935年,周小舟进入北方局联络部工作,奉命参加南京谈判。他,四上南京,唇枪舌剑,在谈判桌上表现得英勇机智。谈判结束后,他将谈判的所有资料全部送交延安,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好评。聪颖伶俐的周小舟深得毛泽东喜爱,党中央将周小舟调到中央军委,成了毛泽东的秘书。

1953年,周小舟任湖南省委书记兼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省军区政委。1956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十分满意湖南的大好形势。他对周小舟说:“苏东坡讲‘驾一叶之扁舟’,那说的是‘小舟’,你已经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1959年,因私下说了同情彭德怀的话,遭到批斗。1966年12月26日早上,周小舟以安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七.喋血疆场的高级将领——古柏

古柏,小毛泽东13岁。江西长宁寻邬人。1930年5月协助毛泽东作寻邬调查,此后,古柏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先后任中共第4军前委秘书长、第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古柏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因此,与毛泽覃、谢唯俊等一起受到错误批判。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古柏留下坚持斗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古柏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愿古氏同胞,继其遗志,共达自由解放之目的。”

八.失势后为毛泽东辩护的高级秘书——戚本禹

戚本禹,小毛泽东38岁。山东威海人。1966年后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主任。成为毛泽东、江青的秘书。1968年1月被中共中央隔离审查,并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是中央文革小组“王、关、戚(即王力、关锋、戚本禹)”中最后被隔离审查的。出狱后,曾与人主编了二百余万字九大卷《中华易学大辞典》,并研究中华民国前内阁总理唐绍仪。退休后除继续钻研学问、应邀讲学外,曾涉足商海,对金融和银行特别有兴趣。

现在一直在著书立说,为毛泽东辩护。

九.十五年精心辅助,一生中无比自豪——罗光禄

罗光禄,小毛泽东24岁。四川苍溪人。1933年,他参加了红军红四方面军。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红四方面军历尽艰辛,差一点全军覆没于甘肃沙漠。1948年,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开始担任毛泽东秘书工作,达15年之久。

谈起毛泽东,他曾怀着一腔深情,逢人说道:
   “毛主席是中国20世纪的伟人,他是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了劳苦大众。我能有机会在这么个伟人身边工作,永远感到自豪。毛泽东主席不是‘树’起来的,是在实践中证明他确实是我们的领袖。我们热爱他,尊敬他,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十.毛泽东晚年最信赖的人、机要秘书——张玉凤

张玉凤曾是毛泽东专列的列车服务员,她正式调进中南海,是在1970年7月。她协助毛泽东整理私人文件,负责生活起居、读报,并且主编毛泽东藏书。由于长期近距离接触毛泽东,被毛戏称为“张飞的后代”的张玉凤接触过许多高度机密,是晚年毛泽东最信赖的人,她识大体、顾大局的品格对那个时期的形势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据她披露,林彪事件之后,毛泽东非常痛苦,反复地问他心爱的战友周恩来:“我周围还有没有亲密战友式的人物?”

历史尘封,往事如烟,一切仿佛已经过去。但今日的中国,人们依然在“毛泽东热”中寻找伟人的足迹和伟人身边的人和事。

写在文后:当然毛泽东的秘书远不止上述数人,选择十位有典型性的人物,是为了让诸君能更好的理解毛泽东,读懂毛泽东。笔者认为:在中国,任何人都动摇不了毛泽东的威望和地位,尽管有反对的声音,但人民还是毫不动摇的热爱毛泽东,理解毛泽东……

诚如,毛泽东曾对他的秘书们所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我,我死了之后你们可写,写出我的事实。只有你们和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的苦衷你们最了解……”

 

                   (来自凤凰网)